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干预效果及对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联合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两组均完成1周护理,比较两组健康信念、自我管理水平及依从性。结果两组护理1周后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观察组疾病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及日常生活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及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能提高患者健康信念和自我管理水平,可获得较高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干预效果,自我管理
0引言
冠心病系由多种因素所引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而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致使心肌供血不足,缺氧状态频发。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胸闷等不适感[1]。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2]:冠心病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作为冠心病患者常用的干预手段,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为多数患者带来显著的效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PCI术亦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创伤性,加之部分患者护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往往导致患者在术后的遵医行为及自我管理能力表现较差[3-4]。因此,在施行PCI术时,需全面评估患者状况,确保手术安全,并加强术后护理和患者教育,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确保治疗效果。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是一种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通过明确工作职责,优化工作及操作流程,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反馈病情,专人负责管理等,更加重视患者疼痛、肢体功能恢复,可巩固PCI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恢复[5-6]。因此,本研究以冠心病患者为对象,探讨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9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男42例,女33例;年龄为40~75岁,平均(61.29±4.36)岁;体重指数(BMI)18.4~29.8kg/m2,平均(23.18±3.32)kg/m2;心功能分级:Ⅰ级31例,Ⅱ级30例,Ⅲ级14例。观察组:男39例,女36例,年龄为41~74岁,平均(62.16±4.41)岁;BMI为18.1~30.3kg/m2,平均(23.53±3.38)kg/m2;心功能分级:Ⅰ级29例,Ⅱ级31例,Ⅲ级15例。本研究符合医院医学伦理规范,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7],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②均行PCI手术治疗,患者均可耐受;③病情稳定,能进行沟通与交流。排除标准:①心功能分级Ⅲ级以上或伴有出血倾向者;②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器质性疾病者;③中途放弃诊疗或中转上一级医院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术后加强患者常规康复训练指导,根据患者术后恢复及耐受,加强患者运动锻炼指导、并发症处理;护理过程中专科护士完成1次集体授课,每次30~45min,耐心地讲解运动、饮食、药物等相关知识;出院后帮助患者建立电子档案,每周完成1次门诊随访,及时发现出院后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处理[8-9]。
观察组采用联合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①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完毕后,由专项管理小组对患侧肢体进行管理;术后第1d由医护人员共同查房,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了解PCI手术流程、术后恢复情况,讲解PCI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同时,发放健康宣传教育手册,于术后当天采用视觉模拟疼痛(VAS)量表评估患者疼痛,对于疼痛可以耐受者,帮助患者分散注意力;对于疼痛难以耐受者,可给予药物镇痛,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感。②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返回病房后,由专科护士完成对患者的交接,待生命体征平稳后,于非睡眠期指导患者手指操(包括抓手指、旋手指、压手指、分手指、手指爬行等)运动,每天数次,每次5~10min为宜;术后强化患者红外线灯干预,强化患侧部位理疗,每天1次,每次20~30min,促进肢体血液循环。③出院前2~3d,由我院专科护士对患者完成一对一床旁宣教,耐心讲解PCI术后康复训练相关问题,每次宣教15~20min;积极邀请患者家属参与其中,并做好患者的监督工作,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执行力度;善于借助微信群、QQ等社交软件,实现对患者出院后的网络教育;医护小组针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及时发布在网络平台,两组均完成1周护理。
1.4观察指标
(1)健康信念:两组护理前、护理1周后采用健康信念量表从健康行为、感知到的严重性、感知到的益处、感知到的易感性及感知到的障碍进行评估,合计条目32个,总分32~160分,得分越高,健康信念越佳[10-11]。
(2)自我管理水平:两组护理前、护理1周后采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从疾病管理(8个条目)、情绪认知管理(7个条目)及日常生活管理(12个条目)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自我管理水平越高[12]。
(3)依从性:两组护理1周后采用通用依从性调查问卷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及康复锻炼评估患者依从性,各项总分100分,≥90分为依从[13]。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健康信念比较
护理前,两组健康信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1周后健康信念水平得到提高;观察组健康行为、感知到的严重性、感知到的益处、感知到的易感性及感知到的障碍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1周后自我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观察组疾病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及日常生活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干预1周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及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PCI手术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干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微创等特点,但是单纯的PCI手术并不能抑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患者术后需配合相应的护理,巩固PCI手术效果,降低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及心包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14]。然而,多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由于缺乏科学的护理,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导致患者远期疗效较差[15]。
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是由医生、护士共同组成的、相对固定的诊疗团队,能根据冠心病、PCI手术特点,为患者提供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责任制整体医疗服务,从而实现1+1>2的效果[16-17]。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1周后疾病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及日常生活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有助于提升冠心病患者健康信念,利于患者恢复。分析原因: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的实施,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能根据患者手术恢复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及护理操作,及时反馈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标准化护理流程。目前,临床上对于冠心病PCI患者的护理,多以“医-患”“护-患”两条平行线,而医生侧重于疾病的治疗与专业知识的咨询;护士专注于健康教育和基础护理,导致护理过程中存在“口径”不一致现象[18]。而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的实施,能实现医生与患者的共同参与,能更好地了解患者PCI治疗与康复情况,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19]。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1周后疾病管理、情绪认知管理及日常生活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能提升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分析原因: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的实施,能保证健康教育信息传递的同步性,有助于提高护理干预的“公信力”,让患者更容易接受与认同,能自觉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蔡愉东[20]研究表明: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干预有助于增强冠心病患者按时服药、合理饮食等遵医行为。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1周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及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能提高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依从性。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能提高患者健康信念和自我管理水平,可获得较高的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滕中华,阎淑婷,白素芳.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模式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肢体疼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20,27(22):8-9.
[2]栾澜,韩英,向东贤,等.格林模式在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康复训练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2020,15(4):513-517.
[3]Williams MC,H Amanda,Anoop S,et al.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angina undergoing CT coronary angiography: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Heart(British Cardiac Society),2021,103(13):995-1001.
[4]雷群芳.以患者结局为导向的强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自护技能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7):1202-1204.
[5]刘健,吴爵,王彤宇,等.舍曲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伴焦虑抑郁的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6):613-616.
[6]乔秋萍,徐娟娟,杨巧芳,等.居家护理平台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8):1178-1182.
[7]Chirinos DA,Llabre MM,Goldberg R,et al.Defining Abdo mina l Obes ity as a Ris 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U.S.:Results From the Hispanic Community Health Study/St udy of Latinos(HC HS/SOL)[J].Diabetes Care,2020,43(8):dc191855.
[8]朱建芳,过永勤,黄建军,等.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0,42(11):1212-1214.
[9]邹晓鸿,邓雯予,陈冬冬,等.基于“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80-83.
[10]杨奕婷,朱雪娇.基于理论指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自我管理行为干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21,21(9):53-57.
[11]Jenkins D A,Jack B,Robinson HA,et al.Adiposity-Mortality Relationships in Type 2 Diabetes,Coronary Heart Disease,and Cancer Subgroups in the UK Biobank,and Their Modification by Smoking[J].Diabetes care,2021,41(9):1878-1886.
[12]王永捷.基于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1):3006-3008.
[13]袁丽霞,丁荣晶,戚瑞雪,等.基于智能手机媒介的远程督导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居家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20,18(10):895-900.
[14]李倩,厉红,马晖,等.新媒体的医护一体化健康教育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0,20(2):226-229.
[15]张丹凤.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模式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居家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297-299.
[16]Gr undy S M.Ma nage me nt of high se r um cholesterol and related disorders in patients at ris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19,102(2A):15-22.
[17]马丽丽,孙素萍,延雪晴,等.配偶参与的心脏康复锻炼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及配偶的干预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3):393-398.
[18]朱永慧,姚颖,庞静,等.医院主导的家庭心脏康复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4):338-343.
[19]Ding N,Wang X,T ucker K L,et al.Dietary patterns,bone lead and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mong middle-aged to elderly men[J].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9,168(JAN.):222-229.
[20]蔡愉东.冠心病合并糖调节受损或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的情况和手术后情况分析[J].智慧健康,2021,7(30):60-6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