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早期肺康复训练对AECOPD患者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8-10 10:32: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的早期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AECOPD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按照1∶1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SDT的早期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呼吸困难、运动能力、生活质量、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ECOPD患者实行基于SDT的早期肺康复训练,能强化训练依从性,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增强运动能力,促进肺功能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自我决定理论,早期肺康复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在临床已知的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病程长且以气流持续性受限、进行性进展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可引发诸多呼吸道症状,造成运动耐力下降、肺功能降低,对患者生活活动和工作带来极大干扰。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是COPD呼吸系统症状恶化的急性加重期,患者短期内咳嗽症状加剧、严重气促且咳痰量明显增多,且往往合并呼吸困难或昏迷,此为本病患者住院及高病死的一大因素[1]。AECOPD反复发作,一方面患者运动能力、机体耐力、肌肉力量等下降,引起一系列不良影响,另一方面因患者运动能力低且缺乏体育锻炼,急性加重风险大大提高,形成恶性循环。随着临床康复医学的深入研究发展,有研究发现,AECOPD患者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实施肺康复训练,可发挥改善肺通气、提高运动耐力、增强机体免疫的积极作用,以降低急性发作次数,促进生活质量提升[2]。常规康复训练存在患者积极性及依从性低等问题,导致后期康复效果并不理想。自我决定理论(SDT)是心理学的一种理论框架,将人类自我决定的心理需求分为3个层次,分别为自主性、能力、归属,关注个体心理需要,通过创造积极支持环境来促进个体的发展和满足,现多用于临床服药依从性、自我管理等健康行为干预中。本研究分析56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基于SDT的早期肺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AECOPD患者。纳入标准:(1)满足AECOPD的诊断标准,参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2)经肺功能检测和支气管舒张试验确认为AECOPD;(3)体征稳定,能配合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4)入组前未进行系统的家庭康复指导和锻炼。排除标准:(1)心理、精神、认知严重异常;(2)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3)并发肺部恶性病变;(4)肝肾功能失调或器质性障碍;(5)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梗2周内;(6)发病前运动功能障碍。根据随机数表法按照1∶1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40~89岁,平均年龄(64.13±4.45)岁。观察组男20例,女8例;年龄40~89岁,平均年龄(64.51±4.6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文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1)药物治疗:严格根据医嘱指导患者进行规范治疗,涉及化痰、支气管扩张、抗感染等用药,并提供氧气支持。(2)健康教育:从心理方面予以患者有效疏导,强化其病理知识教育并从饮食、活动、肺康复活动等方面予以规范化的指导,增强患者疾病预防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3)肺康复:指导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训练,并开展肢体功能锻炼,以康复日记的形式开展,其上详细记录每日锻炼的具体内容、所需时间、锻炼频次,并强调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日记中计划严格执行并完成。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SDT的早期肺康复训练。(1)需求满足,①主需求:通过问询了解并掌握患者既往肺康复情况,明确其内心想法,以患者个人喜好为准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果患者锻炼依从性差、意识淡薄,通过与其沟通交流,明确患者的内心想法和疑虑,帮助其深刻认识到疾病危害性,以及开展早期康复训练的目的和积极意义,从而强化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康复锻炼的意识。②能力需求:患者具备肺康复训练的良好意识,但缺乏训练的规范指导和相关知识认知,无法达到规范的频次、时间,训练技巧欠佳。通过强化认知的途径帮助患者掌握肺康复训练的技巧和方法,如播放相关视频,提供他人示范演示,或图片结合形式的手册等,且在康复计划制定时由患者及家属参与其中,医护人员提供全程指导和支持,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③归属需求:指导家属予以患者康复支持,在患者训练过程中给予陪伴及监督,学会训练技巧和方法;保证家属与患者关系亲密,使患者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求得到满足;家属或亲友全程陪伴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或将自身康复经验向病友分享,从中得到认同感。(2)康复训练方案,①呼吸训练:患者呈坐位或仰卧状态,双手置于胸部和腹部,鼻子吸气,做挺腹动作,口呈口哨状呼气,收腹,手部适当为腹部加压,吸呼时间比为1︰(2~3)。②患者呈仰卧体位,腹部放一个(重量约0.5 kg)的水袋,进行腹部挺起和放下训练,此过程中配合呼吸训练,吸气时腹部呈隆起状态,呼气时呈下陷状态。③上肢(负重)训练:患者呈站立位,向前伸直上肢并呈平举状,配合腹式缩唇呼吸,缓慢吸气时手臂缓慢打开,尽量在呼吸量最大时维持5 s,此时保持手臂齐平于肩部,再慢慢呼气手臂放松,20次为一组。如果患者体力允许,可为手臂增加一定的负重(约0.5 kg),开展上肢负重训练。如果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可指导开展上肢绕圈活动,每分钟平均绕圈30次,持续5 min。④下肢(负重)训练:患者在椅子上端坐,缓慢伸直膝关节、上抬脚掌,在呼吸量最大时屏气5 s,此时保持腿部平直状态。在患者耐力允许的情况下,对双腿施加一定负荷(0.5 kg),开展下肢负重训练,每条腿抬起20次。⑤床边起蹲运动:将床尾作为支撑点,患者保持肩部宽度与双脚一致,手扶住床,进行下蹲、站起训练,保证膝关节不可外翻或内扣,停歇5~10 s后进行重复下蹲和站起,坚持10~15次。⑥运动强度:锻炼以轻微出汗,心率=(220-年龄)×(60%~80%)为宜。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训练依从性:比较两组干预后(康复干预7 d)训练依从性。能够严格执行医嘱开展肺康复训练,表示为“完全依从”;仅执行训练计划中一部分,较少时间开展,表示为“部分依从”;完全未开展肺康复训练,表示为“不依从”。总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2)呼吸困难:比较两组干预前(入院前)、干预后(康复干预7 d)呼吸困难。采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价,5级评分标准,依次计0~4分,
 
  0分表示剧烈活动除外未出现呼吸困难症状;4分表示在轻微活动状态下有呼吸困难症状,所得评分越高呼吸困难表现越严重[3]。(3)运动能力:比较两组干预前(入院前)、干预后(康复干预7 d)运动能力。实施6分钟步行试验测试,提前告知患者测试方法,熟悉环境,选择30 m长度的走廊,患者以最快速度行走,行走总距离越长,代表运动能力越强。(4)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入院前)、干预后(康复干预7 d)生活质量。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评价,此问卷共计测评8个维度,0~5分评分标准,问卷合计为40分,分值越低说明生活质量越佳[4]。(5)肺功能:比较两组干预前(入院前)、干预后(康复干预7 d)肺功能。采用肺功能检测仪进行检测,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计算FEV1/FVC%。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训练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干预前后呼吸困难、运动能力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2.4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3讨论
 
  近年来,COPD发病率逐年攀升,与多种因素密切关联,如空气污染问题加剧、社会人口老龄化等。COPD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引发憋喘、咳嗽、咳痰等一系列呼吸道炎症反应,机体受到细菌、病毒侵袭后,气道炎症状态加剧,进一步提高气道张力,表现出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病理特征,造成严重的呼吸气流阻塞,即AECOPD[5]。在临床医疗水平不断发展下,康复医学得到广泛应用,康复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项重要分支,其目的在于提高组织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用于COPD肺功能康复中发挥显著作用[6]。临床针对AECOPD治疗以药物治疗、氧疗辅助机械通气为基础,在病情康复期开展康复训练。本研究实施早期肺康复训练,以便于患者尽早改善呼吸方式,促进肺残气量的排出,以提高肺通气,改善机体耐力、免疫力,实现平衡呼吸与运动的作用,全面改善生活质量,解除AECOPD的恶性循环[7-8]。
 
  SDT认为,人具有自主性和内在动机,可以主动参与自身康复过程,基于SDT的早期肺康复训练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和自我管理,通过增强患者自主性、个体化治疗、增强内在动机和改善治疗依从性,可以有效提高康复效果[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mMRC评分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实行基于SDT的早期肺康复训练有利于增强患者训练依从性,实现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促进肺康复的显著价值。分析原因,SDT强调患者内在动机和自主性,通过提供患者所需信息和教育,帮助其理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益处,以及训练目标和方案,激发内在动机,如自我效能感、自主性和自我决定,增强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提高其参与康复活动的积极性[11-13]。同时,SDT的肺康复训练结合个体差异给予患者最为适宜的呼吸训练计划,增强呼吸肌力和呼气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呼吸效率,减轻病情恶化的风险,延缓病情进展,改善肺功能[14-15]。研究调查发现,干预后,观察组CAT评分低于对照组。基于SDT的早期肺康复训练目标之一是提高AE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身心灵综合治疗,帮助患者更好的应对疾病的影响,提高情绪状态和心理健康,改善生活质量[16-17]。
 
  综上所述,基于SDT早期肺康复训练能够提高AECOPD患者训练依从性,改善病情,且促进肺功能更快恢复,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戴乐萍,陶彤,陈磊.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对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肺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1):1586-1589.
 
  [2]陈秋婷,钟美容,覃松梅,等.阶梯式肺康复运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3,31(3):25-29,35.
 
  [3]金文静,郭晓霞,周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康复治疗时机和频次的研究[J].临床内科杂志,2022,39(10):684-687.
 
  [4]尹雪燕,程鹤,王岩,等.急诊科联合病房早期肺康复程序在AECOPD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22,37(19):5-9.
 
  [5]黄美霞,张俊,张波,等.早期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中应用的疗效[J].皖南医学院学报,2022,41(4):402-405.
 
  [6]刘晓峰,高伟,胡敏.个体化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早期康复治疗效果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22,50(6):649-650,652.
 
  [7]张云凤,邹盈,曲玲,等.体外膈肌起搏配合早期肺康复对AECOPD患者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学,2022,50(3):295-300.
 
  [8]王蓉,陆娟,郭晓娟,等.呼吸专科护士主导的多专科学组合作肺康复管理模式在AECOPD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1,36(23):2149-2154,2159.
 
  [9]赵皓,赵红梅,王娇,等.呼吸训练在AECOPD患者早期康复中作用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21,26(11):1659-1663.
 
  [10]马丽娜,刘荣格,苏明,等.有创-无创序贯通气配合呼吸康复操对AE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肺康复的影响[J].中国病案,2020,21(11):104-109.
 
  [11]王盛隆,白丽,陈慧婷,等.中西医结合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0):1773-1776,1787.
 
  [12]史华英,崔艳慧,张萍,等.早期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对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20,42(1):56-59.
 
  [13]COX M,O'CONNOR C,BIGGS K,et al.The feasibility of early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and activity after COPD exacerbations:external pilot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qualitative case study and exploratory economic evaluation[J].Health Technol Assess,2018,22(11):1-204.
 
  [14]黄国丽,陈偶,晁志新.综合性肺康复护理计划对住院老年慢阻肺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21,27(8):179-181.
 
  [15]MOGENSEN L,TOBBERUP R,FARVER-VESTERGAARD I,et al.Lower mortality after early supervise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following COPD-exacerbations: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 Pulm Med,2018,18(1):154.
 
  [16]TOUBES-NAVARRO M E,GUDE-SAMPEDRO F,ÁLVAREZ-DOBAÑO J M,et al.A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program reduces hospitalization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atients:A cost-effectiveness study[J].Ann Thorac Med,2023,18(4):190-198.
 
  [17]XU Y,YANG D,LU B,et al.Efficacy of aerobic training and resistance training combined with external diaphragm pac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Clin Rehabil,2023,37(11):1479-1491.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6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