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肿瘤患者身体成分对化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影响的 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09 16:37: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可能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使治疗效果不佳,影 响患者生存周期。身体成分与机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身体成分分析作为身体组分与机能的评估手段,能较好地预测抗肿瘤药 物的毒性与疗效。现就恶性肿瘤患者身体成分分析、身体成分检测方法、肿瘤患者身体成分对化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等方面进行 综述,为临床减少化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恶性肿瘤比良性肿瘤生长迅速,且肿瘤细胞活跃,可 能在生长过程中对周围组织器官造成压迫,产生疼痛感, 或引起某些器官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对机体产生比较明显 的影响;同时还可能通过血液系统、淋巴系统转移到其他脏器,发展为晚期恶性肿瘤,危及患者生命,使患者生 存期明显受限。化疗是许多恶性肿瘤治疗的标准程序,可 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但其同时也会作用于 机体正常细胞,引起诸多不良反应,导致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关于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是影响恶性肿 瘤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减轻化 疗所致不良反应是目前临床的一个研究重点。化疗剂量 通常是基于体表面积(BSA)计算的,但是这种计算方式 忽略了身体中单独的组织区室,例如瘦体质量(LBM ), LBM 被认为是药物分布的重要身体组织。部分研究表 明,骨骼肌构成了非亲脂性药物分布的瘦组织区室的重 要部分,因此, LBM 降低的患者药物分布体积更小,相 应局部药物血药浓度会增加,因此导致化疗药物毒性可 能增大 [1-2] 。有研究显示,在肌肉减少症患者中,BSA 较 大时,将驱动更高的绝对化疗剂量,可能分布在 LBM 内 被其代谢和清除,从而导致更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3] 。现 就肿瘤患者身体成分对化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影响进 行综述,为临床改善化疗药物造成的不良反应情况提供 参考。

  1 恶性肿瘤患者身体成分分析

  身体成分变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于 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肿瘤所致机体高代谢状态、各种原因 所致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均可导致身体各组分发生变化。 身体成分的影像学评估应用于临床实践,具有改善患者身 体机能和计算化疗剂量的潜力。鉴于身体成分对恶性肿瘤 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和预后的不良影响,或许通过恰当的营 养干预和体育锻炼可以改善患者疾病结局,但仍需要进一 步的临床试验去研究和验证。
\

  1.1 身体成分分析概述 身体成分分析作为人体生物 学的分支之一,反映了机体在细胞、分子等各种水平上 对内外因素的应答过程,研究者们依据水、蛋白质、矿 物质、脂肪等基本化学成分将人体分为若干组分,先 后建立了三类身体成分模型,即两组分模型、三组分 模型及多组分模型。常用的为两组分模型,将身体成 分分为脂肪组织(FM)和去脂肪组织(FMM)两部分。 FMM 亦可称为 LBM,包括肌肉、内脏、骨骼等。对于 恶性肿瘤患者来说,肿瘤疾病所致机体高代谢状态、各 种原因所致营养不良、慢性炎症均可导致人体各组分发 生变化 [4] ,因此通过对身体成分分析,不仅能观察患者 全身营养状况,也能够预测抗肿瘤药物毒性及患者预后 情况。

  1.2 恶性肿瘤与肌肉减少症 肌肉减少症通常被定义为 肌肉质量下降后的身体机能下降,伴或不伴有肌肉脂肪 浸润增加。对于患有肌肉减少症的肿瘤患者评估身体成 分很重要,在脂肪组织增加时的骨骼肌损失被称为少肌 性肥胖。BARACOS 等 [5] 人报道,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中肌肉减少症的总体患病率为 46.8%,其中 61% 的男性和 31% 的女性患有潜在的肌肉减少症,而存在体质量减 轻的患者只有 25%。蔡丽雅等 [6] 报道称,肿瘤化疗患者 罹患肌肉减少症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且肿瘤患者发生 肌肉减少症后更容易出现化疗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生存 质量低下和预后不良。因此,准确测量肌肉质量,识别 患有肌肉减少症的肿瘤患者并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非常 必要。

  2 肿瘤患者身体成分检测方法

  肿瘤患者最常用的身体成分评估包括人体测量方法、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 、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双 能 X 射线吸收测定法(DXA)及核磁共振(MRI)。

  2.1 人体测量方法检测身体成分 人体测量方法包括体 质量、皮褶测量、BMI 及体表, 但是由于无法区分骨骼肌 质量和脂肪组织,因此这种方法并不太准确。

  2.2 BIA 检测身体成分 BIA 借助置于体表的电极向被 测者输入单频率或多频率的微小电流,检测相应的电阻 抗及其变化,并通过公式计算获得人体各成分的含量,具 有无创、操作简单等特点。采用 BIA 法检测不同部位恶 性肿瘤患者,可及时发现患者潜在的营养风险并提供营 养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具有重要意义 [7] 。但 BIA 法也具有局限性,对于不同种 族、性别及 BMI 的人群,采用不用的 BIA 检测设备,或 采用不用的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的相位角的临界值均不 相同,因此对特定人群、特定癌种的相位角相关研究,并 不能推广应用于其他人群。同时还受机体水分变化影响, 机体的水分发生较大变化时,如患者出现严重脱水、水 肿、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情况,也会导致测量出现严重 误差。

  2.3 CT 检测身体成分 CT 利用 X 线的穿透性与人体内 不同的组织,对放射线衰减能力不同而进行成像,X 线示 穿透人体之后,射线强弱取决于各脏器内组织密度,如果 组织为密度较大的骨骼,就会吸收比较多的射线,检测器 就能检到比较弱的信号,且 CT 检查为无创检查,在临床 上应用广泛 [8]。CT 可以通过定量的方式对骨骼、脂肪和肌 肉进行检测,不仅可以提供肌肉质量信息,还可以同时提 供临近血管或器官的结构和关系等解剖学信息,帮助诊断 肌肉减少症。

  2.4 DXA 检测身体成分 DXA 是通过高低能量的两 种射线,同时穿过人体,在低能量时,骨骼的衰减程度 要比软组织衰减程度大;在高能量时,骨骼与软组织的 衰减程度是相当的,以此来区分骨组织与软组织,所 以 DXA 能非常精确地测量出人体骨密度。DXA 检测速 度快,辐射暴露低,操作简单,不需要操作者具备高超的技术技能; DXA 不仅可以区分瘦组织和脂肪,而且 可以测量特定区域的脂肪与 LBM 含量,对于评估与肥 胖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肥胖程度有重要的作用,但 DXA 并不是临床患者的常规检查,而且 DXA 无法区 分皮下脂肪与内脏脂肪,也无法区分瘦组织中的内脏与 肌肉 [9]。

  2.5 MRI 检测身体成分 MRI 的原理是利用一个强磁场 和一个微弱的电磁场,让被检测的物体中的原子核处于一 种特殊的状态,然后用一个探头来接收这些原子核发出 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图像显示出来,可以用来检测人 体内部结构和组织的影像,并获得高分辨率的影像,从 而获得更多的医学信息。 MRI 可以对身体成分进行精确 的分析,较高的成本是限制其在身体成分分析中广泛应 用的重要因素,而且 MRI 研究身体成分指标的数据非常 缺乏 [10]。

  3 肿瘤患者身体成分对化疗、靶向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 影响

  目前确定化疗剂量的方法是使用 BSA,且相关研究 表明,化疗药物剂量强度及临床疗效、毒性之间存在一致 的关系。尽管目前没有 BSA 计算的通用标准,但每种算 法基本上都基于患者的身高和体质量。然而,基于不同公 式对患者的 BSA 估计值在广泛的 BMI 值范围内变化不大 ( <10% ) [11] 。尽管基于 BSA 进行了标准化,但由于患者 的化疗疗效和毒性的个体化变化, 使用BSA 来确定成年肿 瘤患者的化疗剂量仍受到了质疑。

  3.1 LBM 与化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 根据 BSA 进行的化疗剂量没有考虑身体成分,可能会导致肌肉减 少症患者的药物暴露量增加。因此越来越多专家开始考 虑是否可以使用身体成分作为评估患者的用药剂量的标 准。LBM 是接受化疗方案患者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反 应和神经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因此,合理推断肌肉减少 症患者每单位 LBM 的药物暴露量可能更大,从而导致化 疗所致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增加。YOUN 等 [12] 人对 152 名 接受一线吉西他滨加白蛋白紫杉醇治疗的患者研究发现, 白蛋白紫杉醇剂量 /LBM 范围为 0.98~8.76 mg/kg 体质量,在 5.83 mg/kg 体质量阈值以上,58. 1% 的患者经历了 DLT, 阈值以下,则 36 .4% 的患者经历了 DLT,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 .05 ); 与低于该临界阈值的患者相比,高 于该临界阈值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率更高,这项 探索性研究表明,在接受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 治疗的患者中,骨骼肌与化疗毒性存在若干潜在关联。 BERINDAN-NEAGOE 等 [13] 研究中选取 62 名Ⅰ/ Ⅲ期结 肠癌患者,调查了基于 LBM 的 5- 氟尿嘧啶(5-FU)化疗毒性,发现整个人群的 5-FU/LBM 平均值在有、无毒性 方面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有、 无 DLT 的患者之间,每公斤 LBM 的剂量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 ),这项研究发现,基于 LBM 的剂 量可区分 DLT 高风险和低风险的患者。同样, ALI 等 [14] 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根据奥沙利铂剂量 /kg 体质量 LBM 的估计值将数据分为 3 .09~3 .55.最高剂量 /LBM 组中有 39 .9% 的患者发生 DLT,其中 25% 发生神经病 变,而最低剂量 /LBM 组中有 8.3% 的患者发生 DLT,且 没有神经病变, DLT 与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比较,均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 LBM 标准化的奥沙利铂 剂量可以强烈区分个体患者发生 DLT 的可能性,尤其是 周围神经病变。在新辅助化疗方面, TAN 等 [15] 研究报 道称,接受化疗的 89 名癌症患者中有 41.6% 发生 DLT, 同时与没有肌肉减少症的患者相比,肌肉减少症患者的 DLT 患病率更高,说明肌肉减少症是 DLT 的重要预测因 素。肌肉减少症和 LBM 的更高剂量化疗是化疗不良反 应增加的危险因素,而 ROLLINS 等 [16] 研究中对 98 名 接受基于吉西他滨化疗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亚组分析 发现,肌肉减少症与治疗毒性之间没有关联;而在更广 泛的文献中证实肌肉减少症已被认为是化疗毒性的危险 因素。

  3.2 LBM 与靶向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 除了化疗药 物,部分研究探索了身体成分与靶向药物毒性之间的关 系。MIR 等 [17] 研究报道了在接受索拉非尼治疗的 40 名肝 癌患者中,27.5% 的患者患有肌肉减少症,45% 的患者在治 疗的第 1 个月经历了 DLT,肌肉减少症患者的 DLT 发生 率明显高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 82% vs 31%),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ARRIETA 等 [18] 研究报道称,在入 组的 84 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与具有较高 LBM 和 BMI 值的患者相比,具有较低 LBM 和 BMI 的患者发 生了更多的 DLT( 71.4% vs 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该研究表明,营养不良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 者发生 DLT 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研究说明,LBM 降低 的患者药物分布体积更小,使得毒性增大。对于少肌型肥 胖患者来说,虽然增加的脂肪组织可以促进 BSA,增加 绝对化疗剂量,但相对药物分布体积可能不会以相同的比 例增加 [19-20]。因此,专注于增加肿瘤患者肌肉质量或预防 肌肉质量指数、密度降低的干预措施及根据肌肉质量调整 化疗剂量的研究可能对于预防肌肉减少症患者的化疗不良 反应很有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结合身体成分分析将帮助临床医师 早期识别肌肉减少症患者,促进基于 LBM 的个性化剂 量化疗的患者病情恢复,降低化疗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 [21] 。目前关于身体成分与化疗所致不良反应之间关 系的研究仍然较为少见且异质性很大,但倾向于建议化 疗剂量应更好地考虑身体成分而不是 BSA,未来的研究 应该致力于探索身体成分在肿瘤临床治疗中可能发挥的 作用。
\

  4 小结与展望

  本综述强调了评估身体成分的重要性,并表明肌肉 减少症可以作为化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的预测因 子,且在过去 10 年中, 身体成分已被确定为各种抗癌治疗 的毒性预测因素。在多个研究中,包括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使用卡培他滨化疗、结直肠癌患者使用 5-FU 化疗及肝癌 患者使用索拉非尼化疗,均发现肌肉减少症与化疗药物毒 性增加有关。肌肉减少症可以预测药物的过度暴露,从而 预测剂量依赖性毒性的发生。因此,评估身体成分可能是 整合到患者管理中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LBM 与药物 药代动力学的相关性比BSA 更好,许多细胞毒性化疗药物 分布于 LBM,因此, 肌肉减少症患者的化疗药物剂量相对 过高,具有过量的细胞毒性。特别是在几种恶性肿瘤中, LBM 或肌肉减少症比 BSA 更能预测 5-FU 相关毒性。因 此,设定身体成分可以为评估化疗相关毒性的风险,确定 化疗药物的最佳剂量提供额外的重要信息。但是目前关于 身体成分与化疗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关系的研究比较少见, 未来可以更多关注于患者的身体成分与化疗药物之间的关 系,个体化调整患者用药方式与剂量及在化疗期间对患者 进行及时的营养干预以提高患者对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耐 受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提高是未来需要共同努力 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1] 杨海梅 . 人体成分分析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 [D]. 长春 : 吉林大学 , 2020.
  [2] ALACACIOGLU A, KEBAPCILAR L, GOKGOZ Z, et al. Leptin,insulin and body composition changes during adjuvant taxane based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preliminary study[J]. Indian J Cancer, 2016. 53(4): 39-42.
  [3] 向谦 , 陈丽 , 付丹 , 等 . 肌肉减少症对接受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 2021. 26(2): 202- 207.
  [4] 张玲玲 , 王丽娇 , 杜红珍 , 等 . 321 例恶性肿瘤患者人体成分分析研究 [J/CD]. 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 2020. 7(3): 307-311.
  [5] BARACOS V E, REIMAN T, MOURTZAKIS M, et al . Body com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contemporary view of cancer cachexia with the us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e analysis [J] . Am J Clin Nutr, 2010. 91(4):1133S- 1137S.
  [6] 蔡丽雅 , 赵文芝 , 杨振鹏 , 等 . 肿瘤化疗过程中肌肉减少症的发生机制及维生素 D、ω-3 脂肪酸的作用 [J/CD]. 中国医学前沿杂 志 ( 电子版), 2020. 12(1): 13- 19.
  [7] 田宝文 , 张佳田 , 张国艳 , 等 . 基于人体成分分析营养干预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应用 [J]. 黑龙江医药科学 , 2019. 42(5): 25- 27.
  [8] 苏欣 . 人体成分评估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及 CT 人体成分分割深度学习模型的构建 [D]. 长春 : 吉林大学 , 2022.
  [9] 贺树萌 , 马善达 , 王伟 , 等 . 基于双能 X 射线透视成像的肺部肿瘤运动跟踪方法及临床评价 [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 2020. 26(2): 127- 132.
  [10] 邓官华 , 袁马军 , 蔡林波 . MRI 拉莫尔频率范围内人体不同部位 大肠癌组织的介电特性 [J]. 科学技术与工程 , 2018. 18(12): 159- 163.
  [11] 汪靖园 , 夏斌 , 袁鹏丽 , 等 . 探讨接受 BSA 指导用药剂量的乳腺 癌化疗患者个体间多西他赛药代动力学差异 [J]. 现代肿瘤医学 ,2021. 29(17): 3011-3015.
  [12] YOUN S, CHEN A, HA V, et al.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body composition as a predictor of dose-limiting toxicity in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treated with gemcitabine plus nab-paclitaxel[J].Clin Nutr, 2021. 40(8): 4888-4892.
  [13] BERINDAN -NEAGOE I, BRAICU C, PILECZKI V, et al . 5-Fluorouracil potentiates 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oxaliplatin on Colo320 colorectal adenocarcinoma cells[J]. J Gastrointest Liver,2013. 22(1): 37-43.
  [14] ALI R, BARACOS V E, SAWYER M B, et al. Lean body mass as an independent determinant of dose-limiting toxicity and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colon cancer treated with FOLFOX regimens[J]. CancerMed, 2016. 5(4): 607-616.
  [15] TAN B H L, BRAMMER K, RANDHAWA N, et al. Sarcopenia is associated with toxic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oesophago-gastric cancer[J]. Eur J Surg Oncol,2015. 41(3): 333-338.
  [16] ROLLINS, KATIE E, TEWARI, et al. The impact of sarcopenia and myosteatosis on outcomes of un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or distal cholangiocarcinoma[J]. Clin Nutr, 2016. 35(5): 1103- 1109.
  [17] MIR O, CORIAT R, BLANCHET B, et al. Sarcopenia predicts early dose-limiting toxicities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sorafenib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PLoS One, 2012. 7(5):e37563.
  [18] ARRIETA O, DE LA TORRE-VALLEJO M, LOPEZ-MACLAS D, et al . Nutritional status, body surface, and low lean bodymass/body mass index are related to dose reduction and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toxicity induced by afatinib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The Oncologist, 2015. 20(8): 967-974.
  [19] NATTENMULLER J, WOCHNER R, MULEY T, et al. Prognostic impact of CT-quantified muscle and fat distribution before and after first-line-chemotherapy in lung cancer patients[J]. PLoS One, 2017.12(1): e0169136.
  [20] 李怡 , 周福祥 . 少肌性肥胖对肿瘤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J/CD].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 , 2017. 4(4): 381-389.
  [21] WU W X, LIU X D, CHAFTARI P, et al. Association of body composition with outcome of docetaxel chemotherapy in metastaticprostate cancer: a retrospective review[J]. PLoS One, 2015. 10(3):e01220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4385.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