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凝血功能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5 09:32:14 文章来源: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神经功能、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南京健嘉康复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抗血栓、抗凝、降脂、营养支持、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35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评分,凝血功能及血浆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血浆UCH-L1、sVCAM-1、HMGB1、Hcy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延长,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调节,减轻患者脑组织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控制病情发展,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舒血宁注射液,神经功能,凝血功能,生活质量

  急性脑梗死是指脑缺血、缺氧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脑血管病,能引发语言障碍、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通常使用抗血栓、抗凝、降脂、营养支持、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虽然能够缓解脑缺血、缺氧情况,但有较高的血管再闭塞和神经元损伤风险,总体疗效并不理想[1]。在中医学中,急性脑梗死是由气虚血瘀、脑脉闭阻引起的,故需以活血祛瘀为原则进行治疗。舒血宁注射液是从银杏叶中提取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益气健脑等作用,同时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患者言语不清、偏瘫等症状的恢复,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神经功能、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南京健嘉康复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脑梗部位:额叶、丘脑、内囊区、基底节区分别为4、6、10、15例,年龄40~70岁,平均(63.02±4.57)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脑梗部位:额叶、丘脑、内囊区、基底节区分别为6、7、11、11例,年龄41~71岁,平均(63.79±4.83)岁。纳入标准:符合《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3]《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确诊,同时伴有一侧面部/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局灶神经功能缺损者,伴有神识昏蒙、半身不遂、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等主证者,伴有瞳神变化、头痛、眩晕、共济失调等次证者等。排除标准: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等导致的脑栓塞者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合并脑外伤、脑出血等疾病者,伴有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衰等可随时危及生命的疾病者等。本研究已获南京健嘉康复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家属对本研究的实施方法、义务与权利、收益及风险已有详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抗血栓:0.9 mg/kg体质量注射用阿替普酶(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注册证号SJ20160054,规格:20 mg/支),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首次选择总剂量中10%的药物加入10 mL的0.9%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后,在1 min内静脉推注,然后将剩余90%的药物加入90 mL的0.9%氯化钠溶液充分稀释后于60 min内匀速静脉泵入,抗凝:静脉溶栓治疗24 h后,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Bayer HealthCare Manufacturing S.r.l.,注册证号HJ20160685,规格:100 mg/片),100 mg/次,1次/d,同时给予患者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降脂、营养支持等。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795,规格:5 mL/支),将20 mL舒血宁注射液与250 mL 0.9%氯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后进行静脉输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①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4]对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别评为治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5]下降幅度>90%]、显效(46%≤NIHSS评分下降≤90%)、有效(18%≤NIHSS评分下降<46%)、无效(NIHSS评分下降<18%,甚至升高)。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分别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6]、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7]、NIHSS评分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SF-36、ADL评分总分均为100分,NIHSS评分总分为42分,3项评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水平、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成正比。③治疗前后在清晨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下,取5 mL静脉血,进行抗凝处理,离心(3 000 r/min,10 min)后取血浆,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使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常德普施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号:HMC560)进行检测。④血液采集方法与血浆制备方法同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浆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经K-S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评分,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浆Hcy、UCH-L1、sVCAM-1、HMGB1水平)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凝血功能的研究论文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评分比较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ADL评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凝血功能的研究论文

  2.3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FIB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T、APTT、TT均延长,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血浆Hcy、UCH-L1、sVCAM-1、HMGB1水平比较相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UCH-L1、sVCAM-1、HMGB1、Hcy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发病后患者往往遗留肢体瘫痪、麻木、言语不利、吞咽困难等后遗症,其中以肢体瘫痪最为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常以抗血栓、抗凝、降脂、营养支持、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等方法治疗该疾病,虽然在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降低脑神经损伤等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治疗易使机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影响治疗效果[8]。

  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属于“中风”范畴,血脉受阻,血液行于脉外,不散而积,筋脉功能受损致内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病灶局部血流障碍,凝血因子迅速增高,从而引起血栓持续加重,不利于病情恢复。舒血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就是银杏叶,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机体内部的微循环,帮助患者扩张脑部的血管,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及脑血管痉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9]。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银杏叶中的黄酮苷成分是一种过氧化自由基捕获剂和清除剂,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组织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进行清除,并抑制脑组织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避免动脉血管壁上细胞膜与神经细胞受到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的损伤,从而保护患者神经功能[10],银杏叶中的有效成分黄酮苷、苦内酯等均是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的弱抑制剂,主要通过竞争性地与血小板活化因子的膜受体结合,使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活性被抑制,进而有效阻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改善患者凝血功能[11]。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DL、SF-36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更高,FIB水平与NIHSS评分均更低,PT、APTT、TT均更长,表明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对凝血功能进行调节,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从而提高临床效果、生活质量水平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UCH-L1主要存在于神经元胞体中,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患者脑细胞膜与血脑屏障均受到了损伤,此时UCH-L1会通过脑组织受损处透入到血液中,使得血清UCH-L1水平急剧升高,sVCM-1水平升高会促使白细胞黏附、聚集于血管内皮表面,同时增加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引起血管内皮损伤,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血管收缩与阻塞,加重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HMGB1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分泌,可以促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巨噬细胞炎症蛋白等炎症细胞的迁移,并促进机体释放各种细胞因子,同时使各种细胞因子聚集在病变部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UCH-L1、sVCAM-1、HMGB1、Hcy水平均更低,表明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减轻患者脑组织炎症反应,控制病情发展,利于患者康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可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氧供给等作用,可缓解脑组织中缺血、缺氧情况,从而改善患者脑部炎症反应,同时银杏叶提取物通过改善血管循环功能,克服脑循环障碍,促进脑细胞代谢,从而改善脑功能[12-13]。

  综上,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调节,减轻患者脑组织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控制病情发展,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俊,张腾,陈念,等.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风火上扰型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研究,2022,14(3):145-149.

  [2]陈冬,欧阳存,张淑琴,等.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中医药,2020,15(6):887-891.

  [3]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卒中专业委员会.中西医结合脑卒中循证实践指南(2019)[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20,20(8):901-912.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8,51(9):666-682.

  [5]吴培培,董少军,孙田田,等.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和mRS评分影响[J].河北医学,2022,28(2):327-331.

  [6]李洪斌.脑梗死后遗症经针灸治疗的作用效果及对SF-36评分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21,40(4):108-110.

  [7]林亦文,佘君慧.银杏达莫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脑梗死患者组织因子、NIHSS评分及ADL评分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11):1741-1742.

  [8]符海冰.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9):42-43.

  [9]彭杰,李洁琼,熊元元.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1):1914-1916.

  [10]邹月.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脑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8):122-123.

  [11]齐惠珍,周霞瑾,王明霞.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3,35(12):1899-1901.

  [12]张鹏飞,廖丽君,邓祯,等.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2):426-429.

  [13]肖斯婷,曹春然,刘红艳,等.银杏叶提取物的药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22,36(4):429-4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14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