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和美沙拉嗪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 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 970 医院就诊 的 48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4 例,使用美沙拉嗪)和观察组(24 例,使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 菌),均治疗 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 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有所升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治疗后两组患者肠道中乳 酸菌、双歧杆菌数量较治疗前增加,大肠埃希菌减少,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血清二胺氧化酶、D- 乳酸、内毒素降低,且 观察组更低(均P<0.05 )。 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突出,可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善肠 黏膜屏障功能,治疗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肠道菌群; 肠黏膜屏障功能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类较为常见的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 炎性疾病,患者发病后多表现为腹痛、食欲减退等,对其 日常生活及生命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今,现代社会生 活水平飞速发展,同时随着人群生活方式的转变,膳食结 构的变化,不良饮食习惯使得胃肠道结构损害和功能发生 障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有增加趋势,已成为临床中亟 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 。现阶段,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 仍以保守药物治疗为主,治疗周期较长,其中美沙拉嗪是 5- 氨基水杨酸制剂,可对机体内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产 生抑制作用,以此减少白三烯、前列腺素等介质的合成、 分泌,达到特异性抗炎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2] 。但由 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在接受 治疗后仍存在病情迁延不愈、复发等情况,治疗效果受到 影响。因此,临床应结合患者病情特点给予针对性治疗措 施,并探讨更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案 [3]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是临床中一类常用的肠道微生态抑制剂,有研究表明,体 内肠道菌群结构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存在密切联系, 肠道益生菌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可维持患者体内的肠道菌 群处于稳定状态 [4] 。基于此,本研究重点分析溃疡性结肠 炎患者在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后的治疗效果,以及 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现将研 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联勤保障部队第 970 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就诊的 48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随 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患者 24 例,年龄 35~60 岁,平 均(48.46±3.22)岁;男性 17 例,女性 7例;病变部位位 于左半结肠、右半结肠、全结肠分别为 11、9、4 例;病程 5 个月 ~8 年,平均(3.55±0.12)年。观察组患者 24 例, 年龄 36~60 岁,平均(48.48±3.21 )岁;男性 15 例,女 性 9例;病变部位位于左半结肠、右半结肠、全结肠分别 为 10、8、6 例;病程 6 个月 ~8 年,平均(3.57±0.14)年。 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有可比 性。纳入标准:①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 共识》 [5] 中的诊断标准;②不存在精神疾病且意识正常; ③入组前 1 个月未接受相关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 系统恶性肿瘤;②合并肠穿孔;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 敏;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本研究经联勤保障部队第 970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按照 1 g/ 次的剂量口 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 公司,国药准字 H19980148,规格: 0.25 g/ 片)治疗, 3 次 /d,观察组同时口服 210 mg/ 次剂量的双歧杆菌三 联活菌肠溶胶囊(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3065,规格: 210 mg/ 粒)治疗,3 次 /d,两组均治疗 2 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显效:腹泻、腹痛、黏液 脓血便等临床症状及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消失,且肠 黏膜不存在活动性炎症,状态趋于正常;有效:腹泻、腹 痛、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及发热、消瘦等全身症状基本 消失,肠黏膜存在轻度炎症;无效:临床症状、肠黏膜未 见好转,甚至出现加重 [5] 。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 ②肠道菌群。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干燥大便约 0.5 g, 将其置入培养瓶后根据 1 ∶ 100 稀释法进行稀释,并将已 稀释的标本滴种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大肠埃希菌培养 24 h,乳酸菌、双歧杆菌培养 48 h,使用菌落计数器(杭 州泽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ZX-100)计数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大肠埃希杆菌数量。③肠黏膜屏障功能。采 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 3 mL,按照离心时间 10 min、离心转速 2 500 r/min 的标准分离血清,检测两组 血清二胺氧化酶(酶学分光光度法)、D- 乳酸(酶学分光 光度法)及内毒素(酶联免疫吸附法)水平。④不良反应。 统计患者服用药物期间腹胀加重、恶心、食欲减退等的发 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以 [ 例 (%)] 显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经 S-W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 (x ±s) 表示,组间比较采 用独立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 患者大肠埃希菌减少,双歧杆菌、乳酸菌数量增加,且 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降低,且观察组 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 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类以腹痛、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其发病群体日渐年轻化,该疾病 的病变部位位于肠道黏膜及黏膜下层,患者以慢性起病为 主,少数为爆发性,存在一定的治疗难度,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 [6] 。药物治疗为该疾病的首选干预 措施,美沙拉嗪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可迅速缓解患者临床 症状,抑制氧自由基形成,发挥抗炎效果,促进肠道黏膜 愈合 [7]。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以肠黏膜屏障功能失调为病理基 础,随着临床对疾病研究的深入,发现患者肠道微生态的 改变与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是 临床常用微生态制剂,其进入至肠道后可直接补充患者正 常生理菌群,与肠道内其他有益菌共同在肠道黏膜表面形 成屏障,防止病原菌的定植、入侵,进而调节肠道微生态 环境;另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还可合成机体所需的维生 素,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抑制患者体内肠源性毒素的分 泌,进一步减轻肠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8] 。本 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大肠埃希菌较对照组减少, 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增加,同时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这 说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 者,可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与 成金弟 [9] 研究结果存在相似之处。
由于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处于微炎 症状态,长期以往可导致其出现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血 清 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均为临床常用的肠黏膜相 关指标, 其中, D- 乳酸可反映机体肠道的通透性, 二胺氧 化酶则用于评估肠黏膜结构的完整程度,内毒素则反映机 体肠道功能受损程度,可综合评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 黏膜屏障功能 [10]。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肠黏 膜屏障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对 照组,但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双歧 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可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的肠黏膜屏障功能,同时治疗安全性良好。其原因在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入体内后,可与肠黏膜上皮细胞受体 相结合,共同促进机体内有益菌群的增殖、繁殖,通过生 物拮抗竞争性防止致病菌、有害菌侵入肠道,在保证肠道 菌群平衡的同时促进肠道上皮组织细胞的修复、再生 [11]; 并且,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还可分泌酸性物质,在肠黏膜与 微生物之间形成特殊保护层,保证益生菌的生存,加强机 体黏膜屏障功能, 避免患者出现各种胃肠道不良反应 [12]。
综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美沙拉嗪治疗的同时,联合 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的疗效突出,可调节患者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且安全性良好,但由于本 研究所选样本量较少,且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 偏倚,后续可扩大样本量、多中心选例深入探讨联合药物 的治疗方案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具体作用机制和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 LANGHORST J, KOCH A K, VOISS P, et al. Distinct patterns of short-chain fatty acids during flare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under treatment with mesalamine or a herbal combination of myrrh, chamomile flowers, and coffee charcoal: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Eur JGastroen Hepat, 2020, 32(2): 175-180.
[2] 杨晓庆 , 张俊 , 黄振 , 等 . 香连化滞丸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 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 2022, 37(9): 2044-2048.
[3] 刘喜梅 . 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22,16(18): 133-135.
[4] 陈文旭 , 张建惠 . 美沙拉嗪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2, 24(9): 67-70.
[5]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 2010, 18(6):416-419.
[6] 冯双双 , 周新 . 胶体酒石酸铋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疗效分析 [J].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 2022, 34(6): 445-448.
[7] 吴子山 , 洪志超 . 美沙拉嗪联合泼尼松治疗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 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J]. 北方药学 , 2022, 19(12): 105-107.
[8] 张福镇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22, 16(21): 97-100.
[9] 成金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 的临床疗效研 究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22, 33(20): 3034-3037.
[10] 杜小东 , 罗利飞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的变 化及益生菌的干预作用 [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2019, 31(2): 193-196.
[11] 鲁峻 , 王剑 , 黄鑫 .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 性结肠炎疗效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 响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 2020, 17(4): 221-224.
[12] 赵平丽 . 美沙拉秦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炎症介质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 21(18): 129-1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