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寒颤、牵拉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0 年 10 月 至 2022 年 7 月沭阳铭和医院收治的行剖宫产产妇 80 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40 例, 罗哌卡因) 、观察组( 40 例, 在对照组 的基础上联用舒芬太尼) ,所有产妇均行腰 - 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相关指标,寒颤、牵拉痛发生情况,麻醉前与麻醉后 5 、10 min 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 以及术后 48 h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 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 时间、无痛平面时间均显著缩短,持续镇痛时间显著延长,寒颤总发生率、牵拉痛总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麻醉前比,两组产妇麻醉后 5 、10 min 平均动脉压逐渐降低, 心率先降低后升高, 但观察组麻醉后 5 、10 min 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 术 后 48 h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麻醉效果显著,且 对产妇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延长麻醉持续镇痛时间,减少重度牵拉痛、寒颤的发生,麻醉安全性良好。
剖宫产为临床常见的辅助生产术式,而腰- 硬联合麻 醉是剖宫产中常用的麻醉方法,剖宫产过程中,手术带来 的应激反应与剧烈疼痛会使产妇出现寒颤和牵拉痛等临 床症状,且受麻醉药物、手术室温度、术中出血量等因 素的影响,会使产妇血压、心率发生变化,因此选择麻醉 效果好、临床症状少的麻醉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罗哌卡因 是一种新型长效的局部麻醉药物,其麻醉效能强,被广泛 应用于神经阻滞、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分娩镇痛效 果显著;但临床实践发现,部分产妇在单独使用罗哌卡因 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时,无法阻滞内脏神经,易发生寒 颤、牵拉痛等不良反应,影响产妇生命体征,且会干扰手 术操作,影响妊娠结局 [1]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 物,可与阿片类受体结合,在剖宫产术中使用,有助于刺 激产妇中枢神经系统分泌肾上腺素,避免术中低体温情况 的发生,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在产妇机体中的蓄 积程度较低、代谢较快、麻醉复苏较快,是临床常用的麻 醉镇痛药物 [2] 。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罗 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寒颤及牵拉痛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2 年 7 月沭阳 铭和医院收治的 80 例行剖宫产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 例)、观察组(40 例)。对照组产妇年 龄 22~38 岁,平均(30.69±2.34 )岁;孕周 37~41 周,平 均( 39.36±0.31 )周。观察组产妇年龄 22~37 岁,平均 ( 30.02±2.43 )岁;孕周 37~42 周,平均( 39.46±0.25 ) 周。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分析。纳入标准:符合《妇产 科学(第 8 版)》[3] 中相关诊断标准者;足月产妇;符合 剖宫产与腰 - 硬联合麻醉指征者等。排除标准:合并中枢 神经系统疾病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心电图、血常规检 查异常者等。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产 妇及其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麻醉方法 所有产妇进入手术室后,给予生命体征 监护仪(飞利浦医疗有限公司,型号:M8001A)监测产妇 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动态变化。麻醉前,给予产妇静脉滴注 300~500 mL 乳酸钠林格注射液(浙江天瑞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33783.规格: 500 mL/ 支),麻醉时产妇 取侧卧位,使用穿刺针经 L2~3 穿刺后实施腰- 硬联合阻滞 麻醉,从穿刺针给药, 1 mL 药物给药时间保持在 15~20 s, 之后留置硬膜外腔导管。对照组产妇取 1 mL 的 0.75% 盐 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 准字 H20103636.规格: 10 mL ∶ 100 mg), 与 1 mL 的 10% 葡萄糖注射液(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67372.规格: 100 mL ∶ 10 g)充分混合。观察组产妇使用同剂量的注射用盐酸罗哌卡因和葡萄糖溶液,另再加入 5 μg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 任公司,国药准字 H20054171.规格: 1 mL ∶50 μg)充分 混合,所有产妇均经腰- 硬联合套针中腰麻针注入,注射 后帮助产妇选择仰卧位,适当改变产妇体位,调节麻醉平 面。若术中产妇收缩压 <90 mmHg( 1 mmHg=0. 133 kPa ), 需静脉注射 30 μg/kg 体质量多巴胺;若心率 <50 次 /min, 需静脉注射 0.5 mg 阿托品;若产妇发生呕吐,需肌注 10 mg 甲氧氯普胺,可结合产妇情况随时给药,并随时观 察产妇麻醉前后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麻醉相关指标。记录两组产妇麻醉起 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镇痛时间、无 痛平面时间。②寒颤发生情况。寒颤评分共分为 4 级, 其中 0 级:未出现寒颤现象; 1 级:颈部或面部出现轻 微抖动现象; 2 级:超过 1 级及以上肌群出现明显抖动;3 级:全身大肌肉群抖动 [4] 。③牵拉痛发生情况。使用视 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评估疼痛情况,0 分为无痛 ( 0 级); 1~3 分为轻度牵拉痛( 1 级); 4~7 分为中度牵 拉痛(2级); 8~10 分为重度牵拉痛(3 级) [5] 。④血流动 力学。使用生命体征监护仪监测两组产妇麻醉前及麻醉后5、10 min 平均动脉压与心率。⑤不良反应。记录两组产妇 瘙痒、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符合 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 t 检 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 产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无痛平面 时间均缩短,持续镇痛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均 P<0.05),见表 1.
2.2 两组产妇寒颤发生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 察组产妇寒颤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产妇牵拉痛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产 妇牵拉痛总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 见表 3.
2.4 两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 与麻醉前比,两组 产妇麻醉后 5、10 min 平均动脉压逐渐降低,心率先降低后 升高,但观察组麻醉后 5、10 min 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2.5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术后 48 h 对照组 产妇发生瘙痒 2 例、恶心 2 例、呕吐 2 例,不良反应总 发生率为 15.00% ( 6/40),观察组产妇发生瘙痒 1 例、恶 心 1 例、呕吐 2 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 10.00% ( 4/40 ),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0.457.P>0.05 )。
3 讨论
在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常使用腰- 硬联合麻醉,但受手 术室温度过低、术中出血量过多等因素的影响,可降低产妇内脏温度,且腰 - 硬联合麻醉会阻断神经传导,舒 张外周血管,降低中心性温度,均会引发寒颤的发生; 同时腰 - 硬联合麻醉内阻滞麻醉平面若未达到牵拉水 平,还会造成强烈的牵拉痛。因此在剖宫产中如何增加产 妇舒适度,增加麻醉阻滞平面,预防寒颤、牵拉痛的发 生,是产科临床关注的重点。罗哌卡因是常用的麻醉药 物之一,不易透过胎盘屏障,对产妇心血管和中枢神经 系统毒性较低,术后安全性良好;但临床发现部分产妇 使用罗哌卡因麻醉会引发寒颤、牵拉痛等一系列不良反 应,因此单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 不佳 [6]。
剖宫产产妇在麻醉期间,身体机能处于抑制状态,机 体产生的热量会有所减少,因此寒颤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 象;此外,通常手术环境温度偏低,同时剖宫产术中产妇 大量出血也会引发寒颤的情况。舒芬太尼属于一种人工合 成阿片类药物,其镇痛时间较长,具有较强的血流动力学 稳定性;同时能够保证足够的心肌供氧,刺激中枢神经系 统,促进肾上腺素、去肾上腺素的分泌,进而可增加机体 的热量,保持机体体温恒定,缩短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 间 [7] 。此外,舒芬太尼是在芬太尼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药 物,在给药数分钟之后就能够发挥最大的药效,对 μ 受体 具有高度选择性,镇静、镇痛效果较强,呼吸抑制作用较 弱,在麻醉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抑制手术拔管刺激引起的血 液动力学和激素水平变化,降低全身血管阻力的作用更强, 也更好抑制了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同时联合罗哌卡因, 可发挥协同作用,通过调整心输出量,使血流动力学更趋 于平稳 [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产妇麻 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无痛平面时间均缩短,持续镇痛时间延长,寒颤总发生率降低;与麻醉前 比,两组产妇麻醉后 5、10 min 平均动脉压逐渐降低,心 率先降低后升高,但观察组产妇麻醉后 5、10 min 平均动 脉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 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且有助于减少寒 颤发生。
手术过程中会对产妇内脏、皮下神经组织及附近血 管产生刺激,进而会引起牵拉痛,不仅会使产妇产生难 以忍受的痛苦,影响正常分娩,还会对产妇及新生儿的 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 [9] 。舒芬太尼对神经组织的亲和力较 高,可以透过神经细胞膜,向机体上部头侧扩散,结合 脊髓和高级中枢中的阿片受体,可增强镇痛效果,有助 于减轻内脏牵拉反应 [10] 。同时联合罗哌卡因的作用机制 为抑制神经细胞的钠离子通道,可以阻断神经兴奋及传 导,也有助于减轻疼痛 [11]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 比,观察组产妇牵拉痛总发生率降低,提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可有效缓解剖宫产产妇疼痛,减少牵拉痛的发 生;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比较,观察组更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舒芬太尼 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产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分析 其原因在于,舒芬太尼具有较宽的安全阈范围,其可稳定 血流动力学稳定,药效起效快,不存在免疫抑制,因此在 罗哌卡因的基础上增加舒芬太尼,也不会产生过多不良 反应 [12]。
综上,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的血流动 力学影响较小,有助于改善麻醉相关指标,延长麻醉持续 镇痛时间,减少重度牵拉痛、寒颤的发生,且麻醉安全性 良好,值得在产科中应用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徐砚华 , 张丽珺 . 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剖宫产术中寒颤和牵拉疼痛的效果观察 [J]. 安徽医药 , 2018. 22(11): 2238-2241.
[2] 蒋留琴 , 李鹤云 .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效果观察 [J].陕西医学杂志 , 2018. 47(6): 793-795.
[3] 谢幸, 苟文丽 . 妇产科学 [M]. 8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284.
[4] 宋端怡 , 唐雪芳 .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效果观察 [J]. 中国妇幼保健 , 2015. 30(18): 3087- 3089.
[5] 孙兵 , 车晓明 . 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6): 645-646.
[6] 支梦佳 , 刁一凡 , 刘诗洋 , 等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J]. 中国循证医学 杂志 , 2019. 19(3): 324-330.
[7] 李艳 , 孙静 , 鲁瑶 , 等 . 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麻醉对初产妇剖宫产术中内脏牵拉反应及寒颤发生率的影响 [J]. 山西医 药杂志 , 2020. 49(16): 2167-2169.
[8] 潘先凤 , 张海萍 , 周龑 , 等 . 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腹横肌平面阻滞在剖宫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J]. 成都医学院学报 , 2022.17(2): 197-200.
[9] 杨敏 . 剖宫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临床对比研究 [J]. 中国医药导刊 , 2016. 18(6): 599-601.
[10] 刘国栋 , 贾玉刚 , 强瑞华 , 等 .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围麻醉期的应 用及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 2022. 33(9): 115- 122.
[11] 曾华北 . 小剂量舒芬太尼对剖宫产产妇术中牵拉疼痛和寒颤的预防效果观察 [J]. 黑龙江医药 , 2020. 33(5): 1079- 1081.
[12] 方建胜 , 李城女 , 章启航 , 等 .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对剖 腹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 [J]. 中国卫生检验杂 志 , 2019. 29(11): 1386- 13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4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