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效果及对手功能和炎症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07:46: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效果及对手功能和炎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3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98例屈指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个月手功能、疼痛程度,指关节活动度及握力力度,术前和术后3 d炎症因子,临床疗效。结果:术后2个月,两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升高,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分降低,研究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和握力力度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研究组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小指指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降低,研究组PCT、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患者手功能和关节活动度,缓解炎症刺激和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表现,术式实用性和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常规修复术,屈指肌腱损伤,手功能,炎症刺激,关节活动度
  屈指肌腱损伤是临床手部损伤的常见病症之一,不仅会造成手部剧烈疼痛、指关节活动受限、握持力降低,严重时还会出现手指畸形,引起手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下降。目前,国内针对屈指肌腱损伤可采用常规修复手术进行治疗,该术式操作简单直接,临床实践中疗效可靠,但由于术中创伤性较大,且为获得手术视野,需根据肌腱断裂情况延长手术切口,使得术后肌腱粘连、切口感染水肿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并且患者术后炎症刺激及疼痛反应也较重,手部功能及指关节活动度等预后恢复效果也不够理想[1]。因此,本研究提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临床方案。显微外科手术是手术显微镜和放大镜下进行的微创手术,能够提供更为广阔和清晰的手术视野的同时,避免损伤肌腱周围软组织,并在术中实现创面高效止血,从而减轻术中创伤的同时避免渗血性肌腱粘连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双镜的搭配使用也可以很好地修复损伤血管,加快肌腱愈合,最终促进患者手功能和指关节活动度提升,并且该微创术式下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和炎症刺激程度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2-3]。而为进一步探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手功能和术后炎症的影响,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0年9月—2023年3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98例屈指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屈指肌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因切割伤和刺伤出现手部剧烈疼痛,且患手握持力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明显下降或丧失,体格检查下部分患者可有手部皮温升高。纳入标准:(1)年龄≤60岁,一般情况良好,且均为首次、单侧屈指肌腱和手损伤,伤口长度1~3 cm;(2)临床资料完整,且无其他严重脏器病变;(3)可耐受常规检查及治疗。排除标准:(1)研究期间,患者依从性差,影响评估安全性;(2)影响评估有效性;(3)在研究未结束之前退出。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34~59岁,平均年龄(47.12±2.63)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5 h,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3.63±0.17)h;左手损伤18例,右手损伤31例。对照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33~60岁,平均年龄(46.91±2.5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2~5 h,平均受伤至入院时间(3.59±0.14)h;左手损伤17例,右手损伤3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两组入院后立即通过绿色通道实施手术。
  研究组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采用臂丛神经麻醉,上臂使用充气气囊止血带结扎,以减少术前和术中出血,对创面破损和组织及血凝块进行清理,后检查肌腱和血管损伤情况,在患者指掌侧做锯齿状切口,暴露肌腱残端和腱鞘,后使用手术显微镜(上海医光仪器有限公司,沪械注准20172220529,型号:SXP-1C)和手术放大镜(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62064391,型号:EyeMag Pro)进行肌腱修复,在瓣状翻开腱鞘后使用prolene线缝合肌腱和肌腱膜,尽可能减少肌腱创面外露,最后缝合腱鞘,待创口彻底止血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并使用生物膜包裹,留置引流条,使用无菌敷料包加压包扎和石膏托固定。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和功能训练。
  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手术治疗。患者麻醉、体位、创口处理等术前准备工作同研究组,麻醉起效后根据患者肌腱断裂损伤情况做手术切口并延长,固定肌腱和周围软组织,直视状态下使用prolene线缝合肌腱和肌腱膜,缝合结束后冲洗创口,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使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和石膏托固定,术后同样做常规抗感染处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手功能: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个月手功能。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评估患者手功能,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包括33个评估项,单项1~4分,满分为132分,评分越高显示患者手功能恢复程度越好[4]。(2)指关节活动度及握力力度:比较两组术后2个月指关节活动度及握力力度。测量两组指关节活动度,包括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小指指关节活动度,并使用握力计测量两组握力力度。
  (3)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个月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VAS评分采用0~10分,评分越高显示疼痛反应越强烈。(4)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包括肌腱粘连、切口感染水肿和关节僵硬。(5)炎症因子: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3 d炎症因子。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样本中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三者水平越高显示患者肌腱损伤炎症反应越高[5]。(6)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术后2个月临床疗效。评估依据为中肌腱总主动活动度系统,该系统评分=关节总屈曲度(掌指关节+远侧指间关节+近侧指间关节)-关节总伸直受限度(各关节主动限度)。优:患者手部疼痛消失,无指关节握持障碍及活动受限,日常生活状态良好,且系统评分提升≥健侧80%;良:存在偶发性手部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生活状态改善,且健侧50%≤系统评分提升<健侧80%;可:手功能及关节活动障碍有所改善,但日常生活状态依旧较低,且健侧30%≤系统评分提升<健侧50%;差:患者出现持续性疼痛和手功能及指关节活动障碍,经评定仍需进行手术,且系统评分提升<健侧30%[6]。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不同时间点手功能、疼痛程度、握力力度比较
  术前,两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两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研究组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和握力力度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效果及对手功能和炎症的影响论文
  2.2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2个月指关节活动度比较
  术后2个月,研究组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小指指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术前、术后3 d炎症因子比较
  术前,两组PCT、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PCT、IL-6、CRP水平均降低,研究组PCT、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效果及对手功能和炎症的影响论文

  3讨论
  屈指肌腱是手部发挥握持功能的重要软组织,其起于前臂,经过腕管、掌心和屈指腱鞘管分别抵至末节指骨基底和中节指骨近端嵴,周围由疏松结缔组织包裹,而屈指肌腱损伤也即在切割伤等损害下导致肌腱随肌肉收缩而回缩,如治疗不及时,将会出现手指畸形和手功能障碍及指关节活动度受限等症状[7]。目前,针对屈指肌腱损伤,国内可采用常规修复手术进行治疗,不过该术式虽直接有效,但术中创伤大,术后疼痛应激和炎症刺激较重,指关节活动度等预后改善也无法显著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因此,王光楠等[8]认为,对屈指肌腱损伤临床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观察分析,结合现有医疗技术,明确临床手术治疗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选择更为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其手功能,提升指关节活动度,并缓解术后炎症应激和疼痛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体征恢复。
  在过往针对屈指肌腱损伤的术式中,能够更为直观地提供手术视野的常规开放式修复手术一度被认为是临床治疗的良好选择,但随着患者对于疾病治疗要求的提高,常规修复手术不仅需视肌腱损伤程度而扩大手部切口,导致术中创伤大,操作不够细致,术后疼痛应激和炎症反应较重,还会因术式无法彻底实现创面止血,造成术后局部渗血导致肌腱与周围软组织粘连,从而引发肌腱粘连、切口感染水肿和关节僵硬等术后并发症,直接影响患手功能及指关节活动度恢复,难以被多数患者接受[9-10]。为此,根据现有医疗技术和患者要求,临床已逐渐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显微外科手术是由手术显微镜和手术放大镜及操作系统组成的新型医疗技术,其通过在患者指掌侧做切口置入,不仅能够减小手术切口,减轻患者术中创伤,还可以获得更为高清和细致的手术视野,从而辅助后续术中精准性修复操作[11-12]。就本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治疗优良率、Carroll上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和常规开放修复手术相比,显微镜和放大镜辅助对于患者手功能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原因在于术中所使用的双镜成像可提供清晰视野,能够对肌腱损伤组织细微结构做出精准辨别及断端修复,便于在减少肌腱周围软组织医源性损伤的同时保证肌腱结构完整性,操作流程更加符合微创理念,有助于最大程度提升手功能,加快患者术后体征恢复[13]。同时,研究组五指关节活动度和握力力度均高于对照组,也侧面证实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随着显微镜和放大镜的使用,可在术中轻微创伤下充分暴露肌腱断端和腱鞘,不仅能够使肌腱及周围软组织得到精准修复,还可以保护和修复损伤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为肌腱损伤愈合和指关节活动度提升提供良好环境。而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也充分说明显微外科手术对患者肌腱结构和损伤程度了解程度更高,一方面能够放大局部视野,减轻肌腱和腱鞘及邻近组织损伤,微创优势显著,另一方面双镜搭配操作系统可在术中实现创面彻底止血,避免术后局部渗血导致肌腱与周围组织瘢痕粘连和感染水肿,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也有利于稳定肌腱正常生理结构,辅助性促使患手正常功能和指关节活动度提升,减少关节僵硬发生[14]。此外,从患者最为关心的术后创伤应激和疼痛反应影响来看,研究组PCT、CRP、IL-6水平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也说明和常规修复术相比,显微外科手术对于患者术后创伤应激刺激的改善效果更好,分析其原因,由于屈指肌腱组织损伤和术中麻醉、二次医疗损伤等因素影响,PCT、CRP、IL-6等炎症因子会不可能避免的大量分泌入血,但显微外科手术不仅可以减轻术中创伤,维持肌腱结构稳定和完整,减轻组织损伤性炎症和疼痛反应,还可以通过修复血管,恢复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因子代谢,最终缓和术后疼痛和炎症刺激,更易为患者及家属接受,也侧面印证显微外科手术的术式选择优先级和微创性更高[15]。不过受限于本研究样本数量和术后潜在辅助性药物疗效影响,后续仍需深入探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屈指肌腱损伤的效果及对手功能和炎症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屈指肌腱损伤的临床治疗中,显微外科手术方案效果显著,能够最大程度提升患者手功能和指关节活动度,并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和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康复效率。
  参考文献
  [1]崔鹏.修复手部屈肌腱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1):51-52.
  [2]叶伟德,胡伟,梁勇,等.显微外科治疗手部屈肌腱及腱鞘损伤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4):53-54.
  [3]赵欣.微创手术修复手部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21,27(20):44-46.
  [4]郑倍奋,陈勉珊,施文叠.显微手术和改良Kessler单线缝合法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效果对比[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8,39(1):47-49.
  [5]王利刚.腱鞘内注射联合小针刀经皮松解术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对患者疼痛及炎症的影响[J/OL].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0,4(20):41-43.
  [6]田勇,刘可彬,张更林.显微外科修复手部屈肌腱损伤[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2):95.
  [7]肖成伟,朱宗东,魏丹,等.保留腱鞘修复Ⅱ区拇长屈肌腱损伤的疗效分析[J].实用手外科杂志,2022,36(1):37-39.
  [8]王光楠,陈艳,魏永兴,等.显微外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手指屈伸肌腱损伤临床观察与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84-85.
  [9]欧锐金,谭文乐,黄东博,等.两种方法修复屈指肌腱Ⅱ区损伤的临床对比[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22):162-164,168.
  [10]洪加乐.显微手术在手指肌腱断裂修复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8):28-29.
  [11]王金广.显微手术在手指肌腱断裂修复中的应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2(8):158-161.
  [12]刘成辰.显微外科技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手指屈伸肌腱损伤临床观察以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7):1133-1135.
  [13]翟伟,任红杰.显微外科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手部屈伸指肌腱损伤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26):71-72,75.
  [14]蓝桂彬,曾锐彬,陈红霞,等.显微外科手术配合血塞通在手部屈肌腱粘连预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19):195-197.
  [15]宋振磊,陈鑫,杨坤,等.显微外科手术修复屈指肌腱损伤的效果观察[J].淮海医药,2023,41(2):151-1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76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