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PDCA 循环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10-25 15:27: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计划 - 执行 - 检查 - 纠正(PDCA)循环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该院收治的 59 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该院收治的 55 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 观察组, 采用 PDCA 循环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动静脉内瘘静脉端血流动力学指标(头静脉内径、头静脉血流量) 水平、内瘘功能优 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 4、12 周后,两组头静脉内径和头静脉血流量均低于护理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观察组内瘘功能优良率为 78.18%, 高于对照组的 61.0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9.09%, 低 于对照组的 23.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DCA 循环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动静脉内瘘静脉端血流动力学指标 水平和内瘘功能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关键词】 PDCA 循环护理,血液透析,血流动力学,内瘘功能,并发症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DCA cycle nursing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QIANG Sa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lan-Do-Check-Act (PDCA) cycle nursing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59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modialysis in the nephr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June 2019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 total of 55 patients undergoing hemodialysis from January 2020 to Jul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PDCA cycle nursing was used. The hemodynamic index levels (cephalic vein diameter, cephalic vein blood flow) of the venous end of the intern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internal fistula func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4 and 12 weeks after the nursing, the cephalic vein diameter and cephalic vein blood flow in the two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but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internal fistula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8. 18%, which was higher than 61.0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9%, which was lower than 23.7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PDCA circulation nursing for the hemodialysis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hemodynamic index levels of the venous end of the arteriovenous fistula and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internal fistula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PDCA cycle nursing; Hemodialysis; Hemodynamics; Internal fistula function; Complication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的肾脏替代疗法,可延 长患者生命期限 [1]。动静脉内瘘护理不当易造成动 静脉内瘘功能丧失而影响透析效果 [2] 。PDCA 循环 护理将质量管理以计划(P)、执行(D)、检查(C)、 纠正(A) 4 个阶段进行划分,以确保工作质量有 序提升 [3] 。本文观察 PDCA 循环护理在血液透析患 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本院收治的 55 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7 月本院收治的 59 例血液 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血液透析指 征, 且透析次数 2 次 / 周; 能正常沟通。排除标准: 合并恶性肿瘤;合并心、肝、肺等重要器官器质性 病变。患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对照组男35 例, 女 24 例;年龄 45~71 岁, 平均(57.23±5.33) 岁; 透析时间 2~6 h, 平均(4.71±1.08)h; 病因: 慢性肾炎 25 例,糖尿病肾病 15 例,高血压肾损 害 19 例。观察组男 33 例, 女 22 例; 年龄 44~70 岁, 平均(56.87±5.78) 岁; 透析时间 2~6 h, 平 均(4.78±1.04)h; 病因: 慢性肾炎 21 例, 糖尿 病肾病 14 例,高血压肾损害 2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血液透析前护 理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血液透析相关知识、肾脏疾 病发病原因及注意事项;透析后告知患者造瘘处清 洁,禁止内瘘侧肢体佩戴饰品、负重、输液、测量 血压,注意衣着宽松;敷料包扎力度合适,并将 内瘘侧肢体抬高至 30°用吊带将前臂置于功能位, 帮助静脉回流;密切关注造瘘处出血情况,并每天 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观察组采用基于 PDCA 循环的细节护理。(1) 计划(P) 。根据血液透析实际工作情况查阅文献, 分析血液透析及动静脉内瘘相关危险因素,制订针 对性护理计划,控制院内感染。(2)执行(D) 。

  ①成立护理小组,由高年资护士组织小组成员学习 透析及动静脉内瘘知识、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制 订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②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 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探讨查阅内瘘功能并发症的危 险因素及内瘘锻炼培训计划。③透析环境控制,每 日对病区和治疗室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1 次,消毒 水清洗地面 2 次,开窗通风透气 2 次;治疗室维持 安静、整洁。④向患者解释透析中内瘘的功能、目 的、意义,强调注意事项和常见并发症,注意观察 透析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及时进行疏导。⑤内 瘘护理:输液或输血时避开内瘘侧肢,血液透析穿 刺前内瘘部位消毒范围直径大于 5 cm; 透析结束后 使用棉球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时间 5~10 min。 每次穿刺为第 1 根 20 min, 后面每 10 min 左右拆 1 根,共 30 min;内瘘保持干燥清洁,避免碰水; 透 析结束后采用敷料包扎,不宜包扎过紧;叮嘱患 者睡眠时取健侧卧位。⑥内瘘锻炼:加强内瘘侧肢 康复训练,以手部阻力运动为主,空拳运动(时 间 10 min); 捏橡皮圈(时间 10 min, 握距深度50 mm);30 次 /d。(3) 检查(C)。小组成员定 期检查护理各个环节并进行评分,由护士长每周考 核小组成员,护理部每月对科室进行检查。(4) 处理(A) 。观察并记录血液透析及动静脉内瘘并 发症防控实施情况,并反馈给医院管理层,客观分 析方案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并结合科室实际 情况完善方案,对于当前未解决的问题逐步整改, 制订下一个 PDCA 循环方案。两组均持续护理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动静脉内瘘静脉端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护理前和护理 4、8、 12 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西门子 ACUSON X150) 检测患者头静脉内径、头静脉血流量。(2) 比较两组内瘘功能优良率。护理结束时根据《中国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 2 版) 》评估内 瘘功能分级情况 [4] 。内瘘管径扩大,血管充盈走向 清晰,有弹性且搏动有力,头静脉血流量超过设置 血流量为优; 血管较充盈, 走向较清晰, 弹性较好, 搏动较好,内瘘血管旁周存在硬结直径小于 5 mm, 较轻压痛,头静脉血流量与设置血流量相同为良; 内瘘血管情况一般,且周围可触及硬结,直径为 5~10 mm,中度压痛,头静脉血流量小于设置血流 量的 5% 为可;内瘘血管情况不理想,且周围可触 及硬结, 直径超过 10 mm,重度压痛, 头静脉血流 量小于设置血流量的 6%~10% 为差。优良率 =(优 + 良)例数 / 总例数 ×100%。(3)比较两组并发症 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动静脉内瘘静脉端血流动力学 指标水平比较 护理前,两组头静脉内径和头静脉 血流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 理后 4、12 周,两组头静脉内径和头静脉血流量均 低于护理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内瘘功能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内瘘功能 优良率为 78.18%(43/55), 高于对照组的 61.02% (36/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 率为 9.09%(5/55),低于对照组的 23.73%(14/5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 动静脉内瘘功能对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透析 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5-6] 。透析频率增加、毒素 刺激、钙磷沉积、血液黏稠度上升等均可导致内瘘 功能逐渐减弱 [7-8] 。已知血液透析并发症主要为管 壁硬化增厚引起内瘘狭窄,或血栓引起内瘘闭塞、 动脉瘤等 [9-10]。因此, 良好的护理对维持血管稳态,保障动静脉内瘘功能正常,减少并发症,以及提高 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 4、12 周,观察组头 静脉内径和头静脉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 为 PDCA 循环与细节护理结合规范了护理流程,使 护理工作中每个细节均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评 价及有反馈,在内瘘护理环节,通过手部阻力运动 提高桡动脉血流量,被动压力促进头静脉代偿性扩 张,从而增加内瘘血管实际血流量,改善其功能。 已知 PDCA 循环护理能够提高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 自我护理能力,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1]。本研究结果 还显示,观察组内瘘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分析 原因为 PDCA 循环的细节护理从专业化、规范化对 内瘘穿刺部位消毒、穿刺后按压及透析后内瘘维护, 保障了内瘘血管质量,提高了内瘘功能,有利于降 低内瘘狭窄、内瘘血栓造成的闭塞及瘢痕等的发生 风险。已知 PDCA 循环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 率 [12]。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低于对照组。分析认为, PDCA 循环护理通过成立 护理小组、制订护理计划、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来加强医护人员责任意识,在透析环节严格执行每项操 作,为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供有利条件。

  综述所述, PDCA 循环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 可提高动静脉内瘘静脉端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和内瘘 功能优良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春莲 . PDCA 循环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3):2445-2448.

  [2] 戴玲 . PDCA 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对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干预效果 [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12(6):96-99.

  [3] 张翠萍, 刘锐, 张婷 . PDCA 循环式家庭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满意度的影响 [J]. 护理实 践与研究,2020.17(24):63-65.

  [4]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血管通路工作组 .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第 2 版) [J]. 中国血液净化, 2019.18(6):365-381.

  [5] 程拉娜,许一帆,杨丽萍,等 . PDCA 循环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中的效果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 (2):204-206.

  [6] 吴娟鸽 . PDCA 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并发症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6):858-861.

  [7] 汪莉 . PDCA 循环管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1):57-59.

  [8] 杨雪 . PDCA 循环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3):130-131.

  [9] 杨洛, 陈林, 马春妍, 等 . PDCA 循环对血液透析护士查对制度培训的效果观察 [J]. 华西医学,2017.32(6):911-913.

  [10] 廖清,蔡勇,纪美玉 . PDCA 循环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的影响 [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10-12.

  [11] 窦素冰, 李建平, 黄琦, 等 . PDCA 循环护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保护效果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17(11):49-52.

  [12] 钱磊, 吉小静, 戴欢欢, 等 . PDCA 循环管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患者并发症、自护能力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23(13):112-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55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