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清 HIF-1α、SP-D、Copeptin 水平联合检测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16 15:06: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和肽素(Copeptin)水平联合检测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该院收治的6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设为研究组,根据治疗14 d后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不良(n=21)和预后良好(n=45);另选取同期66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7 d后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入院时,研究组HIF-1α、SP-D、Copept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预后良好患者血清Copeptin、SP-D、HIF-1α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均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呈正相关(r>0,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759、0.813、0.905,其中联合检测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缺氧诱导因子1α,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和肽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病情反复、发病率高等特点,Ⅱ型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常见并发症[1-2]。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进展快、预后差,因此,尽早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关键。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为诱导低氧基因、修复细胞氧内环境的重要调节因子[3]。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是具有肺组织特异性的亲水性脂蛋白,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4]。和肽素(Copeptin)属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机体感染时其水平升高[5]。本文分析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本院收治的6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设为研究组。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中COPD的诊断标准[6];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依从性好;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内分泌疾病;入组前1周接受过抗菌药物治疗;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2003)。根据治疗14 d预后情况将研究组分为预后不良(n=21)和预后良好(n=45)。另选取66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研究组:男44例,女22例;年龄47~74岁,平均(60.54±6.63)岁;COPD病程6~11年,平均(8.74±1.36)年。对照组:男39名,女27名;年龄47~60岁,平均(61.14±7.6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血清SP-D、HIF-1α、Copeptin水平检测:采集所有受试者入院后、治疗后7 d的空腹肘静脉血4 mL,2500 r/min离心15 min,离心半径6.5 cm,取上清液,-20℃储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P-D、HIF-1α、Copeptin水平。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血清Copeptin、SP-D、HIF-1α水平。(2)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预后评定标准:治疗14 d后,FEV1较治疗前改善≥50%为预后良好,FEV1较治疗前改善<50%为预后不良。(3)分析血清Copeptin、SP-D、HIF-1α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4)分析治疗7d后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AUC≥0.9表示预测价值较高,0.7≤AUC<0.9表示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7表示预测价值较低,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比较入院时,研究组HIF-1α、SP-D、Copept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同预后患者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比较治疗7 d后,预后良好患者血清Copeptin、SP-D、HIF-1α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均呈正相关(r>0,P<0.05)。见表3。
 
  2.4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828、0.759、0.813、0.905,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见表4、图1。

\

\
 
  3讨论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COPD病死率仅次于卒中、缺血性心脏病[7]。COPD患者病情急速加重,可诱发低氧血症、肺部感染,导致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血管重塑,形成Ⅱ型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增加患者再住院率及病死率[8-9]。因此,及时、准确诊断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病情程度,对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入院后,研究组HIF-1α、SP-D、Copept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治疗7 d后,预后良好患者血清Copeptin、SP-D、HIF-1α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患者;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均呈正相关。分析原因为HIF-1α在机体缺氧状态下被激活,可上调炎性因子水平,加重机体缺氧状态,进一步导致HIF-1α持续表达,且炎性因子还可导致呼吸道病理变化,对患者肺功能造成不良影响[10-11]。SP-D是存在于肺泡间隙的胶原凝聚蛋白,参与呼吸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可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和缺氧程度、增加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12-13]。Copeptin属抗利尿激素前端某个片段,具有抗利尿、收缩血管等作用[14]。本研究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7 d后,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提示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辅助指标[15]。
 
  综上所述,血清HIF-1α、SP-D、Copeptin水平联合检测预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价值高于三者单项检测。
 
  参考文献
 
  [1]刘聪,彭雅婷,李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初诊患者流感和肺炎疫苗接种状况及影响因素:真实世界横断面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2,45(4):355-361.
 
  [2]胡贵芳,蒋世碧,王建华.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参数、血清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4):94-98.
 
  [3]王娜,朱恒,陈昊.血清PGRN、HIF-1α和HCA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再次急性加重的临床评估意义[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43(7):485-491.
 
  [4]李江涛,王媛,王亮,等.血清HDAC2和SP-D对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轻中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0):25-29.
 
  [5]许安春,熊大迁,江梦曦,等.和肽素、PCT、CRP和NLR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22):3298-3300.
 
  [6]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11):856-870.
 
  [7]崔淑仪,王俊辉,赵嘉欣,等.基于中医五色理论的园艺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2,37(12):1700-1702.
 
  [8]李萍,林桦,张爱丽,等.血清磷水平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6):613-617.
 
  [9]赵红玲,梁金排,刘淑红,等.HFNC技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轻型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6):3908-3911.
 
  [10]侯梦星,王晨曦,曹心宁,等.益气通腑法中药灌肠联合正压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20,42(1):68-72.
 
  [11]王纪伟,孙晓丽,景小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INOS、HIF-1α及PPAR-γ的表达及与气流阻塞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1):1810-1812.
 
  [12]吴薇薇,陈鸿敏,吕洪萍.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HIF-1α和IL-17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8):118-122.
 
  [13]叶媛媛,黄虎翔,贾丽萍,等.序贯康复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对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克拉细胞分泌蛋白水平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7,16(6):558-561.

     [14]陈欣,孙蓉媛,张柏文,等.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2):2611-2616.
 
  [15]娄海玲.血清HMGB1、IL-2和Copeptin水平变化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疾病转归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9):1163-116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68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