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26 10:48: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80 例 AMI 后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两组均 行介入治疗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 疗效, 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 [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cTn)T、cTnI、游离脂肪酸(FFA)]水平,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 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治疗后,观察组 LVEF、 CO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NT-proBNP、cTnI、cTnT、FF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0.05); 两组不良 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AMI 后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 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效果优于单纯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沙库巴曲缬沙坦,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功能,心肌损伤,不良反应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ombined with Sacubitril/Valsartan in treatment of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fter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XU Xiaobo

  (CCU of Xuchang Central Hospital, Xuchang 461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effects of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ombined with Sacubitril/Valsartan in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0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fter AMI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nd basic treatment.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acubitril/Valsartan,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 cardiac output (CO),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 (LVEDD), 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 (LVESD)] levels, the myocardial injury markers [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 cardiac troponin (cTn) T, cTnI, free fatty acid (FFA)]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 (38/40), which was higher than 77.50% (31/4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LVEF and CO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LVEDD, LVESD, NT-proBNP, cTnI, cTnT and FFA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0.05). Conclusions: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combined with Sacubitril/Valsarta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fter AMI can improve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mprove the levels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and reduce the levels of myocardial injury marker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Sacubitril/Valsartan treatment.

  【Keywords】 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Sacubitril/Valsart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failure; Cardiac function; Myocardial injury; Adverse reaction

  心力衰竭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常见的并发 症 [1]。介入治疗可解除梗死,改善心肌灌注,但部 分患者再灌注治疗后仍会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沙库巴曲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具有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 [2]。重组人脑利钠肽的作用机制与心室肌产生的内源性脑钠肽相似,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 [3]。本文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AMI 后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 本院收治的 80 例 AMI 后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前瞻性 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 疗指南 2018》中相关诊断标准 [4] ;经心电图、心 肌酶谱检查确诊;发病至入院时间 <12 h; 美国纽 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 ~ Ⅳ级; 年 龄≤ 75 岁;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 40%。排 除标准: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等其他原因所致心 力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肾功能异 常;认知或精神障碍;合并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性 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 者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 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男 22 例, 女 18 例; 年龄 42~74 岁, 平均(58.12±5.18) 岁; 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 9 例, Ⅲ级 24 例, Ⅳ级 7 例。 观察组男 23 例, 女 17 例;年龄 43~75 岁, 平均(59.24±4.98) 岁; NYHA 心功能分级:Ⅱ级 8 例, Ⅲ级 23 例,Ⅳ级 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介入治疗,术后予以抗凝、 抗血小板聚集、强心、利尿等基础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片(Novartis Singapore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Private Ltd.,国药准字 HJ20170362.50 mg)治疗, 初始剂量 25~50 mg/ 次,2 次 /d,之后根据患者耐 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直至最大剂量 200 mg/ 次, 2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重组人脑 利钠肽(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20050033.0.5 mg/500 U)治疗,先予以冲击剂量 1.5 μg/kg 静脉推注,推注时间 >1min, 之后以维持 剂量 0.0075 μg/(kg·min)静脉滴注, 后续根据血流 动力学指标调整剂量为 0.0075~0.02 μg/(kg·min), 维持治疗 3 d。两组均连续治疗 6 周。

  1.3 观察指标 (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显效: 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NYHA 心功能分 级改善 2 级及以上;有效: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有所改善,NYHA 心功能分级改善 1 级;无效:未 达上述标准。总有效率 =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 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水平。采用 PHILIP 多普勒超声仪检测 LVEF、心 排血量(CO)、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3)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采集患者空腹 静脉血 3 mL,以 3000 r/min, 离心半径 15 cm,离 心 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 测 N 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 白(cTn)T、cTnI 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游 离脂肪酸(FFA)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 77.50%(3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 前,两组 LVEF、CO、LVEDD、LVESD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LVEF、CO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 组,两组 LVEDD、LVESD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 疗前,两组 NT-proBNP、cTnI、cTnT、FFA 水平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 组 NT-proBNP、cTnI、cTnT、FFA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3.


\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15.00%(6/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为 10.00%(4/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AMI 后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行介入手术可改善心 肌血流灌注,但术后需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以降 低病死率。沙库巴曲缬沙坦由沙库巴曲和缬沙坦组 成,前者属于脑啡肽酶抑制剂, 可减少脑钠肽降解; 后者属于血管紧张Ⅱ受体拮抗剂, 可抑制血管收缩, 降低水钠潴留,抑制心室重构 [5]。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内源性脑利钠肽具有相同的 生物活性,可抑制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 的激活,从而舒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保护心功能 [6]。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 LVEF、CO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抑制脑啡肽酶,刺激利钠肽分泌,还可抑制血管收缩,促进尿、钠排泄,改善心功能 [7]。而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通过补充外源性利钠肽来降低心脏负荷, 有效抑制心室重构, 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8]。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观察组 NT-proBNP、cTnI、cTnT、FF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重组人脑利钠肽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 β 转录,阻止炎性因子释放,减轻心肌纤维化和心肌损伤,从而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9-10]。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用药未增加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 坦治疗 AMI 后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 效果优于单纯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参考文献

  [1] 常鑫迪,卫靖靖,郝轩轩,等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 梗死后心力衰竭疗效与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J]. 中国中药杂志, 2021.46(5): 1250-1259.

  [2] 李云瞾, 吴辉, 刘滴, 等 .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 竭中的应用进展 [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1.37(1): 12-15.

  [3] 张纪元,吕果,刘娜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 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J]. 血栓与止血学,2022.28(2): 280-282.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 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中国心 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8[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8.46 (10): 760-789.

  [5] 赵静,曾圆圆,张晶芳,等 .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14(6): 644-649.

  [6] 许文克,史永恩,孟祥斌,等 .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用药对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血清半乳糖凝集素 -3、正五聚蛋白 -3 水平的影响 [J]. 世界临床药物, 2021.42(5): 381-387.

  [7] 刘恒,杨亚楠,于祯,等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22(9): 910-914.

  [8] 蒋悦,王琦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发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0.30(2):167-169.

  [9] 方如民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对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2017.46(4): 378-380.

  [10] 王晓莉 . 心肌保护干预对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2.35(6): 937-9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20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