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评价凉血止衄汤治疗鼻出血疾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4-11-07 16:17:0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评价针对鼻出血的患者采用凉血止衄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鼻出血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25例。其中,参照组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凉血止衄汤,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来看,参照组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鼻出血的患者使用凉血止衄汤治疗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凉血止衄汤,鼻出血,中医治疗
 
  0引言
 
  鼻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症状,其病因颇为复杂,诸如外伤、鼻腔干燥、劳累过度、运动剧烈及疾病等均有可能导致。若患者仅偶尔出现鼻出血现象,可采取常规止血措施,无须过分忧虑。但是若是经常反复性地出现鼻出血,需要到医院进行明确的诊断,并选择对症治疗,避免疾病严重而诱发贫血、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临床中针对反复鼻出血的患者一般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起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并且对患者的鼻腔黏膜产生的损伤以及痛苦也相对较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是随着近些年来中医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倾向于中医治疗的方式,中药更加方便快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有着显著的治疗价值[1-2]。为进一步探究采用凉血止衄汤治疗鼻出血患者所产生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50例鼻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鼻出血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5.26±2.88)岁;出血部位为观察组下鼻道出血4例、出血部位在中鼻道6例、出血部位在鼻咽部5例、出血部位在鼻咽静脉丛3例,出血部位在鼻中隔前下部7例,单侧出血12例、双侧出血13例。参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5.67±2.12)岁;出血部位为下鼻道出血5例、中鼻道出血6例、鼻咽部出血3例、鼻咽静脉丛出血4例,鼻中隔前下部出血7例,双侧出血11例,单侧出血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临床鼻出血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具备完整的疾病史,同时拥有明确的鼻腔镜以及血液检查结果;③患者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④患者能够积极地配合临床治疗;⑤本次临床试验符合医学伦理规定。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②患者对此次实验中所使用的药物存在过敏的反应;③患者曾经接受过鼻部的手术;④患者由于肿瘤疾病化疗治疗或者服用药物所导致的反复鼻腔出血;⑤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1.2方法
 
  实验期间,对所有的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治疗,主要步骤包括以下几点。
 
  (1)叮嘱患者采取头低位仰卧位,之后给予患者浓度为0.1%的2mL肾上腺素(药品规格:2mL:1mg;生产厂家: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国药准字H50020020)以及浓度为1%的10mL地卡因对其鼻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以及3次收缩处理。
 
  (2)待患者鼻腔内部的分泌物被处理干净之后,需要使用鼻内镜自上而下的进行检查,按照顺序进行详细的检查,从而能够明确患者的具体出血部位。
 
  (3)若是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鼻腔出现了大量出血的现象,需要立即使用吸引器采取持续吸引治疗的方法,并利用棉片实施局部压迫止血。若是并没有比较明显的出血点,可以采用吸引器在患者的黏膜部位轻轻碰触,触发到隆起点之后,使其出血,这样能够判断出实际的出血部位。
 
  (4)当明确了患者的具体出血位置之后,需要使用鼻内镜针对患者进行双击电凝止血的治疗手段,并将机器的各个参数进行调整,时间在0.5~1.5s,结束电凝止血的治疗之后不需要使用鼻腔填塞的方法。
 
  (5)在术后,给予患者使用布地奈德鼻腔喷雾剂以及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溶液连续治疗7d,若是患者的疼痛剧烈,则需要给予相应的镇痛处理。
 
  (6)在术后的2周,以及术后的1个月、2个月采用电子鼻咽镜检查患者的鼻腔内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再次出血的现象。
 
  对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同样的方式结束电凝止血治疗之后,给予患者凉血止衄汤治疗,方剂主要包括:生地、丹皮、桑白皮各12g,白茅根30g,侧柏炭、藕节炭各20g,焦山栀15g,怀牛膝9g,夏枯草10g。若患者鼻塞症状比较明显,则需要加苍耳子;若患者鼻腔比较干燥可以添加麦冬以及沙参。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每日1剂,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治疗7d之后反复查。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发病时间积分、舌象积分以及脉象积分。每项满分为10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的治疗效果越显著。
 
  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以及无效,若患者治疗之后不存在鼻出血的现象,并且半年内没有再次发作,判定为痊愈;若患者治疗之后出现了再次发作,但是出血的时间减短,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则判定为有效;若患者治疗之后仍存在鼻出血反复发作的情况,判定为无效。并计算总有效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之后临床并发症发生的例数,主要包括再次出血、贫血、鼻腔黏膜受损以及免疫力下降,并计算总发生率[3]。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1.0及计算本次临床试验的数据,将计量资料用(x—±s)表示,t值完成检验,将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通过χ2验证,若P<0.05,则证明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比参照组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参照组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3讨论
 
  鼻出血是临床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诱发鼻出血的原因相对复杂,一般与患者鼻中隔偏曲,以及高血压等一些全身疾病息息相关。西医一般采用手术的方式,快速地确定患者的出血点,并进行止血治疗,但是这一治疗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时间能够起到止血的效果,却容易出现术后反复的情况,尤其是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下,会容易由于止血不及时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等情况。
 
  中医将鼻出血归为“血症”的范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认为是由于人体内虚火上炎,或者热毒壅盛、迫血妄行,又或者是患者本身气血不足,摄血无力,导致血液上行,到达气道的位置,出现了出血的症状。而肺经风热证一般是由外感风热侵犯肺部,或者燥热之气侵犯肺表,造成的肺部损伤,肺失宣降,若是机体的血热循着经络上升,便会对鼻窍产生侵犯,导致血液外溢,出现出血的现象,因此治疗方案一般以凉血止血为主[4]。
 
  凉血止衄汤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从而降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的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本方具有独特的凉血止血的功效,并且还能够发挥出疏风散热、清肝泻火、养阴润肺的作用,还可以针对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平衡产生调节的作用,更有助于凝血功能尽快恢复,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凉血止衄汤方剂中所含有的白茅根能够起到抗氧化的作用,有效的消炎抗菌,降低血管的通透性,针对患者的凝血功能也可以产生调节的作用,藕节炭主要是起到加快凝血的作用,利用内源性以及外源性共同的作用加快止血的效果,侧柏炭中含有黄酮类的成分群,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血小板聚集,并且改善患者的内源性凝血功能,发挥出凉血止血的作用;焦山楂具有良好的抗炎的功效,同样也具备凝血的机制,可以进一步地缩短患者的凝血时间;桑白皮可以起到降低患者身体炎症反应的作用;丹皮能够具备消炎抗菌的功效,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并且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夏枯草针对早期的炎症反应可以产生抑制的作用,与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增强以及合成有关;怀牛膝则是能够发挥出增强免疫力,抗凝血的功用,诸药结合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5]。
 
  本次实验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了再次出血的患者,总发生率仅为4%,而参照组中有1例再次出血、2例贫血、2例鼻腔黏膜受损以及1例免疫力下降,总发生率高达24%。说明对鼻出血的患者采用凉血止衄汤治疗的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对鼻出血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凉血止衄汤,能够显著地缓解临床的各项症状,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并且降低了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郭雨薇,崔文成.崔文成用茅根赭石止衄方治儿童鼻衄食火血热证经验[J].江西中医药,2021,52(6):26-28.
 
  [2]李晓虎,王上,吕明,等.“肝应春”理论与鼻衄发病相关性探讨[J].天津中医药,2022,39(12):1571-1573.
 
  [3]赵思涵,李红艳,梅显运,等.鼻衄的古代文献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30(17):69-72.
 
  [4]段中飞.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治疗小儿鼻衄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9):128-129.
 
  [5]刘明,吴光辉,蔡智基,等.颅脑损伤合并严重鼻衄28例临床治疗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20,42(1):93-9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5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