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3-08-14 10:00: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对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内皮功能与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采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血清内皮素(ET)、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均缩小,研究组小于对照组;血清ET、LPO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及躯体疼痛(BP)、生理功能(PF)、精神健康(MH)、总体健康(GH)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能够改善脑水肿,缓解内皮功能,调节氧化应激反应,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可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外伤;脑水肿;吡拉西坦;甘露醇;内皮功能;氧化应激

  脑外伤患者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常因剧烈的外力损伤而受到破坏,导致脑部组织缺血,进而并发脑水肿。脑外伤后脑水肿的主要发病机制在于血脑屏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毛细血管内血浆蛋白与水分渗出,导致细胞间隙有大量液体积聚,形成脑水肿。若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持续进展、恶化,则可诱发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及脑疝。对于脑外伤后脑水肿的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甘露醇是首选药剂,静脉滴注20 min后,患者的颅内压可降低50%,2~3 h后药物达到最强脱水效果,作用效果可维持4~6 h,有利于减轻患者脑水肿。但甘露醇在单独且长时间地使用后,会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损伤[1]。吡拉西坦注射液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不仅具有脱水、降颅压的作用,还可保护患者脑神经,增加神经细胞的兴奋传导,加速脑组织的恢复[2]。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可减轻对肾功能及电解质的影响,避免颅内压反跳情况的发生[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对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血肿改善情况,探究治疗前后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的变化,现将本研究结果整理并报道如下。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7年3月至2022年6月于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79例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参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女性患者分别为18、17例;年龄41~69岁,平均(54.64±3.56)岁;疾病类型:开放性脑水肿、闭合性脑水肿、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毒性脑水肿、间质性脑水肿、渗压性脑水肿分别为9、7、14、1、2、2例。研究组男、女性患者分别为20、15例;年龄43~66岁,平均(55.32±3.24)岁;疾病类型:开放性脑水肿、闭合性脑水肿、血管源性脑水肿、细胞毒性脑水肿、间质性脑水肿、渗压性脑水肿分别为9、8、13、2、1、2例。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计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4]中有关脑外伤后脑水肿的诊断标准者;发病就诊时间在24 h内者;经颅脑CT检查,出血量在15~40 mL者;入院时非昏迷状态者等。排除标准:具有严重肝、肾疾病或者血液疾病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吡拉西坦注射液、甘露醇具有过敏史者;发病前已患相关精神疾病者等。患者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两组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均采取维持患者水与电解质平衡、控制血压、血糖、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865,规格:250 mL∶50 g)治疗,125 mL/次,6~8 h/次,2次/d。

  研究组患者采用吡拉西坦注射液(江苏晨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244,规格:50 mL∶10 g)联合甘露醇治疗,甘露醇用法同对照组,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控制在10 min内滴完,100 mL/次,2次/d。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周。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4]对比两组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痊愈:患者脑水肿,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生活完全能够自理;显效:患者脑水肿体积缩小>30%,头痛、呕吐等症状明显改善,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有时需要他人辅助;有效:25%≤患者脑水肿体积缩小≤30%,头痛、呕吐等症状有所缓解,但生活需要他人帮助;无效:患者脑水肿体积缩小<25%,头痛、呕吐等症状未见改善甚至加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头颅CT检查结果,测量其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脑血肿体积=最大面积长径×最大面积短径×层面数×π/6,脑水肿体积=总站位体积-脑血肿体积,总占位体积=血肿体积+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域体积。③血清内皮素(ET)、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所有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经过3 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后分离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ET、LPO、SOD水平。④生活质量。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5]评价,包括躯体疼痛(BP)、生理功能(PF)、精神健康(MH)及总体健康(GH)等4项,各项总分均为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脑血肿、脑水肿体积,血清ET、LPO、SOD水平及BP、PF、MF、GH评分为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行t检验。以<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4.29%、97.14%,且相比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2.2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比较相比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脑血肿体积、脑水肿体积均缩小,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2.3两组患者血清ET、LPO、SOD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血清ET、LP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血清ET、LPO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2.4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相比较于治疗前,治疗后两组患者SF-36量表中BP、PF、MF、GH评分均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4。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3讨论

  脑外伤后所导致的血源性脑水肿,其诱因在于脑屏障受损、受破坏,增加了毛细血管通透性,导致增多水分的渗出,并积存于血管周围与细胞间质。脑水肿主要是颅脑创伤或颅内疾病、全身性系统疾病等所诱发的继发性病理表现,患者通常表现为颅内高压或颅内高压加剧,往往与原发病变的症状重叠,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对于脑外伤后脑水肿的治疗,临床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脱水剂、营养神经类药物等,其中甘露醇是治疗脑水肿的首选脱水药剂,其可辅助浓缩血清白蛋白,脱水降压效果明显,同时促进脑血流灌注,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并改善脑代谢功能,从而促进患者康复[6-7]。但相关研究显示,长时间使用甘露醇治疗,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影响患者预后[8]。

  吡拉西坦属于γ-氨基丁酸的环形衍生物,具有改善脑代谢的作用,可以对抗物理因素或者化学因素所导致的脑功能细胞损伤,促使蛋白质快速合成;同时,其可促进大脑内能量的合成,也能增强神经兴奋的传导,保护患者脑组织,减轻脑水肿损伤[9];此外,吡拉西坦可促使乙酰胆碱和脑内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合成,起到保护、修复、激活神经细胞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恢复[10-11]。本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脑水肿体积、脑血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提示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采用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利于脑水肿情况的改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脑外伤后脑水肿的主要诱因在于微血管变化引起的灌注不足,其中ET作为缩血管物质的一种,当患者病情发作时,会使脑水肿对周围组织形成压迫,引起内皮细胞、神经细胞高度表达,致使血清ET水平升高[12]。LPO、SOD均为氧自由基指标,LPO可表示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机体内活性氧自由基,而有研究显示,脑外伤会诱导自由基的过度生成,使血清LPO水平异常升高,导致脑水肿加剧;SOD为重要的抗氧化酶,可清除自由基,在缺血、血氧状态下患者SOD水平会下降。吡拉西坦注射液可维持脑核苷酸磷酸酶的活性,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自由基过度释放;同时吡拉西坦注射液具有加快脑细胞代谢的作用,也有利于增强大脑皮质抵抗缺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氧化应激反应起到了缓解的效果,从而减轻内皮细胞损伤[13]。据上述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T、LPO水平均降低,血清SOD水平升高,提示吡拉西坦注射液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可提高其内皮功能,缓解氧化应激反应。

  综上,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外伤后脑水肿患者,能够减少患者脑水肿体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有利于改善患者内皮功能,缓解氧化应激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目前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芳,张建虹.甘露醇药理机制及在脑血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23):178-181.

  [2]刘玉娟,房卫,孙建忠.吡拉西坦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出血伴脑水肿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9,30(7):839-842.

  [3]林建宇,郭海杰.吡拉西坦与甘露醇二联疗法对脑出血脑水肿患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21,16(9):103-106.

  [4]徐晓胜.神经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76.

  [5]王山,樊文洁,俞婉琦,等.SF-36量表应用于城市化居民生命质量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3):344-347.

  [6]艾莉,鲁宏,林治华.甘露醇对创伤性脑水肿及AQP4表达影响的研究进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36(2):232-237.

  [7]魏亚辉,张林林,马超.甘露醇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治疗颅脑术后脑水肿的疗效及其对TNF-α水平和神经功能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6,22(21):4319-4321,4325.

  [8]王欢,林忠,袁京宁,等.吡拉西坦联合甘露醇对老年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比较[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0):5900-5903.

  [9]黄智勇,黄金根,周小华,等.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4):497-498,501.

  [10]李锁南,尹江柳,向鹏.甘露醇联合吡拉西坦治疗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0,18(9):79-80.

  [11]柯绪林,沈曙晶,厉三明,等.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并颅内高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3):101-103.

  [12]张雄新.臭氧联合活血利水法治疗脑膜瘤术后脑水肿患者效果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4):2691-2693.

  [13]陈晓兵,刘燕,许培.吡拉西坦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脑水肿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24):102-1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14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