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诊疗新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9 14:51: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痔疮患病率较高,手术是临床治疗痔疮的常用手段。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是痔疮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皮瓣水肿 若处理不妥当,不仅影响创面愈合还可能形成残留外痔,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可能还需进行再次手术,增加患者痛苦。 因此,对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进行安全有效的防治,对提高痔疮手术疗效、降低患者痛苦、促进创面愈合等具有重要意义。现就痔疮手 术后皮瓣水肿原因、后果及危害、预防与治疗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提供参考。

  【关键词】痔疮,皮瓣水肿,预防,治疗

  痔疮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根据病情不同,痔疮治疗也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在痔疮早期,通过保守 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较为严重的三、四期痔疮 患者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1] 。痔疮术后肛门切口周围皮 肤易出现出现隆起、肿胀、疼痛及充血等临床表现,其中 皮瓣水肿是痔疮手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痔疮手 术后皮瓣水肿的原因主要是切口创缘局部血液、淋巴液循 环障碍,加上炎症反应时,血管渗透压增加,淋巴回流受 阻,局部组织出现充血、肿胀,引起的水肿 [2-3] ;而肛门 局部组织肿胀会使疼痛加重,疼痛刺激内括约肌痉挛,括 约肌痉挛又使疼痛和水肿加剧,形成恶性循环 [4-5]。鉴于 此,现就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原因、后果及危害、预防与 治疗等内容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痔疮手术后皮瓣水 肿提供参考。

  1 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原因

  1.1中医对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认 为,皮瓣水肿的病机与气血、湿邪热邪有关。痔疮手术操 作损伤局部经络是不可避免的,经络在短时间内无法自行 修复,经络之气被阻断,凝滞在阻断之处。《素问 ·阴阳应 象大论》指出:“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后肿者,气伤 形也;先肿后痛者,形伤气也”,因此气滞则血瘀。又有 《黄帝内经 ·素问 ·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 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经脉不通,故气滞血瘀引起肿胀疼痛。有学者同样得出这 一结论:水肿是因手术损及经脉、血气,致气血不畅,膀 胱经分支从腰至脊至臀 [6] 。

  明代薛己在《薛氏医案》中记 载“臀者,太阳膀胱经所过也,位于腹后,此者属阴中之阴也,其道远,其位僻,虽曰太阴经多血少气,多血气 运不到,气既不到,血亦罕来”,认为臀部本就气血难及, 再以手术加重血液损耗,气随血脱,气血归虚。有中医学 者以此为依据提出痔疮手术后发生水肿是由于肛门气血亏 虚推动无力而导致气血阻滞 [7]。《医门补要》曰:“劳碌饥 饿或负重远行……皆伤元气,气伤湿聚,湿聚性热 …… 湿邪下注。”痔疮手术后,经络皮肉受到损伤,湿邪聚集, 湿性又重浊,通常会对下焦造成损伤,同时与热邪纠结, 在肛门处作用造成肿胀、疼痛。另外,脾主运化,若脾胃 受损则湿自内生,湿蕴又易化热,湿邪和热邪互相作用将 为肿。热邪与湿邪同时作用,如果患者自身在术后不注重 饮食,或者不注意养护如久坐、久蹲,将加重肿胀及疼痛 情况,甚至再次复发。

  1.2西医对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发病机理认识

  1.2.1 解剖及生理特点 痔内外静脉丛在肛门白线附近吻 合形成洞状静脉,手术时破坏静脉丛或术后各种原因引起 内括约肌痉挛时,可使齿线下局部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 血管通透性增高,水分在组织间隙潴留及炎症渗出液增多 形成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肛部皮肤组织弹性好但保持松 弛状态,术中极易受损;皮下静脉丰富但静脉缺乏静脉瓣, 下蹲、排便时静脉将引起充血性肿胀。当肛部皮肤损伤后 易造成血液回流障碍,组织液及炎症渗出液在组织间滞留 增多使皮瓣发生充血性水肿诱发炎症及增生,尤其女性更 易发生水肿增生 [8] 。

  肛门括约肌由植物性神经支配,可控 制肛门水气不通,但括约肌在肛门处环绕,手术过程中难 免受损,术后易形成瘢痕,这将影响括约肌的舒张收缩能 力,进一步影响括约肌的功能,可能出现肛门失禁;若损 伤过大,形成瘢痕过多,可能会造成肛门狭窄,导致排便困难 [9] 。即使进行微创手术,也仍有因手术疼痛刺激导致 的括约肌痉挛,这不仅使疼痛加剧,更可能加剧静脉及淋 巴的回流障碍,增加血管通透性,引发充血性水肿 [10]。

  1.2.2 手术原因 西医认为,痔疮的治疗应首选手术,术 后皮瓣水肿为常见并发症之一,可由术前、术中、术后的 多种因素造成。

  ①术前:需要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通常肛 门部位会伴随炎症,特别是血栓性外痔、炎症外痔的患 者。术前应先对炎症进行控制后才能进行手术,若未完 全控制炎症,术后会进一步加重炎症,这可能使创口形成 炎症水肿。

  ②术中:食物残渣、体内分泌物及毒素均由肛 门排出,因此肛门部位手术需要严格消毒,在术中若未严 格消毒或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极易导致创口感染,引发 炎性水肿;麻醉时,局部麻醉药物未注入指定深度,不能 顺利分散,集中淤积在皮下组织间隙,或者注射时操作不 当损伤到肛门部位血管引起皮下出血,在术后也易引发水 肿 [11] ;只结扎内痔但不处理外痔时或外痔被保留的皮桥 处,残存的痔组织淋巴和静脉网被破坏,回流不畅,淤积 性水肿形成;肛瘘或肛周脓肿范围过大时,手术时切除过 多肛管,缺损肛管处压力失衡,痔组织及其周围组织挤向 该缺损处,水肿形成 [12] 。

  ③术后:术后包扎时压迫敷料 过紧,麻醉作用消失时皮桥未能恢复至正常生理位置,或 被嵌顿至肛门口,淋巴与静脉回流受阻,水肿形成;术毕 时未仔细查看是否存在创面的出血,术后因创面的隐性出 血致水肿形成;术后过早撤掉固定的纱布或过早撤掉创面 内的纱布,致局部渗液、渗血增加,水肿形成;术后未及 时换药或不当换药致患者伤口感染,局部炎症反应形成, 渗出增多,致水肿形成。


\


 
  2 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后果及危害

  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的危害是涉及多方面的,严重 水肿引发的其他并发症将可能持续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水 肿增生消退后形成赘皮是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较轻微的危 害,但赘皮的是细菌繁殖滋生的温床,细菌在此处可大量繁 殖且不易清除,从而易诱发细菌性感染,轻则肛门部位瘙 痒,重则发生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痔 疮手术后皮瓣水肿还可导致肛门失禁,术中操作不当可能 对皮瓣造成损伤引起水肿,继而感染,恢复后可能会产生 瘢痕,瘢痕会影响括约肌功能;同时若患者是瘢痕体质, 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术后身上很容易出现瘢痕增生的 情况,从而导致肛管狭窄,影响排便。大便排泄不畅时过 于用力将进一步引发肛裂;而当瘢痕足够多时,会影响肛 门可塑性,括约肌无力使其关闭,造成失禁。因此,痔疮 手术后皮瓣水肿及其诱发的一系列并发症均会对患者生活 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3 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的预防

  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主要有充血性水肿和炎性水肿两 种。手术操作是导致水肿的重要影响因素,治疗当以预防 为主,如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以预防感染、术中严格遵守手 术操作流程、手术操作谨慎小心、术后及时清理换药、指 导患者日常饮食和作息改善等。

  3.1术前预防

  ①对于局部炎症较重的痔病,如嵌顿痔 和血栓性外痔等,应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术前可予以患 者抗生素治疗或温水坐浴,可减轻局部刺激症状,待炎症 消退后再进行手术;

  ②为了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术前应 做好有效的清洁,避免粪便对手术区域的污染;

  ③术前应 详细地询问患者的病史,仔细对患者进行体检并行必要的 血液检查,尤其是血凝四项和血常规,判断患者的身体状 况,保证手术的安全,同时保证避免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 的交叉感染。

  3.2术中预防

  ①术中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同时根据 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操作需规 范、轻柔、不随意牵拉、挤压邻近组织、尽量减少对组织 的损伤;

  ②术中进行局部麻醉时,注射速度需缓慢,使麻 醉药物分布均匀,且注射位置不能过浅;

  ③术中应尽量彻 底地剥离痔组织,尤其是曲张的静脉组织,对皮桥下的痔 组织可潜行剥离,对多且散在的小血栓应尽量剥除干净;

  ④对范围较大的肛瘘及肛周脓肿,术中应在彻底切除痔组 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缺损,保持肛门形态的完整;

  ⑤对 皮桥移动度较大的患者,可用针线固定 1~2 针,肛管皮桥 或黏膜桥下移明显者,可向上缝吊 1 针。

  3.3术后预防 ①术后根据患者情况酌情使用抗生素, 及时换药清洗、使用坐浴、保持干燥,换药时手法轻柔, 认真清理、冲洗创面,填置引流条时顺畅到位,松紧度适 中,确保伤口引流畅通;②术后 3 d 内尽量服用半流食, 延迟排便时间,减轻粪便对伤口的刺激;③嘱患者尽量卧 床休息,务必少活动、勿久蹲、久站、久坐,避免术后创 缘因摩擦导致水肿形成;④术后为保证患者排便通畅,应 嘱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粗粮、水果、蔬菜等多 纤维食物。


\


 
  4 痔疮手术后皮瓣水肿的治疗

  4.1保守治疗


  4.1.1 外治法 外治法主要是通过对水肿部位进行熏洗、 外敷等操作来达到减轻水肿的目的。苗明三等 [13] 研究认 为,外治法能够将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即通过某一部位进 行辨证治疗,该部位局部可以直接吸收药物发挥药效,药 物吸收后又能够调节全身。

  ①中药熏洗坐浴疗法。中药熏 洗坐浴疗法是中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外治法之一,《五十二病房》中提出了熏洗疗法,即利用中药药剂的蒸腾之气熏 蒸降温后再坐浴,蒸汽的热力和药物直接作用,能够解 毒消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陈俊宇等 [14] 研究中,纳 入 58 例痔疮手术后肛缘水肿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将其 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麝香痔疮膏治疗方案,研 究组患者开展苦参汤加减方联合肛门熏洗坐浴疗法治疗, 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 93.1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2.41%,且水肿评分也低于对照组, 提示苦参汤加减方联合肛门熏洗坐浴疗法可有效减轻痔疮 手术后肛缘水肿患者临床水肿症状,有利于患者康复。中 药熏洗坐浴疗法的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适用于大部 分患者,但关于熏洗坐浴的温度及时间,需要进行仔细 考量。有针对坐浴水温的研究表明,坐浴的水温应控制 在 40 ℃~45 ℃,过高可能加重出血和水肿 [15] 。针对不同 熏洗时间的研究指出,将中药熏洗时间控制在 5 min,能 够有效减轻术后水肿情况,促进术后创面愈合 [16] 。另外, 需注意长时间的熏洗会使患者创面暴露时间过长,易接触 到空气中的细菌造成感染,且长时间保持蹲姿不易坚持, 也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加重水肿,突然站立后还可能 引发体位性低血压。

  ②外敷疗法。外敷疗法通过药物的直 接作用和间接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直接作用就是药 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和吸收进入体内,随血 液运行到达病灶,发挥药理功效而防病、治病;间接作用 就是药物通过不断地刺激敷药部位的皮肤或穴位,来调节 机体的神经、体液、组织、器官等的功能而治病。彭军良 等 [17] 研究中,纳入 300 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并 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50 例,治疗组术后用 敛痔散外敷换药,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换药,结果显 示,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 后疼痛、水肿、便血等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敛痔散外敷 用于混合痔疮手术后换药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减少 术后疼痛、水肿、便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中药药剂外敷能 够使药物直接作用患处,发挥药效迅速,但外敷药物在患 者舒适度上较为欠缺,清洗换药较麻烦,且外敷加热时控 制不当易造成损伤。除中药制剂外敷外,50%硫酸镁湿热 敷治疗痔疮术后水肿也是报道较多的方法之一,将纱布 浸入溶有 50% 硫酸镁粉剂的温开水中,敷于患者肛门处, 用热水袋控制温度在 40 ℃~50 ℃,保持 30 min。王玉 平 [18] 研究了 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对痔疮术后水肿的效 果,指出该治疗方法疗效较好,再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可 以显著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③纳肛疗法。纳肛疗法是将药 物塞入肛内的一种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肛周附近组 织从而产生疗效,可快速缓解症状,促进组织液重吸收, 减轻炎症反应,消除水肿 [19] 。有报道提出,用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痔疮手术后水肿,最终结果表明治疗水肿及疼 痛疗效显著,还可促进创面愈合,安全有效 [20] 。④物理 治疗。除药物疗法外,物理治疗也逐渐在肛肠疾病中开始 推广应用。红外线磁疗、微波照射等可直接作用于水肿部 位,产生的热力效应可扩张微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 回流,从而缓解由于血液和淋巴循环障碍引起的充血性水 肿,还可促进组织代谢、减轻炎症水肿产生的炎症产物与 渗出物。有学者研究了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磁疗治疗痔疮 手术后水肿,与仅采用中药熏洗法对比,其总有效率可达 到 93.3%,远高于仅采用中药熏洗法组的 73.3% [21]。也有 其他学者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 [22] 。由此可见,物理疗法 在治疗术后水肿方面的效果是确切的。患者发生术后水肿 后,应首先考虑保守治疗减轻或消除水肿情况,保守治疗 包括外治法和内治法,在外法中中药熏洗坐浴、外敷、纳 肛等疗法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但所用药物的制作及治疗 操作有待规范化,物理疗法在缓解痔疮手术后水肿方面疗 效突出,有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4.1.2 内治法 内治法主要是主要是通过药物内服来达到 疗效,主要包括中医辨证施治开具汤剂处方及西医开具适 用改善微循环和抗炎的药物。

  ①中药内治法。中医认为, 痔疮手术后水肿是由于气滞血瘀、气血亏虚、湿热下注造 成的,因此中医治疗术后多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基本 原则,同时注重消肿止痛。黄仕灵等 [23] 研究中,纳入行 手术治疗的 50 例混合痔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其中前者予消脱止口服治疗,后者进行加味止痛如神汤 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加味止痛如神 汤,可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发挥显著疗效,促进 创面尽快愈合。高峰 [24] 采用乙字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术后 水肿,与地奥司明片治疗有效率相比,其疗效明显提高。 中药辨证施治因人治疗,在个体化治疗上优势显著,且中 药疗程较长,体内缓慢释放可使治疗效果保持持久,但由 于中药本身原因,患者依从性较低,仅靠中药治疗难以直 达病灶见效较慢,与其他疗法联合治疗的效果更好。

  ②西 药内治法。西医药物主要是通过可以改善肛周微循环及抗 炎的药物来降低由于血液和淋巴回流障碍而引起的静脉淤 滞及静脉扩张,来达到消肿止淤的目的。最常用的药物是 黄酮类药物,包括微粒化黄酮、地奥思明、曲克芦丁、羟 乙基芦丁等。黄酮类化合物可保护微循环系统受到炎症攻 击,避免毛细血管渗透性受到损害,从而有效改善静脉张 力和淋巴回流。其中地奥司明是最为常见的药物,贺平 等 [25] 研究中,通过纳入 120 例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进 行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患者 术后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术后常规口服地奥司明 片,结果显示,术后常规应用地奥司明片可以改善术后肛门局部微循环,促进痔静脉回流,有利于预防和减轻术后 肛缘水肿、坠胀等并发症。西医药物治疗具有化学成分明 确、起效快、效果明显等优点,可使其成为临床治疗的主 要方法,但西医药物存在的不良反应是临床上需要注意 的。内治法主要是通过药物内服来达到疗效,主要包括中 医辨证施治开具汤剂处方及西医适用改善微循环和抗炎药 物来达到目的,其中中药汤剂具有组方灵活,针对性强的 特点,治疗时医者可根据患者病情辨证论治,标本兼顾, 既能有效缓解主要症状也能兼顾次要症状,但其缺点是 患者依从性较差,且目前方药品种不多,有待进一步开发 研究。

  4.2手术治疗 患者发生术后水肿后,应首先考虑保守 治疗来消除或减轻水肿情况,但经过保守治疗后疗效并不 明显,应该予以考虑进行手术来修剪水肿部位。皮瓣翘起 影响愈合或创口感染疼痛剧烈患者可考虑进行皮瓣水肿修 复。修复应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保持引流畅通,创口修复 时要对合良好。再次修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 再次损伤皮肤过多,引发其他并发症。

  5 小结与展望

  随着中医药基础研究的发展和新技术不断涌现,中医 药在痔疮手术后水肿的治疗方面有着很大的前景,其应用关 键在于治疗个性化, 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 结合外治、 内治、物理辅助疗法辨证施治。现阶段, 中医药防治痔疮手 术后水肿的临床研究大多处于临床观察阶段, 因此,还需更 多专家学者展开更多完善、系统、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 为 临床工作者们提供可靠的、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

  参考文献

  [1] BROWN S R, TIERNAN J P, WATSON AJ M, et al. Haemorrhoidal artery ligation versus rubber band lig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symptomatic second-degree and third-degree haemorrhoids (HubBLe): a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Lancet, 2016. 388(10042): 356-364.

  [2] 冯伟峰 , 贾倩 . 地奥司明片结合提肛运动治疗混合痔术后皮瓣水 肿临床观察 [J]. 实用中医药杂志 , 2020. 36(4): 440-441.

  [3] 秦建平 , 田静 , 胡勇 . 龙珠软膏治疗混合痔术后皮瓣水肿 50 例 [J]. 新中医 , 2006. 38(6): 70-71.

  [4] 温丽辉 , 冯江雪 , 陈雪清 , 等 . 卯时雷火灸联合祛毒消肿汤熏洗 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及创面愈合的干预作用 [J]. 河北中医 , 2022. 44(12): 1973-1978.

  [5] 黎爽 , 彭明沙 , 李剑 , 等 . 黄连膏外敷联合止痛如神汤内服对中 青年痔疮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创面愈合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J].现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21. 30(28): 3134-3137. 3142.

  [6] 李代乾 , 徐风 , 陈敏 . 以开通玄府、缓急止痛为基础探讨痔术后 水肿的辨证论治 [J]. 四川中医 , 2020. 38(1): 37-40.

  [7] 张红娟 , 王军省 . 中医对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认识及治疗探 究 [J]. 新疆中医药 , 2018. 36(2): 148-151.

  [8] 史仁杰 , 杨关根 . 痔术后水肿的原因及防治 [J].现代中西医结合 杂志 , 2003. 12(9): 954-955.

  [9] 秦中国 , 张学辉 .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与肛门括约肌损伤 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 2014. 34(6): 29-31.

  [10] GALLO G, MARTELLUCCI J, STURIALE A,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Italian society of colorectal surgery (SICCR):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of hemorrhoidal disease[J]. Tech Coloproctol, 2020. 24(2):145-164.

  [11] 鲍虎豹 , 段秋莉 , 王延峰 . 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及防治进展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5. 24(34): 3867-3869.

  [12] 保勇 , 胡新亚 , 王永平 , 等 . 手术治疗肛管后深间隙的肛周脓肿 和肛瘘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 2011. 31(9): 33-34.

  [13] 苗明三 , 郭艳 , 张瑜 , 等 . 中药外治理论、外用功效及存在问 题 [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04. 19(6): 13-15.

  [14] 陈俊宇 , 蒋虹静 . 中药剂联合熏洗坐浴对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影 响 [J]. 中外医学研究 , 2020. 18(1): 122-123.

  [15] 闻永 , 李俊 , 龙庆 , 等 . 不同频次和温度的坐浴防治痔术后水肿 疗效观察 [J]. 湖南中医杂志 , 2017. 33(1): 18-20.

  [16] 王玲 , 何志娟 , 罗丽 , 等 . 不同中药熏洗时间对混合痔术后肛缘 水肿的影响及护理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20. 41(11): 79-81.

  [17] 彭军良 , 姚向阳 , 沈冬晓 . 敛痔散外敷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 150 例临床观察 [J]. 上海中医药杂志 , 2011. 45(7): 55-57.

  [18] 王玉平 . 50% 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痔疮术后肛缘水肿效果观察及护理建议 [J/CD].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 2019. 4(8): 110.

  [19] 白金权 , 卢博 , 郑楷 , 等 . 地奥司明联合吲哚美辛三七冰片栓 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 [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 2018. 39(1):12-14.

  [20] 李龙 , 胡善海 . 复方角菜酸酯栓对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的缓解 效果观察 [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 2017. 37(9): 247-248.

  [21] 靳菲菲 . 中药熏洗配合红外线磁疗仪治疗痔病术后 30 例 [J]. 中 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1. 9(17): 134-135.

  [22] 聂红海 , 谢家良 , 钱光泽 , 等 . 自拟中药痔疾汤熏洗联合红外 线治疗在痔疮术后的临床研究 [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2012.21(22): 116. 118.

  [23] 黄仕灵 , 李敏皓 . 加味止痛如神汤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 观察 [J]. 北方药学 , 2022. 19(9): 73-75.

  [24] 高峰 . 乙字合麻杏石甘汤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 86 例 [J]. 福 建中医药 , 2010. 41(5): 26-27.

  [25] 贺平 , 张桢 . 口服地奥司明片干预 PPH 术后并发症的疗效评 价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 2011. 31(8): 40-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927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