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局部细胞异常生长导致的增生性病变,临床中较为常见,其有良恶性之分,不同性质的结节治疗方法 也不同,因此需要明确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超声是临床诊疗中常用的检查手段,超声检查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较高,在甲状 腺结节诊断中被较多使用,具体包括常规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超声对于甲状腺结 节的诊断价值,同时也开展了更多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 综述,以期为甲状腺结节诊治提供一些参考。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甲状腺结节是指甲 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是甲状腺内 的独立病灶,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甲状腺结节与甲状 腺退行性病变、自身免疫、炎症反应等相关,病史一般较 长,初期结节较小时无明显临床表现,多在体检中发现, 当结节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出现声音嘶哑、憋气、吞咽困 难等相应的临床表现,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则有心 悸、多汗、手抖等表现。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包括亚急 性甲状腺炎、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等)和恶性(包括滤泡 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等),不同性质的甲状腺结节其治 疗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绝大多数良性结节无需治疗,仅需 定期随诊观察其病情变化,而绝大多数甲状腺恶性结节则 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因此为了避免过度治疗,准确诊 断结节性质尤为重要 [1] 。有些甲状腺结节望诊可以看到, 有些触诊也可以检查出来,但检出率较差且无法确定结节 具体性质,穿刺活检是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金标准,但 穿刺活检有创且操作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实际临床应用中 存在一定局限性 [2] 。因此在甲状腺结节诊治过程中,影像 学检查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主要诊断方 式,可以检查出无法看到、不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影像 学检查包括 X 线、超声、MRI 等,与其他检查方法相比, 超声检查具有高效、简便、无辐射等优势,并且随着超声 图像分辨率的提高,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等新技术迅 速发展,使得超声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检 查中 [3] 。超声检查可以将甲状腺的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 的解剖关系、腺体形态、大小、血流情况等具体情况显示 出来。既往研究显示,良性甲状腺结节主要是实质性或囊性结节,通常表现为结节边界清晰、光滑,周边可能有声 晕,并且显示为高回声、等回声,其内部有钙化时表现为 弧形钙化影;而恶性甲状腺结节一般表现为边界不清、周 边声晕不完整、不规则形态、低回声、内部钙化灶呈砂砾 样等 [4] 。临床常通过不同的超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 性进行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不同超声诊断的价值不 同,常规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超 微血管成像等检查方式可以更接近病理学检查结果,是临 床上研究的重点。本文旨在对不同超声方式诊断甲状腺 结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甲状腺结节诊治提供 参考。
1 常规超声诊断
1.1二维超声 二维超声诊断原理是通过灰阶成像技术掌 握甲状腺结节形态质地、大小、数量等信息,是各种超声 检查的基础,在临床超声诊断中应用广泛。二维超声可以 发现诊断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显示结节情况(数量、边界、 形态、纵横比、钙化、回声、颈部淋巴结、血流分布情况 等)进而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相比良性甲状腺结节, 恶性甲状腺结节通常表现为单发、低回声、边界不清、存 在钙化、结节内部血供丰富等影像学特征。然而,常规二 维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同图异病,同病异图” 特点,即不同的疾病可以有相同的图像,相同的疾病可以 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图像,因此存在漏诊、误诊的情况, 如何有效准确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仍然存在挑战 [5]。
1.2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利用多普勒效 应原理,把获得的血流信号经彩色编码后实时地叠加在二维图像上,能够显示甲状腺结节的血流分布情况、血流动 力学特征,其通过对患者血流舒张末期、收缩期峰值、平 均流速、搏动指数等指标进行检测,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 甲状腺结节及周边血流信号,弥补了二维超声在血流成像 方面的不足。良性甲状腺结节通常以Ⅰ级为主,恶性甲状 腺结节通常以Ⅱ级为主,并且结节内部血流分布杂乱。甲 状腺肿瘤新生血管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呈现出粗细分布不 均、走向杂乱无章的图像特征。然而有研究报道显示,彩 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存在不足,进一步 分析原因可能是,即使良性甲状腺结节、恶性甲状腺结节 在血供模式、血供程度上存在不同,但也有重叠,部分 增生活跃的良性甲状腺结节也会有丰富血供,血流信号明 显;部分恶性结节生长缓慢,也会出现血流信号不明显的 情况,这些均给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带来困难 [6]。
2 三维超声
三维超声是在二维超声的基础上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发 展而来的,其利用电子计算机将采集的二维图像信息进行 三维重建,显示三维立体图像,从而可从任意角度和方向 对重建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空间关系进行观察。对比二维超 声,三维超声能够对各个切面实施重建,更加完整地显示 脏器整体解剖结构,从空间角度对病灶的良恶性鉴别提供 新线索,能够充分显示空间结构、血管形态、肿瘤与血管 空间位置等信息,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甲状腺结节,全面 掌握病情进展,提升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 [7] 。有研究报 道,三维超声可以清楚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结构、形态, 明确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可以指导临床医师对甲状腺结节 性质进行辨别 [8]。
三维超声能量图不仅可以显示二维超声血流信息,还 可以通过立体形式将其展示出来,包括血管的走向、血流 分布等。性质不一样的甲状腺结节在三维超声能量图中的 表现不一样,对于恶性甲状腺结节来说,其血管分布不均 匀并且内径增粗;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其血管内径较细且 分布规律均匀。有研究发现,恶性甲状腺结节三维血管能 量图血流灌注紊乱表现为树枝状,同时可见节段性增粗, 通过三维血管能量图可以明确病灶空间关系、血供等 [9]。
3 超声弹性成像
1991 年, OPHIR 等 [10] 首次提出超声弹性成像概念, 该概念建立于组织弹性的特点,即软的组织弹性大,硬的 组织弹性小,通过计算生物组织的弹性系数评估其硬度。 超声弹性成像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组织弹性系数差异,通 过超声探头在对组织施压情况下,组织会产生位移,收集 组织施压前、后反射的不同回波信号,根据变形或位移的程度,利用超声成像方法,结合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得 到组织硬度、弹性的相关信息。超声弹性成像包括应变力 弹性成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等, 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其 在肝脏、甲状腺、乳腺等方面得到推广应用 [11]。良性甲状 腺结节、恶性甲状腺结节组织硬度不一样,正常的甲状腺 组织主要由滤泡、胶质组成,良性甲状腺结节内部含有较 多的胶质和滤泡,所以硬度相对较低;而恶性甲状腺结节 肿瘤细胞替代了正常的滤泡和胶质,微血管形成,纤维组 织增多,形成大量砂粒体,质地通常较硬,而超声弹性成 像评级肿块硬度和病灶组织改变关系密切,因此,可以利 用这个特点,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获取的信息判断甲状 腺结节性质,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12] 。刘丽等 [13] 研究 探讨了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中的价值,结果发现,相比于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 像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较高,表明相比常规 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方面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诊断率更 高,更准确地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的不同性质。
超声弹性成像评估方法分为定性法、半定量法、定量 法。定性分析法有 4 分法 [14](3 分和 4 分都被认为是恶性 结节的可疑特征)、5 分法 [15](4 分和 5 分被认为是恶性 结节的可疑特征),是最经典的应变力弹性成像的评分方 法。目前通常以红色、蓝色、绿色代表病变区组织的硬度, 通常红色表示弹性系数小,组织较软;蓝色表示弹性系数 大,组织较硬;绿色表示组织弹性系数中等,并根据不同 颜色给予不同的评分。尽管定性分析法受主观因素影响较 大,但该方法直观、便捷,目前仍广泛应用于对良恶性结 节的诊断中。半定量分析法的常用指标之一是应变率比值 (SR)法, 该指标通过对甲状腺结节和周围正常组织的硬 度比进行计算,从而弱化了主观因素的影响,提供更为客 观、准确的组织硬度信息,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提供依 据。其中,参照物一般选择正常甲状腺组织或颈前肌群。 张长军等 [16] 研究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超声 弹性成像硬度分级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进行探究,其结果显示,硬度分级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 恶性是 > Ⅱ级为恶性, ≤Ⅱ级为良性,其对应的诊断灵敏 度、特异度分别为 83.69%、88.89%。然而当甲状腺存在甲 状腺弥漫性病变、多发结节等情况时,则难以或无法选取 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参照,从而影响疾病的诊断。定 量评估法包括检测剪切波速度、杨氏模量等,超声弹性成 像可以通过测量杨氏模拟量值减少操作者主观影响,直观 地反映甲状腺结节弹性特征信息,甲状腺结节硬度越大、 杨氏模拟量值越大,甲状腺结节硬度又与病理特征密切相 关,良性甲状腺结节质地相对较软,杨氏模拟量值低;恶 性甲状腺结节质地相对较硬,因此,杨氏模拟量值较高。
有研究显示,恶性甲状腺结节杨氏模拟量值和其边缘呈正 相关关系,恶性甲状腺结节边缘不规则,其浸润性生长特 点导致结节和周围组织粘连,纤维组织细胞增多,最终导 致周围组织局部硬度变硬 [17]。然而超声弹性技术成像也会 受到操作者施压、结节位置、结节内部钙化等因素影响。
4 超声造影
甲状腺腺体血供丰富,产生结节后又增加不同程度新 生血管,造成正常组织和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微血流灌注差 别较大。超声造影是超声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其是一种 纯血池显像技术,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利用血液中 造影剂气体微泡来增强组织内微血管的显示清晰度,增加 血管对比度,从而能更全面地了解血管分布及血流情况, 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微血流灌注差异进行观察分析 [18]。注 射用六氟化硫微泡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造影剂,其平均直 径小于红细胞直径,可以透过毛细血管进入动脉循环,并 且在血液中停留时间较长,不会堵塞血管,可以给检查者 提供充足的检查时间,完整显示造影剂在组织内增强、消 退的动态变化过程。超声造影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方法 有定性、定量分析两种方法。
4.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主要从造影 剂分布情况、增强速度、增强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欧洲 超声医学和生物学协会联合会的指导方针和建议指出,低 增强是超声造影最准确的恶性肿瘤预测指标,敏感度、特 异度、准确度均较高 [19] 。分析原因可能是,恶性甲状腺 结节可能会出现纤维化、液化、出血坏死等改变,造成 结节内血供不均,导致造影剂分布不均,从而表现出造影 不均匀低增强;恶性甲状腺结节过度生长会对血管造成破 坏,当破坏程度超过血管再生时,血管绝对数量将会减 少。陈萍等 [20] 研究中选取了 114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对 超声造影联合定量分析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 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超声造影诊断甲状 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 85.7%、特异性为 83.6%、准确度 为 84.5%。还有研究报道,增强模式有利于区分低、重度 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并且不均匀增强可作为恶性甲状 腺结节可靠预测指标,良性甲状腺结节多呈环形增强 [21]。 然而超声造影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也会出现误诊情 况,分析原因可能是,良性甲状腺结节也存在出血坏死、 纤维化等改变,出现造影特征显示不均匀低增强,出现假 阳而导致误诊。
4.2定量分析
时间- 强度曲线(TIC)是在血流动力学 信息基础上形成的,能够提供量化客观参数指标,大大减 少了观察者主观差异对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超声造影定 量分析是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更为有效的方法。达峰时间、消退时间、始增时间、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等是超 声造影定量分析常用的曲线参数。恶性甲状腺结节在生长 过程中浸润性生长破坏了正常组织结构,相比于正常组 织,其内部血管少,因此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造影剂进 入速度较慢,峰值强度低,达峰时间延长;良性甲状腺结 节内部血管形态变化不明显,表现为高增强或等增强,和 周围正常组织增强模式比较相似,定量指标与恶性甲状腺 结节差异较大 [22] 。因此相比病灶周围正常组织,良性甲 状腺结节表现为同时消退、同时显影,恶性甲状腺结节表 现为早消退、迟显影。李亮等 [23] 观察在甲状腺良恶性结 节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的价值,结果发现超 声造影定量分析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值得推广应 用。塔娜等 [24] 通过分析 72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 探究超声造影联合定量分析在甲状腺结节中应用效果,研 究结果显示,与良性甲状腺结节相比,恶性甲状腺结节达 到峰值时间较晚,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较低,提示超声 造影联合定量分析技术可用于甲状腺结节不同性质的判 断,定量参数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及达到峰值时间可反 应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血管灌注规律。综合来讲,超声造影 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方法,但实际 应用中可能受到检查费用、钙化情况、增强模式不固定等 因素的限制。
5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
超微血管成像技术是新型微血管血流成像技术,相比 常规超声,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更加清晰、详细地显示 甲状腺结节内部和外周微血流信号、血管分支情况,同时具 有高帧频、高空间分辨率、运动伪像少的特点,弥补了彩 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甲状腺结节内部血流的局限性[25] 。 非恶性甲状腺结节周围微血管通常较为完整,且内部分支 相对均匀;恶性甲状腺结节则周围微血管不完整且内部微 血管紊乱,超微血管成像技术在微血管血流信号方面更加 具有优势。孔晶等 [26] 的研究中对 50 例患者共 58 个甲状腺 结节行超微血管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量多普勒 血流显像,结果显示,超微血管成像显示甲状腺结节血流 分布的能力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量多普勒血流显 像,且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可用于鉴别诊断甲 状腺结节。超微血管成像技术相比其他检查方式,几乎不 存在血管溢出和角度依赖,并且能够更加真实且完整地显 示血管分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6 小结与展望
常规超声操作简便,对甲状腺结节有一定的检出效果, 但在鉴别结节性质方面欠佳,需联合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等提高诊断效果;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快速,对结节硬 度方面的检查效果较好,可以为甲状腺结节性质鉴别诊断 提供参考,但因为结节位置、内部钙化等因素影响,存在 误诊情况。超声造影能够提供量化客观参数指标,减少观 察者主观差异对检查结果产生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受到检 查费用、增强模式不固定等因素的限制。超微血管成像可 以更加清晰、详细地显示甲状腺结节内部和外周微血流信 号、血管分支情况,诊断效果相对较好;但目前,临床上 尚未有统一指标评估超声技术诊断效果。虽然超声技术不 断进步发展,临床诊断准确率不断提升,但现阶段没有单 独一项检查技术可以与病理结果完全一样。因此,临床上 未来应在常规超声基础之上,联合新型各类超声技术,进 一步提升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提 供可靠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 ,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编写组 . 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 甲状腺结节 [J]. 中华内科杂志 , 2008.47(10): 867-868.
[2] 丁华杰 , 那磊 , 龚雪 , 等 .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引导下甲状腺结 节细针穿刺活检对 C-TI-RADS4 类结节的诊断价值 [J]. 河北医 学 , 2023. 29(5): 782-785.
[3] 刘立志 , 李建国 . 超声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研 究进展 [J]. 黑龙江医学 , 2022. 46(19): 2345-2347.
[4] 林斐琦 , 余燕明 , 刘清求 , 等 .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特征及与 临床病理的关系 [J]. 福建医药杂志 , 2014. 36(5): 120-123.
[5] 崔可飞 . 超声造影对照病理结果对 TI-RADS 分级 3-5 级甲状腺 结节分级修正价值探讨 [D].郑州 : 郑州大学 , 2016.
[6] 阚玉琦 , 陈训 . 甲状腺结节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 [J]. 医学综述 ,2015. 21(8): 1462-1465.
[7] 韩露 , 赵海 , 宫术娟 . 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 的应用 [J]. 黑龙江医学 , 2015. 39(10): 1149-1150.
[8] 刘如玉 , 姜玉新 , 赵瑞娜 , 等 . 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对甲状腺结 节恶性风险分级评估的对比研究 [J/CD].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 电 子版 ), 2022. 19(4): 317-324.
[9] 马文琦 , 周茹 , 姜珏 , 等 . 甲状腺结节三维能量多普勒定量分析 与病理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 2018.34(5): 385-388.
[10] OPHIR J, CÉSPSPEDESI, PONNEKANTI H, et al. Elastography: A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imaging the elasticity of biological tissues[J].Ultrason Imaging, 1991. 13(2): 111-134.
[11] 刘媛 , 魏军平 .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研究进展 [J]. 医 学研究杂志 , 2015. 44(11): 3-5. 46.
[12] 陈彩霞 , 杨汇 , 余欢 . 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J]. 现代医用影像学 , 2023. 32(2): 386-390.
[13] 刘丽 , 杨美玉 , 匡莉 , 等 . 常规超声成像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对比研究 [J]. 安徽医药 , 2018. 22(4): 656-659.
[14] ASTERIA C, GIOVANARDI A, PIZZOCARO A, et a1 . US-elast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J]. Thyroid, 2008. 18(5): 523-531.
[15] RAGO T, SANTINI F, SCUTARI M, et a1. Elastography: New developments in ultrasound for predicting malignancy in thyroid nodules[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07. 92(8): 2917-2922.
[16] 张长军 , 刘百敬 , 王春辉 .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与硬度分级 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7. 33(5): 388-391.
[17] 李帅 , 樊秀齐 , 康春松 , 等 . 甲状腺结节杨氏模量最大值的影响 因素及其对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 [J/CD].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 ( 电子版 ), 2021. 18(12): 1185-1190.
[18] 施燕芸 , 李念芬 , 张文 , 等 . 超声造影成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对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19.18(2): 201-205.
[19] SIDHU P S, CANTISANI V, DIETRICH C F, et al. The EFSUMB guideline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in non-hepatic applications: Update 2017 (Long Version)[J]. Ultraschall Med, 2018. 39(2): e2-e44.
[20] 陈萍 , 朱连华 , 方可敬 , 等 . 超声造影结合定量分析技术在鉴别 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9. 41(6): 587-593.
[21] XI X H, GAO L Y, WU Q, et al. Differentiation of thyroid nodules difficult to diagnose with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and real-time elastography[J]. Front Oncol, 2020. 10(1): 112.
[22] 温泉 , 罗渝昆 , 樊亚红 , 等 .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鉴别甲状腺结 节良恶性价值 [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 2015. 36(5): 415-418.424.
[23] 李亮 , 荣新 , 张文 , 等 .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甲状腺结节鉴别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 2022. 24(11): 822-826.
[24] 塔娜 , 王霞 , 景江新 . 超声造影联合定量分析技术在甲状腺良恶 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J]. 河北医学 , 2020. 26(8): 1343-1347.
[25] 张懿瑶 , 丁中 , 张锋 . 超微血管成像、超声弹性成像及细针穿刺 活检对 TI-RADS 4 类甲状腺结节诊断的应用价值 [J]. 蚌埠医学 院学报 , 2021. 46(5): 661-665.
[26] 孔晶 , 杨薇 , 金金 , 等 . 超微血管显像、能量多普勒及彩色多普 勒血流显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比较 [J]. 中华超声影像学 杂志 , 2018. 27(7): 595-5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3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