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患者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4-08-10 11:38: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针对产后出血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每组25例。其中,A组应用缩宫素治疗,B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并持续观察至出血停止后7d。针对组间各项指标[疗效(治疗后)、产后出血情况(治疗后)、各项血清指标及凝血功能(治疗前、后)]进行的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B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A组;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B组相较于A组低;第三产程时间B组相较于A组短;产后2h出血量B组相较于A组少;治疗后,两组的血浆Fg及血清NO、NOS、BNP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相较于治疗之前),且B组处于更低水平(相较于A组而言);两组血浆APTT、PT均缩短(相较于治疗之前),且B组更短(相较于A组而言)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方案的选取中,相较于缩宫素,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整体效果更佳,其在加强子宫收缩力、减少产后出血量等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缩宫素,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凝血功能,脑钠素
 
  0引言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h出血量>500mL,多由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量增加、子宫收缩力下降、心率加快等,若出血长时间不能停止,易引发感染、失血性休克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临床上常使用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可增强子宫平滑肌功能,收缩子宫平滑肌细胞,增强子宫收缩力,缓解产后出血症状,但其作用时间短,难以维持子宫收缩状态,还易引起胸闷、心悸、腹痛等不良反应[1]。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前列腺素甲基衍生物,有广泛收缩血管的作用,且药物作用时间长,不影响其他宫缩药物效果,药物联用性广,可用于提高子宫收缩力,促进血管收缩[2]。本研究旨在探讨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以便寻找出更加有效的产后出血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已统一审核该项研究之后予以批准实施。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中患者的产次、孕龄、年龄范围分别为1~3次、36~42周、21~45岁,平均范围分别为(1.34±0.23)次、(40.32±1.58)周、(33.76±4.36)岁;产出方式:其中14例属于阴道分娩,11例属于剖宫产;危险因素:4例归于前置胎盘,4例归于胎盘早剥,3例归于羊水过多,3例归于多胎妊娠,4例归于瘢痕子宫,2例归于巨大儿,5例归于产程延长。B组中患者的产次、孕龄、年龄范围分别为1~3次、38~42周、21~42岁,平均范围分别为(1.46±0.35)次、(41.32±1.03)周、(33.85±4.72)岁;产出方式:其中15例属于阴道分娩,10例属于剖宫产;危险因素:其中3例归于前置胎盘,4例归于胎盘早剥,5例归于羊水过多,4例归于多胎妊娠,3例归于瘢痕子宫,1例归于巨大儿,5例归于产程延长。A组、B组患者的产次、孕龄等资料及数据经由统计学软件计算后的结果为P>0.05,对应数据差异并不具备显著性,进而不同组间有进行后续比较的意义。
 
  纳入标准:经比较分析与《常见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3]中关于疾病的相关内容一致者;产程及产后未使用其他前列腺抑制剂者;精神正常且能配合治疗者;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患有血液类疾病者;合并其他子宫、卵巢等疾病者等。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止血、补液、维护水电解质平衡和抗休克等治疗。A组患者接受由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缩宫素注射液(国药准字H34020474,规格:1mL:10U)治疗,自然分娩患者行肌肉注射,剖宫产患者行子宫宫体肌层注射,均注射20U。B组使用由Pharmacia and Upjohn Company LLC所生产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20170146,规格:1mL:250μg)250μg治疗,自然分娩患者行子宫宫颈注射,剖宫产患者行子宫肌层注射,若出血15min后不能停止,两组患者均进行再次注射,每次均注射250μg,注射总药量不超过2mg,注射次数不超过4次,两组均观察至出血停止后7d。
 
  1.3观察指标
 
  ①组间的临床疗效对比:以《常见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3]中的相关内容作为依据进行评估,并设定总有效率的计算公式(具体为:1-无效的患者占比),若患者在用药15min内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子宫收缩反应明显即为显效的内容;若患者在用药30min后,阴道出血量<50mL/h,子宫收缩反应较明显即为有效的内容;若患者在多次用药后,子宫收缩力无明显增强,出血量>50mL/h,出血量减少不明显即为无效的内容。②组间的产后出血情况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使用产褥垫称重法评测产后出血量,失血量=(有血产褥垫-产褥垫净重)/1.05;采集患者空腹时的静脉血5mL,放入抗凝采血管中,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分离血浆,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产前和产后24h血红蛋白水平,并计算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③组间的凝血功能对比:样本采集及制备方法同①,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APTT、PT、Fg(中文全称分别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④组间的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脑钠肽(BNP)水平对比:采集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清晨空腹血5mL,静置凝固后,离心法取血清,离心速度为3000r/min,时间为10min,-20℃保存待检,使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O、NOS水平,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检测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涉及的所有计算、分析均统一通过SPSS软件(版本为26.0)进行处理,若P<0.05为统计学处理之后的结果,则对应差异的显著性。采用χ2检验其中涉及的所有计数资料,并以[n(%)]作为详细的表示方式;采用t检验其中涉及的所有计量资料,并以(x—±s)作为详细的表示方式。
 
  2结果
 
  2.1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
 
  治疗后,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经比较发现,B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分析两组的产后出血情况
 
  产后24 h血红蛋白下降值B组相较于A组低;第三产程时间B组相较于A组短;产后2h出血量B组相较于A组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
 
  2.3分析两组的凝血功能
 
  治疗后,血浆Fg水平两组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相较于治疗前的指标),且B组相较于A组低;血浆APTT、PT两组均缩短(相较于治疗前的指标),且B组相较于A组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
 
  2.4分析两组的血清NO、NOS、BNP水平
 
  治疗后,血清NO、NOS、BNP水平两组均下降(相较于治疗前的各项指标),且B组相较于A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情进展迅速,病情危急,是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全,好发于高龄初产妇、多产多孕、剖宫产妇等人群,因多孕多产引发子宫肌纤维病变,肌纤维减少,致使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壁不能有效收缩止血,引发休克、弥散性凝血障碍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临床上常使用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缩宫素是肽激素,体内缩宫素主要由视上核、室旁核神经细胞合成分泌,可升高膜内钙离子浓度,有效减轻因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但大剂量使用可引起心率反射性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尿量排出增加,致使膀胱充盈影响胎盘娩出,不利于提高子宫收缩力和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其用药达到饱和后,增加剂量也无法提高药效,大剂量使用还易引起水中毒和血压下降,药物作用还有一定局限性,只能作用于子宫上部,故往往疗效欠佳[4]。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一种氨丁三醇盐溶液,主要来源于前列腺素Fα的15甲基衍生物,可与氨基酸残基构成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G蛋白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可激活磷脂酶-C,通过细胞内信号系统,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促进肌质网钙离子释放,升高细胞基质钙离子浓度,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刺激蜕膜释放前列腺素,提高子宫收缩力,增加收缩频率,进而减少产后出血量;同时可加快血小板凝集,进而改善机体凝血功能[5]。结合此次研究中的部分结果能够发现,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后,B组患者显著较A组高,B组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值及血浆Fg水平均低于A组;B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A组;B组第三产程时间、治疗后的血浆APTT、PT均短于A组,提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缩短产程,提高临床疗效。
 
  BNP是反映室壁张力和心室负荷改变的重要指标,主要由心室细胞合成分泌,有舒张血管作用,可与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拮抗,有较强的排钠、排尿作用,BNP水平变化对调节血管收缩力有重要作用,其水平升高可舒张血管,促进机体排钠,加重失血程度;NO是由NOS催化氨基酸,与氧气结合产生的一种因子,通过亲脂性扩散释放可与平滑肌细胞中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反应,促进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抑制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结合,舒张血管平滑肌,增加血流量;NOS属同工酶,广泛存在于巨噬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等中,NOS为同二聚体,在机体中主要分为神经元型(nNOS)、内皮素型(eNOS)、诱导型(iNOS)3种类型,nNOS属受神经系统调控,可调节周围细胞信息通讯功能,iNOS只在机体受损伤激活免疫系统时发挥作用,nNOS、iNOS所产生的NO有神经毒性作用,eNOS产生的NO可调节血管功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NOS可与L-精氨酸反应产生NO,是合成NO的唯一限速酶,NOS水平升高促进NO释放,影响血压及血流动力学[6]。游离钙离子浓度是影响子宫肌层兴奋-收缩的重要活化剂,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钙离子载体,可改变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差,抑制腺苷酸与环磷酸腺苷与钙离子结合,增加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同时可改变子宫平滑肌细胞间隙,增加子宫收缩力;子宫收缩还受前列腺素水平调控,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前列腺素类药物,可通过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改变细胞膜对钙离子通透性,且可促进二十烷类化合物与钙离子结合,形成复合体,更易渗透入细胞膜内,增加膜内钙离子浓度,刺激肌肉收缩-兴奋的发生,压迫子宫壁血管收缩,增加血小板凝聚,进而减少产后出血量。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对产后出血患者治疗方案的选取中,相较于缩宫素,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整体效果更佳,其在加强子宫收缩力、减少产后出血量等方面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雅卿,刘树俊,曹世钰,等.卡贝缩宫素和缩宫素比较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10):1093-1100.
 
  [2]梁红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研究[J].河北医学,2020,26(5):744-747.
 
  [3]吴久萍.常见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28.
 
  [4]甘敏.缩宫素联合钙补充剂与缩宫素单用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3):175-176.
 
  [5]陈红燕,张世昌,陈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后出血高危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7,46(33):4628-4629,4632.
 
  [6]刘秀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21(24):171-172.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6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