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该院收治的 110 例 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联合阶梯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评分、生命质量 [ 简明健康调查量表 (SF-36) ] 评分、上下肢肌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 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上下肢肌力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 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3.64%(2/5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6.36%(9/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阶梯式康复护理应用于 脑出血患者,可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和肢体肌力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术后护理。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tepp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SONG Xin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of Dalian Port Hospital, Dalian 116000 Liaoning,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tepp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From July 2020 to July 2021. 110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were selected for the prospectiv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ostoperativ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stepp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th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cale (SF-36)] score, the recovery of upper and lower limb muscle strength,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NIHSS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F-36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muscle strength grading of upper and lower limb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64% (2/5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16.36% (9/5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Stepp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for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can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limb muscle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postoperative nursing.
【Keywords】 Stepp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erebral hemorrhage; Neurological deficit; Quality of life; Muscle strength; Complication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 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等特点 [1]。临床治疗 该病的重点除了挽救患者生命,还应注重术后功能 恢复、生命质量的提高 [2]。研究显示,在脑出血后 开展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功能锻炼,不仅有助于患者 神经、肢体功能的恢复,还能够加速其回归社会, 提高生命质量 [3]。阶梯式康复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制 订具有层次性、顺序性、高效性的阶梯式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效果,促进预后 [4]。本文观察阶梯式康复护理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 本院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5] ;经头颅 CT 或磁共振成像等 检查确诊;首次发病;接受手术治疗;存在肢体功 能障碍;意识清晰,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合 并精神疾病;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免疫、血液系统 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 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 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 例。对照组男 35 例,女 20 例;年龄 40~78 岁,平均(62.78±3.59) 岁; 出血部位: 脑 叶 10 例, 丘脑 15 例,基底节区 22 例,脑干 8 例;肢体障 碍部位:左侧 28 例,右侧 27 例。观察组男 33 例, 女 22 例; 年龄 41~77 岁, 平均(62.65±3.62) 岁; 出血部位:脑叶 9 例, 丘脑 14 例, 基底节区 23 例, 脑干 9 例;肢体障碍部位:左侧 30 例, 右侧 25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对患者及 其家属开展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开展神经功能康复 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阶梯式康复护理。 (1)组织管理。组建康复护理小组,其中包括 护士长 1 名、心理医师 1 名、康复医师 1 名、护 士 8 名,护士长对组员开展阶梯式康复护理的方 法、技巧进行培训,强化服务精神及其专业能力。 (2)制订护理方案。由责任护士、康复科医师评 估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命质量,并制订康复护理 方案。(3) 康复锻炼。 ①术后第 1 天,评估患者 的神经、肢体功能后,告知患者及家属合理摆放肢 体及定时更换体位的重要性,指导家属协助护理人 员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定时更换体位。②术后第 2~4 天,对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脑血肿控制效果理 想者,可开展短时间且适度的肢体关节被动运动,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从近到远、从上至下、从健侧 到患侧,进行各方向、各关节的轻柔被动运动与按 摩,1~2 次 /d, 20 min/ 次。 ③术后第 5~10 天, 强 化患侧肢体的被动运动,协助患者抬起上肢,进行 左右旋转、髋关节屈伸及下肢的外展、内收等, 5~6 次 /d,5 min/ 次。被动运动始终秉持缓慢柔、 循序渐进的原则。④ 10 d 后,开展步行训练,患 者于床旁静坐1~2 min,反复深呼吸, 于护士辅助下, 缓慢站起,努力向前迈进,3~4 次 /d,20 min/ 次。 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 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 NIHSS)评估,总分 0~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功 能缺损越严重。(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 量。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共包 括 8 个维度,分别为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机 能、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生理职能与总体 健康,各个维度均为 100 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3)比较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肌力分级 标准:肌肉麻痹,经触诊、观察证实肌肉没有收缩 力,即 0 级;对肌肉进行主动收缩时,尽管存在收 缩,但难以将关节活动带动为Ⅰ级;肌肉活动能够进 行水平方向的关节活动,但难以对抗地心引力为Ⅱ 级;在对抗地心引力时,关节仍可以主动活动,但难 以对抗阻力为Ⅲ级;可以对抗阻力,但弱于正常者 为Ⅳ级;肌力正常为Ⅴ级。(4)比较两组并发症 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护 理前,两组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护理后,两组 NIHSS 评分均低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 前,两组 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护理后,两组 SF-36 评分均高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2.3 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上、下 肢肌力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3.64%(2/55), 明显低于对照组 的 16.36% ( 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临床多选择手术治疗重症脑出血,以清除颅 内血肿,预防血肿的持续增大,降低颅内压,减轻 神经损伤 [6-7]。研究显示,术后开展康复干预,有 助于患者肢体协调及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 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8-9]。常规术后护理 仅能满足患者围术期一般需求,无法提供个体化 护理。
脑出血术后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 神经功能、肌力的有效恢复,强化患者运动感受器 对应的传入功能, 以代偿性方式恢复其神经功能[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NIHSS 评分、并发症发 生率均低于对照组,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肌力 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阶梯式康复护理通 过组建康复小组,对组员进行培训与知识指导,提 高其技能水平,并根据患者病情制订康复方案,然 后按照不同时间点开展被动式的感知训练,有助于 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开展关节活动、站与坐训练, 并对患者的关节、肌力进行活动,除了能够对其关 节活动度进行锻炼之外,还能够有效训练其肌力, 促进肌力水平的提升,刺激神经中枢传导冲动,活 化突触,促进神经系统功能重组,发挥神经细胞功 能代偿作用,术后患者肢体、神经功能的恢复能够 间接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11-13]。
综上所述, 阶梯式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 可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和肢体肌力 功能,其效果优于常规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 段春芝, 柯慧 . 早期介入针剌结合现代康复护理用于脑出血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21(10):204-207.
[2] 陈超琼,顾超兰 . 脑出血后实施优化康复护理对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J]. 中国中医急症,2019.28(12):2253-2256.
[3] 伏瑜,辛玲,邓忠玲,等 . 目标导向性康复护理对 ICU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 40(9):2463-2468.
[4] 陈秀,曾梁楠 . 连续康复护理措施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效果分析 [J]. 贵州医药,2019.43(12):2014-2016.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 48 (6):435-444.
[6] 俞巧兰,万小菊,秦艳萍,等 . 优质化护理联合康复护理预防脑出血留置尿管手术患者尿路感染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20.40(11):2956-2960.
[7] 吕云侠,席冰玉 . 健康教育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J]. 山西医药杂志,2021.50(22):3175-3177.
[8] 邓文娟, 张悦 .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 (20):2864-2866.
[9] Solar P,Mackerle Z, Joukal M ,et al.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vasospasms and delayed cerebral ischemia following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 critical review[J]. Neurosurg Rev,2020.44 ( 2 ): 649-658.
[10] 吴嫚 .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吞咽肢体功能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2020.49(23):3345-3347.
[11] Takemoto Y, Hasegawa Y, Hayashi K,et al. The Stabilization of Centr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ation by Renal Denervation Prevents Cerebral Vasospasm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in Rats[J].Transl Stroke Res,2020.11 ( 3 ): 528-540.
[12] 孙珊珊, 戴永建 . 早期高压氧联合整体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现代中西医结合 杂志,2019.28(1):99-102.
[13] 张月华,杨欣刚,沈君,等 .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 [J]. 中国临床保健杂 志,2019.22(2):255-2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9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