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雷火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4-07-18 10:31: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雷火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病灶指标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月经不调、低热起伏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火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缩小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关键词】雷火灸;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疼痛

  慢性盆腔炎是因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未及时规范诊治,病情迁延不愈所致,可导致盆腔积液、慢性盆腔痛、异位妊娠及不孕,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1]。目前临床治疗以抗生素为主,虽能短期缓解症状,但疗效欠佳[2]。中医学将慢性盆腔炎归属于“带下病”“下腹痛”范畴,认为湿邪入侵,经络堵塞,血运不畅,进而导致气滞血瘀,引起腹痛及慢性炎症,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尿除湿为治则[3]。雷火灸属中医外治方法,利用雷火针在穴位上灸烧产生的高温和刺激作用,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的效果[4]。本文观察雷火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

雷火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西医符合《中华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相关诊断标准[5];中医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气虚血瘀证相关诊断标准[6];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入组前2周未使用过抗生素;存在可测量包块及盆腔积液。排除标准:哺乳期及妊娠期;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合并精神病史或无法正常交流;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或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伦审批第Z231001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8~54岁,平均(32.95±5.33)岁;病程6~39个月,平均(14.68±3.52)个月。对照组:年龄27~53岁,平均(32.85±5.42)岁;病程7~43个月,平均(15.14±4.29)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奥硝唑片(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125,0.25 g)口服,0.25 g/次,1次/d;氧氟沙星片(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748,0.1 g)口服,300 mg/次,2次/d。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火灸治疗。取子宫穴(双侧)、血海穴(双侧)、关元穴、气海穴,标记上述穴位,使用雷火灸(购自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规格为2.8 cm×10 cm。患者先取仰卧位,暴露局部皮肤,点燃雷火灸条放置在距离穴位2~3 cm处,同时来回移动灸条,以患者无灼痛感及局部温热为宜,热灸至患者皮肤红晕,每个穴位热灸时间为10 min,隔日热灸1次。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痊愈:B超检查、实验室指标基本正常,疼痛完全消失,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5%;显效:B超检查、实验室指标明显好转,疼痛明显减轻,中医证候积分降低70%~95%;有效:B超检查、实验室指标有所好转,疼痛有所减轻,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69%;无效:B超检查、实验室指标及疼痛程度均无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月经不调、低热起伏,根据症状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分别计0~6分。(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和病灶指标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总分0~1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程度越重。采用B超检查测量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半径10 cm,速度3000 r/min)10 min后取上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5)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雷火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论文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月经不调、低热起伏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月经不调、低热起伏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雷火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论文

  2.3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和病灶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雷火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论文

  2.4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雷火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论文

  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以易疲倦、下腹坠胀、月经紊乱为主要临床症状[7]。已知慢性盆腔炎病原菌以厌氧菌、需氧菌及淋病奈瑟菌为主,多进行针对性抗菌治疗[8]。奥硝唑是一种硝基咪唑类药物,具有广谱的抗厌氧菌和抗原虫作用,能够有效杀灭引起慢性盆腔炎的厌氧菌和滴虫等致病微生物[9]。氧氟沙星是一种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阻止细菌DNA合成,从而起到杀菌效果[10]。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证治疗时宜理气活血、镇痛化瘀。雷火灸是中医外治的经典方法,属于中医艾卷灸的一种类型,在施灸过程中,燃烧温度高,渗透性较强,能穿透穴位直达病灶,可发挥较好的活血散结、扶正祛邪的作用[11]。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均小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雷火灸取穴子宫、关元、气海及血海穴,其中关元穴为任脉穴,具有健脾补肾、调补冲任之效;子宫穴为治疗妇科疾病的经外奇穴,具有培补中气、调经理气之效;气海穴为任脉穴,善治气血缺乏、阳气不足所致的虚寒疾病;血海穴具有健脾益气、调经统血之效;上述诸穴共奏活血化瘀之功效。雷火灸是在传统艾灸的基础上,利用雷火针头产生高温高压的电火花,在穴位或患处进行点灸,能通过热效应和刺激效应改善盆腔区域的血液循环,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TNF-α是炎症反应始动因子,CRP为急性时相蛋白,二者水平与炎症程度均呈正相关[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TNF-α、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雷火灸的热刺激能抑制炎症区域内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13]。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雷火灸治疗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雷火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炎性因子水平,缩小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米娜.氧氟沙星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4):556-559.

  [2]冯晓玲,蒋莎,陈璐,等.妇炎舒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3):24-28.

  [3]喻佳,李宁,赵文楚.中药配合雷火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7):85-87.

  [4]张蓉,柏琳.中药灌肠联合雷火灸治疗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的疗效[J].吉林医学,2024,45(2):401-403.

  [5]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49-151.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7..

  [7]王玉,卢丹,郑萍.经皮神经电刺激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慢性盆腔痛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21,61(17):46-48.

  [8]王昕雯,张慕玲.3种奥硝唑用药方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房,2017,28(33):4664-4667.

  [9]胡霜玲.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120-122.

  [10]李红花,高晖.联用奥硝唑和氧氟沙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72):166-167.

  [11]钟丽苹.雷火灸联合康妇炎胶囊加头孢呋辛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3,38(18):3615-3618.

  [12]张三元,林仲秋,苏园园.细胞间黏附分子1/肿瘤坏死因子α参与实验性慢性盆腔炎慢性纤维化的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7,36(11):516-518.

  [13]陈柳花,黄品芊.雷火灸治疗盆腔炎对患者hs-CRP、TNF-α水平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6):66-68.

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19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