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低血糖的影响因素及预防论文

发布时间:2024-01-04 14:07: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影响胃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2021 年6 月至 12 月收治的 334 例行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开展前瞻性研究, 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48 例)、非低血糖 组( 286 例) ,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 筛 选影响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 334 例患者中, 发生术后低血糖的患者 48 例, 低血糖总发生率为 14.37% (48/334);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低血糖组患者中有糖尿病史、睡眠障碍的患者占比及年龄均显著高于非低血糖组, 术前禁食时间显著 长于非低血糖组, 术后输液时间显著短于非低血糖组, 输液速度显著快于非低血糖组, 息肉直径显著大于非低血糖组(均 P<0.05 );两组 间性别、息肉切除类型、其他慢性病、 BMI、术前空腹血糖、术前总胆固醇、术前三酰甘油、息肉个数等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有糖尿病史、术前禁食时间长、术后输液速度快、息肉直径大均是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发生 低血糖的危险因素(OR=10.351 、1.536 、1.019 、5.782.均 P<0.05 )。结论 有糖尿病史、术前禁食时间长、输液速度快、息肉直径大均 是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降低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关键词】胃肠息肉切除术,低血糖,糖尿病史,息肉直径

  胃肠道息肉是指胃肠道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 组织,较小时常无明显症状, 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 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随着胃肠内窥镜技 术的成熟,临床常用手术方法切除起源于上皮组织、直径 <4 cm 的良性非黏膜下胃肠道息肉。与接受其他择期手术 的患者禁食情况不同,接受息肉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术 前准备更加严格,除了禁食、禁饮外,还需要口服泻药或 接受机械灌肠进行肠道清洁,需长时间的空腹状态,进而 导致术后常有低血糖情况的发生;低血糖主要表现为心 慌、手抖、出冷汗等临床症状,伴有头晕、烦躁、焦虑等 神经症状,严重低血糖可诱发恶性循环甚至致命,增加了 患者的不良临床结局的发生风险 [1-2]。基于此,本研究旨 在探讨胃肠息肉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2021 年 6 月至 12 月收治的 334 例行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研究,并根据术后是否发 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48 例)、非低血糖组(286 例)。纳入标准: 均符合《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3] 中 胃肠息肉的诊断标准,且经内镜检查诊断为胃或(和)肠 息肉者;低血糖组患者术后血糖≤3.9 mmol/L ;低血糖组 出现出汗、心慌、手抖、饥饿感、烦躁等症状者等。排除标准:患有严重消耗性疾病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 恶性肿瘤者等。本研究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分组方法 参照《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 年版)》[4] 中规定,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症的诊 断标准为血糖 <2.8 mmol/L;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 者只要血糖水平≤3.9 mmol/L 就属低血糖,据患者胃肠息 肉切除术后禁食期间是否发生低血糖,将患者分为低血糖 组(48 例)、非低血糖组(286 例)。

  1.3研究方法 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性别、 息肉切除类型、有无糖尿病史、有无睡眠障碍、有无合并 其他慢性病、年龄、BMI、术前禁食时间、术前空腹血糖、 术前总胆固醇、术前三酰甘油、术后输液时间、术后输液 速度、息肉个数、息肉直径等。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 数(PSQI)评分 [5] 判定患者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共 7 个 维度,每个维度分值均为 3 分,总分 21 分,总分≥7 分 则表明存在睡眠障碍。采集患者术前静脉血 3 mL,经过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 仪(迪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CS450)测定空腹 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对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 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筛选胃肠息肉 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符合正态分布 的计量资料以 ( x ±s) 表示,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 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 )] 表示, 采用 Mann-Whitney U检验;危险因素筛选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单因素分析 334 例 患者中,发生术后低血糖的患者 48 例,低血糖总发生率 为 14.37%(48/334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血糖组患者中有糖尿病史、睡眠障碍的患者占比及年龄均显著高于 非低血糖组,术前禁食时间显著长于非低血糖组,术后输 液时间显著短于非低血糖组,输液速度显著快于非低血糖 组,息肉直径显著大于非低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1.


\

 
  2.2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多因素 Logistic回 归分析 以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为自变量,以单 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因变量,纳入多因 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有糖尿病史、术前 禁食时间长、术后输液速度快、息肉直径大均是胃肠息 肉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OR=10.351、1.536、1.019、5.782.均 P<0.05),见表 2.


\

 
  3 讨论

  胃肠息肉切除术是治疗胃肠息肉常用的一种治疗措 施,但手术前后均需要对患者进行禁食,故术后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低血糖患者早期表现为焦虑、心 慌、注意力不集中等,如不及时干预,可出现头晕、头 痛、言语不清,甚至出现昏迷,不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因此,分析胃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意义 重大。

  本研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糖尿病 史、术前禁食时间长、术后输液速度快、息肉直径大均是 影响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原 因可能为,糖尿病患者病程越长,胰岛素依赖性会不断加 深,低血糖发生风险也会逐渐增高;同时当糖尿病患者血 糖控制效果不佳时,会对肾脏造成损伤,而使降糖药在肾 脏的代谢和降解效率降低,容易导致降糖药在体内蓄积, 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胰岛素分泌障碍而导致低血糖 [6] 。因 此,对于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医务人员应重点预防低血糖 发生,术前询问患者有无糖尿病病史,若有糖尿病史,针 对询问用药情况与血糖控制效果等内容,定时监测血糖情 况,稳定患者血糖的稳定状态;术后增加对糖尿病患者血糖 的检测次数,并根据血糖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长期空腹 会使患者体内电解质紊乱及血糖降低,出现口渴、饥饿、 低血糖及烦躁等症状;同时,长期空腹的患者在手术过程 中可能发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使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 引起血糖波动和胰岛素抵抗 [7] ;围手术期患者空腹状态时 间长,患者身体的电解质及血糖系统紊乱,短时间的液体 补给无法满足机体的营养和能量需要,因此易发生术后低 血糖 [8] 。因此,对于胃肠息肉切除术的患者,在满足术前 准备的前提下缩短禁食、禁饮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整 体生理状态的稳定,减少术后低血糖的发生。

  常规输液速度为 40~60 滴 /min,胃肠息肉摘除术的 患者在禁食禁水期间需补充足够的液体以维持身体补给, 液体速度需要根据液体量合理设置,避免过早输注完毕, 空腹后期产生低血糖的症状。患者术后处于空腹状态,而 空腹状态下人体代谢活动较弱,此时输液会激活身体, 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肾上腺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出 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等反应;加上输液患者如果本身食欲差、体质差,就很容易造成头晕、恶心等症 状;若是输液速度过快,可能会加重患者上述症状,提升 低血糖的发生概率。因此,医务人员应合理控制液体滴 速,控制在 60 滴 /min 之内,避免因输液速度过快对患者 产生的影响;将高糖液体(50% 葡萄糖注射液) 和氨基酸 注射液的顺序由最后调至输注液体前段和中段,确保前、 中、后段糖分的补充 [9] 。由于胃肠息肉直径较大的患者, 其息肉切除方式更加复杂,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及术后更久 的禁食、禁饮时间,患者空腹时间延长,身体状况就越不 稳定,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更大 [10] 。因此,对于息肉直径 较大的患者,应尽量缩短术前空腹时间,术后对患者情况 进行密切关注,及早进行营养支持,预防术后低血糖的 发生。

  综上, 有糖尿病史、术前禁食时间长、输液速度快、息 肉直径大均是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临床应密切监测上述指标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降 低术后发生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RUAN Y, TAN G D, LUMB A, et al. Importance of inpatient hypoglycaemia: impact,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J]. Diabet Med,2019. 36(4): 434-443.

  [2] 方小萍 , 崔蕾 , 俞惠萍 , 等 . 胰腺切除患者术后低血糖影响因素 分析 [J]. 护理学杂志 , 2021. 36(15): 30-33.

  [3] 谭松 .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 [M]. 昆明 : 云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 , 2020: 304-306.

  [4]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 年 版 )[J]. 中华糖尿病杂志 , 2018. 10(1): 4-67.

  [5] 郑棒 , 李曼 , 王凯路 , 等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在某高校医学生 中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J]. 北京大学学报 ( 医学版 ), 2016. 48(3):424-428.

  [6] 陈芸 , 沈月秀 , 宋佳薇 . 31 例老年患者胃肠息肉摘除术后并发低 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J]. 浙江医学 , 2015. 34(6): 527-529.

  [7] 郁国芬 , 来亚芳 , 董自卫 . 胃肠息肉摘除术后老年患者低血糖反 应发生的原因与干预措施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2021. 40(9):1147-1149.

  [8] 吴静 , 刘晓玲 , 刘德线 . 经内镜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低血 糖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探讨 [J].现代医药卫生 , 2018. 34(2): 270-272.

  [9] 孙凌 , 米琰 , 李小妹 . 胃肠息肉摘除术后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 及护理干预对策 [J]. 中国临床新医学 , 2019. 12(2): 218-220.

  [10] 陈锐娜 , 李桂宝 , 彭樱花 , 等 . 结肠镜下息肉摘除术后发生低血 糖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J].护理实践与研究 , 2021. 18(4):520-52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02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