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9-01 15:37: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雾化治疗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炎症因子与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新兴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60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 30 例)患儿采用利巴韦林喷 雾剂治疗, 试验组( 30 例) 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治疗, 两组患儿均治疗 5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 体 征症状恢复时间,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食欲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 常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 10 ( IL- 10 )、 C- 反应蛋白( CRP ) 、肿瘤坏死因子 -α ( TNF-α ) 水平与治疗前比均下降, 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 A (IgA) 、免疫球蛋白 IgG (IgG) 、免疫球蛋白 IgM (IgM) 水平与治 疗前比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均 P<0.05 )。 结论 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有效促进临床症状 的缓解,同时可有效减轻患儿炎症反应,还可恢复患儿免疫功能,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作为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病诱因 为柯萨奇病毒感染,其发病机制在于肠道病毒经呼吸道、 口腔、消化道,入侵至局部黏膜,导致滞留于该处的咽 部、淋巴组织及上皮细胞并大量繁殖,引发相应的临床表 现或者病变,患儿可出现咽峡部疱疹溃疡、急性发热、流 涎、咽部疼痛等,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对于 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以抗病毒为主,其中利巴韦林可广泛 应用于肺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病毒性呼吸道疾 病中,其属于一种合成核苷类药物,但有临床研究显示, 单独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引起腹泻、 皮疹、末梢血中性粒细胞降低等诸多不良反应,其预后相 对较差 [1] 。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作为一种机体抗病毒 重组人干扰素亚型,能够显著增强患儿机体细胞免疫功 能,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自然杀伤(NK)细胞的 杀伤作用,对病毒进行有效清除。采用雾化吸入方法完成 药物治疗,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患儿呼吸道黏膜,呈现出 更强的靶向性;另外该操作方法简单,可显著提升患儿依 从性 [2] 。基于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了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雾化治疗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 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2 月新兴 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6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30 例)中男、女患儿分别为 20、 10 例;年龄 1~7 岁,平均(4.25±1.04 )岁;病程 2~10 d, 平均(5.93±0.29)d。试验组(30 例)中男、女患儿分别 为 21、9 例;年龄 1~8 岁,平均( 4.26±1.05 )岁;病程 2~11 d,平均( 5.99±0.33 ) d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 照《儿科学(第 8 版)》[3] 中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 准。纳入标准:与上述诊断标准相符合者;患儿表现出食 欲不佳、口腔出现疱疹等系列症状;经血液检验为柯萨奇 病毒阳性者等。排除标准:治疗前采用其他药物治疗者; 存在重组人干扰素 a1b 、利巴韦林喷雾剂用药禁忌证者; 存在心功能不全、呼吸功能不全、重度营养不良等其他严 重疾病者等。患儿法定监护人已对本研究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有所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 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儿先行基础治疗,采用维生素 B2 、维生素 C 进行治疗,并给予补液治疗,给予退热和 口腔护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蓬莱诺 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43189.规格:每瓶内含 利巴韦林 400 mg,每揿含利巴韦林 3 mg)治疗,喷洒至 患儿咽喉、鼻腔部位,6 mg/ 次, 每 20 min 用药 1 次, 用 药 4 次后改为间隔 2 h 用药 1 次。试验组患儿在利巴韦林 喷雾剂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深圳科兴药业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S10960059.规格: 30 μg/ 支)雾化治疗,将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0.9% 氯化钠溶液 2 mL 稀释进行雾化吸入,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法,2 μg/(kg ·次),2 次 /d。两组患儿均治疗 5 d。此外治疗期间需对患儿生 命体征密切关注,如表现出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 要及时通知主治医师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其中显效:治疗 3 d 后患 儿体温恢复正常,疱疹基本或完全消失,食欲有明显好 转;有效:治疗 3 d 后患儿体温明显下降,疱疹明显减 少,食欲有所好转;无效:治疗 3 d 后患儿体温、食欲无 明显好转,疱疹程度进一步加重 [3] 。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②体征症状缓解时间,包括食欲恢复、退热、疱 疹消退时间。③炎症因子水平,取 3 mL 空腹静脉血,离 心( 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检测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 10 ( IL- 10 )、 肿瘤坏死因子 - α ( TNF- α )水平。④免疫功能指标,包括 免疫球蛋白 A (IgA)、免疫球蛋白 G (IgG)、免疫球蛋 白 M (IgM)水平,血样、血清制备、血清检测方法与③ 相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总有效率、各项体征症状恢复时间)以 [ 例 (%)] 表示;计量资料(各项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水 平)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以 (x ±s) 表示,计数、计量 资料分别行χ2、t检验。以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儿临床总 有效率为 93.33%,参照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 60.00%, 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相比,试验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儿体征症状恢复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儿食欲 恢复、体温恢复正常、疱疹消退时间与参照组相比均缩 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相比于治疗前,治疗 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均下降,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3.
\

  2.4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相比于治疗前,治疗 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参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4.
\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常见疾病,患儿主要临床特征可 表现为咽峡部疱疹溃疡、急性发热等, 传播途径主要体现为 呼吸道或者粪- 口方面, 传染性较强, 传播速度较快, 病情 较为严重者可引发中枢神经并发症。小儿因呼吸系统发育尚 不完善, 抵抗力较差, 而易遭受肠道病毒的侵袭, 成为该病 的易感人群。小儿感染后发病急骤, 可呈现出咽部充血, 局部出现疱疹, 导致咽部疼痛, 甚至病毒可进入血液系统, 引 发多脏器功能受损, 严重者可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寻求一 种高效、安全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已成为临 床研究的重点。利巴韦林属于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 其 具有广谱强效作用,可有效抑制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体内病毒 的合成与复制, 切断病毒在感染细胞中的复制途径, 但该药 物易产生耐药性,不良反应较多,治疗效果不佳 [4]。

  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作为广谱抗病毒药物一种, 是由假单胞菌产生,属于低分子糖蛋白,其是通过基因工 程人工合成的干扰素,该药物进入体内后,可同细胞表面 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通过诱导机体组织产生抗病毒蛋 白,抑制体内病毒繁殖,发挥抗病毒作用;并且重组注射 用人干扰素 α1b 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显著提高 T 淋 巴细胞针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细胞毒性 [5-6]。此外,通过雾 化的给药方式,能够使药物穿透患儿黏膜进入咽部,可充 分增加药物局部浓度,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以缓 解临床症状;且雾化吸入操作简便,患儿依从性相对较 高,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7] 。本研究统计了临床相关 症状消失情况及临床疗效,发现治疗后试验组患儿临床总 有效率较参照组升高,食欲恢复、体温恢复正常、疱疹消 退时间较参照组缩短,表明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雾化 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升治疗 效果。

  相关研究显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体内多种炎症因子 存在过表达现象, 如 IL- 10、CRP、TNF-α ,其中 CRP 属于 急性期反应蛋白,其水平高低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机体感 染程度呈正相关,是反映机体炎症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 IL- 10 属于一种免疫调节因子, 可与 T 淋巴细胞、树突细胞 等多种免疫细胞产生多重生物学效应,但有研究显示,在 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中,病毒侵入后会激活机体免疫系统, 激发全身免疫炎症反应,导致 IL- 10 水平上调,而高水平 IL- 10 会促进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生成, 介导患儿机体组织 损伤 [8] ;TNF-α 可参与患儿机体多种疾病及炎症反应,其 水平升高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增加疱疹性咽峡炎患 儿病毒感染的发生风险。同时临床研究还显示,疱疹性咽 峡炎患儿机体遭受病毒感染后会引起免疫功能紊乱,其中 免疫球蛋白可反映患儿免疫功能,发挥增强体液免疫、激 活补体的作用,IgA 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消化道等黏膜组 织中,对于局部感染的预防有一定的作用;IgG、IgM 可 对蛋白质多肽抗原产生免疫应答,从而使疱疹性咽峡炎患 儿机体免受病毒攻击, IgA、IgG、IgM 水平升高与疱疹性 咽峡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9] 。重组注射用人干扰 素 α1b 可诱导诸多抗病毒蛋白表达,通过调节免疫功能, 增强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对感染细胞的杀灭作用,增强杀伤细胞活性,有效抑制感染细胞病毒复制,保护正常细 胞免受侵犯,发挥抗炎作用,减少患儿体内炎症因子的释 放;此外,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与未受到感染细胞表 面受体相结合,可限制病毒扩散,显著提高患儿机体免疫 力 [10- 11] 。本研究中,治疗后试验组患儿免疫功能相关指标 水平均高于参照组,表明重组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雾化治 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可通过升高免疫球蛋白水平,促进 患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

  综上,重组人干扰素 α1b 雾化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儿, 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同时可减轻患儿炎症反应,还可恢 复患儿免疫功能,疗效显著,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小儿 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鹤 , 张金环 , 张君 , 等 . 施保利通片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观察 [J]. 中国药房 , 2015. 26(15): 725-726. 727.
  [2] 曹甦 , 姚惠辉 , 牛锋 . 重组人干扰素 α- 1b 雾化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19. 16(20): 156- 158.
  [3] 王卫平 , 毛萌 , 李延玉 , 等 . 儿科学 [M]. 8 版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3: 143.
  [4] 连宝涛 , 吴驻林 , 李泽彰 , 等 . 喜炎平对比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 Meta 分析 [J]. 中国药房 , 2016. 27(3): 337-340.
  [5] 常好华 . 重组人干扰素 α- 1b 针雾化治疗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临床医学 , 2019. 39(9): 102-104.
  [6] 王佳亮 . 重组人干扰素 α- 1b 雾化吸入联合开喉剑喷雾剂 ( 儿童型 ) 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J]. 中外医疗 , 2018. 37(16): 107- 109.
  [7] 王艳 , 刘春明 , 李秀芳 , 等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不同给药途径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中的疗效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 2018. 39(11): 106- 109.[8] 刘晓玲 , 秦庆员 . 核黄素磷酸钠联合干扰素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CRP、IL- 10 及TNF-α 的影响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2019. 25(1): 120- 123.
  [9] 陈玲, 赵文静, 孙艳, 等 . 蓝芩口服液配合干扰素 α1b 注射液对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炎性因子及体液免疫水平的影响 [J]. 海南医学 ,2021. 32(23): 3082-3085.
  [10] 罗雪敏 , 黄东辉 , 邹晓惠 . 馥感啉口服液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1b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及对患儿心肌酶谱和炎症因子的影 响 [J]. 海南医学 , 2022. 33(10): 1290- 1293.
  [11] 任荣 , 黄旭 . α- 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利巴韦林喷雾剂对小儿疱 疹性咽峡炎的影响研究 [J]. 北华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2017. 18(3): 375-3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248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