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论文

发布时间:2023-11-28 15:17: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肠炎宁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 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该院收治的 100 例 UC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采 用美沙拉嗪联合肠炎宁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 量、血清炎性因子 [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 ] 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 [ 二 胺氧化酶(DAO)、D- 乳酸 ] 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00%(46/50), 高于对照组的 76.00%(38/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 2 周后,观察组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少于对照组,双歧杆菌数量多于对照组, 血清 TNF-α、 IL-6、hs-CRP、DAO、D- 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肠炎宁胶囊治疗 UC 患者效果显著,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血清 TNF-α、 IL-6、hs-CRP 水平,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效果优于单用美沙拉嗪、肠炎宁胶囊治疗。
  Effects oftripleviable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tabletsinadjuvanttreatmentofulcerative colitis

  YANG Congjia

  (Department of Anorectal of Nany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anyang 473004 Henan, China)

  【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effects of 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tablets combined with Mesalazine and Changyanning capsules in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UC). 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100 UC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salazine combined with Changyanning capsule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tablets additionally.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number of intestinal flora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interleukin-6 (IL-6),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index levels [diamine oxidase (DAO), D-lactic acid],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00% (46/50), which was higher than 76.00% (38/5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2 weeks of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intestinal Escherichia col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Bifidobacterium was more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serum TNF-α, IL-6. hs-CRP, DAO and D-lactic acid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tablets combined with Mesalazine and Changyanning capsules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UC patients, which can regulate the balance of intestinal flora,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TNF-α, IL-6 and hs-CRP, and repair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Mesalazine and Changyanning capsules treatment.

  【Keywords】 Mesalazine; Changyanning capsules; Trip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tablets; Ulcerative colitis; Intestinal flora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溃疡 性慢性肠炎,主要发病部位是直肠和乙状结肠,可 累及整个结肠, 常见症状为腹痛、腹泻伴黏液血便, 重度UC可引发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等并发症 [1]。 轻、中度 UC 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柳氮磺吡啶、美沙拉嗪、肠炎宁胶囊等,但这些药 物均为抗炎药物,无法快速修复肠道生物屏障 [2]。 研究显示,肠道菌群紊乱也是 UC 患者的发病机制 之一,而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调节肠道菌 群平衡,改善肠黏膜功能,可用于炎症性肠病的辅 助治疗 [3] 。基于此,本文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 活菌片联合美沙拉嗪、肠炎宁胶囊治疗 UC 患者的 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 资 料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 至 2020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 UC 患者的临床资料。纳 入标准:符合《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 意见(2017 年)》中 UC 诊断标准 [4] ;经结肠镜检 查及黏膜组织活检确诊;年龄 18~60 岁; 病情程度 为轻、中度,符合保守治疗适应证 [5] 。排除标准: 既往有结直肠手术史;合并感染性肠炎、放射性肠 炎等其他肠道疾病;近 1 个月内接受过激素、免疫 抑制剂治疗;对本研究用药不耐受;伴精神障碍或 肝、肾功能障碍。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男 27 例, 女 23 例; 年龄 30~58 岁, 平均(40.53±5.16) 岁; 病程 1~9 年, 平均(4.11±1.96)年;轻度 29 例, 中度 21 例。 观 察 组 男 30 例, 女 20 例; 年 龄 30~56 岁, 平 均 (40.12±5.01)岁;病程 1~8 年, 平均(4.05±1.92) 年; 轻度 32 例, 中度 18 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肠炎宁胶囊 治疗。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 鹿灵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19980148. 0.25 g ), 0.5 g/ 次,3 次 /d; 口服肠炎宁胶囊(海南葫芦娃药 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Z20060105.0.3 g), 0.6 g/ 次,3 次 /d;连续治疗 2 周为 1 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 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 字 S19980004.0.5 g)治疗, 1.5 g/ 次,2 次 /d, 早 晚服用,连用 2 周。

  1.3 观察指标 (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5] 。显效: 腹泻、便血、腹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显 示肠道黏膜基本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 失,但结肠镜检查显示肠道黏膜仍有轻度炎症;无 效:临床症状、内镜检查均未见好转。总有效率 =(显 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 治疗前、治疗 2 周后粪便肠道菌群数量。采集患者 新鲜粪便标本 2 g,接种于细菌培养平板,37℃下 培养 24 h,检查大肠埃希菌和双歧杆菌数量。(3)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 2 周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3 mL,高速离心后留取上清待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超敏 C 反 应蛋白(hs-CRP) 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 治疗 2 周后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水平。取患者空腹 静脉血 2 mL,高速离心后留取上清待测,采用分 光光度法检测二胺氧化酶(DAO)、D- 乳酸水平。 ( 5)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2.00%(46/50),高于对照组的 76.00%(38/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比较 治疗前, 两组粪便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数量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大肠埃希 菌数量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 双歧杆菌数量均多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 前, 两组血清 TNF-α、IL-6、hs-CRP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血 清 TNF-α、IL-6、hs-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

  2.4 两 组 治疗 前 后 肠 黏 膜 屏 障 功 能 指 标 水 平 比 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 DAO、D- 乳酸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血 清 DAO、D- 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 组发生不良反应 3 例( 6.00%) ,其中恶心呕吐 2 例, 皮疹 1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 2例( 4.00%), 其中恶心呕吐、皮疹各 1 例;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

  3 讨论

  UC 发病机制与肠道炎症反应、免疫失调、肠 道菌群紊乱等因素有关,可导致肠黏膜坏死、肠黏 膜屏障功能受损、炎性细胞浸润,引起腹痛、腹泻 等症状 [6] 。美沙拉嗪可抑制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白 三烯的形成,发挥抗炎作用 [7] 。肠炎宁胶囊主要成 分为地锦草、黄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树叶等, 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的作用,用于 UC 患者可 显著改善其腹泻、腹痛症状 [8]。

  近年来有研究显示,除炎症反应外,肠道菌 群紊乱也是引发 UC 的重要原因 ,肠道致病菌增加 不仅会直接损伤肠黏膜上皮细胞,还可通过释放内 毒素破坏肠黏膜屏障,引起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导 致腹泻症状 [9]。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常用 的益生菌制剂,主要成分为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 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可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 用,还能增强免疫力,可联合抗炎药物用于 UC 的 治疗 [10]。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 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肠道大肠埃希菌数量少于对 照组,双歧杆菌数量多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双歧 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能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加有益菌数量, 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内毒素的形成, 修复肠道生物屏障,使肠黏膜通透性恢复正常,与 美沙拉嗪、肠炎宁胶囊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 进而改善 UC 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11]。
\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血清 TNF-α、IL-6、 hs-CRP、DAO、D- 乳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分析 原因为 TNF-α、IL-6、hs-CRP 均属于促炎因子, 其中 TNF-α 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分泌,可促 进白细胞的募集,使白细胞产生其他促炎因子和趋 化因子;IL-6 在炎症或组织损伤时水平升高,主 要通过激活 NK- κB 信号通路,参与 UC 的病理过 程; hs-CRP 是体内炎症反应的高敏感标志物, 由 肝细胞合成并释放,其水平与 UC 患者病情程度呈 正相关 [12] 。DAO、D- 乳酸为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 其中 DAO 是人体小肠黏膜或纤毛上皮细胞中的细 胞内酶,在肠道屏障受到破坏时,血清 DAO 含量 升高。D- 乳酸来源于肠道细菌,当肠道受损时, 细菌发酵形成的 D- 乳酸进入血液, 导致血液中 D- 乳酸含量增加 [13]。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能调 节肠道菌群平衡,减轻细菌内毒素对肠道黏膜的损 伤,恢复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14] 。此外,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提示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未增加不良反 应,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 美沙拉嗪、肠炎宁胶囊治疗 UC 患者效果显著,可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降低血清 TNF-α、IL-6、hs- CRP 水平,修复肠黏膜屏障功能,效果优于单用美 沙拉嗪、肠炎宁胶囊治疗。

  参考文献

  [1] 钟敏儿,吴斌 . 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国内外共识与指南主 要内容介绍及解读 [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 ,37( 3 ): 244-247.
  [2] 杨锋,胡小鸟 .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炎宁胶 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分析 [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44( 3 ): 401-403.
  [3] 匡琪,王爱祥,向瑶 . 心理因素、肠道菌群、环境与溃疡性 结肠炎发病的关系分析 [J]. 中国卫生统计,2021 ,38( 5 ): 742-745.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 . 溃疡性结肠 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 消化杂志, 2018 ,26( 2 ): 105-111.
  [5]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 炎症性肠病诊断 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 年·北京)[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8 ,38( 9 ): 796-813.
  [6] 李舒,刘文奇,傅鹂婕,等 . 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4): 140-143.
  [7] 熊德山,王用兵 . 美沙拉嗪联合丹参酮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炎性因子及高凝状态的影响 [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 ,22 ( 22 ): 2718-2720.
  [8] 路文 . 肠炎宁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 果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 ,14( 32 ): 83-85.
  [9] 冀承杰 . 浅论肠炎宁胶囊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临床效果 [J].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9( 1 ): 173-174.
  [10] 吴克江 . 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影响 [J]. 中外医学研究,2022.20( 35 ): 18-21.
  [11] 邹欣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的效果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 15( 34 ): 32-34.
  [12] 何赢,张军,张岩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 TNF-α、IL-10 表达与肠道菌群分布的相关性 [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26( 2 ): 174-176.
  [13] 胡锋,薛挺 . 血清 I-FABP、PCT 联合 hs-CRP 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价值 [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8.46( 3 ): 305- 307.
  [14] 魏旭东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 肠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 hs-CRP、ESR、PLT、D- 二聚体的 影响 [J].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0.40( 8 ): 28-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80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