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 )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患者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 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接受 LC 治疗的 86 例老年患者,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 例, 采取气管插管全麻) 和研究组(43 例,行 TAPB 复合全麻)。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麻醉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维持用药量), 出恢 复室时、术后 4 、8 、12 、24 h 疼痛程度, 入室时(T0 )、气管插管后(T1 )、气腹时( T2 )、术毕( T3 )及拔管时(T4 )血流动力学, 以 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 麻醉维持用药量低于对照组(均 P<0.05 ), 但手术时间组间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出恢复室时到术后 24 h 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 )疼痛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且术后 4 、8 、 12 、24 h 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 与 T0 时比, T1~T4 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 )、心率( HR )均先降低后升高, 且 T2 、 T3 时研究组 MAP 高于对照组(均 P<0.05 ),而 T0 、T1 、T4 组间 MAP 及 T0~T4 时组间 HR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 论 TAPB 复合全麻能有效减少老年 LC 术中维持药物的用量, 促进术后恢复, 减轻术后疼痛, 较好地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 且不增加不 良发应的发生,安全性良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临床用于胆囊结石、胆 囊息肉等需要切除胆囊的常见术式,虽属于微创手术,但 其属于侵入性操作,手术创口、脏器受刺激等可引起机体 疼痛。老年患者常伴有慢性疾病、呼吸储备能力减弱等情 况,对麻醉的耐受力降低,因而对手术麻醉要求更高。既 往 LC 术中多采取全麻,但其引起的应激反应会影响临床 预后 [1] 。近年来,局部神经阻滞在临床上逐步广泛应用, 不仅可实现良好镇痛效果,还有助于稳定术中血气状态, 利于术后恢复。基于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 是一种新型麻醉方法,是多种腹部手术的有效麻醉方案, 能够有效阻滞腹部前外侧壁,但其所用麻药主要是局麻 药物,镇痛时间有限 [2] 。当前,临床针对老年外科手术患 者提倡多模式镇痛,对于 TAPB 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研究 TAPB 用于 LC 治疗中对老年患者镇痛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睢宁县 人民医院接受 LC 治疗的 86 例老年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43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65~72 岁, 平均(66.3±1.2 )岁;女性 21 例,男性 22 例;BMI 为 19.7~23.0 kg/m2 ,平均(21.1±0.6 )kg/m2 ;美国麻醉医 师协会(ASA )[3] 分级:Ⅰ级 20 例,Ⅱ级 17 例,Ⅲ级 6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 63~74 岁,平均(66.2±1.7 )岁; 女性 19 例,男性 24 例; BMI 为 19.5~22.3 kg/m2 ,平均 (20.8±0.9 )kg/m2;ASA 分级:Ⅰ级 14 例,Ⅱ级 20 例, Ⅲ级 9 例。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①符合《日间腹腔 镜胆囊切除术专家共识》[4] 中 LC 手术指征;② ASA 分 级为Ⅰ ~ Ⅲ级;③年龄≥ 60 岁;④能够耐受手术并配合 后续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凝血功能障碍;②合 并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③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 碍;④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⑤合并精神、意识障碍。 睢宁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且老年患者 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送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 行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氧饱和度(SpO2 ) 等监测。对照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麻醉诱导:依托咪酯乳状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511.规格: 10 mL ∶20 mg )0.2~0.4 mg/kg 体质量、 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80025.规格: 2 mL ∶ 10 mg )0.05~0.1 mg/kg 体质量、 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H20060869.规格: 10 mg )0.15 mg/kg 体质量、枸橼 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H20203652.规格:5 mL ∶250 μg )0.1~5 μg/kg 体质量 , 静脉注射。在麻醉起效后,面罩通气 3 min,喉镜下置 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静脉泵注注射用苯磺顺阿曲 库铵 4~8 mg/h、丙泊酚乳状注射液(四川国瑞药业有限 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H20040079.规格: 10 mL ∶0.1 g ) 2~6 mg/(kg ·h)及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江苏恩华药 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314.规格: 1 mg ) 4~15 μg/(kg ·h)进行麻醉维持。研究组患者行 TAPB 复合全麻。麻醉诱导、术中维持 与对照组一致;在麻醉诱导后起效行 TAPB 阻滞。右侧高 位肋缘下 TAPB,仰卧位,将线阵超声探头平行于肋缘下 剑突和髂前上棘之间,自剑突由内向外滑动探头,见腹横 肌出现,穿刺针由内向外进针,于腹内斜肌、腹横肌之 间的筋膜内注射 0.375% 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国药准字 H20163208.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20 mL,根据术 中监测情况及时动态调控麻药泵注速率。

1.3观察指标 ①手术时间及麻醉情况:记录手术时 间、苏醒时间(停药到首次睁眼)、拔管时间(停药到 气管导管拔出)以及术中维持麻醉药物用量。②术后疼 痛: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 )[5] 疼痛评分评估出恢复 室时、术后 4、8、12、24 h 等节点的疼痛度,0~10 分, 评 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③血流动力学:所有患者入室 后开通静脉输液通路,应用病人监护仪 [ 飞利浦(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型号:G30E] 监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指标,主要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T0 )、气管插管后(T1 )、 气腹时(T2 )、术毕(T3 )及拔管时(T4 )的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HR)。④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患者呼吸 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头晕、恶心呕吐、躁动等发生 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 均使用 S-W 法检验证实服从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 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麻醉情况比较 通过比较,相 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更短,麻醉维 持用药量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手 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术后不同节点 VAS疼痛评分比较 出恢复 室时到术后 24 h 两组患者 VAS 疼痛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 且术后 4、8、12、24 h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均更低,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比较 在术中,与 T0 比, T1~T4 时两组患者 MAP、HR 均先降低后升高,且 T2、 T3 时研究组 MAP 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而 T0、T1、T4 组间 MAP 以及 T0~T4 时组间 H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出 现低血压 1 例,头晕 3 例,恶心呕吐 2 例;研究组患者 中出现低血压 2 例,头晕 4 例,恶心呕吐 1 例,组间不 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 对照组 13.95%(6/43)对比研究组 16.28%(7/43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1.P>0.05 )。
3 讨论
LC 因二氧化碳气腹创建、气管插管等影响, 加上患者 年龄较大,脏器功能较弱,麻醉耐受力整体较差,因而, 对老年手术患者应首选影响小、起效快、术后苏醒快的麻 醉方式和药物。在 LC 中以全身麻醉为主,但单一全麻仅 可抑制大脑皮质边缘或者下丘脑投射机制引发的疼痛,无 法有效地阻断手术区域伤害性刺激向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传 导,致使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从而促使儿茶酚胺大 量释放,加重应激及炎症反应,影响手术效果,术后并发 症多,影响患者预后 [6] 。临床研究表明,神经阻滞复合全 麻能显著减轻机体应激,减少全麻药物的应用量 [7] 。基于 此,临床上提出可采取复合麻醉方案,以提高手术麻醉效 果、减少全麻用药量、保证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TAPB 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躯干区域阻滞,是在超声引 导下将局麻药注入腹横肌平面,对腹壁神经有良好的阻滞 效果。该方法的作用机制就是前外侧腹壁、肌肉以及腹膜 均受脊神经前支的控制,经腹横肌表面筋膜内注射局麻药 阻断走行于腹横肌平面神经的信号,相应的感觉和交感神 经兴奋性得到有效降低,减少致炎因子释放,进而发挥稳 定、持续的镇痛作用 [8]。与此同时, LC 术中在超声引导下 沿腹壁扫描能够看到腹壁外侧横腹肌平面,如此可提高穿 刺成功率;在用药后能够直观看到药物扩散方向,及时调 整,确保药物在腹壁内均匀散开,保证周围传入神经传导 的阻断效果,减少静脉麻醉药物的实际使用量,并缩短术 后恢复时间 [9] 。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苏醒 时间、拔管时间更短,麻醉维持用药量更低,出恢复室时 到术后 24 h 两组患者 VAS 疼痛评分均先升高后降低,且 术后 4、8、12、24 h 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 表明 TAPB 复 合全麻能有效减少老年 LC 术中维持药物的用量,促进术 后恢复,减轻术后疼痛。
在 LC 中,诱导、气管插管、气腹创建等操作会引起患 者机体血循环波动,各种心律失常,严重可影响到患者的 生命安全。本研究中, 与 T0 比,T1~T4 时两组患者 MAP、 HR 均先降低后升高,且 T2 、T3 时研究组 MAP 高于对照 组,组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 TAPB 有助于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且不会增加不 良反应的发生。分析其原因为,TAPB 可有效阻断周围传 入神经的传导作用,促使网状激活系统的神经冲动减少, 使得中枢轴突处于麻醉状态,从而有效减少大剂量麻醉药 物引发的急性应激反应,确保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平稳,避 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10]。
综上,TAPB 复合全麻能有效减少老年LC 术中维持药 物的用量, 促进术后恢复, 减轻术后疼痛, 较好地稳定术中 血流动力学,且不增加不良发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玉明 , 李同 , 徐军 , 等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单纯全身麻醉和复 合腹横肌阻滞的效果分析对比 [J]. 中外医疗 , 2023. 42(21): 18-21.
[2] 张建林 , 纪伟 , 陈永军 , 等 .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喉 罩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创新 ,2023. 20(17): 6-11.
[3] 肖玮 , 王天龙 .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2012) 年会精读 : 日间手术 及相关麻醉领域进展 [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2013. 34(10):865-866. 876.
[4]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微创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 日间腹腔镜胆囊 切除术专家共识 [J]. 腹腔镜外科杂志 , 2023. 28(8): 561-567. 573.
[5] 严广斌 . 视觉模拟评分法 [J/CD].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 ( 电子版 ),2014. 8(2): 34.
[6] 黄业华 .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 者中的应用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 2023. 23(2): 67-69. 111.
[7] 张晓明 , 徐鑫华 , 涂群芳 , 等 .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 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J]. 中国医学创新 , 2023. 20(17): 29-33.
[8] 陈贝 , 史成梅 . 腹横肌平面阻滞及其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 用进展 [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 2022. 22(8): 651-656.
[9] 卢波良 . 超声引导下后路腰方肌阻滞与腹横肌平面阻滞对下 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J]. 医学理论与实践 , 2022.35(21): 3674-3676.
[10] 叶波林 , 陈红兵 , 陈欢 , 等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行全身麻醉 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的效果 [J].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 42(7): 697-7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