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对其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17(G-17)、胃泌素(GAS)、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7(IL-17)、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6例,采用胃复春片治疗)与观察组(26例,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功能指标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升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口干口苦、胃脘痞满、胃脘疼痛、大便稀溏等积分及血清IL-17、EGF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IL-2及MTL、G-17、GAS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修复其胃黏膜的损伤,同时抑制炎症因子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高临床效果。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半夏泻心汤,胃复春,胃肠功能,炎症反应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恶心、暧气及食欲不振等,病情严重者后期甚至出现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目前,临床上以根除幽门螺杆菌、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治疗为主,同时积极消除抽烟、酗酒或不良饮食习惯等不良因素,但上述治疗也是局限于对症治疗,效果一般,且病情易反复。中医学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归属“胃痞”“胃脘痛”范畴,应以健脾固气、益气化瘀、补虚益损为主要治疗原则。胃复春作为一种中成药,多用于治疗胃部疾病,能抑制胃内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抑制幽门螺杆菌,加速胃黏膜上皮细胞新生,恢复其生理功能[1]。半夏泻心汤中含有半夏、黄芩、党参等多味中药,具有和胃降逆、平调寒热、散结除痞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一切寒热阻隔、胃气不和之证[2]。本研究旨在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析患者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17(G-17)、胃泌素(GAS)、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7(IL-17)、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5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30~62岁,平均(43.54±9.16)岁;病程6~35个月,平均(19.88±9.15)个月。观察组(26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3例;年龄31~65岁,平均(44.50±9.62)岁;病程7~34个月,平均(20.38±8.9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组间具有对比性。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3]《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4]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伴有上腹痛、腹胀、食欲减退、泛酸等症状,且经临床胃镜病理检查确诊者;主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胃脘隐痛等,次证表现为恶心、大便多溏、脉沉细者等。排除标准:具有胃部手术治疗史,或伴有其他胃部疾病者;胃黏膜有重度异型增生或病理诊断有恶变者;对胃复春、半夏泻心汤等药物过敏者。本研究已获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或家属对该研究的实施方法、义务与权利已有详细了解,且对知情同意书进行详细阅读并签订。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以1.44 g/次的剂量口服胃复春片(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03,规格:0.36 g/片)治疗,3次/d。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方剂如下:党参15 g,半夏、黄芩各10 g,干姜、甘草各8 g,黄连6 g,大枣5颗,所有药材浸渍20 min,先武火煮沸,再文火煎煮至400 mL,平分为两份,早晚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14 d。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4]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别评为治愈(治疗后患者胀痛、恶心等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示胃黏膜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胃镜检查示胃黏膜病变缩小>90%)、有效(治疗后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胃镜检查示50%≤胃黏膜病变缩小≤90%)、无效(治疗后患者大部分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胃镜检查示胃黏膜病变缩小<50%)。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中医症候积分。参照《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3]中的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干口苦、胃脘痞满、胃脘疼痛、大便稀溏等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评估,可按照疾病严重程度评为0~4分,得分与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③胃肠功能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经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血清,血清MTL、G-17、GAS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进行检测。④血清学指标。血样采集、血清制备及检测方法均同③,对患者血清IL-2、IL-17、EGF水平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经K-S法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口干口苦、胃脘痞满、胃脘疼痛、大便稀溏等积分,血清MTL、G-17、GAS、IL-2、IL-17、EGF水平)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口干口苦、胃脘痞满、胃脘疼痛、大便稀溏等)与治疗前比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TL、G-17、GAS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7、EGF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血清IL-2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4。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正常胃黏膜或者是腺体遭到反复不断的侵害,致使胃黏膜及腺体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引发异型增生情况,甚至发展为胃癌,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西医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虽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无法改善患者胃内病理环境,将疾病彻底治愈[5]。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受饮食生冷、疲劳过度、情志失调等因素影响,使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气机不畅,影响气血化生,而引起胃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胃复春由红参、香茶菜、枳壳组成,主要功效为益气健脾、活血解毒,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能够缓解患者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但单一治疗远期疗效有限,需与其他药物联合[6]。半夏泻心汤中的半夏为君药,具有苦辛温燥、消痞散结、和胃降逆的功效;干姜性味辛、热,可温中逐寒、回阳通脉,可助半夏温胃消痞;黄芩与黄连为臣药,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党参可补脾益气、生津安神;大枣可养血安神、补中益气;甘草可补脾益气、清热祛痰,用于调和诸药,七药合用,寒热互用,补泻兼施,可使气机得畅、升降复常、除却痞满、诸证自除[7]。本研究中,相比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升高,提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提高临床效果。
血液中GAS、MTL水平越高,胃酸释放越多,胃肠运动越快,对食物的分解和消化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幽门括约肌收缩,以达到延缓胃排空目的;G-17是由胃窦部及十二指肠近端黏膜中G细胞分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病后其胃黏膜逐渐发生萎缩,且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导致胃窦腺体丧失,导致G细胞数量急剧减少,引起血液循环中G-17含量减少。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中皂苷物质可发挥胃酸分泌调节作用,刺激胃蛋白酶及胃表皮生长因子活性,加速胃黏膜损伤[8];党参中多糖具有抗胃黏膜损伤、增强胃黏膜细胞保护功能和胃黏膜屏障功能等作用[9]。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TL、G-17、GAS水平均升高,口干口苦、胃脘痞满、胃脘疼痛、大便稀溏等证候积分均降低,提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修复其胃黏膜的损伤,改善胃黏膜屏障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由1型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IL-2可有效反映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其水平升高可促进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的正常运行,利于机体胃黏膜损伤的修复,抑制胃黏膜异常增生及癌变;IL-17属于炎症介质,其可诱导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等释放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胃黏膜处的炎症反应,加剧炎症因子对胃黏膜的损伤,不利于病情恢复;EGF能诱导正常细胞出现转化细胞的表型,同时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并诱导细胞原癌基因的表达,且对部分转化的细胞和肿瘤细胞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半夏中的生物碱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进而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保护胃黏膜,减少局部炎症[10];黄芩中的黄芩苷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从而缓解炎症反应[11]。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2升高,血清IL-17、EGF水平均降低,提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控制病情发展。
综上,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修复其胃黏膜的损伤,同时抑制炎症因子对胃黏膜屏障的破坏,使病情得以控制,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静艳.胃复春联合四联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6):956-958.
[2]张文军,强锋.半夏泻心汤联合胃复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35):157-159.
[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张声生,唐旭东.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7):3060-3064.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2017,37(11):721-738.
[5]李黎.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5,29(2):107-109.
[6]陶彦谷,黄启辉.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胃复春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4):360-362.
[7]王菁,杨冰,李丽,等.半夏泻心汤联合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及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表达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7):154-157.
[8]张瑞华,张静文,刘玲,等.黄芪及其有效组分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现状[J].陕西中医,2021,42(8):1138-1141,1146.
[9]孙政华,邵晶,郭玫.党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3):174-176.
[10]王依明,王秋红.半夏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20,31(21):2676-2682.
[11]任正肖,车萍,李紫薇,等.黄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山东化工,2021,50(3):65-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6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