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载脂蛋白 A1 对老年非瓣膜性心 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4-03-18 14:28: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NLR )、载脂蛋白 A1(ApoA1)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  预测价值, 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启东市中医院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120 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  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进行前瞻性研究。经食道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 35 例为左心房血栓患者, 85 例为非左心房血栓患者。比  较两组一般资料,利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评估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利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研究  NLR、ApoA1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曲线评估NLR、ApoA1 预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  效能。结果   与非血栓组比, 血栓组患者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持续性心房颤动占比及非瓣膜病房颤卒中风险(CHA2DS2-VASc )评分、 左心房内径(LAD )、NLR 水平均升高,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ApoA1 水平降低;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结果显示, CHA2DS2-VASc   评分, 以及 LAD、NLR 水平高, ApoA1 水平低均是影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 LVEF 水平是其保护因  素;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NLR 与患者 CHA2DS2-VASc 评分、LAD 均呈正相关, ApoA1 水平与患者 CHA2DS2-VASc 评分、LAD   均呈负相关;NLR 与LVEF 呈负相关,ApoA1 水平与LVEF 呈正相关;ROC 曲线分析显示, NLR、ApoA1 诊断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  心房血栓的曲线下面积(AUC )分别为 0.928、0.989,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且ApoA1 的AUC 较大(均 P<0.05 )。结论   CHA2DS2-VASc   评分、 LAD 及 NLR 水平高,ApoA1 水平低均是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 LVEF 水平是其保护  因素,且 NLR、ApoA1 水平与患者 CHA2DS2-VASc 评分、 LAD 及 LVEF 均有显著相关性,两者均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  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以 ApoA1 的诊断价值较高。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载脂蛋白 A1 ;  心房颤动;  左心房血栓

       心房颤动属于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非瓣膜性 心房颤动是一种心血管病变,患者发生心房颤动时会造成 心房激动频率和心跳频率明显增加,而高频的跳动会使患者左心房无法正常收缩,显著降低血液在心房内流动,易 形成左心房血栓;而血栓脱落后会伴随血液到达循环系统 的各组织器官,损伤脑部组织、神经系统功能等,对患者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为此,早期诊断老年非瓣膜性心 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对指导临床早期干预十分重 要。经食道心脏超声心动图属于检测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 形成的金标准,但其有创性,存在一定风险,无法广泛运 用 [1]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属于炎症标志 物,能够评估心血管疾病,且与心房颤动的复发、持续 时间有关,在心房颤动患者体内水平明显升高 [2] 。载脂蛋 白 A1(ApoA1)为一种前蛋白,经血浆从外周转移至类 固醇生成组织,在胆固醇逆向运输中分解代谢,在调节机 体脂质代谢及血脂水平中有重要作用,而血脂水平与血栓 发生存在一定关联性 [3] ,但目前较少有研究分析 ApoA1 与心房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故本研究探究 NLR、ApoA1 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 值,旨在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客观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启东市中医院 2020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120 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经食道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显示: 35 例患者存在左心房血栓,85 例为非左心房血栓 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4 年美国心房 颤动管理治疗指南概要》 [4]  中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 ②经 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所证实;③无精神和认知障碍; ④左心室血栓患者均经食道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内 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不同于附近心肌组织密度团块样 回声影像 [5] 。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②存在自身免 疫性疾病;③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征;⑤造血系统疾病;⑥消化道出血;⑦接受过心脏瓣膜 成形术;⑧存在甲亢性心脏病;⑨伴有血管畸形。本研究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QDZYY-2020021),患者 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①单因素分析。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信息, 包括年龄、性别、BMI、高脂血症、糖尿病、饮酒史、吸 烟史、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非瓣膜病房颤卒中风险评 分(CHA2DS2-VASc)评分、持续性心房颤动、左心室射 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 内径(LVEDD )、ApoA1、NLR。其中,CHA2DS2-VASc 评 分为 0~9 分,分数与评分成正比,评分越高说明越容易 发生血栓风险 [6] 。采集患者入院时空腹肘静脉血液 5 mL, 采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济南博坤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京 械注准 20162221106,型号:BM830)检测 ApoA1、中性 粒细胞、淋巴细胞水平,计算 NLR 比值, NLR= 中性粒 细胞 / 淋巴细胞。选择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诊断仪(上海 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IE 33 型)实施经食道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设置经食道心脏超声心动图探头频率 为 5.0 MHz,记录 LVEF、LAD、LVEDD。②利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评估影响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 栓形成的危险因素。③利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研究 NLR、ApoA1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④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评估 NLR、ApoA1 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均使 用 S-W 法检验证实服从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评估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多因素分析;利用 Spearman 相关 性分析研究 NLR、ApoA1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 ROC  曲线,分析 NLR、ApoA1 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 心房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以P<0.05 视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左心房血栓的 单因素分析  与非血栓组比,血栓组患者有充血性心力 衰竭病史、持续性心房颤动占比及 CHA2DS2-VASc 评分、 LAD、NLR 水平均升高,LVEF、ApoA1 水平均降低,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
 
       2.2    影响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左心房血栓的 多因素 Logistic 分析  将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是 否形成左心房血栓作为因变量(非血栓 =0,血栓 =1 ), 以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因素作为自变 量,其中赋值情况如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否 =0, 是 =1 )、CHA2DS2-VASc 评分(连续变量)、持续性心 房颤动(否 =0,是 =1 )、LVEF(连续变量)、LAD(连续 变量)、ApoA1(连续变量)、NLR(连续变量),归类于 Logistic 回归模型。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CHA2DS2-VASc 评分高、LAD 及 NLR 水平高, ApoA1 水 平低均是影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 独立危险因素(OR=23.383、13.531、5.333、23.903),而高 LVEF 水平是其保护因素(OR=0.111),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5),见表 2。

\
 
       2.3    NLR、ApoA1 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 相  关性分析显示, NLR 与患者 CHA2DS2-VASc 评分、LAD   均呈正相关, ApoA1 水平与患者 CHA2DS2-VASc 评分、 LAD 均呈负相关, NLR 与 LVEF 呈负相关, ApoA1 水平与  LVEF 呈正相关(均P<0.05),见表 3。

\
 
       2.4    NLR、ApoA1 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 血栓形成的诊断效能分析  ROC  曲线分析显示,NLR、ApoA1 诊断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 成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928、0.989,且其中 ApoA1 的诊断价值较高(均P<0.05),见表 4、图 1。

\

\
 
       3  讨论

       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病情发生时,患者心脏会失去 本身的节律,导致左心房血液淤滞,心房肌细胞出现纤维 化,造成心室重构,增大心房,使心房局部形成涡流,损 伤内皮细胞,激发一系列凝血机制,最终导致血栓形成, 而心房颤动最常见的病理生理特点就是心功能受损、左心 房血栓形成、心律紊乱等 [7] 。其中左心房血栓形成病因复杂,患者存在体循环栓塞风险, 极易造成患者死亡, 因此, 如何预防左心房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 疗对于降低患者血栓事件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CHA2DS2-VASc 评分高、LAD、NLR  水平高, ApoA1 水平低是影响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 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而高 LVEF 水平属 于其保护性因素。分析其原因在于,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 功能降低、左心房增大与左心房自发显影有关 [8] 。心房颤 动患者心内膜发生损伤,心房肌结构被破坏,易导致血流 形成涡流,使内皮细胞无法合成抗凝物质,以至于血流淤 滞加重, 形成血栓 [9]。另研究表明, CHA2DS2-VASc 评分 是评估心房颤动患者预后的指标,也是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10]。LAD 越大, 血流越缓 慢, 左心房功能越低, 患者越容易形成血栓。NLR 水平越 高说明炎症程度越重,当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处于炎症 反应时,炎症中大量中性粒细胞会诱发凝血纤溶机制紊乱, 损害左心房内膜,造成血小板聚集,促使左心房内血栓生 成 [11]。ApoA1 为一种复合脂蛋白, 其水平降低意味着机体 血脂代谢异常,而随着脂蛋白在动脉内壁中的积聚,会引起 ApoA1 沉积在主动脉瓣血管内膜上, 随着沉积物堆积, 形 成越来越多的斑块后会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进一步 促进血栓形成 [12]。针对上述危险因素, 当 CHA2DS2-VASc  评分升高时, 可及时给予抗凝治疗;且可通过监测 LAD、 ApoA1、NLR 水平, 预测患者发生左心室血栓的风险, 及 早给予针对性措施,预防血栓形成。

       相关研究显示, NLR 对血栓形成具备一定预测价值, 被认为是左心房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13]。非瓣膜性心 房颤动患者伴随严重的炎症反应,而中性粒细胞可显著升 高, 引起心室、心房重构, LAD 增大, 造成心房内血流缓 慢, 导致心功能受损。NLR 异常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中中性 粒细胞数量较多,而随着炎症反应的增强,机体调节免疫 的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免疫功能降低,炎症与免疫平衡失 调,进一步损伤左心房内膜,导致血管中血小板及纤维蛋 白的聚集,促进血栓形成。血脂代谢异常会影响机体血流 学异常及机体微循环障碍,且临床中提到,载脂蛋白是血 浆中脂蛋白主要构成物质,主要负责运转血浆中胆固醇, 在脂蛋白代谢中,通过调节转移酶活性促进脂类运输,有 效将外周组织多余胆固醇转运至肝脏处,促进血管中游离 胆固醇的清除,避免沉积在血管壁上,减轻左心房血栓形 成风险 [14] 。本研究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显示,NLR 与患 者 CHA2DS2-VASc 评分、LAD 均呈正相关,ApoA1 水平 与患者 CHA2DS2-VASc 评分、 LAD 均呈负相关,NLR 与 LVEF 呈负相关,ApoA1 水平与 LVEF呈正相关;ROC 曲 线分析显示, NLR、ApoA1 的 AUC 分别为 0.928、0.989,诊断价值较高, 这说明NLR、ApoA1 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 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诊断效能较高;且其中 ApoA1 的诊断价值较高, 分析原因在于, ApoA1 被认为是直接抑 制细胞炎症因子生成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与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中,在胆固醇反向转运过程中,可发挥重要的核心 地位。通过检测其水平可直接反映血管壁受损情况,相关 研究显示, ApoA1 水平降低表示患者血管壁更易发生脂质 物质沉积, 增加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15],与本研 究结果相似。因此, ApoA1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通过检 测 ApoA1 水平,可预防血栓形成。

       综上, CHA2DS2-VASc 评分、 LAD 及 NLR 水平高, ApoA1 水平低均是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 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 LVEF 水平是其保护因素, 且 NLR、ApoA1 水平与患者 CHA2DS2-VASc 评分、 LAD 及 LVEF 均有显著相关性,两者均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 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且以 ApoA1 的诊断价值较高。但 ApoA1 不是患者常规测量项目,且 本研究样本量较少, 今后可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评估 ApoA1 在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 值,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汤裕华 , 顾新刚 , 陈锦霞 , 等 .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的非瓣膜 性房颤左心房血栓形成与脑钠肽相关性分析 [J]. 中国超声医学 杂志 , 2018, 34(2): 187-189.
       [2]   孟祥柱 .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心房颤动相关性的 meta 分析 [D].南昌 : 南昌大学 , 2020.
       [3]   石传欣 . 血脂检验在心脑血管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对 ApoA-1 水平的影响分析 [J]. 糖尿病天地 , 2020, 17(1): 12-13.
       [4]    梁峰 , 胡大一 , 沈珠军 , 等 . 2014 年美国心房颤动管理治疗指南 概要 [J].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 4(19): 9-16.
       [5]    梁浩 , 张娜 , 赵乐 , 等 . 血浆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对非瓣膜性 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J]. 中国医药 , 2021,16(7): 999-1003.
       [6]   刘骅 , 刘启明 . CHADS2 评分与 CHA2DS2-VASC 评分孰优孰 劣 [J]. 中外医疗 , 2014, 33(6): 196-198.
       [7]    雷志博 , 张智文 , 曹选超 , 等 . 血清白蛋白预测老年非瓣膜性 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1, 40(8): 996-999.
       [8]    谭颖 , 吴棘 , 曾德才 , 等 . 左心房结构功能参数联合心脏生物学 标记物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自发显影的价值 [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2019, 28(3): 230-234.
       [9]    杨志鹏 , 邓爱华 , 王长远 , 等 . 血清 D-二聚体及中性粒细胞 / 淋 巴细胞比值对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合并急性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价值 [J]. 中国医药 , 2022, 17(8): 1140-1144.
       [10]  沈才杰 , 孙立勤 , 陈晓敏 , 等 . CHA2DS2-VASc 评分与非瓣膜病 阵发性心房颤动转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J]. 中华心律失常 学杂志 , 2013, 17(5): 376-377.
       [11]  梁浩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与外周血中性粒 细胞/ 淋巴细胞比值的关系 [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 2022, 30(12):1058-1064.
       [12]  王宏宇 , 付茜 , 苏福祥 . 载脂蛋白 B/ 载脂蛋白 A1 比值与急性冠 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 [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2022, 51(7): 577-582.
       [13]  罗秋林 , 李民凤 . 尿酸联合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比值预测非瓣 膜性心房颤动病人左心房血栓的价值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脑 血管病杂志 , 2020, 18(3): 473-477.
       [14]  王岚峰 , 杨丽华 , 周立君 , 等 . 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形成 与脂蛋白 (a) 和纤维蛋白原浓度的研究 [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30(7): 417-418.
       [15]  宗道然 . 载脂蛋白 B/A1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预 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J]. 河南医学研究 , 2023, 32(7): 1237-124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554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