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颌骨囊肿患者应用开窗减压术与颌骨囊肿刮治术的治疗效果, 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回 顾性分析常州市口腔医院 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颌骨囊肿 42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1 例) 与 观察组(21 例)。术后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 12 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术后 3 、6 、12 个月囊肿体积缩小量, 术后 2 h 及 术后 12 h 血清指标,以及随访期间疾病复发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伤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 血量较对照组更低;与术后 3 个月比, 两组患者术后 6 、12 个月囊肿体积缩小量呈上升趋势, 且观察组术后 3 、6 、12 个月囊肿体积缩小 量均大于对照组;与术后 2 h 比, 术后 12 h 两组患者血清 β 内啡肽(β-EP )水平降低, 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 -1(sICAM-1 )、前列腺 素 E2(PGE2 )、P 物质( SP )水平均升高;且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血清 β-EP 水平更高, 血清 sICAM-1 、PGE2 、SP 水平均更低;与对照 组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均 P<0.05 );两组患者复发率组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与颌骨囊肿 刮治术相比,开窗减压术不仅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术中出血量也更少,伤口愈合时间缩短,且能够促进囊肿缩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复发少,患者远期预后佳。
【关键词】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颌骨囊肿刮治术,囊性病变
颌骨囊肿是指在颌骨发生的一种囊性病变,是由于 牙齿的根尖受到牙髓神经感染,从而导致颌骨发生破坏性 的病变,该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但囊肿会随着病情的发 展而增大,若未及时得到治疗,则易引起面部畸形及局部 并发症等现象。颌骨囊肿刮治术是常用治疗颌骨囊肿的手 术方式,该术式虽能有效清除囊肿,但会损伤颌骨邻近组 织,且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从而对患者术后伤口快速 愈合造成影响 [1] 。而开窗减压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术式,该 术式具有对患者损伤较小、操作简便等优势,其能对颌骨 形态和完整性最大限度进行保留,因此近年来被逐渐应 用于临床对颌骨囊肿患者的治疗中 [2] 。基于此,本研究旨 分析颌骨囊肿患者使用开窗减压术与颌骨囊肿刮治术的疗 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常州市口腔医院 2019 年 12 月至 2022 年 5 月收治的颌骨囊肿 42 例患者的临床资 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21 例)与观察组(21 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 31~60 岁,平均(45.87±4.63) 岁;男性 13 例,女性 8 例;上颌囊肿患者 10 例,下颌 囊肿患者 11例;多囊型囊肿 14 例,单囊型囊肿 7 例。观 察组患者中年龄 30~61 岁,平均(45.76±4.65 )岁;男性 12 例,女性 9例;上颌囊肿患者 9 例,下颌囊肿患者 12 例;多囊型囊肿 13 例,单囊型囊肿 8 例。两组患者一 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 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开窗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专家 共识》[3] 中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 准;②就诊前未接受其他治疗;③符合本研究手术指征; ④无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疾病。排除标准:①存在颌 面部手术、外伤史;②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③伴 有颌面部畸形或占位性病变;④合并恶性肿瘤。本研究经 常州市口腔医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根管治疗及全口洁 治。对照组患者以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入室后对患者进 行全麻鼻插管并消毒,将牙龈黏骨膜瓣沿骨膜下向前庭沟 处钝性分离并全层翻开,完全暴露出来囊肿,吸尽囊液, 充分刮除掉囊壁上的残留组织后,送检。刮除结束后,对 囊腔进行修整直到光滑,止血充分后,对骨腔创面进行来 回冲洗,将碘伏凡士林纱条置入骨腔内进行引流。对切口 进行缝合,术毕。观察组患者以开窗减压术治疗,患者取 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全麻鼻插管并消毒,在患者囊肿骨质 最薄弱部位作一切口,将黏骨膜沿囊肿外侧骨膜下钝性分 离并全层翻开,将骨面暴露出来,将部分吸收变薄骨质通 过手术工具进行剔除,形成一个 1.5 cm×1.5 cm 的小骨窗,将囊肿暴露出来,并冲洗吸净囊腔内容物,贯通口腔和囊 肿腔,缝合口腔黏膜和囊壁,随后进行引流,术毕。两组 患者术后均需每日使用漱口液进行漱口,并使用抗生素治 疗,进行为期 12 个月的随访。
1.3观察指标 ①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②囊肿体积缩小量。分别在 术前及术后 3、6、12 个月使用锥形束 CT(CBCT)影像学 技术对两组患者囊肿体积缩小情况进行观察,重复测定 3 次,取平均值,囊腔体积减少量 =[(术前囊肿体积- 术后囊肿体积)/ 术前囊肿体积 ]× 100%。③血清指标。分 别在术后 2、12 h,抽取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 4 mL,待血 液凝固后,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得血清,使用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 β 内啡肽(β-EP)、可溶性细胞 黏附分子 -1( sICAM-1)、前列腺素 E2(PGE2 )、P 物质 ( SP)水平。④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对两组创腔感 染、洞腔性骨缺损、下唇麻木、牙根缺损等并发症发生率 进行统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复发情况。两组 患者术后 12 个月均重新拍摄 CBCT,观察患者囊肿体积, 如果患者囊肿体积与术前比较无差异或增加则说明患者术 后复发。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用 ( x ±s) 表示,组间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术后 2 h 与术后 12 h 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 者手术时间与伤口愈合时间均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囊肿体积缩小量比较 相较于术后 3 个月, 两组患者术后 6、12 个月囊肿体积缩小量呈上升趋势,且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 3、6、12 个月囊肿体积缩小量 均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 相较于术后 2 h,术后 12 h 两组患者血清 β-EP 水平均降低,血清 PGE2、sICAM-1、 SP 水平均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 sICAM-1、 PGE2、SP 均更低,血清 β-EP 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5),见表 3.
2.4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与对照组 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组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颌骨囊肿属于口腔科多见的面部囊肿疾病的一种, 颌骨囊肿刮治术在临床应用较广,但该手术过程会存在不能彻底刮治的弊端,且操作过程中会极易颌骨周围牙齿、 组织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从而使神经损伤及感染的 发生率增加,因此该术式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 限制 [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 间与伤口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提示相较于颌 骨囊肿刮治术,开窗减压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 中出血量,更有利于患者伤口愈合。分析原因可能是,颌 骨囊肿刮治术手术创伤较大,颌骨内可遗留无效腔,术后 恢复速度慢,开窗减压术在术中通过形成开窗状态,手术 创伤较小,微创优势明显,且术后会连接口腔、囊腔,并 对囊内容物进行有效清除,手术时间短的同时最大程度保 留颌骨的功能及外形 [5]。
本研究结果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 3、 6、12 个月囊肿体积缩小量均更大,说明开窗减压术可促 进囊肿缩小,究其原因可能是开窗减压术过程中流出囊肿 内液体是通过减轻囊腔内压力实现的,最终形成新骨的一 种术式,其治疗目的是将囊腔缩小,使颌骨外形恢复。 而因颌面部因解剖部位的特殊性,颌骨囊肿刮治术术中易 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颏神经等结构,引起术后出血与 麻木 [6]。
血清 β-EP 使机体自然产生的一种阿片类活性物质, 在 疼痛的感觉传递和镇痛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止痛 的作用;血清 sICAM-1 能破坏纤维组织, 诱导炎症反应, 当患者处于炎症反应时,其水平会升高;血清 PGE2 是炎 症致痛因子的一种,与牙周疾病的发展及发生关系密切, 其水平随着患者病情发展而升高;血清 SP 能介导炎症反 应,当患者发病时,其水平呈上升状态 [7] 。本研究结果显 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 12 h 观察组患者血清 β-EP 更 高, 血清 sICAM-1、PGE2、SP 水平均更低, 表示相较于颌 骨囊肿刮治术,开窗减压术能有效减轻疼痛,患者机体致 痛因子水平更低。由于口腔颌面部位置特殊,血供丰富, 外科手术均会使患者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其中颌骨囊肿 刮治术对患者创伤较大,出血量也较大,因此易导致患者 发生感染,且还会使病灶邻近的牙齿受到损伤,甚至严重 损伤血管神经导致患者下唇麻木;而与颌骨囊肿刮治术相 比较,开窗减压术微创优势明显,在术中通过形成开窗状 态,完全对囊腔里的囊液进行吸收并冲洗干净,使囊腔变 小,维持囊腔内外压力,有利于术后制作塞制器冲洗,使 颌骨功能及外行恢复,从而对患者口腔内神经、血管损伤 更小,使机体受到的刺激也更少 [8-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 总发生率更低。可能是颌面部解剖部位因神经和血管分布 较密集而具有特殊性,开窗减压术过程中是通过开窗打开局部骨质和囊壁,对囊液进行引流,并不会损伤到下牙槽 神经血管束、鼻腭神经血管束、颏神经、眶下神经血管束 等,从而降低患者术后下唇麻木,创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风险 [10-11]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复发率经比较组间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本研究选取例数过少,这与金岚 等 [12] 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相较于颌骨囊肿刮治术,开窗减压术应用于颌 骨囊肿患者中,不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伤口愈 合时间短,且能够促进囊肿缩小,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复发少,远期预后佳,值得临床推 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轩 , 支强 , 费亦凡 , 等 . 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颌骨囊肿刮治 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广西医学 , 2021.43(20): 2389-2392. 2396.
[2] 高丽梅 , 刘璐 , 崔麦芹 , 等 . 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青少年 大型下颌骨囊肿的临床研究 [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 2021. 35(1):23-25. 36.
[3] 陶谦 , 何悦 , 刘冰 , 等 . 开窗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专家共识 [J]. 口 腔疾病防治 , 2020. 28(2): 69-72.
[4] 马振, 王一名, 薛洋, 等 . 黏骨膜-骨瓣术和传统刮治术治疗颌骨 囊肿对比研究 [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 2023. 39(1): 57-63.
[5] 刘效文 , 陈旭兵 , 柳兆刚 , 等 . 开窗减压术与颌骨囊肿刮治术治 疗颌骨囊肿的比较 [J]. 安徽医学 , 2023. 44(7): 809-812.
[6] 蒋松阳 . 开窗减压术与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的效果分 析 [J]. 河南外科学杂志 , 2019. 25(6): 63-64.
[7] 曾宾华 , 陈家财 , 罗艳荣 , 等 . 开窗减压术与颌骨囊肿刮治术治 疗颌骨囊肿的疗效比较及对术后血清疼痛介质的影响 [J]. 现代 生物医学进展 , 2022. 22(8): 1498-1501. 1523.
[8] 王鹏程, 陈春晖, 童熹, 等 . β-TCP 植入与口腔修复膜覆盖治疗对 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效果分析 [J]. 口腔医学研究 , 2021.37(3): 260-263.
[9] 安传斌 , 王增龙 , 李燕 , 等 . 颌骨囊肿患者开窗减压术治疗对术 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的影响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 26(3): 344-347.
[10] 周根祥 , 王忠华 , 高明华 , 等 . 刮治术和开窗术治疗牙源性颌 骨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J]. 中华全科医学 , 2022. 20(11): 1845-1847. 1892.
[11] 樊泽宇 , 王泽正 , 张磊 , 等 . 开窗减压术联合Ⅱ期手术治疗颌骨 成釉细胞瘤的疗效分析 : 临床回顾性研究 [J]. 口腔医学 , 2021.41(12): 1104-1110.
[12] 金岚 , 赵文妍 , 阮妍 , 等 . 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价 值 [J]. 中华全科医学 , 2021. 19(11): 1851-18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5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