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临床心灵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9 月该院收治 的 267 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133 例和观察组 13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采用临床心灵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感受负担 [ 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 ]、应对策略(医学应对问卷) 、 心理灵活性 [ 接纳与行动问卷(AAQ- Ⅱ) ] 和生命质量 [ 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 ] 评分。结果: 护理后, 两组 SPBS-CP 评分 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面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回避、屈 服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 AAQ- Ⅱ评分和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 功能等 GQOL-74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恶性肿瘤放疗 患者临床心灵关怀护理可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使其积极面对治疗,进而提高心理灵活性和生命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关键词】 临床心灵关怀护理;恶性肿瘤;放疗;自我感受负担;应对策略;心理灵活性;生命质量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inical spiritual car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linical spiritual car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67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ly 2020 to September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133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134 cas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spiritual care based o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self-perceived burden [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 for cancer patients (SPBS-CP)], coping strategy (medical coping questionnaire),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dmission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 (AAQ-II)], and quality of life [general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 74)]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SPBS-CP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he nursing,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face-to-face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avoidance and submission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AAQ-II scores and the GQOL- 74 scores of material life, social function, physical function,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clinical spiritual care nursing based on the routine nursing can reduce the self-perceived burden of the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enable them to actively face treatment, and thereb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nursing.
【Keywords】 Clinical spiritual care nursing; Malignant tumor; Radiotherapy; Self-perceived burden; Coping strategy; 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Quality of life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据 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 270 万人因恶性肿瘤而死亡 [1]。 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多采用放化疗治疗,放化疗虽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引发的不良反应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 [2-3] 。临床心灵关怀护理是用于癌症和临终患者的一种心理护理模式,主要目标为满足患者精神和情感需求,帮助患者达到心理、生理舒适, 提高生命质量 [4]。本文观察临床心灵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9 月本院收治的 267 例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食管癌、肺癌、肝癌晚期患者, 符合相关诊断标准 [5-7] ;符合放疗指征;初中及以 上文化水平;意识清楚,可正常沟通交流。排除标 准:预计生存期 <6 个月;合并精神障碍;临床资料不全。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 同意书。按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133 例和 观察组 134 例。对照组:男69 例, 女 64例;年龄 32~65 岁, 平均(48.76±8.03 )岁;食管癌 36 例, 肺癌 75 例,肝癌 22 例。观察组:男68 例, 女 66 例;年龄 33~66 岁, 平均(49.57±7.86 )岁;食管 癌 38 例, 肺癌 73 例, 肝癌 23 例。两组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放疗方法、注意事项、饮食要求等,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不适 症状,及时告知医师进行针对性处理;疏导患者不 良情绪,鼓励其积极配合放疗和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心灵关怀护理。
(1)建立临床心灵关怀服务站,设专属活动室。服务站成员包括放疗科 3 年以上护理经验的护 士 2 名、肿瘤专家 1 名、心理咨询师 1 名、营养师 1 名、社会爱心人士 2 名等, 成员均经过恶性肿瘤、 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2)临床心灵关怀实施。 ①生命质量提升课程。各领域专家依据各学 科特点及患者需求制作生命质量提升课程,包括肿 瘤治疗(肿瘤专家) 、放疗护理(放疗科护士) 、 营养学(营养师)、心理学(心理咨询师)4 门课程, 每门课程 1~2 节课,每节课约 30 min,每半个月在 活动室开展 1 次课程,成员可依据时间提前安排课 程表,并在服务站内公示。②心灵沟通时间。将每 周五 14:00~17:00 设置为心灵沟通时间,由心理咨 询师在站内值班,患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到服务站咨 询。心理咨询师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倾 诉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通过共情、宣泄、转移注 意力等方法帮患者建立积极心态。另外,根据医师 和家属反馈,心理咨询师应主动为存在心理问题但 不主动寻求心灵沟通的患者提供心理辅导。③身体 健康指导。每周服务站医护专家联合查房 1 次, 密切观察患者生理状态,若有异常及时处理;保持病 房安静舒适,睡眠质量较差者可遵医嘱给予相关药 物,或提供助眠香薰等;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和饮食 要求制订饮食方案,在保障营养的基础上尽量满足 患者的饮食爱好。④社会支持。由社会爱心人士在节假日为患者开展社会支持活动,包括慰问、座谈 会、才艺大赛、节假日主题活动等, 1 次 /2 周,每 次 30~60 min ,可邀请预后良好者分享治疗经验。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感受 负担。采用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CP ) 评估 [8] ,包括照护负担、经济负担、家庭负担、治 疗负担、心理 / 情感负担等 5 个维度, 共 21 个条目, 每个条目 1~5 分,总分 21~105 分,评分越高表示 自我感受负担越重。
(2)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应对策略。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评估 [9] ,包括 面对(8~32 分)、屈服(5~20 分)、回避(7~28 分), 评分越高表示应对策略越好。(3)比较两组护理 前后心理灵活性。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AAQ- Ⅱ ) 评估 [10],包括 7 个条目, 每个条目1~7 分, 总分 7~49 分,评分越高表示心理灵活性越好。(4)比较两 组护理前后生命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74)评估 [11] ,包括物质生活、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共 4 个维度,各维度 100 分, 生命质量与评分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s )表示,采用 u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 SPBS-CP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SPBS-CP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护理后,两组 SPBS-CP 评分均低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应对策略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面对、屈服、回避等 MCMQ 评分比较, 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 ; 护理后, 两组面对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两组回避、 屈服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 AAQ- Ⅱ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 AAQ-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护理后,两组 AAQ- Ⅱ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2.4 两组护理前后 GQOL-74 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 GQOL-74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 ;护理后,两组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 GQOL-74 评分均高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4。
3 讨论
晚期癌症患者癌细胞增殖速度较快,可转移至机体各个脏器、组织, 预后较差 [12]。放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但治疗期间患者的心理状态波动较大,需给予临床关注。临床心灵关怀护理可为重病患者提供专业的情感与精神支持和帮助,缓解患者来自疾病、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提高生命质量 [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SPBS-CP 评分和屈 服、回避等 MCMQ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临床心灵关怀护理中,由多学科专家为恶性肿瘤放疗患者提供专业的生命质量提升课程, 包括肿瘤治疗、放疗护理、营养学、 心理学等多个方面, 可满足患者多样性的知识需求, 提高其疾病认知、自护能力、自身营养,减轻自我 感受负担和负性情绪, 积极面对治疗和护理 [14] 。此 外,设置心灵沟通时间,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可帮助患者发泄内心不良情绪,解决心理问题。定期 联合查房可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生理、心理问题, 缓解负性情绪;社会爱心人士定期开展社会支持活 动能增加患者生活乐趣, 减轻其对疾病的过度关注, 增强患者愉悦感 [15]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 观察组心理灵活性评分和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等 GQOL-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临床心灵关怀护理中开设生命质量提升课程可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使患者保持积极心态,更倾向于采取健康行为;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活动可使患者以平常心看待患病事实,自主调节不良情绪,进而提高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恶性肿瘤放疗患者临床心灵关怀可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使其 积极面对治疗,进而提高心理灵活性和生命质量, 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 陈宏达,郑荣寿,王乐,等 . 2019 年中国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0, 24 ( 4 ): 373-379.
[2] 林淑华,林珊妹,李丽婵,等 . “人文关怀 + 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分析 [J]. 中国 医药科学, 2018, 8 ( 8 ): 127-129.
[3] 田丹丹 . 亲情式关怀 +CNP 模式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 28 ( 5 ): 139-140.
[4] 祁卫华 . 临床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影响 [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 ( 19 ):123-124.
[5]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 中 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2019 年版) [J].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9, 46 ( 7 ): 385-398.
[6]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18 版) [J]. 中华肿瘤杂志, 2018, 40 ( 12 ): 935-964.
[7]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年版) 》编写专家委员会 .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 年版) [J]. 中国临床医学, 2020, 27 ( 1 ):140-156.
[8] 徐莉,张丽 . 育龄期妇科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及与共同冗思的相关性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 19 ( 23 ):3511-3515.
[9] 王婷,黄培,朱明丽,等 . ICU 患者应对方式和心理资本对自我感受负担影响的路径分析 [J]. 浙江医学, 2022, 44 ( 6 ):611-616.
[10] 许湘华,欧美军,谢婵娟,等 . 接纳与承诺疗法在喉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9, 36 ( 5 ): 6-10.
[11] 李小姣 . 反馈式康复护理对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74 评分的影响 [J]. 山西医药杂志, 2021, 50 ( 9 ):1579-1581.
[12] 贺家宁,刘雪霜,康静 . 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 ( 6 ):148-149.
[13] 杨丰华,刘东英,卫莉,等 . 临床心灵关怀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 [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 ( 25 ):3062-3066.
[14] 夏晖 . 临床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影响 [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 ( 6 ): 183.
[15] 王自梅,陈国连,凌瑛,等 . 临床心灵关怀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生命质量的影响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 ( 20 ): 111-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3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