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进行母婴阻断的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04 16:11: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 )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孕妇对母婴阻断的临床疗效,为提升该疾病的 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徐闻县人民医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HBV 感染孕妇 89 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对照组(44 例)、观察组(45 例)。对照组患者妊娠期应用常规保肝治疗, 观察组患者妊娠期应用 TDF 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至分娩 当天。新生儿分娩后,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免疫阻断。在婴儿出生后第 6 个月对两组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 [ 血清 β2- 微 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 及肝功能 [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 红素(TBiL)] 水平;孕 30 周时及分娩前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新生儿出 生时和出生后 6 个月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 以及治疗后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 及组间血清 β2-MG、sCr、GFR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治疗前相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 ALP、AST、TBiL 水平均呈降低 趋势,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孕 30 周时及分娩前的血清 ALT 复常率、 HBV-DNA 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 6 个月的 HBsAb 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HBV 感染孕妇使用 TDF 治疗对母婴的阻断效果较 好,还能对孕妇肝功能进行改善,且不会对孕妇肾功能造成影响,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安全性较高,且疗效显著。

  乙型肝炎病毒(HBV)属于 DNA 病毒的一种,归为 嗜肝 DNV 病毒科,在人群中不仅具有较强的感染率,其 抵抗力也较强。HBV 可导致病毒性肝炎,严重时可引发 患者死亡。临床往往对 HBV 感染孕妇仅进行常规保肝治 疗,新生儿出生后再使用乙肝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 白进行联合免疫,但新生儿仍有 5%~10% 受到感染的概 率 [1-2] 。因此,在妊娠期对 HBV 感染孕妇采取治疗对阻断 母婴传播至关重要。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是 一种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该药具有高耐药基因屏 障、抗 HBV 效力强等特点,对 HBV 感染者能快速起到 减少血清病毒载量的作用 [3]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 TDF 治疗 HBV 感染孕妇对母婴阻断的疗效,以及治疗后 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徐闻县人民医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HBV 感染孕妇 89 例,应用随 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 例)、观察组(45 例)。对 照组患者年龄 25~43 岁,平均(37.43±3.64 )岁;孕 周 22~26 周,平均(24.54±1.13)周。观察组患者年龄24~44 岁,平均(37.46±3.62 )岁;孕周 21~26 周,平均 (24.58±1.11)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①符合《乙型 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4] 中 HBV 感染 相关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无过敏史;③既往无 肝硬化病史;④均为单胎妊娠。排除标准:①近期服用其 他抗病毒药物或免疫调节药物治疗;②合并严重的妊娠期 合并症及并发症;③合并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 毒、EB 病毒及巨细胞病毒等感染;④合并肝硬化及其他 系统严重疾病。研究经徐闻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 准实施,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

  1.2治疗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保肝治疗,包括: 对患者情绪、睡眠、日常饮食等进行指导性干预,针对 性地对患者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制剂、还原型 谷胱甘肽等保肝药物,分娩当天停止用药 [5] 。观察组患 者仅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齐鲁制药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 H20173185.规格: 0.3 g/ 片)治疗,清晨 空腹服药,用药剂量为 0.3 g/ 次,1 次 /d,分娩当天停止 用药。在新生儿分娩后 12 h 内,两组新生儿均接受常规 免疫阻断,使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 S20013003.规格: 2.5 g/50 mL/ 瓶)对新生儿进行静脉注射,使用重组乙型 肝炎疫苗(酿酒酵母)(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 司,国药准字 S20110026.规格: 0.5 mL/ 支,含 HBsAb 10 μg)对新生儿进行接种,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使用剂量为 200 IU,乙肝疫苗使用剂量为 0.5 mL,并且后续要严格按 照乙肝疫苗接种流程时间对新生儿进行接种。在婴儿出生 后对两组患者进行 6 个月随访。

  1.3观察指标 ①血清肾功能指标水平。分别在治 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 6 mL 空腹静脉血,并制备血清 (3 500 r/min,15 min),将其分为两份,放入 -20 ℃ 冰箱 中等待检测。取其中一份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中山 市新锐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型号:XR420A)对血清 β2- 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进行检测,并 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 =( 140 -年 龄)× 体质量(kg)× 1.03/ 血清肌酐(μmol/L)。②血清肝 功能指标水平。取上述待测样本中的另一份,使用全自 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天冬氨酸氨基 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进行检测。③血 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脱氧核 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及新生儿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HBsAb)阳性率。分别在患者孕 30 周时及分娩前采集血 液待检样本并制备血清(方法同上),使用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对血清 ALT 水平进行检测,使用荧光定量 PCR 法对 HBV-DNA 载量进行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 6 个月对新生 儿空腹静脉血(6 mL)进行收集, 离心制备血清(方法同 上),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 希森美康医用电 子(上海)有限公司,型号:HISCL-800] 对新生儿 HBsAb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所用检测试剂盒均来自上海科华生物 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依据《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 床指南(2020)》[4] 中 HBV 感染相关诊断标准,血清 ALT 复常标准:ALT 水平 <40 U/L 为正常;HBV-DNA 转阴标 准:机体 HBV-DNA 载量≤ 106 IU/mL。④不良反应。统 计两组孕妇羊水浑浊、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儿畸形 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 经 S-W 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组间 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 者组内及组间血清 β2-MG、sCr、GFR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

  2.2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血清 ALP、AST、TBiL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2.
\

  2.3两组患者血清 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及新生 儿 HBsAb阳性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孕 30 周时及分娩前 的血清 ALT 复常率、HBV-DNA 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新 生儿出生后 6 个月的 HBsAb 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

  2.4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 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6.67%( 3/45)低于对照组 22.73% ( 1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乙型肝炎在我国是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疾病,最主要 的途径就是母婴垂直传播,通常临床只对患者进行保肝治 疗,分娩结束后再进行抗病毒治疗,其虽能起到一定的作 用, 但一部分新生儿仍会受到感染 [6-7]。因此, 使用安全有 效的抗病毒药物对 HBV 感染孕妇实施治疗,对阻断母婴 垂直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TDF 能对病毒DNA 转录进行阻断, 促进HBV-DNA 的 转阴。 TDF 能减少病毒在肝细胞间的相互传播, 从而减少 肝细胞膜上靶抗原的表达, 促使 ALT复常;此外, 该药不 会对孕妇宫内胚胎发育造成影响, 安全性良好 [8-9]。本研究 中,观察组孕妇孕 30 周时及分娩前的血清 ALT 复常率、 HBV-DNA 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出生 后 6 个月的 HBsAb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总 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示 HBV 感染孕妇使用 TDF 治 疗对母婴孕妇的阻断效果佳,安全性较佳。

  AST 是反映机体肝脏损伤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当 HBV 感染孕妇肝脏受到损伤越严重, 其在机体中的水平越 高; ALP、TBiL 均是反应机体肝脏是否正常代谢的主要指 标,当 HBV 感染孕妇肝脏受到损伤时, 其在机体中的水平 会异常升高。 TDF 能快速被患者在口服后吸收, 降解为被 细胞激酶磷酸化的活性物质替诺福韦,能够与脱氧核糖底 物结合,从而起到抑制 HBV-DNA 病毒活性的作用,使肝 脏负担降低, 进而对肝脏进行有效保护 [10]。β2-GM、sCr、 GFR 是反映机体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 长期口服 TDF , 药物可能会在肾脏蓄积, 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本研究中,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LP、AST、TBiL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 组, 两组患者 β2-GM、sCr、GFR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在正常范围内,表示 HBV 感染孕妇使用 TDF 治疗能对患者肝功能进行改善,且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

  综上, HBV 感染孕妇使用 TDF 治疗对母婴的阻断效 果佳,还能对患者肝功能进行改善,且不会对患者肾功能 造成影响,安全性较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代娟 , 胡杰 , 彭胡 . 限制性因子黏液病毒抗性蛋白Ⅱ对乙型肝炎 病毒复制的影响 [J]. 成都医学院学报 , 2022. 17(5): 597-601.
  [2] 余姣 , 陈姬秀 , 薛建亚 , 等 . 血清 HBsAg 阳性孕妇血清细胞因子 水平对 HBV 母婴传播的影响 [J]. 实用肝脏病杂志 , 2020. 23(5):630-633.
  [3] 周荃 , 彭忠田 , 刘鑫阔 .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改善乙型 肝炎终点事件和远期疗效的 Meta 分析 [J]. 疑难病杂志 , 2019.18(9): 945-950.
  [4]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 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 (2020)[J]. 临床肝胆病杂 志 , 2020. 36(7): 1474-1481.
  [5] 蒋海燕 , 徐晓英 , 顾桂芳 . 妊娠中后期口服替诺福韦联合主被动 免疫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和安全性 [J]. 中西医 结合肝病杂志 , 2022. 32(6): 513-515. 519.
  [6] 李璐 , 邹怀宾 , 徐曼曼 , 等 . 慢性 HBV 感染孕妇发生妊娠期糖 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 37(10): 2303-2307.
  [7] 徐贤丽 , 劳晓洁 , 张春兰 , 等 . 替诺福韦酯与替比夫定在乙型肝 炎病毒母婴阻断中的疗效对比 [J]. 实用医学杂志 , 2020. 36(3):375-379.
  [8] 阴敏, 唐亮, 姜百灵 . 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治疗HBV 感染孕妇的疗 效及垂直传播阻断效果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19. 29(23):3632-3636.
  [9] 熊霞鹂 , 魏宏 , 朱云霞 , 等 .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对 HBV 感 染孕妇肾功能和胎儿生长发育的安全性研究 [J]. 实用肝脏病杂 志 , 2022. 25(4): 484-487.
  [10] 姜清河 , 高爱华 , 欧亚非 .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N-乙酰 半胱氨酸对重症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血清HMGB1、CTLA4 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2023. 33(1): 71-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27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