【摘要】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联合检测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发生组(n=47)与未发生组(n=33)。比较两组FFR、血清cTnI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FR、血清cTnI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FFR低于未发生组,血清cTnI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FR、血清cTnI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0.738、0.890,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FFR、血清cTnI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血流储备分数,肌钙蛋白I,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价值
冠心病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1]。目前临床多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虽可及时疏通冠状动脉管腔,改善心肌血流灌输,但部分患者术后常并发冠状动脉穿孔或痉挛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导致预后不良[2-3]。因此早期预测PCI术后MACE的发生风险,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心肌肌钙蛋白I(cTnI)是一种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指标[4]。血流储备分数(FFR)可判定PCI术中是否存在狭窄病变,近年来将其应用于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情况,且不受心率影响[5]。本文探讨FFR、血清cTnI水平联合检测对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6];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至少存在单支冠状动脉主支狭窄≥70%;FFR<0.80;首次行PCI术;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既往存在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脏疾病;存在严重感染;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内分泌、血液疾病;伴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近30 d内使用利尿剂、溶栓剂等药物。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其分为发生组(n=47)与未发生组(n=33)。发生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45~80岁,平均(63.28±6.61)岁;合并症:高血压24例,高脂血症15例,糖尿病16例。未发生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43~78岁,平均(62.13±6.37)岁;合并症: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8例,糖尿病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FFR检测:采用西门子数字平板心血管造影系统测定PCI术后即刻FFR,采用Judkins法穿刺右侧桡动脉,置入引导钢丝及相应动脉鞘管,确认鞘管在动脉内,对各主支血管进行>6个心动周期的多体位造影取像。将无侧孔指引导管(7F)及压力导丝(0.014英寸)置入桡动脉,至冠状动脉口,校正引导管测定处及压力导丝测定处的压力,随后推送压力导丝通过狭窄病变至血管远端,注射硝酸甘油充分扩张冠状动脉,计算FFR。
cTnI检测:取患者术后1 d空腹静脉血,常温离心(转速3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时间15 min)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TnI水平,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及仪器说明书进行。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FFR、血清cTnI水平。(2)FFR、血清cTnI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分析。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FFR、血清cTnI水平比较发生组FFR低于未发生组,血清cTnI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FFR、血清cTnI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FR、血清cTnI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发生MACE的AUC分别为0.768、0.738、0.890,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见图1、表2。
3讨论
PCI术可快速开通堵塞或闭塞血管,及时缓解心肌缺血情况,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具有确切治疗作用[7]。但PCI术后患者5年内并发MACE的风险较高,导致远期预后不良[8],因此在PCI术后,选用简便、快捷且准确的预测指标对评估患者预后、预防MACE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FFR是指冠状动脉存在狭窄或阻塞等病变时,最大血流速度与正常动脉最大血流速度的比值,临床将其应用于PCI术中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其基础理论“压力-血流”,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时,血液黏滞、摩擦力增大,同时血管内产生微涡旋、层流,增加冠状动脉阻力,降低病变远端心肌灌注压,致使通过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发MACE[9-10]。冠状动脉造影为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金标准,可提供详细的血管狭窄信息,但无法预测PCI术后患者的预后[11-12]。而FFR可有效评估侧支循环对心肌灌注的影响,分析血管单支多个病变及多支病变,具有高效性,且其操作简便不受心肌收缩力、血压等因素影响,较血管内超声检查更准确[13]。当FFR<0.80时提示患者存在功能性缺血情况,MACE发生风险升高,故需及时采取干预措施;而当FFR<0.75时提示确切存在心肌缺血情况[14-15]。因此PCI术后即刻测定FFR,不仅能评估PCI术的治疗效果,同时可预测MACE的发生风险。cTnI为肌钙蛋白亚型之一,通过附着于收缩纤维而发挥调节心肌收缩的作用,当心肌细胞受损时,其水平在外周血呈显著升高趋势,故其可作为反映心肌损伤的指标,在预测PCI术后MAGE发生的灵敏度较高[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组FFR低于未发生组,血清cTnI水平高于未发生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FR、血清cTnI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发生MACE的AUC分别为0.768、0.738、0.890,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分析原因为二者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提高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准确度。
综上所述,FFR、血清cTnI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CI术后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高于二者单项检测。
参考文献
[1]李毅,赵韧,韩雅玲.中国冠心病抗栓治疗的进展与展望[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9,47(9):683-688.
[2]胡伟保,夏长坤,高玲燕,等.FFR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PCI术后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1):5161-5164.
[3]Xiong S,Luo Y,Chen Q,et al.Adjustment of the GRACE score by the 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 improves the prediction of long-term 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23,198:110601.
[4]刘洁香,严俊儒,李素颀,等.肌钙蛋白Ⅰ联合胱抑素C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4):1668-1670.
[5]周晓婧,提拉柯孜·图尔荪,冯伟,等.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临界狭窄患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23,63(27):43-46.
[6]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高龄老年冠心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7):683-691.
[7]戎成振,卢家忠,张标,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冠状动脉无复流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20,60(23):92-94.
[8]林茹秀,符艾文,欧哲聪.Selvester QRS心电图评分对老年PCI术后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6):3404-3408.
[9]宋荟芬,李红,李响,等.血流储备分数与冠状动脉造影指导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度狭窄病变药物治疗预后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16,55(7):520-524.
[10]荣玉栋,王茹,王蕾,等.冠脉造影联合FFR监测在高龄冠心病患者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15(2):54-55.
[11]祝玉娟,何超杰,汪世军,等.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预测因素分析[J].心电与循环,2020,39(5):449-452.
[12]朱楠,齐吴娟,吴红艳,等.基于第二代追踪冻结技术重建冠状动脉CT造影图像所测冠状动脉跨狭窄CT血流储备分数差值与冠状动脉狭窄风险及心肌损伤指标的相关性[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23,20(8):478-482.
[13]何志英,王晓梅.术后即刻FFR对P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0,28(11):991-996.
[14]陈弢,郜俊清,刘宗军,等.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15,55(17):4-6.
[15]乔红艳,许棚棚,卢佳庆,等.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斑块定量分析及血流储备分数预测斑块进展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0,54(10):934-940.
[16]热依拉·阿布来提,麦合布拜木·麦麦提,买热依木·阿布都热依木,等.血清BNP、cTnI与ACS患者PCI术后严重心律失常的相关性[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22,50(6):845-848.
[17]Huang ZS,Zheng ZD,Zhang JW,et al.Association of 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and cardiac troponin-I levels follow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a three-year follow-up study at a single center[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20,24(7):3981-399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