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早期功能锻炼在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12-19 11:53: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功能锻炼在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该院收治的 88 例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锻炼,观察组采取 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锻炼前后手功能(Carroll 手功能评定法)评分,手握力、捏力,肌腱粘连和肌腱断裂二次手术率,日常生活能 力 [Barthel 指数(BI)] 评分, 以及生命质量 [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 评分。结果: 锻炼后,观察组抓、握、侧捏、捏、放 置、旋前和旋后等 Carroll 手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锻炼后,观察组手握力、三点捏力、侧捏力均大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观察组肌腱粘连和肌腱断裂二次手术率为 4.55%(2/44), 低于对照组的 18.18%(8/44),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r<0.05);锻炼后,观察组 BI 评分和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 GQOLI-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r<0.05)。结论: 早期功能锻炼应用于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可提高手功能评分、手握力、手捏力、BI 评分和 GQOLI-74 评分,降低肌腱粘连和肌腱断裂二次手术率,效果优于常规锻炼。

  【关键词】 手指屈肌腱断裂,早期功能锻炼,手功能,肌腱粘连,日常生活能力,生命质量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in patients after finger flexor tendonrupture surgeries

  WU Xi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of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yang Medical College,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in patients after finger flexor tendon rupture surgeries.

  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8 patients after finger flexor tendon rupture surgerie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0 to August 202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took routine exercis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ok the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The hand function [Carroll hand function evaluation method] score, the hand grip strength, the pinch strength level, the secondary operation rate of tendon adhesion and tendon rupture,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Barthel index (BI)] scor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I-74)]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exercise. Results:After the exercise, the Carroll hand function scores of grasping, grasping, side pinching, pinching, placing, pronation and supin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After the exercise, the hand grip strength, three-point pinch strength and side pinch strength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secondary operation rate of tendon adhesion and tendon rupt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55% (2/44), which was lower than 18.18% (8/44)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after the exercise, the BI scores and GQOLI-74 scores of social function, material life, physical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can improve hand function scores, the hand grip strength levels, the hand pinch strength levels, the BI scores and the GQOLI-74 scores, and reduce the rate of secondary operation of tendon adhesion and tendon rupture in the patients after finger flexor tendon rupture surgerie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exercise.

  【Keywords】 Finger flexor tendon rupture; Early functional exercise; Hand function; Tendon adhesion;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Quality of life

  手指屈肌腱断裂是临床常见手外伤,由于肌腱 连续性、完整性中断,肌腱支配的骨骼不能活动, 严重影响患者手部功能 [1-2] 。肌腱吻合修复术是常用治疗方法,效果良好 [3-4] 。术后多数患者由于恐 惧疼痛,未能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常会出现肌腱粘 连,严重时需要进行二次手术,降低日常生活能力 和生命质量 [5] 。早期功能锻炼为患者提供个性化、 针对性康复锻炼指导,可促进肌腱愈合 [6] 。本文观 察早期功能锻炼在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中的应 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 本院收治的 88 例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患者进行前 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经临床表现、体格检查、 X 线检查等确诊为手指屈肌腱断裂;单个手指屈 肌腱断裂,接受肌腱吻合修复术治疗。排除标准: 既往有手部肌腱断裂或骨伤史;合并其他部位肌 腱断裂;存在手术禁忌。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本研 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医 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审批文号:K201918)。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4 例。对照组男 26 例, 女 18 例; 年龄 20~62 岁, 平 均(41.56±5.34) 岁; 受教育年限 3~16 年, 平均 (9.56±2.35)年;受伤位置:左手 13例,右手 31例; 致伤原因:电锯伤 16 例,切割伤 15 例,玻璃划伤 9 例,其他 4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 19 例;年龄 20~62 岁, 平均(41.59±5.36) 岁; 受教育年限 3~ 16年,平均(9.59±2.37)年;受伤位置:左手 15例, 右手 29 例;致伤原因:电锯伤 17 例, 切割伤 16 例, 玻璃划伤 9 例,其他 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锻炼。术后 3 周左右 待石膏拆除,指导患者行常规手部功能锻炼,根据 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5~10 min/ 次, 2~3 次 /d。

  观察组实施早期功能锻炼。(1)术后 24~72 h 指导患者行无抗阻功能锻炼,以被动屈伸为主,用 完好手按压受伤手指, 使其尽可能弯曲, 3 min/ 次, 2 次 /d;术后 1 周,依据患者耐受情况,适当延长 手指活动时间,并增加分指、并指锻炼,活动时 注意力度适中、范围适宜,5 min/ 次,3 次 /d; 术 后 2~3 周,指导患者行主动屈伸锻炼,先伸平手 掌,使手指保持伸直状态,再逐渐抬起手指,使手 指逐渐贴近掌心,3 min/ 次,3~5 次 /d。(2)术后 4~6 周。继续上述锻炼,并适当增加手指活动时间 至 15 min/ 次,指导患者进行抗阻力主动屈伸锻炼, 保持手指屈曲, 做伸腕、屈腕活动, 3~4 下为 1 组, 4~6 组 / 次。(3) 术后 7~8 周。指导患者行握拳、 压指、伸掌、旋腕等锻炼,避免过度用力,并按摩 手指肌肉、关节,逐渐过渡至扣纽扣、打字、用餐 等精细锻炼,10~15 min/ 次,1~2 次 /d。

  两组均持续锻炼 8 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锻炼前、锻炼 8 周 后手功能评分。采用 Carroll 手功能评定法评估,包括抓(4 个条目, 总分 0~12 分)、握(2 个条目, 总分 0~6 分)、侧捏(1 个条目, 总分 0~3 分)、 捏(17 个条目, 总分 0~51 分)、放置(2 个条目, 总分 0~6 分)、旋前和旋后(7 个条目,总分 0~ 21 分)6 个方面,共 33 项,得分越高表明手功能 恢复越好。(2)比较两组锻炼前、锻炼 8 周后手 握力、捏力。采用电子握力计(常州市华瑞康复器 材有限公司,型号:HR-WLJ)、捏力测试仪(北 京吉品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型号:12-0475)测定 患者手握力、捏力。(3)比较两组肌腱粘连和肌 腱断裂二次手术率。(4)比较两组锻炼前后日常 生活能力评分。采用 Barthel 指数(BI) 评估, 包 括控制大小便、修饰、平地行走、如厕、进食、沐浴、 穿衣、床椅转移、上下楼梯 10个项目, 总分 100分, 得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5)比较两组 锻炼前后生命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 卷(GQOLI-74) 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 能及心理功能等 4 个方面进行评估,各项满分均为 100 分,评分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锻炼前后手功能评分比较 锻炼前,两 组抓、握、侧捏、捏、放置、旋前和旋后等 Carroll 手功能评分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锻炼后,两组抓、握、侧捏、捏、放置、旋前和旋 后等 Carroll 手功能评分均高于锻炼前, 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锻炼前后手握力、捏力比较 锻炼前, 两组手握力、三点捏力、侧捏力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两组手握力、三点 捏力、侧捏力均大于训练前, 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

 
  2.3 两组肌腱粘连、肌腱断裂二次手术率比较 观 察组二次手术率为 4.55%(2/44),低于对照组的 18.18%(8/4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

 
  2.4 两组锻炼前后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锻 炼前,两组 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锻炼后,两组 BI 评分均高于锻炼 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

 
  2.5 两组锻炼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锻炼前, 两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和心理功 能等 GQOLI-74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锻炼后,两组社会功能、物质生活、 躯体功能和心理功能等 GQOLI-74 评分均高于锻 炼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


 
  3 讨论

  肌腱吻合修复术治疗手指屈肌腱断裂效果确 切,能够修复断裂肌腱,但术后愈合较慢,常会发 生肌腱粘连,影响患者手部功能恢复 [7-8] 。常规康 复锻炼因锻炼开展不及时,且措施不够全面,康复效果一般 [9]。

  本研究结果显示,锻炼后,观察组 Carroll 手 功能评分、BI评分和 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握力、三点捏力、侧捏力均大于对照组,二次手术 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早期功能锻炼在术后 24 h 开始手指被动屈曲活动,能够加快患指血液循 环, 有助于消除局部肿胀, 促进术后康复 [10]。术后 1 周,指导患者主动行屈指、伸指活动,并循序渐 进延长活动时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腱 粘连 [11] 。术后 4~6 周,增加腕部运动,能够进一 步减轻患指组织水肿,促进断裂肌腱愈合,还可增 加患者手部活动度,降低肌腱粘连风险,避免二次 手术 [12]。术后 7~8 周,在患者能够承受的情况下 行握拳、压指、伸掌、旋腕等无阻力锻炼,能够增 强手部肌力,促进手部功能恢复,联合打字、扣纽 扣等手部日常活动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 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13]。

  综上所述,早期功能锻炼应用于手指屈肌腱断 裂术后患者可提高手功能评分、手握力、手捏力、 BI 评分和 GQOLI-74 评分,降低肌腱粘连和肌腱断 裂二次手术率,效果优于常规锻炼。

  参考文献

  [1] 张涛,余秋华,卞瑞豪,等 . 静态进展型矫形器对Ⅱ区手指 屈肌腱断裂术后肌腱挛缩的疗效分析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9.34( 10): 1173-1177.

  [2] 贾麒钰,陈东生,冯东伟,等 . 指伸肌腱创伤后并发肌腱粘连 的危险因素分析 [J].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2.38(6):476-482.

  [3] 周峰,王利芳,谢桂民,等 . 高频超声动态评估在手部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J]. 重庆医学,2020.49 ( 18): 3053-3057.

  [4] 魏瑞鸿,庄永青,刘志东,等 . 微创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 鞘炎的临床应用 [J]. 广东医学, 2021.42(5): 569-573.

  [5] 陶忠生,付鲲鹏,陈晶,等 .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术治疗手指 伸肌腱中央束断裂的疗效分析 [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36( 11): 1224-1225.

  [6] 宋君,付瑞玲,任志勇,等 . 改良缝合联合早期功能锻炼 治疗手指屈肌腱断裂 [J]. 实用手外科杂志,2017.31(3): 338-340.

  [7] 杨占宇,朱海波,王旼娴 . 动力型支具防治手指屈肌腱松解 术后肌腱粘连的临床研究 [J].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0.36(4): 298-299.

  [8] 陈靖,王洋,谭军 . 完全连续锁边水平褥式缝合结合早期主 动活动治疗伸肌腱损伤的疗效 [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19. 35(4): 307-309.

  [9] 张波,李志鹏,段修武,等 . 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在手指 屈肌腱损伤术后的作用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 22(2): 176-178.

  [10] 雷芳金,赖红燕,谭珍莲,等 . 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在 预防手部屈肌腱术后粘连的效果观察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17(7): 94-96.

  [11] 全静,王丽婷,赵爱燕,等 . 手指屈肌腱断裂术后早期功能 锻炼预防肌腱粘连的护理要点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18(95): 293.

  [12] 王骏,刘振峰,沈霞,等 . 指屈肌腱Ⅱ区修复术后早期活动 方式对指功能恢复的影响 [J]. 中华手外科杂志, 2021.37( 1): 64-67.

  [13] 尚耀华,张铁慧,梁武,等 . 改良缝合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 疗手指屈肌腱断裂临床效果观察 [J]. 中国伤残医学,2019. 27( 18): 69-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92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