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4-02-01 14:08:2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 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98 例 ACI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用纤溶酶注射液治疗,观察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生活 自理能力 [Barthel 指数(BI)] 评分、血清神经生化指标 [ 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β(S100β) 、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 子(BDNF) ] 水平、炎性因子 [ 正五聚蛋白 3(PTX3)、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 水平, 以及不良反应、再梗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1.84%(45/49),高于对照组的 75.51%(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治疗后, 观察组 NIHSS 评分及血清 S100β、sICAM-1、M-CSF、PTX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BI 评分及血清 NGF、BDN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随访 6 个月, 观察组再梗死发生率为 2.04%(1/49), 低于对照组的 16.33%(8/4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 ACI 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 效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元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再梗死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用纤溶酶 注射液。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纤溶酶,炎性因子,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Effects of 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Fibrinogenas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of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YAO Xiuna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Puyang, Puyang 457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Fibrinogenas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98 patients with ACI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options,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Fibrinogenase injectio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uxuetong inje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neurological function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the self-care ability [Barthel index (BI)] score, the serum neurobiochemical indexes [central nervous system specific protein β (S100β),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levels,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pentraxin 3 (PTX3),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M-CSF)] levels,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re-infar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84% (45/49), which was higher than 75.51% (37/49)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S100β, sICAM-1. M-CSF and PTX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I score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NGF and BDNF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0.05). After 6 months of follow-up, the incidence of re-infar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4%(1/49),which was lower than 16.33%(8/4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Shuxuetong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Fibrinogenase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ACI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reduce 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reduce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promote the neuron regeneration, improve the self-care ability of these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e-infar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Fibrinogenase injection treatment.

  【Key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Shuxuetong injection; Fibrinogenase; Inflammatory factor; S100β; NGF; BDNF

  急性脑梗死(ACI)是神经系统常见病,致残、致死率较高,其起病急促,病情进展快,尽早予以 溶栓治疗可挽救缺血半暗带,但许多患者入院时已 经错过了溶栓时间窗,只能采取抗凝、抗栓、降纤 等治疗 [1] 。纤溶酶注射液属于降纤药,能降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溶 栓和抗栓作用 [2] 。疏血通注射液为中成药,主要成 分是水蛭、地龙提取物, 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 促循环等作用 [3] 。因此,本文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 合纤溶酶注射液治疗 ACI 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98 例 ACI 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 标准:符合 ACI 诊断标准 [4] ;经头颅 CT 或磁共振 成像检查确诊为 ACI;临床资料完整;年龄 <75 岁; 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 6~24 h;美国国立卫生 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评分 6~20 分。排除标 准:伴脑出血;合并颅脑外伤或肿瘤;伴有严重心 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多脏器功能衰竭; 合并代谢性或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入院前 1 个月内有消化道出血史;合并精神疾病或痴呆。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9 例。对照组男 27 例, 女 22 例; 年龄 41~70 岁, 平均(56.11±3.4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6.5~17.5 h, 平均(11.95±2.40) h;梗死部位:基底节区 27 例, 脑叶 13 例,小脑 9 例;基础疾病:高血压 15 例, 糖尿病 9 例,冠心病 8 例;饮酒史 29 例,吸烟史 23 例。观察组男 30 例, 女 19 例; 年龄 38~73 岁, 平均(55.36±4.0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 6.5~17.8 h, 平均(12.03±2.44) h;梗死部位:基底节区 24 例, 小脑 11 例, 脑叶 14 例;基础疾病:高血压 17 例, 糖尿病 10 例,冠心病 6 例;饮酒史 30 例,吸烟 史 2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抗血小板聚集、降 血脂、调控血压、降低颅内压、纠正高血糖、营养 脑神经等常规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纤溶酶注射液(北 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1022157. 1 mL∶100 U)治疗, 首日剂量100 U/d,加入25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1 次 /d;次日起, 剂量增至 200 U/d,连续用药 14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牡 丹江友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 Z20010100. 2 mL)治疗,6 mL/ 次, 与 500 mL 5% 葡萄糖注射 液混合, 静脉滴注,1 次 /d,连续用药 14d。

  1.3 观察指标 (1)治疗 14 d 后,比较两组临床 疗效。 痊愈:治疗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 >90% ; 显 效: 治 疗 后 NIHSS 评 分 较 治 疗 前 降 低 46%~90% ;有效:治疗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降 低 18%~45%;无效:治疗后 NIHSS 评分较治疗前 降低 <18%。总有效率 = (痊愈 + 显效 + 有效)例 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14 d 后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采用 NIHSS 评 估患者神经功能,包括意识、构音障碍、语言、感 觉、凝视、面瘫、视野、上下肢运动、肢体共济失调、 忽视等项目,总分 42 分, 分值越高表示神经功能 受损程度越严重;采用 Barthel 指数(BI) 评价患 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穿衣、修饰、洗澡、进 食、用厕、小便控制、大便控制、床椅转移、上下 楼梯、平地行走等项目,总分 100 分, 分值越高表 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好。(3)比较两组治 疗前、治疗 14 d 后血清神经生化指标水平。采集 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 离心(3000 次 /min, 时间 10 min, 半径 8 cm) 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检测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 β(S100β) 、神经生长 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水 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14 d 后血清炎性 因子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 离心取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正五聚蛋白 3(PTX3)、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1)、巨噬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M-CSF) 水平。(5)比较两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6) 随访 6 个月, 比较两组再梗 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1.84%(45/49),高于对照组的 75.51%(37/49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比较 治 疗前, 两组 NIHSS、BI 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P>0.05) ;治疗 14 d 后, 两组 NIHSS 评分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 BI 评 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 组 治疗 前 后 血 清神 经 生 化指 标 水 平 比 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 NGF、BDNF、S100β 水平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14 d后,两组血清 NGF、BDNF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 S100β 水平均低于 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 前,两组血清 sICAM-1、M-CSF、PTX3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14 d 后,两 组 血 清 sICAM-1、M-CSF、PTX3 水 平 均 低 于 治 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

 
        2.6 两组再梗死发生率比较 随访 6 个月, 观察 组发生再梗死 1 例(2.04%) ,对照组发生再梗死 8 例(16.33%), 观察组再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4.P=0.036 )。


\

 
  3 讨论

  ACI 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血管、血栓形成引发的脑组织软化、坏死。及时予以溶栓治疗能 促进患者血管再通,减轻神经损伤,但许多患者入 院时已错过静脉溶栓时间窗,采用常规溶栓药物治 疗无法获益 [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 照组,治疗后 NIHSS 评分及再梗死发生率低于对 照组, 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纤溶酶注射 液的主要成分是从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中提取的蛋 白水解酶,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FIB), 降 低 FIB 水平,溶解血栓,并抑制血栓形成,还可抑 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再梗死发生率 [6] 。而疏血通注 射液的主要成分为水蛭、地龙提取物,能延长凝血 时间,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 形成,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同时,其还有 解热、降压、镇静、抗惊厥等作用 [7] 。疏血通注射 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促进血 栓溶解,避免血栓形成,降低再梗死发生率,减轻 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8]。

  有研究报道,脑组织损伤可诱发神经胶质细 胞和神经元破裂,导致大量神经因子释放入血,其 中 S100β 具有神经毒性,可导致神经元凋亡,而 NGF、BDNF 是神经营养因子,可促进受损神经元 修复 [9]。脑梗死急性期的神经损伤还与炎性因子水 平升高有关。sICAM-1 为诱发脑动脉粥样硬化的独 立危险因素,其水平可反映脑组织炎性损伤程度; M-CSF 为促炎因子, 可促进单核 / 巨噬细胞的增殖, 增加其黏附性;PTX3属急性时相蛋白, 由巨噬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在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 体内呈高表达趋势 [10-11]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 14 d 后观察组血清 NGF、BDN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S100β、sICAM-1、M-CSF、PTX3 水 平 均 低 于 对 照组,表明联合治疗可减轻脑组织炎症,促进受损 神经功能恢复。分析原因为疏血通注射液、纤溶酶 注射液均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大脑微循环,改 善神经元供氧,减轻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性因子 水平, 从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12]。本研究结果同时 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用疏血通注射液未显著增加不良反应, 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注射液治 疗 ACI 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炎性因子水 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元修复,提高患 者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再梗死发生率,效果优于单 用纤溶酶注射液。

  参考文献

  [1] 谷亚伟,楚旭,赵岚,等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伴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研究 [J]. 中华神 经科杂志, 2022 ,55( 3 ): 210-215.

  [2] 刘晓文,高永超,王少婵,等 . 双抗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缺 血性脑卒中的量效学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老年 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 ,24( 6 ): 618-621.

  [3] 于建锋,张丽,彭飞,等 . 电针任督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 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影响 [J]. 湖 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24( 2 ): 34-37.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 病学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J]. 中华神经科 杂志, 2018 ,51( 9 ): 668-682.

  [5] 李谷维 . 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 [J]. 神经 损伤与功能重建,2021.16(6):357-358.

  [6] 张建民,王丽蓉 . 纤溶酶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3):373- 374.

  [7] 李帅,秦永明,冯康,等 . 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J]. 中西 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8):3222-3225.

  [8] 崔晓燕,王圣,岑运光,等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 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血脂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J]. 中华中 医药学刊,2021.39(6):213-216.

  [9] 韩小磊, 王峰, 王伟民,等 . 益气活血中药对脑梗死血清 NGF、BDNF 含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 [J]. 中华中医 药学刊,2023.41(2):108-111.

  [10] 于海群,程锦锦,袁艳 .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正五聚蛋白 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与 溶栓疗效的关系研究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 19(4) : 85-88.

  [11] 刘浩, 吴瑞杰, 丁玉雪, 等 . 血清 PTX3、Cav-1、hs-CRP 与 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J]. 神经损伤与功能 重建,2021.16(11):653-655.

  [12] 马富辉 . 纤溶酶注射液联合疏血通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观察 [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3):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25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