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家庭康复训练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18 15:48: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家庭康复训练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该 院收治的 92 例孤独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依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6 例。对照组采用院内结构化教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 础上实施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家庭康复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 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症状 [ 自闭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BC) ]、 发育水平 [ 格里菲斯发育评估量表中文版(GDS-C) ]、心理障碍程度 [ 中文版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 ] 评 分,以及家长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 ABC、C-PEP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GDS-C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 95.65%,高于对照组的 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家庭康复训练用于孤独症 患儿中能够减轻孤独症症状和心理障碍,提高患儿发育水平和家长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结构化教学。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结构化教学,家庭康复训练,发育水平,心理障碍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tructured teaching-based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children with autism

  QIAO Quyang

  (Children’s Neurological Rehabilitation Ward of 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structured teaching-based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children with autism.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2 children with autism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9 to August 2021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4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in- hospital structured teach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the structured teaching-based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were continuously intervened for 3 months. The scores of autistic symptoms [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 (ABC)], the developmental level [Griffith developmental schedule-Chinese version (GDS-C)], the mental disorder score [Chinese version of 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 (C-PEP)], and the parental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he intervention, the ABC and C-PEP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GDS-C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Further, the parental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65%, which was higher than 82.6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structured teaching-based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reduce the autism symptoms and the mental disorders,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levels of the children and the parental satisfa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the conventional structured teaching.

  【Keywords】 Autism; Children; Structured teaching; Family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Developmental level; Mental disorder

  孤独症患儿多伴有语言、社交、认知等方面的 功能障碍, 给患儿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1] 。目 前临床尚无治疗该病的特效药物,科学合理的康复 训练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2] 。结构化教学是临 床常用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教学空间、设 备、时间等进行系统安排,全方位地帮助孤独症患 儿学习,但常规教学场所多为医院或康复机构,患儿 及家长需多次往返教育场所,增加家庭负担 [3-4] 。而 家庭康复训练由家长帮助患儿开展康复训练,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还可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康 复训练效果 [5] 。鉴于此,本文探讨基于结构化教学的 家庭康复训练在孤独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8 月至 2021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 92 例孤独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 标准:符合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6] ;年龄≥ 2 岁;患 儿家长具备实施结构化教学的能力。排除标准:合 并癫痫、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合并重要脏器严重 功能障碍;伴认知功能、视听功能障碍。依照护理 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6 例。观察组 男 24 例, 女 22 例;年龄 2~8 岁, 平均(6.85±0.37)岁;家长文化水平:初中 12 名,高中 15 名,专科 及以上 19 名。对照组男 25 例, 女 21 例;年龄 2~8 岁, 平均(6.89±0.35) 岁; 家长文化水平: 初中 13 名, 高中 16 名, 专科及以上 17 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结构化教学,场所为本院 自闭症康复中心,患儿由家长陪同来院接受教学, 6 h/d,5 d/ 周。具体内容如下: (1)视觉安排。 使用标签、照片、规则提示卡等工具建立视觉识别 系统,帮助患儿认识教学区域各空间、设备的位 置和必要的生活步骤。(2)事件顺序和时间安排。 让患儿建立做事先后顺序,如先学习后拿奖励、先 看指示再做事,让其明白完成的概念,给予完成训 练的患儿相应奖励。告诉患儿学习、娱乐活动的时 间程序表,做到规律学习、规律教育,养成良好的 生活习惯。(3)环境安排。在康复中心划分出游 戏区、个人工作区、小组活动区、进餐区、个别辅 导区等,各区域张贴标识,告知患儿严格遵守各区 域活动规则, 如不可将游戏区的物品拿到其他场所, 使用完毕需归位。

  观察组采用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家庭康复训练。 (1)宣教。患儿住院期间,由康复医师对家长进 行结构化教学培训,培训时间 1 周,期间患儿按对 照组的方法开展院内结构化教学。培训结束前,让 家长加入孤独症康复治疗微信群,出院后护士可采 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远程干预。(2)教学准 备。本院向患儿家庭提供必要的教学材料, 如标签、 照片、规则提示卡等视觉识别工具及时间程序表等; 由责任护士到患儿家中,根据其家中环境安排各区 域功能,并选择易区分的色彩搭配,对家具尖锐的 边角进行包边防碰撞处理,客厅放置的杂物不宜过 多, 需保持整洁; 对患儿卧室进行隔音、遮光处理, 保证其睡眠质量。(3)家庭结构化教学。按照与 院内教学相同的课程制订学习计划,根据家庭康复 的便利性,娱乐、休闲时间可以延长;要求家长督 促患儿严格依照时间表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遵守 各区域活动规则, 用完的工具由患儿自己放回原处; 家长记录患儿学习进度, 每周上传患儿学习、运动、 游戏相关视频至微信群, 护士检查患儿学习进度,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两组均持续干预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症 状改善情况。采用自闭症儿童行为评定量表(ABC) 评价,包括交往(12 个条目) 、生活自理(11 个条目) 、躯体运动(12 个条目) 、感觉(9 个条目) 、语言(13 个条目) 5 个维度,每个条目 1~4 分,得分越高则症状越严重。(2)比较两组干预 前后发育水平。采用格里菲斯发育评估量表中文版 (GDS-C) 评价, 包括视觉表现(92 项)、手眼 协调(92 项)、粗大运动(92 项)、听力语言(94 项) 、个人 - 社会(96 项)和实际推理(38 项) 6 个维度, 每个项目 2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儿发育 水平越高。(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障碍程度。 采用中文版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 定量表(C-PEP)评估,包括感知、模仿、口语认知、 粗大动作、精细动作、认知表现、手眼协调等 7 个 维度,满分 95 分,得分与心理障碍程度呈负相关。

  (4)比较两组干预后家长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 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价,分值范围 19~95 分,95 分 为非常满意,76~94分为满意,57~75分为一般满意, 38~56 分为不满意, 19~37 分为非常不满意。满意 度 =(非常满意 + 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孤独症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干 预前,两组 AB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干预后,两组 ABC 量表各维度评分 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干预前后发育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 GDS-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干预后,两组 GDS-C 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 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2.

  2.3 两组干预前后心理障碍程度比较 干预前,两 组 C-PEP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干预后,两组 C-PEP 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 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2.4 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 95.65%, 高于对照组的 82.61%, 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见表 4.

\

 
  3 讨论

  多数孤独症患儿伴有学习、感知、自理能力障 碍,采用结构化教学可提高患儿视听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照顾负担 [7-8] 。常规 结构化教学一般在院内开展,具有环境更科学、教 学材料更完善的优势,但患儿需多次来院接受教学 活动,应用不便,且每日教学时间有限,教学效果 存在一定局限性 [9-10]。

  家庭康复训练可弥补医疗机构康复训练的不 足,教学活动能不间断、随时进行,而且患儿能够 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完成各项实践能力训练,依从 性更好, 长期康复效果优于院内 [11-12]。本研究中, 干预后,观察组 ABC、C-PEP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GDS-C 评分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表明基 于结构化教学的家庭康复训练能够缓解患儿孤独症 症状,消除患儿心理障碍,提高其发育水平和家长 满意度。分析原因为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家庭康复训 练首先通过对家长进行结构化教学培训,可让家长 掌握孤独症患儿康复训练方法和结构化教学技能, 并在家中对患儿进行长期反复的一对一教学训练, 可提高家长的主观能动性和患儿参与训练的依从 性,从而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13-14] 。由责任护士到患儿家中,根据其家中环境安排各区域功能,能让患 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完成各项实践训练内容,充分锻 炼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规范行为,减轻其症状和 心理障碍 [15-16] 。采用微信随访便于家长与医护人员 保持密切联系,出现问题可及时得到有效的解答, 有效保障训练效果, 促进患儿全面发展及病情康复, 从而提升家长满意度 [17]。

  综上所述,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家庭康复训练用 于孤独症患儿中能够减轻孤独症症状和心理障碍, 提高患儿发育水平和家长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结 构化教学。

\

 
  参考文献

  [1] 成三梅,王石换,陈华兵,等 . 行为 - 结构化 - 关系干预模式对短期住院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疗效分析 [J]. 中国儿童 保健杂志,2019.27( 1 ): 83-85.

  [2] 尤嘉,李尤君,陈艳妮 . 人工智能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8 ): 883-886.

  [3] 仇爱珍,刘晓鸣,杨忠秀,等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自闭症患儿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 18 ): 2843-2847.

  [4] Shibuya M,Nitta Y,Kimura Y, et al. Utility of a Structured Teaching Approach, Rehearsal, and Training for Pati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to Avoid Physical Restraint During Induction of Anesthesia[J]. J Perianesth Nurs,2022.37(2):210-213.

  [5] 张勤良,张俊,刘凤琳,等 . 结构化教学法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研究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 1 ): 80-83.

  [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儿童孤独症诊断与防治技术和标准 研究项目专家组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早期识别筛查和早期 干预专家共识 [J]. 中华儿科杂志,2017.55( 12 ): 890-897.

  [7] 王金微,顾丹丹,孙岩岩,等 . 早期介入丹佛模式治疗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分析 [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9.28(8 ): 684-688.

  [8] 黄琳婷 . 自闭症学生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究 [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1.368(16):61-63.

  [9] 马文丽,李影,晋培鹤 . 心理引导联合家庭康复训练模式对自闭症儿童社会功能的影响 [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 (5):12.

  [10] 施慧玲,刘颖,庄春雨 . 联合应用听觉统合训练 / 家庭康复训练在儿童孤独症康复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J]. 中国医学文摘(耳 鼻咽喉科学),2021.36(5):26-29.

  [11] 巫江丽,李占星,周国岭,等 . 听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治疗效果的持续时间研究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27(5 ): 565-567.

  [12] 黄华权 . 个人工作系统应用于自闭症干预的研究综述 [J]. 绥化学院学报, 2019. 39 ( 10 ): 62-66.

  [13] 阳雨露,李雪,刘靖,等 . 高功能孤独症患儿刻板重复行为与认知灵活性和抑制控制能力的关系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22(8 ): 118-123.

  [14] 刘红艳 . 医院康复训练联合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在自闭症患儿中的效果观察 [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 32 ( 6 ): 1004-1006.

  [15] 王欢,马壮 . 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训练结合康复护理对儿童孤独症的疗效观察 [J]. 护士进修杂志,2021.36(6): 556-559.

  [16] 孔九利 . 家庭康复护理在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 43 ( 5 ): 179-180.

  [17] Wang J,Gong J,Sui X, et al. An effect analysis of 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vertigo treatment[J]. Am J Transl Res, 2021.13(4):3494-35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96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