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清补体因子B、补体因子D水平及血清C肽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29 15:19:1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补体因子 B(CFB )、补体因子 D(CFD )水平和血清 C 肽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 )的相关性, 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56 例单纯 2 型糖尿病 (T2DM )患者和 60 例 DPN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其分作为 T2DM 组(56 例) 和 DPN 组(60 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体 检者 50 例作为阴性对照组(NC 组),比较 3 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各项生化指标;分析一般资料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 DPN 发生的相关性,并将有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发生 DPN 作为因变量,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 DPN 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3 组研究对象空腹血糖( FP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餐后 2 h 血糖( 2 h PG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肿瘤坏死 因子 -α(TNF-α )、 C 肽、 CFB 、CFD 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其中 DPN 组研究对象 FPG 、HbA1c 、2 h PG 、TNF-α 、 CFB 、CFD 高于 T2DM 组和 NC 组, 且 T2DM 组 FPG 、HbA1c 、2 h PG 、CFB 、CFD 高于 NC 组; DPN 组研究对象 C 肽低于 T2DM 组 和 NC 组, T2DM 组低于 NC 组; DPN 组和 T2DM 组 FT3 水平低于 NC 组, DPN 组三酰甘油(TG )高于 NC 组(均P<0.05 ); DPN 发 生与 FPG 、2 h PG 、HbA1c 、TNF-α 、CFB 、CFD 指标呈正相关,与 FT3 、C 肽呈负相关;FPG 水平高、2 h PG 水平高、HbA1c  水平高、 TNF-α 水平高、CFB 水平高、CFD 水平高均是影响 DPN 发生的危险因素,FT3 水平高、C 肽水平高均是影响 DPN 发生的保护因素(均 P<0.05 )。结论   DPN 发生与 FPG、2 h PG、HbA1c 、TNF-α 、CFB 、CFD 指标呈正相关, 与 FT3 、C 肽呈负相关;FPG 水平高、 2 h PG 水 平高、HbA1c  水平高、 TNF-α 水平高、 CFB 水平高、 CFD 水平高均是影响 DPN 发生的危险因素, FT3 水平高、 C 肽水平高均是影响 DPN 发生的保护因素。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补体因子 B ;  补体因子 D ;  C 肽;  相关性

       2 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是一 种慢性代谢疾病,长期高血糖可导致微血管病变,增加 神经系统损害风险,导致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损害患者的神经系  统、感觉系统。因此,及早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DPN 具有重要意义。C 肽是胰岛素前体分解生成的肽段, 其水平可反映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因此也可能与 DPN 相 关 [1] 。有研究表明,补体系统在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 中起到重要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和氧 化应激物可能引发神经炎症和神经损伤,从而促进 DPN  的进展 [2] 。补体 B( CFB)和补体 D( CFD)是补体系统 的重要成分,可以用于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炎症状态,与 DPN 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3]。本研究旨在探讨 CFB、 CFD、C 肽指标与 DPN 发生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6 月至 2022 年 6 月 苏州市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56 例单纯 T2DM 患 者和 60 例 DPN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其作为 T2DM  组(56 例)和 DPN 组(60 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 健康体检者 50 例作为阴性对照组(NC 组)。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 版)》[4]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 DPN 组患者同时符合《神 经病学(第 8 版)》[5]  中 DPN 的诊断标准;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 1 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②其他 病因引起的神经病变;③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经 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研究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包括年龄、 性别、糖尿病病程、BMI、吸烟史,另外所有研究对象均 禁食约 8 h,于晨起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 10 mL, 经 3 000 r/min 转速离心 10 min 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 分析仪(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型号:日立 7060 型)检  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肌酐(Scr)、尿素氮(BUN)、三酰甘油(TG )、 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等指标水平;采  用尿酸酶法检测血清尿酸(SUA)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 疫分析法测定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  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指标;使用酶联免疫吸 附法测定血清 CFB、CFD 及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α )水  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C 肽水平;分别于患者空腹时 和餐后 2 h 使用血糖仪 [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 型号:Accu-Chek Active] 针刺指尖测定空腹血糖(FPG )、 餐后 2 h 血糖(2 h PG)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 3 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各项 生化指标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③分析单因素分析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与 DPN 发生的相关性。③将单 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发生 DPN 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出 影响 DPN 发生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 χ2  检验,多 组间比较行 χ2  趋势检验;计量资料均使用 S-W 法检验 证实服从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 采用 SNK-q 检验;采用 Pearson 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和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3 组 研究对象 FPG、HbA1c、2 h PG、FT3、TNF-α、C 肽、CFB、CFD  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PN 组研究对 象 FPG、HbA1c、2 h PG、TNF-α、CFB、CFD 水平高于 T2DM  组和 NC 组,且 T2DM 组 FPG、HbA1c、2 h PG、CFB、CFD  水平高于 NC组;DPN 组研究对象 C 肽水平低于 T2DM 组 和 NC 组,T2DM 组低于 NC 组;DPN 组和 T2DM 组 FT3  水平低于 NC 组,DPN 组 TG 水平高于 NC 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 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BMI、吸烟史、ALT、AST、Scr、BUN、TG、TC、SUA、FT4、 TSH 指标对比,以及 DPN 组和 T2DM 组糖尿病病程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
 
       注:与 NC 组比, *P<0.05;与 T2DM 组比, #P<0.05 。NC :阴性对照; T2DM:2 型糖尿病; DPN: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ALT:丙氨  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FPG:空腹血糖;Scr :肌酐; BUN :尿素氮; TG:三酰甘油;TC :总胆固醇;SUA:血清尿 酸; HbA1c:糖化血红蛋白;2 h PG:餐后 2 h血糖; 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甲状腺素;TNF-α:肿瘤坏死因子 -α; TSH:促甲状腺素; CFB:补体因子 B;CFD:补体因子 D。
 
       2.2    DPN 发生与各项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DPN 发生与 FPG、2 h PG、HbA1c、 TNF-α、CFB、CFD 水平呈正相关,与 FT3、C 肽水平呈负  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
 
       2.3    影响 T2DM 患者发生 DPN 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  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PG 水平高、2 h PG 水平高、 HbA1c 水平高、TNF-α 水平高、CFB 水平高、CFD 水平高均  是影响 DPN 发生的危险因素,FT3 水平高、C 肽水平高均  是影响 DPN 发生的保护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3  讨论

       DPN 是 T2DM 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神经元异 常、缺乏神经营养因子、氧化应激等被认为是 DPN 的发病 机制,但其具体机制仍不清楚,但已确定血糖水平的控制 是预防 DPN 发生的重要防治措施。

       FPG、2 h PG 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指标,HbA1c  是血  红蛋白与血糖的糖化产物,可以反映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平 均血糖水平。高 HbA1c、FPG、2 h PG 水平表示高血糖的存  在,高血糖水平可诱发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等导致神经  组织缺氧, 损伤了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从而导致 DPN 的  发生和发展 [6]。本研究中, DPN 组研究对象 FPG、HbA1c、 2 h PG 高于 T2DM 组和 NC 组,且 T2DM 组高于 NC组;  DPN 与 FPG、2 h PG、HbA1c  呈正相关,表明长期血糖高  水平可增大 DPN 的发生风险。

       FT3 是甲状腺激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的活性形式,高 FT3 水平能够保护胰岛 β 细胞分泌功能,有助于改善血糖 水平的控制,减少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7] 。TNF-α 是 一种炎症介质,其可以调节、识别以及激活影响炎症反应 和防御机制的物质,导致神经组织供血减少、缺血或坏 死,导致神经炎症和神经细胞凋亡, 促使 DPN 的发生和发 展 [8]。本研究中, DPN 组研究对象 TNF-α 水平高于 T2DM 组和 NC 组, DPN 组和 T2DM 组 FT3 水平低于 NC 组, 经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得出, DPN 与 TNF-α 指标呈正 相关,与 FT3 呈负相关,表明高 FT3 水平可延缓 DPN 发 展,高 TNF-α 水平可促进 DPN 的发展。

       C 肽是从胰岛 β 细胞中分泌出来的一种小分子肽段, C 肽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同时可与特异性受 体结合, 促进无髓鞘 C 纤维再生, 抑制神经元凋亡, 改善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损伤,延缓 DPN 进展 [9] 。CFB 和 CFD 是补体系统的组成部分,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调节,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和氧化应激物可能引发神经 炎症和神经损伤,从而促进 DPN 的进展 [10] 。本研究中, DPN 组研究对象 CFB、CFD 高于 T2DM 组和 NC 组, 且 T2DM 组高于 NC 组, DPN 组 C 肽水平低于 T2DM 组 和 NC 组, 且 T2DM 组低于 NC组;且经 Pearson 相关分析得出,DPN 与 CFB、CFD 指标呈线性正相关,DPN 与 C 肽呈负相关,表明高 C 肽可延缓 DPN 进展,而高 CFB 和 CFD 水平可以促进 DPN 进展。

       此外, 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得出, FPG 水平高、 2 h PG 水平高、HbA1c  水平高、TNF-α 水平高、CFB 水平  高、 CFD 水平高均是影响 DPN 发生的危险因素,FT3 水平高、 C 肽水平高均是影响 DPN 发生的保护因素,表明  FPG、2 h PG、HbA1c 、FT3、TNF-α 、C 肽、 CFB 和 CFD  等指标在 T2DM 患者 DPN 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这些指标反映了血糖控制、甲状腺功能、炎症反应和免疫 状态等方面的异常, 进一步增加了 DPN 的风险。因此临床 密切检测糖尿病患者上述指标水平,若发现异常,通过饮 食、运动、药物等方式控制上述指标水平, 从而预防 DPN  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 DPN 与 FPG、2 h PG、HbA1c 、TNF-α 、CFB、 CFD 指标呈正相关, 与 FT3、C 肽呈负相关;FPG 水平高、 2 h PG 水平高、HbA1c  水平高、TNF-α 水平高、CFB 水平  高、CFD 水平高均是影响 DPN 发生的危险因素, FT3 水平  高、C 肽水平高均是影响 DPN 发生的保护因素, 对这些指  标的监测和干预可能有助于预防和治疗 DPN,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 并探索更多影响DPN 的因素, 以便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治  疗策略。

       参考文献

       [1]    吴孟水 , 宁翠利 , 刘宽芝 .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分析及与血清 C 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2016, 33(3): 234-237.

       [2]    胡志为 , 陈金安 , 孙新娟 , 等 . 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新进展 [J]. 临 床与病理杂志 , 2018, 38(5): 1100-1103.

       [3]    丁莹莹 , 伊然 , 方星薪 , 等 . 糖尿病伴认知功能障碍中补体活化因子的研究进展 [J]. 国际免疫学杂志 , 2022, 45(3): 309-314.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 年 版 )[J]. 中华糖尿病杂志 , 2018, 10(1): 4-67.

       [5]    贾建平 , 陈生弟 . 神经病学 [M]. 8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15-116.

       [6]    周晓 , 毛晓明 . 血糖波动与 2 型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的相 关性 [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 2023, 51(1): 53-56.

       [7]   邓波, 漆芸婷, 宣姗姗, 等 . 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 型糖尿病患者血 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J]. 中 国糖尿病杂志 , 2021, 29(4): 257-260.

       [8]    蒋烨 , 余卓颖 , 李民 . 炎性反应在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中作用的 研究进展 [J]. 基础医学与临床 , 2023, 43(4): 669-673.

       [9]    万慧 , 蒋晓红 , 王龙 , 等 . 新诊断2 型糖尿病C 肽水平与2 型糖尿 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J]. 中国糖尿病杂志 , 2017, 25(6):514-517.

       [10]  陈奇 , 陈静 , 胡芳志 , 等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补体 B、D 因子水平及相关性 [J]. 中国医师杂志 , 2022, 24(3): 396-4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40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