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接受检查的10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和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将抗酸染色试验的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真阳性例数多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灵敏度(94.74%)和准确度(93.58%)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84.21%、8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88,7.144,P均<0.05)。结论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中,应用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较高价值,诊断结果与金标准较为接近,诊断效能较高。
[关键词]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肺结核,诊断,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抗酸染色试验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产生严重威胁。传统的结核菌培养和酸杆菌染色虽然是目前肺结核诊断的主要手段,但其操作复杂、耗时长且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出现灵敏度不足的问题[1-2]。为了克服这些缺点,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兴的、基于免疫学的检测方法,其在肺结核的诊断中逐渐引起了广泛重视[3-4]。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改良的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技术,通过检测患者T淋巴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定抗原的反应,借助化学发光原理来测定干扰素-γ的释放水平[5-6]。相较于传统的结核试验,该检测方式具有更高的特异度、更短的检测时间以及更强的定量能力,使其成为一种潜在的肺结核诊断工具[7-8]。对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3年4月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接受检查的10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中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接受检查的109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68例,女41例;年龄26~92岁,平均(45.86±5.82)岁。全部患者对本研究知情、签署同意书,本研究通过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LM-20191212)。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9]者;经胸片检查有斑片状阴影、结核空洞者;血常规检查结果正常者;近3个月未接受激素药物、免疫调节剂治疗者。
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脏器损伤、功能障碍者;合并肺部疾病、恶性肿瘤者;合并精神、意识障碍者;配合度较差,中途退出研究者。
1.3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结核菌素皮肤、抗酸染色试验。
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采用静脉穿刺术进行检验,在无菌环境下处理血液样本,抽取静脉血5 mL,采血后轻柔将血液颠倒3~5次混匀,8 h内将血液分装到细胞培养孔内,在生物安全柜内将阴性、阳性对照及测试培养液(N、P、T)从左到右添加到细胞培养板中,100µL/孔,1.0 mL/孔。盖上细胞培养板后平放在37℃电热恒温培养箱中16~24 h,培养后静止1 min小心开盖,在每个细胞培养板吸取上清进行γ-干扰素试验(注:不可吸到细胞层,避免溶血)。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采血后患者24 h内在手臂注射0.2 mL结核菌素,在3 d后观察患者手臂试验部位硬块的直径,>15 mm为接种卡介苗接种者,5 mm<直径<15mm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者。
抗酸染色试验:皮肤试验后将手臂硬块用接种环挑出来,制成涂片后添加抗菌染色液,加温,用亚甲蓝溶液复染,显微镜观察染色若呈红色为结核阳性,蓝色为非抗酸性细菌。
1.4观察指标
以抗酸染色试验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结果。
计算两种检测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两种检测方式在肺结核诊断中应用的效能。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准确度=(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方法
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诊断效能值为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检测方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结果对比
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真阳性例数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见表1。
2.2两种检测方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诊断效能对比
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3讨论
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低热、乏力、体质量下降等。体征方面,可出现肺部啰音、胸膜摩擦音等,临床医生通过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患有肺结核。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是一种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测方式,可以帮助早期发现结核感染,能通过对患者体内T淋巴细胞对结合菌特异性抗原反应的检测判断患者是否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尤其是对于那些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患者。相比于传统的结核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能够更早地检测到患者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反应,有助于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度[10-11]。因为该检测方式不受卡介苗的影响,可以在接种卡介苗后立即进行测试,而结核菌素皮内试验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以免卡介苗反应干扰结果。与皮肤试验相比,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卫生接种过结核疫苗(Bacillus Calmette-Guerin,BCG)的人的结果影响较小,因为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工作原理是检测T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定抗原的反应,而不受BCG疫苗的干扰,因此在接种BCG疫苗后的人群中具有更高的特异度[12-13]。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特异度较高,避免了与其他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交叉反应,提高结果的准确度,减少了误诊的可能性[14]。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多种商用的γ-干扰素释放试验测试盒,这些测试盒经过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验证,有助于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比较性,提高其用于临床诊疗的可行性。
经本研究证实,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疾病诊断中的结果更接近金标准,其灵敏度、准确度(94.74%、93.58%)比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的灵敏度、准确度(84.21%、81.65%)高(P均<0.05)。张中元[15]同样在研究中指出,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相比,γ-干扰素释放试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或能成为辅助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诊断中,化学免疫分析结核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诊断效能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参考文献]
[1]邓辉,李党育,黎秀芬.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菌阴性肺结核辅助诊断价值探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9):1079-1081.
[2]王伟彬,王靖雯,张传艺.TB-Ab、IGRA、GeneXpert技术联合检测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诊断中的效能[J].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4):126-128.
[3]李琼,黄丽秀.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与结核分枝杆菌DNA荧光检测技术联合诊断肺结核的价值[J].大医生,2023,8(11):134-137.
[4]李晓倩,梁亚充,王玉红,等.肺泡灌洗液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23,28(4):487-493.
[5]黎惠如,谢智恩,任会丽,等.多层螺旋CT与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效能比较[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22,30(12):1247-1251.
[6]刘娜.结核感染T细胞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在肺结核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22,29(12):1298-1301.
[7]葛哲,卢思萍,付仕忠,等.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初步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42(9):108-113.
[8]龙妍帆,蒙是升.γ-干扰素释放试验辅助诊断不同年龄段肺结核的价值分析[J/C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18):18-20.
[9]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等.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8):718-722.
[10]刘静,李龙,马喜迎.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FadD9重组蛋白对重症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及死亡预后的预测价值[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2,24(4):488-496.
[11]李金沛,叶涛生,张洁云,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儿童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热带医学,2022,22(4):388-390.
[12]龙妍帆,许光辉,蒙是升,等.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新版肺结核诊断标准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5):35-37,48.
[13]刘刚,卢振.γ-干扰素释放试验联合GeneXpertMTB/RIF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性科学,2021,30(12):147-149.
[14]张波,张涛,张茜,等.痰液涂片、支气管刷片抗酸染色联合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J].海南医学,2021,32(21):2759-2762.
[15]张中元.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5):86-8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