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可逆性肾动脉狭窄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估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05 10:19: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的、可逆的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2K1C-RHR )模型,模拟临床中肾动脉狭窄患者血运重建 的过程,并观察狭窄前后大鼠收缩压(SBP )的动态变化,评估模型的可逆性。方法 选择 50 只体质量为 250~300 g 的 SPF 级健康 Sprague Dawley(SD )雄性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狭窄 3 d 组( 10 只) 、狭窄 5 d 组( 10 只) 、狭窄 7 d 组( 10 只) 、狭窄 14 d 组( 10 只)、狭窄 21 d 组( 10 只)等模型组,另选择 5 只同类大鼠作为假手术组。使用内径为 0.3 mm 的食品级硅胶管缩窄肾动脉,并 在缩窄肾动脉前、解除肾动脉狭窄前、解除肾动脉狭窄后分别测定大鼠的 SBP 。结果 狭窄 3 d 组和狭窄 14 d 组的大鼠在狭窄术后各死 亡 1 只,狭窄 21 d 组大鼠解除狭窄后死亡 2 只。与狭窄前比,解除狭窄前模型组各组大鼠 SBP 均显著升高,且狭窄 14 d 前随着狭窄时 间的延长,SBP 升高越明显,狭窄 14 d 后 SBP 升高缓慢;狭窄 14 d 组大鼠狭窄前后 SBP 差值( ΔSBP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与解除狭 窄前比,解除狭窄后模型组各组大鼠 SBP 均显著下降;与狭窄 3 d 组比,狭窄5 d 组、狭窄7 d 组大鼠的 ΔSBP 均显著升高;狭窄 7 d 组 大鼠 ΔSBP 显著高于狭窄 3 d 组及狭窄21 d 组大鼠,且狭窄21 d 组低于狭窄5 d 组(均P<0.05 )。 结论 对于 2K1C-RHR 模型大鼠, 在狭窄 7 d 内解除肾动脉狭窄其 SBP 容易恢复,狭窄时间越长,SBP 越不容易恢复,因此建立可逆性肾动脉狭窄大鼠模型是可行的,此 模型的建立为今后探索最佳肾动脉血运重建的时机奠定了基础。

  肾血管性高血压(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 RVH ) 通常是由肾动脉闭塞或肾动脉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 RAS)而引起肾脏灌注压下降,激活肾素 - 血管紧张 素 - 醛固酮系统(RAAS),最终导致血压升高。RAS 引 起的 RVH 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其中动脉粥 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 ARAS)是引起 RAS 最主要的病因,约占 RAS 患者的 80% [1-2] 。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2K1C-RHR)模型是 研究肾血管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动物模型之一,最初有研究 应用不同尺寸的银夹缩窄狗的肾动脉进行模型的制作,从而为 RVH 产生的机制及对其他器官影响的研究奠定了基 础 [3-4]。然而, 由于传统的银夹材质软, 易变形,内径容 易发生改变,且容易脱落,往往会造成模型的成功率下 降。基于此,本研究使用食品级硅胶管缩窄肾动脉,既可 保证 RAS 程度一致,又可以避免 RAS 的材料脱落,从而 提高模型重建成功率。在 2K1C-RHR 大鼠模型建立成功 后,还需恢复狭窄的肾动脉,以满足肾动脉血运可以复通 的条件,本研究模拟临床中的肾动脉血运重建的过程,并 探究模型的可逆性,为今后研究降压药与支架置入术对大 鼠血压的影响奠定基础,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55 只体质量为 250~300 g 的健康 Sprague Dawley( SD)雄性大鼠,SPF 级,购于北京维通利华实验 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京) 2017-0005. 饲养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医学动物实验中心。所有动物实验 方案均符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动物伦理委员会相关规 定与条例。

  1.2实验方法

  1.2.1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开始前,将大鼠置于带有垫料 的鼠笼,并置于专门饲养大鼠的屏障中,自由进食、饮 水,室温保持在 25 ℃ 左右,对大鼠进行至少 1 周的适 应性喂养。将 50 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狭窄 3 d 组(10 只)、狭窄 5 d 组(10 只)、狭窄 7 d 组(10 只)、 狭窄 14 d 组(10 只)和狭窄 21 d 组(10 只),将另 5 只 同类大鼠作为假手术组。除了假手术组外,其他统称为 模型组。术前 3 d 所有大鼠均灌胃阿司匹林肠溶片(石 家庄康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3024364.规格: 25 mg/ 片),剂量为 9 mg/kg 体质量,1 次 /d,连续使用 3 d。
\

  1.2.2 模型构建及解除肾动脉狭窄方法 术前禁食 12 h 后,使用装有异氟烷(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兽药字 020037015.规格: 100 mL/ 瓶)的小动物麻醉机 (天津德鸿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DHS-MS-3)对大 鼠进行吸入麻醉。将大鼠置于 37 ℃ 的恒温加热垫上,固 定四肢,剃除腹部毛发,碘伏消毒术区皮肤。于肋弓下 腹正中线外侧偏左 0.5~1 cm处作一长 2~3 cm 的切口纵行 切开,用组织剪将肌肉剪开相应大小的开口,充分暴露 腹腔后,用纱布将左侧的结肠和小肠推至右侧显露左侧 肾脏,将左侧肾动脉与肾静脉分离,管径较细的为肾动 脉,粗的为肾静脉,如图 1-A 所示。在靠近主动脉处的 肾动脉上套入内径为 0.30 mm,厚约 1 mm 的食品级硅胶 管,如图 1-B 所示。手术结束后,取出腹腔内的纱布,处 理干净渗液,仔细检查腹腔内无出血和肠管损伤后,恢 复肠管的生理位置,然后用 5-0 丝线依次间断缝合关闭腹 膜、肌肉及皮肤。假手术组的大鼠除了没有进行肾动脉 缩窄外,其他操作均与模型组相同。术后继续灌胃使用阿 司匹林至解除狭窄的前 1 天,剂量同术前。模型组的大 鼠分别于术后 3、5、7、14、21 d 时拆除软管,均再次打开腹 腔,仔细分离肾动脉周围组织并取出置入的硅胶管,其中 狭窄 7 d 组大鼠取出硅胶管后肾动脉如图 1-C 所示。各模 型组大鼠取出硅胶管后,仔细检查腹腔内无出血和肠管损 伤后,恢复肠管的生理位置,然后用 5-0 丝线依次间断缝 合关闭腹膜、肌肉及皮肤,术后观察 1 h,然后单独饲养, 允许自由进食和饮水。每次手术结束后,各大鼠均肌肉注 射头孢呋辛钠(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00410.规格: 0.75 g/ 支),剂量为 0.2 g/kg 体质量, 3 次 /d,连续使用 3 d。

  1.2.3 血压测量方法 清醒状态下的大鼠,在肾动脉狭窄 模型建立前、解除肾动脉狭窄前、解除肾动脉狭窄后分别 用小动物无创血压测量仪(北京众实迪创科技发展有限 责任公司, 型号:ZS-BPIV)测量收缩压(SBP)。测量前, 将保温桶调节至适当温度,并诱导大鼠进入温度适宜且具 有黑暗环境的保温桶中,用鼠袋裹住保温筒,将测压气囊 置于鼠尾根部,待其安静至少 10 min 再进行测量,测量 3 次 SBP,取平均值。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肾动脉狭 窄前后 SBP 差值(ΔSBP)。②比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 鼠解除肾动脉狭窄前后 ΔSBP。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 S-W 法检验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 差齐,以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t 检验,多组间比较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肾动脉狭窄前后 ΔSBP比 较 狭窄 3 d 组和狭窄 14 d 组的大鼠在狭窄术后各死亡 1 只,狭窄 21 d 组大鼠解除狭窄后死亡 2 只。与狭窄前 比,解除狭窄前模型组各组大鼠 SBP 均显著升高,且狭窄 14 d 前随着狭窄时间的延长,SBP 升高越明显,狭窄 14 d 后 SBP 升高缓慢,狭窄 14 d 组狭窄前后 ΔSBP 显著高于其他 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图 2.
\
\

  2.2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大鼠解除狭窄前后 ΔSBP比 较 与解除狭窄前比,解除狭窄后模型组各组大鼠 SBP均显著下降;与狭窄 3 d 组比,狭窄 5 d 组、狭窄 7 d 组 大鼠的 ΔSBP 均显著升高;狭窄 7 d 组大鼠 ΔSBP 显著高 于狭窄 21 d 大鼠,且狭窄 21 d 组低于狭窄 5 d 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图 3、表 2.
\
\

  3 讨论

  虽然 2K1C-RHR 大鼠模型已经广泛应用于各项研究 中, 但有文献报道, 用血管夹制作的 2K1C-RHR 大鼠和小 鼠的模型成功率低 [5-6] ,其原因是各种材质的血管夹均存 在一定的缺陷。制作 2K1C-RHR 大鼠模型的银夹, 银是最 早应用于 2K1C-RHR大鼠模型的材料 [7] ,由于银的延展性 好,易于变形,操作过程中会由于术者的力度不均,导致 RAS 的程度不能保持一致, 结果将会导致得到的大鼠 SBP 值不准确。如果狭窄程度轻,则血压上升缓慢,甚至血压 可能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如果变形严重,将会导致其在动 物体内极易滑脱,导致模型的失败率增高。戴勇等 [8] 用 丝线和针灸针缩窄肾动脉,将针灸针与肾动脉平行放置, 用丝线将两者系在一起,然后撤出针灸针,造成肾动脉狭 窄。理论上针灸针去除后能够留出部分空隙,使肾动脉缩窄 为理想直径,实际上,丝线结扎的力度无法保持一致,结 扎力度大,狭窄程度大,结扎力度小,狭窄程度小;另一 方面,动脉管壁具有较大弹性,即使撤除针灸针,管壁也 无法恢复到理想状态,若结扎过紧会导致肾动脉闭塞。丝 线的表面是粗糙的,使用丝线结扎肾动脉会损坏血管壁, 易形成血栓,有可能导致肾动脉完全闭塞,模型失败率增 大。用钛夹和针头缩窄肾动脉同样存在弊端,当针头与肾 动脉并行放置时, 由于钛夹呈 V 形, 使用钛夹将肾动脉和 针头一起夹住时,夹子会留有一定的空隙,肾动脉也许会 滑到空隙中,并不能确保肾动脉被均匀的缩窄成理想中的 程度 [9-10] ;用钛夹制作 2K1C-RHR 大鼠模型,会损伤血管 壁,破坏管壁弹性,导致肾动脉无法顺利地恢复血运。

  综合以上模型的不足,本研究最终决定采用一种内壁 光滑的圆形内径材料,可以均匀地收缩肾动脉,而且不会 对肾动脉管壁造成伤害,受操作者手法的影响小。本研究采 用内径为 0.30 mm 的食品级硅胶管收缩肾动脉, 大鼠 SBP 升高明显。结果可以发现,在狭窄 3 d 时 SBP 开始升高, 并且在狭窄 14 d 左右达到高峰, 事实证明此方法可以在相 对短时间内成功制作 RVH 模型。根据研究结果可知, SBP 不会随着狭窄时间的延长无限增高,本实验肾动脉只有一 侧狭窄,考虑另一侧健康的肾脏会起到代偿的作用,因而 肾动脉狭窄到一定时间时,SBP 不会再继续明显升高,反 而会有轻度下降的趋势,但基本不会下降到正常范围,肾 动脉狭窄程度不同,大鼠 SBP 升高程度也不同。
\

  拆除硅胶管后,肉眼可见肾动脉管腔内有血流通过, 动脉搏动和管壁弹性仍然存在。选择肉眼观察有一定局限 性,因此本研究仍然通过血压变化判断肾动脉血运是否恢 复。由本研究表 2 结果发现,拆除硅胶管后,即肾动脉狭 窄解除之后, 大鼠 SBP 下降。使用硅胶管缩窄肾动脉, 不 仅可以使血压升高,对肾动脉管壁不会造成明显的损伤,而且还可以使狭窄后的肾动脉恢复正常血运。此外,狭窄 7 d 内 SBP 均容易恢复, 而狭窄 14 d 及 21 d 组的 SBP 很难 恢复到术前的水平, 说明狭窄时间越长, 大鼠的 SBP 越不 容易恢复。因此 RAS 后应该尽早干预, 不应该单纯将狭窄 程度作为手术标准。

  综上,对于 2K1C-RHR 模型大鼠,在狭窄 7 d 内解除 RAS 其 SBP 容易恢复, 狭窄时间越长, 大鼠的 SBP 越不容 易恢复,因此建立可逆性肾动脉狭窄大鼠模型是可行的, 此模型的建立为今后探索最佳肾动脉血运重建的时机奠定 了基础。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无法真正模拟临床中RAS 形成 的过程,在 RAS 的病因中最常见的 ARAS 形成是一个缓 慢的过程,今后的实验中我们拟使用一种可以缓慢膨胀的 材料,使大鼠的肾动脉呈一种缓慢狭窄的状态。

  参考文献

  [1] 郝炎 , 杨乔岚 , 余翼 , 等 . 肾动脉狭窄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 型的建立 [J]. 重庆医学 , 2012. 41(6): 581-583. 626.
  [2] 陈津 , 周颖玲 , 罗德谋 , 等 . 肾动脉狭窄大鼠模型的心脏结构及 微循环改变 [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 2015. 21(4): 539-543.
  [3] CHELKO S P, SCHMIEDT CW, LEWIS TH, et al. A novel vascular clip design for the reliable induction of 2-kidney, 1-clip hypertension in the rat [J]. J ApplPhysiol, 2012. 112(3): 362-366.
  [4] 秦秋华 , 蒋伟哲 , 施晓霞 , 等 . 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制备方法的 改进 [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2011. 28(5): 671-673.
  [5] 吴浩 , 陈清枝 , 邢淑华 , 等 . Pyk2 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在两肾 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大时的变化 [J].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05. 25(2): 102-106.
  [6] 黄朝晖 , 吴雄飞 , 赵洪雯 , 等 . ApoE-/- 小鼠肾动脉狭窄及肾损害 特点观察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2007. 29(19): 1844-1847.
  [7] 杨学伟 , 陈军 , 崇卓 , 等 .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 测 ( 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 , 2006. 10(40): 165-167.
  [8] 戴勇 , 彭武建 , 徐卓佳 . “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改 进 [J].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 2006. 23(2): 60-62.
  [9] 毛晓燕 , 胡东旭 , 冉兵 . 肾性高血压模型建立法 : 从“两肾一夹” 到“单肾可控结扎”[J]. 泸州医学院学报 , 2014. 37(2): 172-174.
  [10] 李悦梅 , 万载阳 , 杨保堂 , 等 . 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2K1C-RHR) 肾脏内的血管重构 [J]. 高血压杂志 , 2003. 11(2):147-1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03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