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讨正强化理论护理在颈椎病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本院收治 的 104 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52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实施正强化理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 、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 、日本骨科学 会颈椎功能量表(JOA)评分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 GSES、JOA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SAS、SDS 评分显 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强化理论护理用于颈椎病术后患者中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减轻焦虑、抑郁程度, 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正强化理论,护理,颈椎病,术后康复,颈椎功能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heory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ZHOU Y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of Fuxin Central Hospital, Fuxin 123000 Liaoning,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heory nursing i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04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52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heory nursing. The scores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cervical spine function scale (JOA)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Results: After the nursing, the GSES score, the JOA score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S and S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heory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self-efficacy, reduc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promote the cervical function recovery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Keywords】 Positive reinforcement theory; Nurs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Cervical spine function
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病变产生的临床综合 征,主要包括颈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等,临床表现为 颈背疼痛、头晕、恶心、上肢放射性疼痛等,严重 时还可导致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偏瘫等,对患 者生命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1]。椎管减压手术可治疗 临床上 70% 的颈椎病,可解除椎板对脊髓的压迫, 从而减轻颈椎病相关症状,但手术可能会造成颈椎 不稳定、颈部神经肌肉损伤等并发症,需要坚持术 后康复治疗,对术后护理要求较高 [2] 。正强化理论 是行为改造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通过奖励 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 强,从而实现行为改造目标,可提高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 [3]。本文旨在探讨正强化理论护理在颈椎病 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04 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符合《颈椎病康复指南》中退行性颈 椎病诊断标准 [4] ;符合手术适应证,接受前路减 压手术;认知功能正常;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 准:合并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伴有 脑脊液漏、脊髓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有精神疾病 史。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 52 例。观察组男 32 例, 女 20 例; 年龄 47~71 岁, 平 均(58.35±6.24 )岁;病程 1~4 年,平均 ( 2.65±0.89 ) 年。对照组男 30 例,女 22 例; 年 龄 46~70 岁, 平均(58.21±6.35 )岁; 病程 1~5 年, 平均( 2.54±0.71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宣教、 体位护理、康复训练等措施。康复训练具体方法有: (1)头部运动。患者取站立位,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 收肩, 挺胸, 做左右侧头、后仰、低头、抬头等动作, 也可开展头部绕环运动,顺时针、逆时针方向交替 进行, 3 min/ 次, 2 次 /d; (2)肩部运动。双肩上提、 后旋, 持续2 min,然后活动手臂, 带动肩关节, 向前、 向后旋转,各 20 次。(3)抗阻训练。双手扳住头 部施加阻力,完成低头、左右侧头等训练,也可由 护士或家属辅助,做颈部拔伸、牵引训练,5 min/次, 2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正强化理论护理。
①护士培训:成立正强化理论护理小组,由 8 名工 作经验 3 年以上的护士作为组员,由骨科护士长担 任组长,组织护士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正强化 理论、技能学习,考核通过后开始实施护理工作。
(2)健康教育:术后 1 d 起开始,让患者系统学 习颈椎病术后康复知识,采用真人示范、视频指导 等方法教会患者颈椎康复训练动作,每次健康教育 后进行随堂测试,给予优秀患者物质或积分奖励, 积分可用于兑换笔记本、茶杯等礼物。(3)心理 干预: 给予患者积极正面的心理疏导, 对配合治疗、 心态积极的患者,给予语言表扬、积分、小红花等 奖励;对消极情绪严重的患者,可采取游戏、讲故 事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并邀请恢复良好的病友来 院交流,让家属多鼓励患者,增加陪伴。(4)康 复训练:康复训练内容与对照组相同,但需要在每 次患者完成动作后给予奖励,强化患者信心,并将 奖励方案告知家属,使其出院后仍然执行正强化理 论护理。(5)随访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发放每 日康复训练表格,要求患者记录每天训练内容、时 间,患者也可录制视频发给护士。对表现优秀的患 者,护士可以电话、微信等形式进行口头表扬,并 告知家属对患者进行奖励, 如准备患者喜欢的饭菜, 允许观看喜欢的电视节目等。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的自我效能感。应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GSES)进行评价, 该量表共 10 个项目, 总分 40 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2)比较两 组护理前、护理 3 个月后的负面情绪评分。采用焦 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价, 两个量表均包括 20 个项目,每个项目 1~4 分,满 分80分, 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3)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 3 个月后的颈椎功能。 采用日本骨科学会颈椎功能量表(JOA)评价,总 分 17 分,分数越高,颈椎功能越理想。(4)比较 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 3 个月后,采用自制满意度 问卷调查, 总分 100 分, 其中 90~100 分为非常满意, 70~89 分为较满意, <7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 = (非 常满意 + 较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比较 护理前,两组 GSE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 理后,两组 GSES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护理前, 两组 SAS、SD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护理后, 两组 SAS、SDS 评分均低于 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2.3 两组护理前后颈椎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 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 理后, 两组 JOA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 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 96.15%(50/52) , 高于对照组的 82.69% (43/5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颈椎病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其病因主要与不良姿势、骨质增生、退行性病变等有关 [5]。 该病主要症状为颈项强直、疼痛、眩晕等,严重时会引发肢体麻木、运动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 [6]。颈前路减压手术主要通过切除部分椎板、增生的骨赘,减轻神经、血管的压力,改善颈动脉供血,从而减轻疼痛、眩晕症状 [7]。
颈椎手术创伤较大,切除部分椎板可影响患者颈椎稳定性,而切开皮肤、肌肉会引起疼痛、皮下 血肿等并发症,患者术后需要制动一段时间,可导 致颈部僵硬,需要坚持术后康复训练,促进颈椎功能恢复 [8] 。常规护理比较机械化,忽视了患者的心 理状态,导致患者对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差,不利于疾病的康复。正强化理论护理强调发挥患者的主观 能动性,对患者每一个进步给予肯定和奖励,从而 增强患者康复信心,逐步实现康复目标 [9]。
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 GSES 评分、 JOA 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SAS、 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正强化理论护理可 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其负面情绪,促进 颈椎功能的修复。分析原因为正强化理论护理通过 积极鼓励、赞扬患者训练中取得的进步,可增强 患者锻炼积极性和自我效能感 [10] ;对消极情绪严 重的患者,可采取游戏、讲故事等方式分散其注意 力,并邀请恢复良好的病友来院交流,让家属多鼓 励患者,增加陪伴,可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 [11]; 结合家属干预和院外干预,让患者出院后也能坚持 康复锻炼,从而改善患者颈椎功能,提高其护理满 意度 [12]。
综上所述,正强化理论护理用于颈椎病术后患 者中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减轻焦虑、抑郁程度, 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杜苗, 韩利朵 . 快速康复理念下护理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9. 16 ( 20 ): 157-160.
[2] 张建,秦海江,尹利强,等 . 保留 C3C7 棘突的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 19 ( 15 ): 2621-2622.
[3] 霍明娜,尚静波,李仁波 . 正强化理论护理对颈椎病术后康复治疗患者颈椎功能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J]. 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 2021. 37 ( 2 ): 93-98.
[4] 陈选宁, 程维 . 颈椎病康复指南 [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6.
[5] 余贵斌,唐际存,王梨明,等 . 高压氧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 [J]. 中华航海医 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20. 27 ( 1 ): 56-59.
[6] 刘果, 俞勇, 刘辉, 等 . 不同手术方案对脊髓型颈椎病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疗效及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 [J]. 脊柱 外科杂志, 2020. 18 ( 3 ): 188-192.
[7] 高殿杰 . 新型颈椎前路零切迹椎间融合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术后颈椎曲度变化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J]. 当代医学, 2021. 27 ( 36 ): 67-69.
[8] 刘冬梅,陈品,谢凯悦,等 . 综合护理干预在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 [J].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 27 (增刊 2 ): 123.
[9] 曾庆平,何坚沃,雷学明 .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J]. 中外医疗, 2012. 31 ( 19 ): 78-79.
[10] 赵楠,许蕊凤,姜宇,等 . 正强化理论护理在骨科颈椎康复患者中的应用 [J]. 中华全科医学, 2017. 15 ( 2 ): 346-348.
[11] 刘爱娟 . 正强化理论对颈椎病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韧性的影响 [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 12 ( 5 ): 565-568.
[12] 李娇丽,苏智慧,韩梅,等 . 正强化理论护理在颈椎病术后康复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颈椎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 42 ( 5 ): 130-13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