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92 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6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 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护理前后疾病认知水平、肺功能指标 [ 用力肺 活量(FVC)、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呼气峰流速(PE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生命质量 [ 简 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 评分。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护理后, 观察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自我护理、肺康复锻炼等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观察组 FVC、FEV1、 PEF、MVV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35%,低于对照组的 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0.05);观察组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 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个体化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应用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可缩短预后时间,提高疾病认知评分、 肺功能及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个体化护理,呼吸功能锻炼,疾病认知,肺功能,生命质量,并发症
Application effects ofindividualiz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in patients after thorac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ZHAO Caihong1. LI Peiqin2. ZHANG Meng1
(1. Comprehensive Ward of Thoracic Surgery of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2.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Room of Nanyang Orthopaedic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92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0 to August 202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erioperative index levels, the disease cognition level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the lung function index levels [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 (PEF), maximum ventilation volume per minute (MVV)],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cale (SF-36)]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anal exhaust time and the bowel sound recovery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scores of disease cognition such as 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self-care and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levels of FVC, FEV1. PEF and MVV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4.35%, which was lower than 19.5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Further, the SF-36 score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 vitality, social functi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emotional function, mental health, physical pain and overall health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0.05). Conclusions:Th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can shorten the prognosis time, improve the disease self-cognition score, the lung fun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patients undergoing thorac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Keywords】Thorac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Individualized nursing; Respiratory function exercise; Disease cognition; Lung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Complication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较高 的发病率、病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1] 。胸 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食管癌的常用术式,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但具有一定创伤性, 在切除癌变部位的同时易损伤周围组织,影响肺功 能,从而影响预后[2-4]。个体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 关注患者生理、心理等多方面护理需求,制订针对 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呼吸功能锻炼是指通过有效 的呼吸训练,以改善患者呼吸肌疲劳,提高呼吸肌 肌力。本文观察个体化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在胸 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 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92 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前瞻 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 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 年,北京) 》中食 管癌相关标准 [5] ;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符合胸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指征并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 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 碍;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了解 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 批准(批准文号:2019042801)。按照随机数字表 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6 例。对照组男 26 例, 女 20 例;年龄 49~70 岁, 平均(59.95±3.20) 岁;临床分期: Ⅰ期 11 例, Ⅱ期 19 例, Ⅲ期 16 例; 癌变部位:食管上段 14 例,食管中段 21 例,食管 下段 11 例; 体质量指数(BMI) 18~29 kg/m2 ,平 均(22.18±1.04)kg/m2.观察组男 24 例, 女 22 例; 年龄 49~70 岁, 平均(59.98±3.24) 岁; 临床分 期: Ⅰ期 12 例, Ⅱ期 18 例, Ⅲ期 16 例;癌变部位: 食管上段 16 例,食管中段 20 例,食管下段 10 例; BMI 18~29 kg/m2.平均(22.15±1.02)kg/m2 。两组 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 有 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 炼。(1)常规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 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对胸腔引流管进行妥 善固定,密切观察胸腔引流量、颜色和性质变化, 发现引流液颜色为鲜红色,且引流液量 >100 mL/h 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并予以患者饮食指导、用 药指导等。(2)呼吸功能锻炼。①腹式呼吸锻炼。 患者采取平卧位,保持全身放松,头部稍后仰约 35°,指导患者用鼻吸气,吸气时将腹部鼓起,用口呼气,最大程度用力压腹部,使腹部最大程度回 缩,尽可能延长呼气时间,15~20 min/ 次,2 次 /d。 ②缩唇呼吸。指导患者用鼻吸气,呼气时口唇缩拢 呈吹口哨状, 将气体缓缓呼出, 呼吸时间比为2∶1. 15 min/ 次,3 次 /d。③有效咳嗽。指导患者行 3~5 次深呼吸后,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用力咳 出气管深处的痰液。④吹气球训练。选择体积在 1000 mL 左右的气球,指导患者深吸气,一口气呼 出将气球吹至最大,5 min/ 次,4 次 /d。⑤呼吸训 练器。采用三球式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训练,保持 上半身直立姿势,含住呼吸器咬嘴缓缓吐气,再 快速用力吸气,使呼吸训练器内的球体升起,保 持上升状态 5 s 后松开训练器,重复上述步骤, 15 min/ 次,3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1) 术前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宣传画册,借助视频、音 频等资料,向患者详细讲解食管癌发病机制、治疗 方式、手术过程等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存 在的风险、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解答患者对疾 病的疑问,并介绍治疗成功病例,鼓励患者积极面 对手术。(2)饮食护理。入院时采用营养风险筛 查工具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总分≤ 3 分者,暂时 无营养风险, 指导其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评分 >3 分者,提示其有营养风险,采取个体化饮 食干预,不能经口进食时采取肠内外营养;术后第 2~6 天,均行肠内营养,待患者肛门排气后开始进 食, 第 7 天后可给予肉汤、鱼汤、米汤等半流质食 物,依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以高蛋 白、高热量、低脂肪饮食为主, 鼓励患者多食水果、 蔬菜。(3)并发症预防。①肺部感染。做好患者 翻身拍背及振动排痰,做好口腔护理,每日观察痰 液性质、颜色、量, 做好吸痰工作, 加强雾化、湿化。 ②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术后严格禁食,依据患者具 体情况采取胃管胃肠减压,并遵医嘱给予患者肠内 外营养支持和药物,调节胃肠功能,待患者肠功能 恢复后,停止胃肠减压,改为半量流质饮食,进食 后无呕吐和其他不适, 3 d 后可进半流质饮食。③反 流性食管炎。建议患者术后注意休息,进食时采取 半卧位或坐位,可选择流食、半流食,遵循少量多 餐的原则,避免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进食后 抬高床头 20° ~30°, 以免腹压过高。④吻合口瘘。 留置胸腔引流管引流胸腔积液, 并做好鼻胃管引流、 胃肠减压,加强静脉肠外营养、经鼻肠管的肠内营养,必要时可适当补充白蛋白,遵医嘱预防性使用 抗生素治疗。两组均护理至出院。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 包括肛门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2)比较 两组护理前后疾病认知水平。采用本院自制的疾 病认知水平调查表评估,包括临床表现、发病机 制、肺康复锻炼、自我护理共 4 个维度,每个维度 总分 100 分,得分越高疾病认知水平越高。(3)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采用肺功能 检测仪(山东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鲁械注准 20212071169. BK-LFT-I)测定用力肺活量(FVC)、 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呼气峰流速(PEF) 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水平。(4)比较两 组并发症发生率。(5)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 量评分。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估 [6], 内容包括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 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总体健康 8 个 维度,每个维度均为 100 分,分数越高生命质量 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肛门排气 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见表 1.2.2 两组护理前后疾病认知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自我护理、肺康复锻炼等疾病认知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两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自我护理、肺康复锻炼等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护 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 两组 FVC、FEV1、PEF、MVV 水平比较, 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 两组 FVC、 FEV1、PEF、MVV 水平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4.35%(2/46), 明显低于对照组 的 19.57% (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2.5 两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各项 SF-36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功能、活力、社会 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躯体疼 痛、总体健康等 SF-36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 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5.
3 讨论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方法, 但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和术后疼痛等因素均会影响 患者的呼吸功能,导致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 并发症的发生,加重患者身心不适,严重影响患者 术后生活质量 [7-9] 。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 以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成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常规护理以疾病恢复为重点,护理过程中易忽视患者个体化需求,难以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10-11]。
个体化护理是具有创造性、个性化、整体有效 的护理模式, 在整体护理的思维模式上延伸、发展, 为患者提供优质化护理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多 样化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疾病 认知评分,FEV1、FVC、PEF、MVV 水平,SF-36 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 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采取个体化护理,给予患者多样化健康教 育指导,可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效提高 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提高患者配合度。采用专业营 养风险筛查表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为患者提供个 体化营养指导,对于满足患者机体恢复需要、提高 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可有效降低胃肠道应激反应,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12-13] 。加强对患者并发症预防护 理,通过加强翻身、拍背,维持呼吸道通畅,可有 效预防肺部感染发生;加强术后禁食护理,并依据 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胃管胃肠减压,给予肠内 外营养支持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症 状,有效降低功能性胸胃排空障碍风险;加强对患 者进食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进食后 通过抬高床头等措施,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加强静 脉肠外营养、经鼻肠管的肠内营养,并遵医嘱预防 性使用抗生素治疗,能够避免吻合口瘘。联合呼吸 功能锻炼能够增强呼吸肌群耐力和力量,促进肺内 残留气体排出,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 生风险,进而提高生命质量 [14-15]。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应用 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可缩短预后时间,提高 疾病认知评分、肺功能及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 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联合呼吸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 王郑 . 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及肺功 能指标的影响 [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4):498- 501.
[2] 王芬,戴秀娟 . 术前上肢功能锻炼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胸外 科手术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肺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18(13):172-175.
[3] 邓雁,余琼,武福姣,等 .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 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 [J]. 中华护理杂志, 2022. 57(9): 1042-1048.
[4] 朱文静,夏文佳,王中秋,等 . 体位管理联合激励式护理在 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 (33):4584-4587.
[5]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 员会 . 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14 年,北京)[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4):205-224.
[6] 何燕, 赵龙超, 刘丹萍, 等 . SF-36 和 SF-12 在人群生命质 量调查中的性能比较研究 [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 44(5) :852-862.
[7]牛洪艳,倪静玉,张玲,等 . 护理满意度量表在临床住院病人 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 [J]. 护理研究,2016.30(3):287-290.
[8]陈婷婷,谢汝慧 . 基于 4C 模式的延续性护理在食管癌根治术 后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7):169- 172.
[9]康书红,蔺红丽,周福有 . 胸腔镜根治术对老年食管癌患者 术后肺部感染与呼吸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J]. 实用癌症杂 志,2021.36(4):609-613.
[10]李亚琴,赵清丽,宋丽,等 . 医护一体化模式下早期行肠内 外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营养状态的影 响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6):2902-2903.
[11]刘海荣,李方,王蕾 . 个性化护理结合饮食指导对老年胸腔 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4):871-873.
[12] 刘思博,石玉慧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围术 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中国医刊,2020.55(3):340-343.
[13] 楚晓飞,何爱莲,卢峰育 . 阶段式健康教育联合呼吸功能锻 炼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 27(10):1367-1370.
[14] 潘国芬,李宁,郇梅,等 . 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用于食管癌 根治术后 ERAS 中的价值 [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22.24 (6):449-452
[15] 耿萍,彭纪芳,骆金华 . 路径式呼吸功能训练对微创食管癌 根治术后患者心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17(6):3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7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