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安罗替尼与多西他赛联合的作用。方法选取吉林省肿瘤医院于2022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多西他赛治疗,研究组联用多西他赛和安罗替尼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上皮特异性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CAM)、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血清细胞黏附分子(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CAM)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疾病缓解率为43.33%,高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9,P=0.011)。治疗后,研究组EP-CAM、SICAM1、CA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且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关键词]安罗替尼,驱动基因,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肺癌为癌症类型之一,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50%以上[1]。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疾病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主要采用化疗治疗[2],有研究显示,部分患者无靶向治疗指征,可采用化疗方案[3]。多西他赛为二线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癌、肺癌等恶性肿瘤,但单独使用的疗效欠佳[4]。安罗替尼为小分子靶向药物,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表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来抑制肿瘤血管生成[5]。本研究选取吉林省肿瘤医院于2022年6月—2023年7月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二者联合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摸球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56~79岁,平均(63.64±3.42)岁。研究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57~80岁,平均(63.49±3.8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吉林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61),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确诊,且无法手术治疗;②知情同意;③为驱动基因阴性。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②临床资料缺失者;③中途退出者。
1.3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多西他赛(国药准字H20093092,规格:20 mg),60 mg/m2,1次/3周,3周为1个疗程。研究组联合使用安罗替尼(国药准字H20180004,规格:12 mg),12 mg/次,1次/d,每使用2周停1周,3周为1个疗程。每组药物均治疗3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病灶完全消失>4周为完全缓解;病灶缩小>30%为部分缓解;病灶缩小但未达部分缓解为病情稳定;病灶增加>20%为病情进展。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血清因子: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上皮特异性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m EP-CAM)、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血清细胞黏附分子(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CAM)水平。
不良反应:包括贫血、食欲下降、乏力、蛋白尿,计算发生率。
1.5统计方法
经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血清因子水平)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EP-CAM、SICAM1、CA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肺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加,吸烟为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同时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及分子遗传学改变等也呈逐年增加趋势,也增加了肺癌发病风险。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为临床中常见肺癌类型[6],病因为吸烟、职业和环境接触。该病的癌细胞中不存在特定基因突变,因此不适合使用靶向治疗药物[7]。对于该种疾病患者,通常采用常规化疗及免疫治疗方法。常用化疗药物包括铂类、紫杉醇类、吉西他滨等[8],可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
多西他赛为二线化疗常用药物[9-10]。安罗替尼为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及血管生成等多个靶点[11]。有研究显示,安罗替尼在多种恶性肿瘤二线化疗中展现出较好疗效[12]。本研究将安罗替尼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结果显示研究组疾病缓解率为43.33%,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EP-CAM、SICAM1、CAM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二者联合应用疗效显著。究其原因,安罗替尼通过抑制肿瘤细胞表面多种受体来抑制肿瘤血管生长,可缩小肿瘤,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13]。安罗替尼还可通过免疫调节作用促进机体免疫应答,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效果[14]。而多西他赛通过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来抑制癌细胞增殖,可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进一步减少肿瘤负荷[15-16]。同时,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可以相互补充,克服肿瘤耐药性。此外,多西他赛不良反应虽较为明显,但与安罗替尼联用并不会产生叠加效应,反而可相互减轻,因此可提高患者耐受性及治疗安全性。在马慧利等[17]研究中,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23.08%,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能够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杨润梓,张语心,徐焕昌,等.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杂志,2023,52(3):71-76.
[2]王伟,李鹏飞,马鹏飞,等.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远期生存和不良反应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2,20(2):181-183.
[3]张光照,杜佳辉,袁五营.培美曲塞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1,18(3):56-59.
[4]周梅香,韩坤,田聪,等.多西他赛联合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分析[J].肿瘤,2022,42(9):617-625.
[5]Johnson M,Garassino MC,Mok T.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resistant to EGF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Focus on novel therapies[J].Lung Cancer,2022,170:41-51.
[6]冯继,潘娜,胡中舟,等.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癌症进展,2020,18(11):1141-1151.
[7]柯洋,赵玲,闫晓倩,等.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0,18(16):1676-1679.
[8]尚可,胡若洋,胡继德.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以上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EA、SCC及CA125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7):1172-1175.
[9]杜芳,刘冰,王德林,等.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9,19(5):524-526,529.
[10]尹星,鲍淑文,曹莹,等.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1,6(21):170-173.
[11]Yang H,Li M,Mei T.Survival benefit of thermal abla⁃tion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ge IV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A propensity-matched analysis[J].Int J Hyperthermia,2022,39(1):348-357.
[12]谢娟,邹勇.仙蟾片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远期疗效的影响[J].实用癌症杂志,2019,34(5):766-769.
[13]丁娇娇,高天慧,赵孟阳,等.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35(1):83-86.
[14]丁婷婷,芮晓艳,范洪峰,等.阿帕替尼联合多西他赛对多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6):1160-1164.
[15]吴颖虹,王仁杰,胡文杰,等.循环肿瘤细胞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7):1593-1595.
[16]符国奋,颜洪顺,王春刚,等.洛铂与多西他赛联用对晚期肺癌患者疗效与毒副作用的影响[J].系统医学,2021,6(13):80-83.
[17]马慧利,任中海,尚付梅,等.安罗替尼联合多西他赛二线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实用癌症杂志,2023,38(3):476-480,484.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