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癌患者出血量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实验组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对照组采用正常中心静脉压(CVP)技术,比较分析两组出血量和手术开始时(T1)、切肝结束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H值、碱剩余(BE)、碳酸氢根(HCO3)在T2、T3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手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和改善血气指标。
关键词: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肝癌,出血量,血气指标
0引言
肝癌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1]。对于肝癌患者来说,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2]。由于肝脏丰富的血供和独特的解剖结构,手术治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特别是在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出血问题。大量出血不仅增加了手术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术后的复杂并发症。因此,手术治疗中的出血控制尤为重要。LCVP技术通过降低中心静脉的压力,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3],并且对血气指标的改善也表现出了积极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探索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在肝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并希望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建议。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行腹腔镜手术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实验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为38~75岁,平均(56.25±6.31)岁。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为40~74岁,平均(55.64±5.88)岁。两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肝癌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纳入标准:①临床诊断符合2017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②肿瘤位于肝脏的边缘部位,便于手术切除;③肿瘤直径小于5cm,或者是单发病灶;④通过全身检查,患者未发现远处转移,如肺或骨转移;⑤患者的心肺功能正常,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或其他生命威胁的疾病。排除标准:①肿瘤侵犯主要的肝脏血管,如肝门部或主要的肝静脉;②患者有严重的腹腔粘连;③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④已经发现肝癌的远处转移;⑤凝血功能障碍。
1.2研究方法
入室后立即开始常规心电监护,患者在麻醉前没有接受任何药物治疗。在局部麻醉的作用下,进行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的穿刺并放置导管。对照组采用正常中心静脉压(CVP),在手术中,监测和维持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在正常范围内,通常为5~12mmHg。若CVP偏低或偏高,可通过输液或使用药物来调节。实验组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在手术中,采取特定的手段(如限制输液、利尿、应用特定的药物等)将患者的中心静脉压维持在较低的水平,通常低于正常值5mmHg。持续监测CVP,确保其在预定的低水平范围内。在手术过程中,对所有患者进行持续的血压、心率和CVP监测。
1.3观察指标
记录下每位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例数。此外,还需在手术开始时(T1)、切肝结束时(T2)、手术结束时(T3)对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以评估其pH值、碱剩余(BE)和碳酸氢根(HCO3)等血气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加百分比[n(%)]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输血例数多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分析
实验组患者pH值、BE和H CO3在T1时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pH值、BE和HCO3在T2、T3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肝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和丰富的血供,术中出血在肝脏手术中常有发生,使得肝切除术成为外科手术中最为复杂、风险最高的手术之一[4]。其中,术中的出血控制一直是肝切除术中的核心难题,关乎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传统的肝切除术中,由于切口较大、暴露充分,医生可以直接钳夹、缝合或电凝伤口,但即使这样,由于肝脏的血供丰富,仍然很难完全避免出血大量的术中出血不仅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和复杂度,而且可能导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增加,如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此外,大出血还可能导致手术中断,使得手术目标无法实现。此外,出血过多也可能对患者的整体恢复造成不利影响,包括增加术后住院时间、增加重症监护的需要等。近年来,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逐渐受到外科医生的青睐。LCVP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中心静脉压,从而减少切除部位的出血,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5],在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提高手术成功率方面都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外科手术中,特别是大手术中,血气分析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血气分析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患者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的直接信息,从而帮助判断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态[6]。对于肝癌手术患者来说,由于手术的创伤和可能的出血,他们的酸碱平衡和血氧饱和度可能会受到影响,因此血气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血气分析的结果能够直观地显示患者的酸碱状态,从而为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提供及时的反馈。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LCVP技术的实验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上均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LCVP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肝脏手术中的出血,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可能的解释是,LCVP技术通过降低中心静脉压,使得切肝部位的血流量减少,出血量自然减少,进而降低了出血引起的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并缩短了术后的恢复时间。除此之外,实验组患者在手术结束时的pH值、BE和HCO3指标也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意味着LCVP技术对患者的整体代谢和酸碱平衡有所影响。肝脏作为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其手术过程对患者的生理状态有着显著的影响。从本研究的数据来看,LCVP技术可能对维持患者的生理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LCVP技术为肝癌手术带来了明显的好处,尤其是在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上。然而,该技术可能还存在一些尚未发现的潜在风险,因此在临床应用时仍需小心,并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研究,以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包丹丹,胡逸人,汪栩好,等.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和近期疗效观察[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2,34(7):414-418.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司.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20,36(2):277-292.
[3]许钊,玉红,梁鹏.低中心静脉压在肝脏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0,27(1):107-112.
[4]杨文军.腹腔镜肝脏手术现状[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9,31(3):133-136.
[5]李江斌,杜锡林,董瑞,等.复杂肝叶切除术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的有效性观察[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9,13(5):521-524.
[6]张稳稳,张辉,程伟,等.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J].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22,43(1):33-36.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