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保守药物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4-08-29 14:36: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比较保守药物与腹腔镜手术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仁怀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保守药物治疗,n=30)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n=5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中医症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蛋白(albumin,ALB)、总蛋白(total protein,TP)较对照组高,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上腹痛、嗳气和食欲不振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物质生活、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保守药物优,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保守药物,胆结石
 
  胆结石为当前常见且多发的一种胆道系统疾病,归于急腹症的范畴。近年来,因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老年胆结石患者不断增多,发病率越来越高,这主要由于老年人群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再加之合并许多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不佳等造成的[1-3]。胆结石发生后,随着疾病发展,极易引起胰腺炎、黄疸等并发症,如果治疗不及时,不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4]。临床上,胆结石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保守药物与外科手术,不同治疗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为进一步探讨保守药物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胆结石,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仁怀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6月仁怀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B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结石;(2)意识清楚,表达、沟通、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伴有肾、肝等严重器质性疾病;(2)存在严重心理疾病,或有精神疾病史;(3)有手术禁忌证,或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史;(4)哺乳期、妊娠期妇女;(5)伴有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6)中途退出。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保守药物治疗,n=30)和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n=50)。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6.98±5.18)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15±0.47)年。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6.79±5.23)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1±0.5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仁怀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1.2方法
 
  1.2.1对照组保守药物治疗:头孢他啶[国药集团致君(深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299,规格:1.0 g/瓶],2.0 g/次,2次/d,用药1个月;消炎利胆片(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44020838,规格:0.44 g/片)口服,6片/次,1次/d,治疗1个月。
 
  1.2.2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气管插管后进行硬膜外全身麻醉,根据手术要求二氧化碳建立气腹,设置气压为13 mmHg(1 mmHg=0.133 kPa),于脐上、剑突下及右侧腹部分别做切口并置入Trocar,确定胆囊动脉和部位等。如果结石依附在胆囊管内,在分离钳的辅助下,慢慢向胆囊内部推动结石,若结石部位未发生转变且在胆管内,需分离并切除,最后取出;若伴有严重反应,而且萎缩症状明显,则需先剥离,然后切除胆囊。术后,强化各项指标观察。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症状(食欲不振、上腹痛及嗳气等)全部消失或改善显著,经B超检查提示结石全部消失,或体积减小≥50%为显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B超检查提示结石体积减小<50%为有效;临床症状未减轻,经B超检查结石体积未发生显著改变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肝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包括白蛋白(albumin,ALB)、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蛋白(total protein,TP)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
 
  1.3.3中医症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包括恶心呕吐、上腹痛、嗳气和食欲不振评分,每项0~10分,分值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5]。
 
  1.3.4生活质量使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包括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每项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6]。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ALB、ALT、TP和TBI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B和TP高于对照组,而ALT和TBI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恶心呕吐、上腹痛、嗳气和食欲不振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3讨论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又被称为胆系结石,是胆管结石及胆囊结石的总称,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6]。胆结石发生后,患者通常具有剑突下方或右上腹部连续性疼痛、阵发性剧痛、胀痛等,部分伴有食欲降低、右肩部反射痛、恶心及腹胀等症状[7]。油腻食物摄入后,临床症状明显加重,有些甚至发生黄疸、寒战等,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8]。胆囊及胆道是胆汁运输、排泄、贮藏及分泌的主要场所。有关资料显示,胆道系统疾病发生、发展与胆道解剖结构及分泌异常存在紧密联系,胆结石随着疾病发展,病情越来越严重,很可能发展为癌变[9-11]。临床上,胆结石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碎石、药物、滚石、手术等,其中手术和药物最常用[12]。
 
  消炎利胆片及头孢他啶是保守药物治疗中常用药物,其中消炎利胆片组成以溪黄草、穿心莲、苦木等为主,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及溪黄草提取物具有祛湿、解毒清热及利胆等功效[13]。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消炎利胆片有助于突发性炎症减轻,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抗炎效果突出;溪黄草具有显著止痛及抗炎作用[14]。除此之外,消炎利胆片在肝胆湿热引起的口干舌燥及肋骨胀痛等治疗中效果明显。头孢他啶为头孢霉素衍生物,其能与单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具有显著抗菌功效[15]。胆结石临床治疗过程中,仅采取保守药物治疗并不能获得显著效果。相比药物治疗,手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结石清除更全面,而且安全性高。临床主要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临床治疗时,应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胆结石患者体质及胆道感染情况综合、全面评估;(2)按照操作简单、便捷、彻底原则,保证手术治疗安全性,并对手术时间合理选择;(3)针对病情危急者,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以此提高治疗效果[16]。
 
  近年,随着医学研究深入,临床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该方法对机体损伤较小,有助于患者短时间内恢复健康,而且安全性高,可将胆囊充分显露出来,止血及切除方法便捷。除此之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不会损伤腹壁肌肉,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同时能协助患者术后及早进行床下活动[17]。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助于术后胃肠功能及早恢复,术后抗感染和镇痛药物应用较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实施过程中,通过腹腔镜对病变组织观察并分离,尽可能减小对血管及组织造成的损伤,可有效保护周围组织[18]。与此同时,采用腹腔镜手术诊断治疗,能对腹腔内器官和组织部位仔细观察,避免过度损伤胃肠道功能,对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有利,确保饮食正常,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快康复速度[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手术效果较保守药物治疗优,该方法可以有效清除结石,而且安全性高,对患者机体损伤较小,有助于患者术后及早恢复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ALB、ALT、TP和TBIL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可见手术有助于肝功能指标改善。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腹腔镜手术能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早缓解临床病症,促进整体治疗效提升。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保守药物治疗优,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肝功能指标。
 
  参考文献
 
  [1]郑建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J].吉林医学,2023,44(8):2136-2139.
 
  [2]李杰锋,李勇,胡子龙.腹腔镜下微创碎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探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23,44(11):1027-1030.
 
  [3]贺可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5):9-12.
 
  [4]项田岗,刘金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系统医学,2023,8(3):123-126.
 
  [5]张厚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33):73-75.
 
  [6]王东君,白雨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有效性[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1):164-167.
 
  [7]靖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2):56-58.
 
  [8]孙群异,何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18):79-81.
 
  [9]吕凯光.消炎利胆片预处理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22,35(13):86-88.
 
  [10]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9):39-41.
 
  [11]柏锋平.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7):53-56.
 
  [12]康学利.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8(3):119-121.
 
  [13]孙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2,16(3):37-39.
 
  [14]邓佩琳.藏药利胆消石散配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对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2,28(1):2-4.
 
  [15]唐伟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2,13(2):100-101.
 
  [16]邓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2,22(2):147-149.
 
  [17]刘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2,41(1):33-36.
 
  [18]龚万强,潘崇填,张申,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21,27(32):56-58.
 
  [19]和西涛.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4):37-39.
 
  [20]梁亚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5):846-848.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83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