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其甲状腺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以 便为日后临床治疗甲状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于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就诊 的 96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常规手术组(48 例,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与微切口组(48 例,颈前微 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 48 h 甲状腺功能与凝血功能指 标, 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常规手术组比, 微切口组手术与住院时间更短(均 P<0.05 ),且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术前比,术后 1 周两组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甲状腺素(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游离甲状腺素(FT4 )水平均降低, 微切口组更低;与术前比, 术后 24 h 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原 时间(PT )均缩短, 但微切口组更长;纤维蛋白原(FIB )升高, 但微切口组更低;随访期间, 微切口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手 术组(均P<0.05 )。 结论 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开展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甲 状腺功能恢复,减轻对凝血功能损伤,且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常发生在颈部,包 含未分化型和分化型两种,相较于其他肿瘤类型,分化型 甲状腺癌的发病缓慢、病程长,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分化 型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是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以往会选 择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可切除甲状腺癌患者肿瘤 细胞,有效清除患者两侧甲状腺及中央淋巴结;然而,经 过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发现该手术方法切口较大,瘢 痕显著暴露,容易导致患者颏神经损伤,从而对预后产 生一定的影响,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 [1] 。随着微创外科的 迅猛发展,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可将切口缩小至 2 cm ,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也可 用于治疗甲状腺癌患者 [2] 。基于此, 本研究选择了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 96 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开展观察研究,旨在探讨颈前微切 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 为今后临床治疗甲状腺癌提供依据,现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 期间于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 96 例分化型甲状 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常规手术组(48 例)患者中男性 22 例,女性 26 例;年龄 28~56 岁,平均(42.18±5.46 )岁;肿瘤直径 1~3 cm ,平均 ( 1.86±0.46 )cm 。微切口组(48 例)患者中男性 21 例, 女性 27 例;年龄 29~58 岁,平均(42.26±5.42 )岁;肿 瘤直径 1~3 cm,平均(1.83±0.47 )cm 。经比较患者一 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 入标准:①符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 南》[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术前凝血能力均正常; ③未 见颈部淋巴结转移;④初诊。排除标准:①伴有任何脏器 的重大疾病;②伴有认知障碍、精神疾病;③其他恶性肿 瘤;④胸廓畸形。本研究经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医学伦 理委员会批准。
1.2手术方法 常规手术组患者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 采取全身麻醉,而后协助其取仰卧位,距胸锁滑膜关节 1.5~2.0 cm 处行手术切口,对手术区域给予常规消毒,开 展横行切口,范围是从胸锁外侧至胸锁乳突肌外侧,切口 长度为 6~8 cm。分离舌骨和胸锁滑膜关节内的皮瓣,先 进行甲状腺结节叶游离,然后摘除甲状腺结节叶,在完全 止血后放置引流管,缝合。微切口组患者行颈前微切口腔 镜甲状腺切除术:行全身麻醉,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 织,固定切口使用透明输液贴。于左锁骨下进行标记,开展首次游离皮瓣操作,置入 Trocar(5 cm ),在腔镜基础上 开展皮瓣分离。通过颈部切开一个小的切口并逐层进行操 作,包括切开颈白线和分离带状肌,将纳米碳混悬液注入 腺体中。切断甲状腺峡部、甲状腺腺叶下极和血管。要注 意保护患者下旁腺和喉返神经,确保其完整,向上翻转腺 叶,直至喉返神经进入喉部的位置,然后进行甲状腺叶的 切除。随后,完全切除甲状腺,以及中央区淋巴结的清除 和右侧喉返神经后方淋巴结的清除。引出引流管,逐层缝 合切口。两组患者均于术后定期随访 6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与住院 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②甲状腺功能。于术前、术后 1 周抽取患者 3 mL 空腹静脉血液,3 000 r/min 的转速,离 心 10 min,取血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甲状 腺素(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 素(FT4 )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T3 参考范围: 0.6~ 1.6 ng/mL;T4 参考范围: 8.90~18.00 ng/L;FT3 参考范围: 2.3~4.2 pg/mL;FT4 参考范围: 0.89~1.75 ng/dL [4] 。③凝血 功能。分别于术前、术后 24 h 采集患者 3 mL 静脉血,经 抗凝处理,3 000 r/min 离心,10 min,得血浆,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 (FIB)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希森美康株式会社,型 号:Sysmex CA1500)检测。④并发症。对患者开展为期 6 个月的随访,统计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包含局部红 肿、出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量资料(手术指标、甲状腺指标、凝血功能指标) 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 x ±s) 表示,组内比较采用独立t 检验,术前和术后比较采用配 对t检验;计数资料(局部红肿、出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情况)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与常规手术组比,微 切口组手术与住院时间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比较 术后 1 周两组患者 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术前比,均降低,微切口组降低幅度更 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 术后 24 h 两组患者 APTT、 PT 与术前比,均缩短,但微切口组缩短幅度小,FIB 升 高,但微切口组升高幅度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期间发现,与 常规手术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微切口组患者的并 发症总发生率更低 [ 常规手术组(16.67%)对比微切口组 (4.1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甲状腺癌以分化型甲状腺癌最为多见,对患者的机体 健康、生活质量构成极大的威胁。造成甲状腺癌发病的因素包含家族遗传、放射性物质长时间接触、长期高碘饮食 等;该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内肿块, 其表现为质感较 硬或表面高低不平的状况。临床针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主要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该手术虽能够切断颈阔肌、 颈前肌,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但手术创伤大,易出现局 部红肿、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 [5]。
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属于腹腔镜微创手术, 主要基于腔镜辅助手术, 利用帐篷式建腔措施, 术野宽阔, 手术采用颈前切口进行, 仅 2~3 cm,与传统手术相比, 切 口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其可在直视下观察病灶位置、 血管、周围神经等,有利于减少手术创伤 [6] 。甲状腺是机 体内重要的激素合成器官,能够合成甲状腺激素,而甲状 腺激素可参与患者体内能量代谢,但甲状腺癌患者甲状腺 受损严重,会使甲状腺激素产生波动 [7] 。颈前微切口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使用精确的解剖技术,透过暴露 喉返神经并切割甲状腺后背膜,将甲状腺下动脉的分支与 背膜巧妙地结合,有效地切断其血供,成功地避免了对喉 返神经的损伤,同时也确保了甲状旁腺得到充足的血液供 应,可促进甲状腺功能恢复 [8-9] 。此次数据统计显示,与 常规手术组比,微切口组手术与住院时间更短,甲状腺激 素水平更低,且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说明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 甲状腺癌患者不影响淋巴结清扫效果,有助于恢复甲状腺 功能。
相关研究显示,甲状腺癌患者在经手术治疗后会发生 凝血系统的异常, 其中 FIB 是一种蛋白质, 由肝脏细胞合 成,当水平升高会增加患者术后血栓发生风险;而 PT 缩 短则反映了机体凝血功能的下降,APTT 缩短则表明血液 的凝血能力增强, 得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10]。与传统甲状腺 切除术相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使用特制拉 钩、建腔器和超声刀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可精准观察到患 者甲状腺肿瘤细胞位置及周围神经、血管等,相比传统的 钳夹止血方法,够更好地止血,调节患者血液循环,且对 血管和神经的损伤较少,在减少并发症的同时还会预防血 栓的形成, 减轻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两组患者 APTT、PT 均缩短,但微切口组更高,FIB 升高,但微切口组更低,微切口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说明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可减轻 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且安全性较高, 预后良好。
综上,对分化型的甲状腺癌患者采用颈前微切口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恢复甲状 腺功能,且能有效减轻对凝血功能的损伤,安全性较高,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建国 . 全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 早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比研究 [J]. 首都食品与医药 , 2019. 26(11): 29.
[2] 付云 , 张晓雷 , 王鹏 , 等 . 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对分化 型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J]. 黑龙江医学 ,2020. 44(1): 69-71.
[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 , 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 ,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 甲 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 [J].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 像杂志 , 2013. 33(2): 96-115.
[4] 崔雄鹰 , 胡杰 , 阴振晨 , 等 . 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甲状腺 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分析 [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2020. 27(8):1320-1322. 1327.
[5] 薛景毅 , 胡喜娥 , 唐海利 , 等 . 经口腔前庭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与 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比较的 meta 分析 [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2020. 27(12): 1548-1555.
[6] 欧阳德亮 . 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 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 2018. 34(36): 43.45.
[7] 方学庆 , 周立 , 唐民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激素水平变化及对促 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指导 [J]. 局解手术学杂志 , 2018. 27(8):577-580.
[8] 徐伟宏 , 梅锋 , 李强 . 经口腔前庭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联合 131 Ⅰ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效果及近中期预后分析 [J]. 中国医 学物理学杂志 , 2022. 39(12): 1563-1568.
[9] 程卫 , 戚新春 , 李阳 , 等 . 颈前微切口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分化 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J]. 癌症进展 , 2023. 21(4): 388-390.409.
[10] 李舒明 , 何宇 , 李勇 .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异常的影响因 素分析 [J]. 淮海医药 , 2021. 39(2): 141-144.
[11] 乐飞, 游小龙, 陈雯, 等. 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 型甲状腺癌的疗效观察 [J]. 实用癌症杂志 , 2018. 33(2): 227-229.
[12] 许正强 , 朱军华 , 余永豪 . 经颈部入路微创腔镜手术治疗对甲状 腺微小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J]. 临床和实验医 学杂志 , 2021. 20(6): 636-6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5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