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预防措施,以为临床防治疾病与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指 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于宝应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45 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 设置为观察组, 另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 45 例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设置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 基线资料并检测生化指标, 对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筛选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 组中存在饮酒史、存在腹水情况、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Child-Pugh 分级 C 级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 PT )长于对 照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存在饮酒史、存在腹水情况、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Child-Pugh 分级 C 级及 PT 延长均为影 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OR=1.311 、1.436 、1.644 、1.568 、1.430 )(均P<0.05 )。结论 存在饮酒史、存在腹水情 况、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分级、Child-Pugh 分级 C 级及 PT 延长均为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 可根据上述各项结果给 予相应的肝硬化患者针对性干预措施,避免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高危因素,凝血酶原时间,中性粒细胞计数
肝硬化是指因一种或多种疾病长期或反复作用下导致 肝脏逐渐变形、变硬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临床表现为循环 障碍、腹水、黄疸等症状。肝硬化患者具有较为复杂的病 理变化,晚期往往伴有多种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 化患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 道出血可通过电子内镜检查,但电子内镜检查属于侵入性 手段,若能通过检测生化指标评估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 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可减少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 发病风险,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1-2]。因此, 本 研究回顾性分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及未出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各 45 例的临床资料,旨在分 析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分析 其预防措施,避免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现报 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6 月 于宝应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45 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 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回顾性分析 同期收治的 45 例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的临 床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诊断标准:肝硬化依据《肝 硬化诊治指南》[3]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上消化道出血依据《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专家共识》 [4] 中的相关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与上述诊断标准符合;②近期未 接受过抗感染治疗;③经临床、影像学检查与内镜检查等 确诊。排除标准:①肝癌或合并肝脏转移;②非肝硬化导 致的上消化道出血;③合并先天免疫缺陷性疾病。本研究 方案已经通过宝应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部门详细审 核,并在批准通过后实施。
1.2研究方法 ①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 (≥55 岁,<55 岁)、性别(男,女)、有无吸烟史、有无 饮酒史、肝硬化类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性)、 有无腹水情况、食管静脉曲张分级 [5] (行胃镜检查,按 照食管静脉曲张形态及出血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其中轻 度:静脉直径 <3 mm,曲张无红色征,呈直线形或略有 迂曲;中度:静脉直径为 3~6 mm ,曲张有红色征,呈 直线形,略有迂曲;重度:静脉直径 >6 mm ,曲张有红 色征,呈蛇形迂曲隆起且或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 Child-Pugh 分级 [6] [A 级(5~6 分)、B 级(7~9 分)、C 级 (≥10 分)]。所有患者行超声检查确定有无腹水。②于所 有患者清晨安静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 9 mL,取其 中一部分血样,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日本希森美康血凝流 水线,型号:CN6000)检测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纤 维蛋白原(FIB),计算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计算公式为 INR=(患者 PT/ 正常对照 PT)ISI,ISI 为国际敏感指 数;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血球计数 流水线,型号:XN2800)检测白细胞计数(WBC)、血小 板计数(PLT)。取另一部分血样以转速为 3 000 r/min 离 心 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雅培 生化免疫流水线,型号:Alinity c)检测血清丙氨酰氨基转 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 (ALP)、总胆红素(TBiL)水平。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 因素分析。②统计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并进行单因素分 析。③以肝硬化患者是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作为因变量,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设为自变量,纳 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筛选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 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多 组间比较采用χ2 趋势;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 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影响因 素分析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中有饮酒史、有腹 水、重度食管静脉曲张、Child-Pugh 分级 C 级的患者占 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 表 1.
2.2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 PT 长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肝硬化患者是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作为因 变量,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 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存在饮 酒史、存在腹水情况、重度食管静脉曲张、Child-Pugh 分 级 C 级及 PT 延长均为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 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1.311 、1.436、1.644、 1.568、1.430.均 P<0.05),见表 3.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肝硬化患 者在失代偿期侧支循环逐渐开放,门静脉压力过大,极易 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局部破裂,引发上消化道出血,该 并发症预后较差,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电子内镜检查可 以实现对出血风险高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但在临 床应用中受限于取样的差异性及有创性,而生化指标具有参数简单、易于检测、成本低廉等优点,通过检测生化指 标早期筛查,从而检出具有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肝硬化患 者,对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制定诊疗计划及预后评估有重 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饮酒 史、存在腹水情况、重度食管静脉曲张、Child-Pugh 分级 C 级及 PT 延长均为影响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 危险因素。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饮入大量酒精对前列腺细 胞可产生不良影响,机体在消耗酒精的过程中不仅会增加 肝血管阻力、门静脉压力,同时还会降低黏膜通透性,使 静脉曲张血流量增多,从而增加静脉曲张出血的风险,最 终导致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升高。肝硬化 患者自身肝脏合成能力下降,腹水可恶化门静脉压力,引 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压力过大时上消化道承受力严重不 足会导致破裂出血,因此存在腹水情况的肝硬化患者并发 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更大。食管静脉曲张分级可反映出曲 张程度及门静脉压力,曲张静脉壁的厚度、张力直接决定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作情况,门静脉内径越宽,食管静脉曲 张程度越严重,食管静脉曲张分级高,门脉压力越高,周 围组织支撑作用也减小,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易引起 上消化道出血。Child-Pugh 分级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 关, Child-Pugh 分级越高,代表肝脏储备功能越差,患者 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越高 [7-8]。因此对于有饮酒习惯的 肝硬化患者,临床医护人员应告诫患者严格戒酒,以降低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风险;同时应加强对患者腹水情况的 监测,对于存在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应提高警惕,在医生 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严密观察大便情况,以防止出现 呕血、便血等上消化道的症状,严重时需要进行手术;此 外, 应注重对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及 Child-Pugh 分级 的检查, 对于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及 Child-Pugh 分级高的肝 硬化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应用非选择性 β 受体阻 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扩张静脉,缓解静脉高压,以预防上 消化道出血。
凝血因子是在肝脏合成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由于 肝细胞破坏,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变差,较易发生纤溶 不正常及凝血功能障碍,PT 时间延长,凝血功能障碍严 重,越容易发生消化道出血 [9-10] 。因此,临床应及时监测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针对 PT 延长的患者,应及时规范 诊治,必要时给予阿司匹林、肝素钠等抗凝血药物进行治 疗,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综上,存在饮酒史、存在腹水情况、重度食管静脉 曲张分级、Child-Pugh 分级 C 级及 PT 延长均为影响肝硬 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可根据上述各项结 果给予相应的肝硬化患者针对性干预措施,避免肝硬化 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但本研究不足之处为样本量有 限,结果可能存在偏倚,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的危险因素仍有待进一步行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予以 验证。
参考文献
[1] 刘昌江 , 张丽媛 , 阮海兰 , 等 .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 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2020. 25(7):856-859.
[2] 范红顺 , 熊志娇 , 马超 , 等 . 肝硬化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风 险因素及预后因素分析 [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 2019. 37(2):16-18.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肝硬化诊治指南 [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9. 27(11): 846-865.
[4]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 专家共识 [J]. 中国急救医学 , 2015. 35(10): 865-873.
[5] 邓旭 , 任白悦 , 韩小宏 . 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 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J]. 血栓与止血学 , 2021. 27(4):716-718.
[6] 陈炀森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研究 [J].河 北医学 , 2015. 21(1): 86-88.
[7] 王剑 , 王乐 , 汪丽丽 .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及其预 测模型的建立 [J]. 贵州医药 , 2021. 45(9): 1371-1373.
[8] 周仁正 , 谢发平 , 陈璐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危险因 素分析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19. 18(12): 1280-1283.
[9] 张丽航 , 王善娟 , 陆伦根 , 等 . 凝血试验指标对肝硬化合并急 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价值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 2018. 34(10):2130-2135.
[10] 杨婧 , 高洁 , 郑亚蒙 .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分析 [J]. 中国实用医刊 , 2022. 49(9): 37-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