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针刀与中药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19 11:00: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究针刀与中药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对患者腰椎功能、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 法 选取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4 月收治的 70 例 LDH 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5 例)患者行腰椎 牵引进行治疗,观察组(35 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刀和中药汤剂治疗,均持续治疗 4 周。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 后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血清疼痛介质、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直腿 抬高角度(ASLR )均增大,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大, 日本骨科协会(JOA )评分均提高,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 数(ODI )评分均降低, 且观察组更低;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5- 羟色胺(5-HT )、前列腺素 E2(PEG2 )水平均降低, 且观 察组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细胞介素 -6(IL-6 ) 水平均降低, 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均 P<0.05 )。结论 采取针刀与中药联合腰椎牵引治疗 LDH ,临床疗效较好, 可有效改善患者腰 椎功能,缓解疼痛,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一 种临床常见的脊柱疾病,通常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 下肢无力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LDH 传统的治疗方法 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及手术干预,但这些方法并不 总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疗效有限。中医学认为, LDH 归属“经筋病”“腰痛病”“偏痹”等范畴,与气血瘀滞、 经络阻塞等有关,这些因素会使腰部气血运行不畅,韧 带松弱,从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1]。针刀治疗可松解并 剥离疼痛结节,解除机械压迫,减轻患者疼痛和炎症反 应,中药汤剂治疗有抗炎、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达到祛 瘀通络、活血行气、通痹止痛的功效,将中医治疗方法 与西医治疗方法相结合,可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2]。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LDH 患者对 其腰椎功能、疼痛介质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4 月收治的 70 例 LDH 患者,以随机数字 表法分组。对照组(35 例) 患者中年龄 28~80 岁,平均 (48.69±4.10)岁;病程 0.5~5 年,平均(2.10±0.98)年; 男、女患者分别为 15、20 例。观察组(35 例)患者中年龄 28~80 岁,平均(48.71±4.15)岁;病程 0.5~5.5 年,平均 (2.09±1.05)年;男、女患者分别为 16、19 例。两组患者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中医参照《现代中医整脊学》 [3] 中关于“痹 症”的诊断标准,西医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4] 中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标准;②经 CT、MRI 等影像学检 查明确诊断;③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相关症状及体征。排除 标准: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有腰椎严重创伤史和手术 治疗史;③存在精神障碍;④依从性差;⑥妊娠或者哺乳 期妇女。本研究经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且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腰椎牵引进行治疗。患者 取仰卧位,用牵引带固定胸肋及腋下,下端固定骨盆,根 据耐受力、肌腱韧带素质和体质量等因素决定牵引质量, 通常情况下,初始的牵引力为患者体质量的 25%,在后 续的牵引过程中,逐渐增加牵引力度,但必须以患者的耐 受能力为依据,最大不超过患者的体质量,牵引时间为 5 min,间歇 2 min 后进行下一次牵引,共进行 30~40 min, 每 2 d 进行 1 次。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 出现异常现象,如出现疼痛加重或其他不适症状,需及 时减轻牵引力。结束后嘱患者多卧床休息,治疗期间禁 剧烈运动,必要时佩戴腰围,注意腰部保暖。持续治疗 4 周。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刀联合中药治疗。 针刀治疗:患者取俯卧位,软枕放置在腹部下方,根据 病变部位压痛点标记进针口,行常规皮肤及进针工具消毒,标记点进行利多卡因麻醉。使用小针刀刺入皮肤标记 处,注意不要损伤重要血管、神经,刀面和肌纤维的方向 保持平行,垂直进针 3~4 cm,做横行摆动及纵行疏通, 对患者的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等病变部位 进行松解和剥离。最后,按压进针口 3 min,确认没有血 液渗出,针口一旦不再出血,粘贴上创可贴。针刀治疗 1 次 / 周。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中药组成为茜草 30 g,海螵 蛸 25 g,菟丝子 20 g,鹿角胶、熟地黄、沙苑子、木瓜各 12 g,杜仲、威灵仙、鸡血藤、薏苡仁、牛膝各 15 g,芥 子、延胡索、防风、防己、羌活、独活各 10 g, 1 剂 /d, 水煎 2 次取汁 300 mL,分早、晚 2 次服用。持续治疗 4 周。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消 失,直腿抬高角度(ASLR)>70º,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受 限制为痊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ASLR>70º,可参与 大部分工作和日常活动为显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 ASLR<70º, 可从事较轻工作为有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均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5]。总有效率 = 痊愈率 + 显效 率 + 有效率。②腰椎功能指标及评分。分别在治疗前后 对两组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试验,通过测量患者抬高直腿时 的角度来评估疼痛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ASLR 越大,表明 症状越轻;于治疗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 [6] 评估患者腰椎功能,最高得分为 29 分,得分越高表示 腰椎功能越好;于治疗前后采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 (ODI)[7] 对患者腰痛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估,分数范围为 0~50 分, 评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③疼痛介质水 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 5 mL, 离心(时间为 10 min, 转速为 3 000 r/min), 取血清, 采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 5-羟色胺(5-HT)、前列 腺素 E2(PEG2)水平。④炎症因子水平。血液采集和血 清制备方法同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 -1β(IL-1β)、白细胞 介素 -6(IL-6)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1.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 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指标及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 ASLR 均增大,且观察组更大, JOA 评分 均提高,且观察组更高, ODI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疼痛介质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清 5-HT、PEG2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

  2.4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清 hs-CRP、IL-1β、IL-6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 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3   讨论

  LDH 的病理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传统观点认为机 械压迫和椎间盘自身免疫是主要原因。腰椎牵引属于治疗 LDH 的一种西医物理疗法, 该方法通过向重力的反方向牵引以及调整体位,使身体受到适当制动力,从而实现脊柱 关节面的分离,达到去除周围组织的压迫和降低椎间盘压 力的目的,可缓解神经根受压迫导致的疼痛和麻木感,但 部分患者存在起效时间慢的情况 [8]。
 

\

  中医认为正气虚衰是 LDH 的重要病因, 肾精亏虚、筋 骨失养,导致腰府失于濡养,风寒湿邪入侵,血气运行不 佳。针刀治疗是一种传统中医针刺疗法,可对局部病变的 肌肉、韧带、小关节囊和纤维管等部位进行松解,以解除 突出组织对神经根的压迫,并达到疏通气血、活血化瘀的 治疗效果 [9]。本研究中中药主方中茜草可祛瘀、止血、通 经;海螵蛸可收敛止血、制酸止痛;菟丝子可补益肝肾、固 精缩尿;配方中熟地黄、鸡血藤有补血滋阴、补肾助阳之 效;木瓜、威灵仙、芥子、延胡索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之效;鹿角胶、沙苑子、杜仲、牛膝有滋补肝肾、强筋健 骨之用;防风、独活、薏苡仁可祛风散寒、温通经络;防 己、羌活可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因此内服中药可补肾 强筋,祛除风、寒、湿等致病邪气,并有消炎止痛、活血 化瘀之功。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 ASLR 均增大, 且观察组更 大, JOA 评分均提高, 且观察组更高, ODI 评分均降低, 且观察组更低, 提示针刀与中药联合腰椎牵引治疗 LDH 可 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临床疗效较好。
 

\

  LDH 患者机体处于炎症状态, 存在神经根炎症反应, 5-HT 属于单胺类调节疼痛的神经递质, 神经根受到压迫性 损伤可促进脊髓释放 5-HT 增多, PGE2 由花生四烯酸经过 COX-2 诱导合成, 是一种直接致痛炎性因子;IL-1β、IL-6 和 hs-CRP 等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在 LDH 患者中也升高, 同 时这也是导致疼痛的原因之一 [10]。本研究中,与治疗前 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 5-HT、PEG2 和 hs-CRP、IL-1β、 IL-6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提示针刀与中药联合腰 椎牵引治疗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机体疼痛介质 水平,缓解患者疼痛。腰椎牵引能够纠正小关节紊乱,降 低椎间盘内压力,减轻神经根压迫;针刀可松解并剥离疼 痛结节,解除机械压迫,并刺激机体产生血管神经活性物 质,改善神经机能, 同时抑制致痛物质的合成和分泌。中药 处方中包含多种消炎、活血化瘀的药物,如茜草、芥子、威灵仙、延胡索、防己、羌活等,可有效改善局部组织微 循环障碍,促进炎性介质的代谢,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引起 的疼痛和不适 [11]。

  综上, 采取针刀与中药联合腰椎牵引治疗 LDH,临床 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并减轻 机体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潘渴 , 邝涛 .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J]. 江苏中医 药 , 2023. 55(8): 75-79.
        [2] 刘飞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实用中医药 杂志 , 2023. 39(2): 347-349.
        [3] 吕选民 , 常钰曼 , 吕金豆 . 现代中医整脊学 [M]. 北京 : 世界图书 出版公司 , 2018: 289-292.
        [4]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 ,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 骨科康复学组 .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J]. 中华骨科杂志 ,2020. 40(8): 477-487.
        [5] 王善建 , 陈秀平 .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夹脊穴配合深刺次穴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J]. 颈腰痛杂志 , 2022. 43(5): 700-702.
        [6] 王远庆 , 吴耀持 . 超微针刀网点状松解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VAS 评分和JOA 腰椎疾患评分的影响 [J]. 陕西中医, 2020. 41(4):541-543.
        [7] 聂勇 , 朱俊琛 , 李迎春 , 等 . 基于激痛点理论的针刀联合中药膏 摩对胸背肌筋膜炎患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J]. 实用医学杂志 ,2023. 39(17): 2265-2270.
        [8] 刘晓雪 , 张彦军 , 邓强 , 等 . 杜仲腰痛丸联合腰椎牵引治疗早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西部中医药 , 2022. 35(10): 97-99.
        [9] 张松 , 张国龙 , 胡新宇 , 等 . 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腰 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血清 SP、5-HT 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J]. 空军医学杂志 , 2021. 37(5): 386-389.
        [10] 葛向荣 , 林继红 , 张金玲 , 等 . 益气活血补肾法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及对疼痛介质、SOD 水平影响研究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0. 38(10): 98-100.
        [11] 徐清平 , 宋登峰 , 朱晓峰 , 等 . 中药内服联合中医手法、针灸治 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J]. 中华中医药学刊 , 2018. 36(3):765-7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55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