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护理,观察组实施阶梯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及护理 满意度。结果:护理4、12周后, 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两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肌肉疼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 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 阶梯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提高腰椎功能和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 阶梯式康复护理;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功能;疼痛
骨质疏松是因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导致的全身代谢性骨病[1]。骨质疏松初期常无明显症状,但腰椎承受能力已有不同程度下降,受到外力作用会导致压缩性骨折[2]。局部疼痛、翻身困难、腹痛都为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常见症状,严重还可导致腰椎骨折部位畸形,甚至导致瘫痪[3-4]。阶梯式康复护理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骨科的新型渐进式、分阶段的护理模式,注重分阶段治疗、分时段护理,进而加速康复 进程[5]。本文观察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骨质疏松症诊 断标准》中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6];经CT检查确 诊为腰椎压缩性骨折;年龄>55岁。排除标准:下 肢运动功能障碍;合并心血管疾病;合并认知及沟通障碍。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5~82岁,平均(68.57±5.25)岁;骨质疏松病程3~9个月,平均(6.12±1.05)个月。观察组: 男24例,女16例;年龄56~81岁,平均(68.51±5.20)岁;骨质疏松病程3~9个月, 平均(6.35±1.11)个月。两组一 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有可 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并予以常规心理护理及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实施阶梯式康复护理。(1)术前护理。入院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耐心与患者进行交流并介绍主治医师和医院环境;建立微 信群,邀请患者及家属入群,并定期发送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疾病相关视频讲解,同时发放疾病知识手册,结合图文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告知患者在术前24h禁食易胀气的食物。(2)术后护理。①疼痛护理。术后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若 疼痛可耐受,为患者播放轻音乐、戏曲、小说等 转移注意力,若无法耐受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②阶段性康复训练。a.术后第1周。护理人员指导 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引导患者放松身体,然后指导呼气、吸气,使腹部保持最合适程度的扩张、收缩状,并保持胸部位置不改变,7~9组/次,3次/d;b.术后第2周。进行主动、被动直腿抬高训练,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直腿抬高运动及下肢屈曲运动,初次运动由30°开始,保持连续运动由 15s开始 逐渐增加;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每个动作保持10s;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 抬起骨盆, 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后缓慢放下,20~25次/d,2次/d,并在患者可忍受疼痛范围内增加训练强度。c.术后第3周。行腰 背肌静力收缩,患者取仰卧位伸直下肢,使背部、臀部呈紧绷状态;腰背肌锻炼,患者取仰卧位双膝 弯曲,小腿与床面呈直角,头部、左右肘部、双脚在地面形成拱桥形, 并逐渐将臀部抬高, 2~5组/次,3次/d;腹肌锻炼,患者呈仰卧位,并将膝部弯曲,手部放于头下,使用腹部力气,将头部和两侧肩膀 离开地面,3~6/次,3次/d。d.术后第4周。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在使用拐杖、步行支架等辅助行走平衡器材后下床行走,使用脚跟对脚尖走等方式锻炼患者平衡性;出院后,继续进行肌肉训练,家属通过微信群方式每日在微信群中打卡患者训练情况。
两组均连续护理12周。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腰椎功能 评分。使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评价腰椎功能, ODI问卷表共包括10个项目, 总分50分,分数与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JOA总分29分,分数越 高腰椎功能越好。(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 程度进行评估, 总分0~10分,分数越高疼痛越剧烈。(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 表(SDS) 评估抑郁情绪,SAS总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情绪,分数越高表明焦虑越严重;SDS总 分>53分表示存在抑郁情绪,分数越高表明抑郁越 严重。(4)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水平。采用本院自制生命质量调查量表, 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肌肉疼痛共3个维度,每个维度均为 100分,分数越高生命质量越好。(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使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估,总分为 100分,90~100分 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一般满意;≤ 70分为不 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腰椎功能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JOA、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12周后,两组JOA评分均高 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ODI评分均 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12周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护理 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4、12周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2.4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肌肉疼痛评分比较,差 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12周后,两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肌肉疼痛评分均高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39/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代谢性骨病,是由骨形成逐渐 减少和骨吸收不断增加所致[7]。老年患者在骨质疏 松后受轻微外力伤可引起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常 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影响患 者术后恢复,导致血流缓慢,静脉回流不畅,增加 并发症发生率。阶梯式康复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疾病及不同需求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并 分阶段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指导及功能训练,以提升患者配合程度和积极性,促进患者恢复[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术后第1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呼吸训练可放松肌肉,保持呼吸 通畅;术后第2周,协助患者进行主、被动直腿抬 高运动及下肢屈曲运动,并在患者可忍受疼痛范围 内增加训练强度,减少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的腰背部 肌肉僵硬;术后第3周,通过腰背肌静力收缩、腰 背肌锻炼、腹肌锻炼,促进腰背部柔韧性恢复,增 加腰背部活动程度;术后第4周,协助患者使用辅 助行走平衡器材后进行下床行走,锻炼患者平衡 性,增强身体的灵活和协调功能,进而提高腰椎 功能[8-9]。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SAS、SDS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肌 肉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阶梯式康复护理通过定时发送疾病相关视频和发放疾病知识手册,并结合图文等方式进行老年骨质 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增强患 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减少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状态;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 及时解决患者疑问,改善护患关系[10]。此外,为轻度疼痛患者播放轻音 乐、戏曲、小说等,转移患者注意力;疼痛难忍患 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阶梯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提高腰椎功能和生命质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周建,周恒才,戴维享,等.单侧椎弓根旁入路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0,35(1):40-43.
[2]杨俊松,陈浩,刘鹏,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不佳的多因素分析[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20,30(1):45-52.
[3] 沈沐瑶,李佳洋,孙菁,等.基于Akt/PPARγ通路探讨培本固疏方通过促成骨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J]. 中医药信息, 2021,38(10):29-36.
[4] 张宁,蔡飞,李长红,等.手法复位结合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 2021,18(21):79-83.
[5] 吕昱迪.腰间盘突出患者的阶梯式康复护理体会[J]. 中国伤残医学, 2022,30(2):71-72.
[6] 何涛,杨定焯,刘忠厚.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探讨[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2):151-156.
[7]牛慧琴. 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术后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婚育与健康,2022,28(24):70-72.
[8]杨朝旭,邢栋,张隆,等.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再骨折 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2, 37(3):277-279.
[9]武鸿.康复护理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 缩性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20,24(9):1318-1319.
[10] 王欢欢.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20,44(11):1000-10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