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心可舒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脂及心肌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天津航医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93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46例)接受对症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47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可舒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周发作频率、心绞痛每次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每周发作频率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心绞痛每次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更短;血清TC、TG、CK-MB、cTn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两组患者LVESD、LVEDD均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更短,LVEF、SV、CO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应用心可舒胶囊治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降低血脂水平,并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氯吡格雷;心可舒胶囊;心功能;心肌损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是一种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类。目前,国内对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主要以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除常规对症治疗外,主要通过氯吡格雷来阻滞血小板的激活与聚集,降低血管内血流阻力,减少血栓发生,但其也可导致头痛、眩晕等不良反应[1]。中医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归属“胸痹”“心痛”“厥心痛”范畴,认为其多是由于肺腑功能渐衰,损伤脾胃或者七情内伤所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使脉络不通,而发生疼痛,因此,治疗时应以活血通脉为治疗原则[2]。心可舒胶囊内含有山楂、三七、木香等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心可舒胶囊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天津航医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93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6例)年龄42~71岁,平均(59.63±5.42)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2.04±0.82)年;男性24例,女性22例;合并高血脂5例,高血压8例,缺血性心律失常6例,糖尿病10例。观察组患者(47例)年龄43~72岁,平均(59.21±5.17)岁;病程7个月~5年,平均(1.98±0.79)年;男性26例,女性21例;合并高血脂7例,高血压7例,缺血性心律失常8例,糖尿病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西医诊断符合《冠心病诊疗策略》[3]中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疗常规》[4]中“胸痹”的标准;非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对研究使用药物无过敏性反应。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或造血功能障碍;既往有心脏手术史;合并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缺陷。本研究已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控制饮食、抗凝、抗血小板、调脂及基础疾病的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规格:75 mg/片)治疗,75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可舒胶囊(山西迈迪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4021761,规格:0.3 g/粒)治疗,1.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如患者于治疗期间心绞痛突然发作,则以硝酸甘油片(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1022,规格:0.5 mg/片)0.25~0.5 mg舌下含服缓解疼痛,如15 min中内药物剂量达1.5 mg后症状仍未缓解,应立即就医。
1.3观察指标①心绞痛缓解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周发作频率、每次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②血脂与心肌损伤指标。采集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4 mL,进行离心处理(3 000 r/min、10 min)得到血清,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桂林优利特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型号:URIT-8036)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标本中肌钙蛋白(cTnT)水平。③心功能。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P22S)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水平。④不良反应。统计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皮疹、腹泻及消化不良等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经S-W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绞痛缓解相关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每周发作频率降低,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心绞痛每次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血脂与心肌损伤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TG、CK-MB、cTn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水平均显著缩短,且观察组更短,LVEF、SV、CO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所致的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形成血栓所致,胸痛是其最主要临床表现。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拮抗剂,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受不良反应所限,应用限制严格[5]。
中医认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肾等脏,是以气虚、气阴两虚及阳气虚衰为本,血瘀、寒凝、痰浊、气滞为标的本虚标实病证,以致更易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气滞则血行不畅、心脉瘀阻,故见心胸满闷、隐痛阵发,因此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多为气滞血瘀证,治宜疏调气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心可舒胶囊中以丹参为君药,主活血化瘀;以葛根、三七为臣药,可活血通脉,助君药活血化瘀之功;以山楂为佐药,行活血导滞、降脂化痰之效;以木香为使药,行气止痛,使气行血行,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化瘀止痛之功[6]。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每周发作频率更低,硝酸甘油用量更少,心绞痛每次持续时间更短,血清TC、TG、CK-MB、cTnT水平均更低,表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心可舒胶囊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降低血脂水平,并减轻心肌损伤。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LVESD、LVEDD水平均显著缩短,LVEF、SV、CO水平均显著升高,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心可舒胶囊治疗可改善心功能水平,且安全性良好。分析其原因,引起冠心病的根本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发展,而粥样斑块又会损伤血管壁,凝血系统被激活,产生血栓,进而影响心脏血流,导致心肌缺血,心功能损伤,氯吡格雷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能够有效延缓这一进程,减轻心肌缺血,抑制病情加重,但作用单一。心可舒胶囊中丹参中所含丹参酮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及减少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能够改善心脏供血、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负荷,使心功能得到提高[7]。葛根中所含葛根素、甲氧基葛根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则可以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对心脏细胞形成保护,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减轻由于心脏缺血对心功能形成的不良影响[8]。三七中所含三七皂苷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并增加心肌供氧,从而改善心功能水平[9]。心可舒胶囊与氯吡格雷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从多方面改善心肌缺血,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10]。
综上,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心可舒胶囊治疗可减轻临床症状,减少硝酸甘油用量,降低血脂水平,并减轻心肌损伤,改善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但本研究对样本观察时间较短,未分析患者使用药物的远期疗效,需完善设计后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车忠应,张珍,刘亭亭.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808-2809.
[2]陈晓红,张勇,陈秀红.舒冠颗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5):923-926.
[3]贾永平.冠心病诊疗策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134.
[4]陈园桃.中医病证诊疗常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0.
[5]付进红.冠脉通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1):147-151.
[6]王秋棠,陈颖,吴锐,等.心可舒胶囊联合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2):4299-4303.
[7]丁凡,王拥军,张岩.丹参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2):659-662.
[8]孙华,李春燕,薛金涛.葛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11):1097-1101.
[9]石礼平,张国壮,刘丛盛,等.三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J].中国中药杂志,2023,48(8):2059-2067.
[10]肖祖华,钟德福,丁富莲,等.心可舒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5):588-5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