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亮丙瑞林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19 09:04: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亮丙瑞林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E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86例E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LH、FSH、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月经期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亮丙瑞林联合孕激素治疗EH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小子宫内膜厚度,缩短月经期,降低性激素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孕激素治疗。

  【关键词】亮丙瑞林;孕激素;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性激素;子宫内膜;月经期

  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EH)为常见子宫内膜病变,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和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子宫内膜癌[1]。孕激素是治疗EH患者的常用方法,但长期使用会对患者肝、肾、胃肠道功能造成严重损害[2]。亮丙瑞林是一种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似物,具有镇痛、调节月经等作用[3]。本文观察亮丙瑞林联合孕激素治疗EH患者的效果。

亮丙瑞林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患者的效果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EH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妇产科学》[4]中EH相关诊断标准,行阴道超声检查确诊;子宫内膜厚度≥5 mm;宫内无节育器。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精神、智力异常,不能正常沟通;有外源性雌激素摄入史。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年龄31~48岁,平均(38.24±1.37)岁;孕次2~5次,平均(3.50±1.10)次;体质量指数20~26 kg/m2,平均(23.11±2.50)kg/m2。研究组:年龄31~50岁,平均(39.21±1.37)岁;孕次2~6次,平均(3.64±1.22)次;体质量指数20~27 kg/m2,平均(23.21±2.47)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醋酸甲羟孕酮片(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715,2 mg)口服治疗,2 mg/次,3次/d。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52,3.75 mg)治疗,于月经第1~5天皮下注射,3.75 mg/次,1次/4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速度3000 r/min,离心半径8 cm,离心20 min后取上清液,于-15℃冰箱中待检。以性激素检测仪检测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期。(3)比较两组临床疗效[5]。治疗后,患者腹痛、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全部消失,月经量恢复正常为显效;治疗后,腹痛、阴道异常出血等症状明显缓解,月经量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后,腹痛、阴道异常出血及月经量未见任何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LH、FS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H、FSH、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亮丙瑞林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患者的效果论文

  2.2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期比较

        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与月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两组月经期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亮丙瑞林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患者的效果论文

  2.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高于对照组的69.77%(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亮丙瑞林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患者的效果论文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亮丙瑞林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患者的效果论文

  3讨论

  EH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多、出血时间长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可引起继发性贫血和不孕,甚至发展为恶性病变[6-7]。EH治疗多以补充孕激素为主,醋酸甲羟孕酮是一种高效的孕激素,可调节性激素水平[8]。

  子宫内膜增生与雌激素过度刺激有关,患者表现为LH、FSH、E2水平升高[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LH、FSH、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亮丙瑞林可抑制垂体-性腺轴功能,调节机体性激素水平,抑制子宫内膜增生[10]。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月经期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亮丙瑞林具有高效的生物活性,可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改善性激素依赖病变症状,调节性激素水平,改善增生病灶及周围微循环,促进子宫内膜修复,调节月经期。亮丙瑞林与醋酸甲羟孕酮二者联用可下调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水平,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增生,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亮丙瑞林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亮丙瑞林联合孕激素治疗EH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小子宫内膜厚度,缩短月经期,降低性激素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孕激素治疗。

  参考文献

  [1]吕明医,孙慧婷,刘慧君,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9):57-60.

  [2]赵媛媛,韩清晓,李卫君,等.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症患者的有效性与TRIM22表达的相关性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2,38(13):1443-1447.

  [3]赵振蓓,聂春红,王淑敏,等.地屈孕酮联合醋酸亮丙瑞林微球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内膜增生不孕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3):70-72.

  [4]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1-134.

  [5]崔冠群.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J].河北医学,2021,27(6):1045-1049.

  [6]Uccella S,Zorzato PC,Dababou S,et al.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atypical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and early endometrial cancer in childbearing age women[J].Medicina(Kaunas),2022;58(9):1256.

  [7]董明理,田爽,张云鹤,等.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组织学特点与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医刊,2017,52(9):36-40.

  [8]娄瑶晨,周爽,廖炯博,等.地屈孕酮与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性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随机对照非劣效前瞻性Ⅲ期临床试验[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3,58(7):526-535.

  [9]杜洁贤,王康,秦姗,等.屈螺酮炔雌醇片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联合治疗子宫内膜增生不伴非典型增生的疗效及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1,22(2):131-134.

  [10]程萍,魏君子,刘爽.亮丙瑞林联合大剂量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增生患者PTEN,P16,上皮膜蛋白2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2,31(1):117-120.

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2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