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7-07 14:27: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该院收 治的 86 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 例。两组均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后,对照组采 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认知功能训练,共 3 个月。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认知功能 [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 Rivermead 行为记忆能力测试(RBMT)] 评分、运动功能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表(FMA)] 评分、综合能力 [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 评分和生命质量 [ 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 ] 评分。结果: 训练后, 两组 MoCA、RBMT、FMA 和 FCA 评分均高于训练前, 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应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提高认知功能评分、运动 功能评分、综合能力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gnitive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ZHENG Yi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Nanyang Second General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Henan, China)

  【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cognitive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8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uly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43 cases in each.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Besid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eatment lasted for 3 months. The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Rivermead behavioral memory test (RBMT)], the motor function scores [Fugl- Meyer motor Assessment (FMA)],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score [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FCA)],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general of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GQOL-74)]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Results: After the training, the scores of MoCA, RBMT, FMA and FCA in the two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training,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s: The cognitive function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an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the motor function scores,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score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the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gnitive function; Motor function; Comprehensive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脑梗死属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主要病因为动脉 硬化导致管腔内膜粗糙、管腔狭窄,凝血因子在管 腔内凝集成块而形成血栓,血栓会使血管闭塞、血 流中断,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出现一系列神 经系统病变症状 [1] 。脑梗死具有起病快、病情进展 迅速、致残率高等特点,患者可出现一系列神经系 统病变症状 [2-3] 。临床针对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还应开展合理有效的认知康复、运动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认知、运动功能恢复。 认知功能训练可通过各种机械训练促进大脑执行认 知等任务,能改善个体时间分配和注意转移能力, 提高躯体运动功能 [4]。本文观察认知功能训练联合 常规康复训练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7 月 本院收治的 86 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 入标准: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中脑梗死诊断标准,伴有肢体偏瘫、无力、 麻木、语言障碍和头晕等症状 [5] ;经头颅 CT/ 磁共 振确诊;首次发病,发病时间≤ 72 h;发病前无肢体残疾,认知功能正常。排除标准:智力障碍或老 年痴呆; 既往有脑外伤、脑瘤、脑炎等脑部病史; 视听障碍; 近 3 个月内接受过认知、运动功能训练。 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 意书,且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3 例。对照组男 22 例,女 21 例;年龄 42~73 岁, 平均(60.76±4.65 ) 岁; 病 程 3~45 h, 平 均( 14.36±2.92 ) h; 合 并 症:高血压 14 例,糖尿病 10 例,冠心病 8 例; 既往 1 年跌倒史:有 19 例, 无 24 例;梗死部 位:基底核区 18 例,小脑 13 例,脑叶 10 例,脑 干 2 例。观察组男 23 例, 女 20 例;年龄 44~72 岁, 平 均(61.24±4.33 )岁;病程 2~40 h,平均 ( 13.87±3.05 ) h;合并症:高血压 16 例,糖尿病 12 例,冠心病 6 例;既往 1 年跌倒史:有 16 例, 无 27 例;梗死部位:基底核区 17 例,小脑 12 例, 脑叶 11 例,脑干 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吸氧、抗血小板聚集等神经 内科基础治疗,并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河 南美迪泰实业有限公司,苏械注准 20182091278. BW-6911)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调整绝缘线圈 位置对准基底核区、脑叶、脑干、小脑等病变区 域,对血栓部位外侧额叶皮质区进行刺激,刺激频 率为 1 Hz,刺激强度设定为 80% 运动阀值,每序 列 50 个脉冲,序列间隔 120 s,共 15~20 min/ 次, 1 次 /d, 5 d/ 周。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早期康 复训练。采用简化版 Otago 运动 A级部分的热身活 动(头颈部活动,背部伸展,躯干拉伸及扭转,踝 部活动) 、上肢训练(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肢体功能 锻炼, 伸屈肘部、肩部外展或外旋, 采用捡黄豆、 绿豆、蚕豆等方式训练手指的精细动作,用握拳、 抓水瓶等动作锻炼握力)、肌力训练(膝关节屈伸、 髋关节外展、踮脚、抬脚尖) 、平衡训练(脚尖对 脚跟、倒退、转身、侧面行走,脚尖对脚跟倒退行 走,单腿屈膝站立,坐位至站位训练)等内容进行 训练。 入院第 1 天指导患者家属按摩偏瘫侧肢体, 第 2~3 天行热身、上肢训练,健侧肢体自由摆放, 第 4 天至出院在家属协助下进行肌力训练和平衡训 练,依据身体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并指导患者 进行洗漱、用餐、穿脱衣服等日常生活训练,严格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过程中出现疼痛、不适 等情况立即停止、休息, 30 min/ 次,2~3 次 /d。 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对一训练指 导,出院后由家属监督指导患者自行训练。持续训 练 3 个月。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功能训练。选 择 8~10 首患者喜欢的歌曲,并将歌词打印出来, 用不同颜色隔行标记,患者提前熟悉歌词,康复师 或家属随机发出颜色指令,患者读出或唱出相应颜 色的歌词,直至听到下一次指令;采用图片记忆 - 图片序列复述、阅读故事 - 故事复述、讲述既往生 活经历等方法进行记忆力训练;采用搭积木、捏橡 皮泥、连续数数等方式训练注意力;设计日常生活 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模拟某些生活场景进行思维康 复训练; 30 min/ 次, 1 次 /d。持续训练 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 1 ) 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认知功 能评分。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对患者定向力、注意 力、计算、语言、执行能力等进行评估,满分 30 分,评分 25 分以上为正常 [6] ;应用 Rivermead 行 为记忆能力测试( the rivermead behavioural memory test, RBMT)评估患者记名字、图片、事物等能 力,满分 24 分,分值越低表示记忆障碍越严重 [7]。 ( 2)比较两组训练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应用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定表( 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FMA)评估患者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 总分 100 分,评分越高表示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8]。 ( 3)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综合能力评分。应用功能 综合评定量表( 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FCA)评估,包括躯体功能和认知类 2 个维度,共 18 个条目, 总分 108 分, 得分越高表示综合能力 越高 [9]。(4)比较两组训练前后生命质量评分。 应用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从社会功 能、心理状态、躯体功能及认知功能 4 个方面评价, 采用 1~5 分评分法,各项满分 100 分,得分越高表 示生命质量越高 [1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训练前后认知功能评分比较 训练前, 两组 MoCA、RBMT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 义(P>0.05 ) ;训练后,两组 MoCA、RBMT 评分 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

  2.2 两组训练前后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训练前, 两组 FMA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训练后,两组 FMA 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2.
\

  2.3 两组训练前后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训练前, 两组 FCA 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训练后,两组 FCA 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观察组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 表 3.
\

  2.4 两组训练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训练前, 两组 GQOL-74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训练后,两组 GQOL-74 评分均高于 训练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4.
\

  3 讨论

  多数脑梗死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存在不同 程度的认知障碍,并伴有执行命令、学习、运动等 能力下降,导致康复积极性较低,影响机体功能恢 复 [11-12]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利用高频磁刺激激活病 灶局部神经元,增强大脑皮质兴奋性,并通过增加 大脑血流量,为神经细胞的恢复和生长创造有利条 件,可预防继发性脑损伤,提高脑组织的耐受力; 还可激活神经突触传导,改变小脑 - 丘脑 - 皮质 网络系统兴奋性,影响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乙酰胆 碱等的分泌,促进神经系统恢复,利于认知功能恢 复 [13-14] ,但单一使用效果具有一定局限性。常规康 复训练以运动锻炼为主, 虽能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但训练内容单一、枯燥,康复周期较长,患者配合度较低,往往难以取得预期康复效果。

\

  认知功能训练是以执行任务的方式使患者进行 多样化的重复训练,可提高大脑对主要任务的自动 化选择和完成多项任务的能力 [15]; 此外, 反复任务 训练还可促进神经细胞建立新的神经环路突触链, 重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认知功能。本研究 结果显示,训练后,观察组 MoCA、RBMT、FMA、 FCA 和 GQOL-74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 认知功能训练对患者的视觉、听觉等进行刺激,可 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和生命质量;同时认知功能训练 较常规康复训练更具多样性和针对性,进而提高患 者的综合能力和认知功能。

  综上所述,认知功能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应 用于脑梗死患者可提高认知功能评分、运动功能评 分、综合能力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单纯 常规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 和茵,刘佳 .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 ( 3 ): 165-168.
  [2] 雷幸幸,宋鲁平 . 基于 PASS 理论的认知训练对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0. 26 ( 1 ): 70-76.
  [3] 鲍晓,刘惠宇,罗津宁,等 . 间歇性低氧训练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J]. 中华航海医学 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19. 26 ( 3 ): 232-234.
  [4] 朱玲玲,常红,蔡卫新,等 . 认知 - 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老年患者的效果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1. 27 ( 1 ): 37-42.
  [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8[J]. 中华神经科 杂志, 2018. 51 ( 9 ): 666-682.
  [6] 张立秀,刘雪琴 .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 [J]. 护理研究, 2007. 21 ( 11 ): 2906-2907.
  [7] 尤春景,韩韶华,许涛 . Rivermead 行为记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J]. 中国康复, 2003. 18 ( 6 ): 344-347.
  [8] 许光旭,高晓阳,陈文红 .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的敏感性及实用性 [J]. 中国康复, 2001. 16 ( 1 ): 18-19.
  [9] 范文可,胡永善,吴毅,等 . 功能综合评定量表用于脑卒中的信度、效度及敏感度再次评价 [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 ( 7 ): 453-457.
  [10] 陈瑜 . 老年人生活质量问卷中文修订版的信效度研究 [J]. 护理研究,2016.30(25 ): 3120-3122.
  [11] 赵依帆,王莉,张天芳,等 . 认知—运动双重任务训练对老年肌少症患者认知和肢体功能的影响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1.36(9 ): 1118-1122.
  [12] 付雨桐,李彦南,孙雨,等 . 双重任务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功能的影响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 ( 8 ):33-38.
  [13] 朱婷,郑洁皎,丁建伟,等 . 注意力分配对双重任务模型平衡和计算能力的影响 [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25 ( 4 ):439-443.
  [14] 于洋,于观潇,徐文龙 . 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合并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认知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J]. 中华保健医学杂 志, 2019. 21 ( 3 ): 234-238.
  [15] 周依群,廖坚,唐琦,等 .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方案的临床运用分析 [J]. 上海护理,2020.20(3): 16-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89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