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干扰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20 14:15: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该院 收治的 134 例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7 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指标 [ 胃动素(MOT)、胃泌 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 ] 水平、炎性因子 [ 白细胞介素(IL) -6、IL-7.C 反应蛋白(CRP)] 水平,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2%,高于对照组的 7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退热时间、止呕时间、止痛时间、止泻时 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观察组 MOT、GAS、VI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IL-6、IL-7、CRP 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干扰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降低胃肠激素指标和炎性因子 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

  【关键词】 干扰素,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轮状病毒,胃肠炎,胃肠激素,炎性因子

\

 
  Effects of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SONG Kunwei, MA Yingxiang

  (Children’s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Children’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Methods: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34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admitted to this hospital from June 2020 to June 2021.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67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tablet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erferon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the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index levels [motilin (MOT), gastrin (GAS),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interleukin (IL) -6. IL-7.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2%, which was higher than 79. 1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antipyretic time, antiemetic time, analgesic time and antidiarrheal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MOT, GAS and VI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IL-6. IL-7. CRP and other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 .05) .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both groups . Conclusions: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can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shorten the disappearance 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reduce the levels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Moreover, it is superior to single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treatment.

  【Keywords】 Interferon; Viable bifidobacterium quadruple;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Inflammatory factor轮状病毒性胃肠炎多发于 5 岁以下婴幼儿,患 儿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腹痛、水样便等 症状,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儿并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1-2]。目前临床常通过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等途径进行治疗,但未取得满意疗效 [3]。 相关研究发现,重建肠道菌群是治疗轮状病毒性胃 肠炎的关键,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是含有活菌的口服 生物制剂,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紊乱,修复肠黏膜 损伤,适用于小儿腹泻 [4-5] 。干扰素属于广谱抗病毒制剂,对病毒感染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可增强 机体免疫功能 [6] 。本文观察干扰素联合双歧杆菌四 联活菌治疗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本 院收治的 134 例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进行前瞻性 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相关 诊断标准 [7] ;粪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无其他基础 疾病;发病后未使用过抗菌药物。排除标准:肝肾 功能异常;合并危重症;合并其他感染性腹泻;先 天性胃肠畸形;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患儿家长 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研究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 67 例。对照组:男34例,女33例; 年龄 0.5~6 岁, 平均(3.19±0.36)岁;病程 5~71 h, 平均(27.35±6.44)h。 观察组:男 36 例, 女 31 例; 年龄 0.5~5.5 岁, 平均年龄(3.23±0.42) 岁; 病程 4~68 h,平均(26.84±6.59)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给予纠正酸碱平衡、补 液、调整饮食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 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 限公司, 国药准字 S20060010.0.5g) 口服治疗,1 岁以下 0.5 g/ 次, 2 次 /d;1 岁以上 1 g/ 次, 3 次 /d。

  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联合注射用人干扰素 α1b (深圳科兴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S10960059. 30 μg)肌内注射治疗,1 μg/kg,1 次 /d。两组均 连续治疗 3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评价 标准 [7] :大便正常或腹泻次数 <2 次,粪便性状恢 复正常,临床体征完全消失为显效;腹泻次数 <3 次,粪便性状有一定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为有 效;腹泻次数、粪便性状、患儿临床症状均未缓解 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 =(显效 + 有效)例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 间,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3)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指标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动素(MOT) 、胃泌素(GAS)及 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4)比较两组治疗前 后炎性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白细胞介素 (IL) -6、IL-7、 C 反应蛋白(CRP) 水平。 (5)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2%(64/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0%(53/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退热 时间、 止呕时间、 止痛时间、 止泻时间等临床 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见表 2.

\

 
  2.3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 前, 两组 MOT、GAS、 VIP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 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 MOT、GAS、 VI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2.4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 两组 IL-6、IL-7、CRP 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 P>0.05); 治疗后,两组 L-6、IL-7、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均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的消 化道传染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等特征, 因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对病毒的防御能 力较弱,极易染病,患儿初期表现为发热、恶心、 呕吐,随病情进展出现水样、稀糊样、蛋花样腹泻, 随腹泻次数增加,患儿易出现脱水、酸中毒等情况, 严重者则会威胁生命安全,应引起高度重视 [8-9]。

  轮状病毒可损伤肠黏膜上皮细胞,造成肠液吸收、 分泌功能障碍, 导致乳糖酶分泌减少 [10]。双歧杆菌 四联活菌是临床常用的细菌类益生菌制剂,口服后 可定植于肠黏膜表面并大量繁殖,形成生物保护屏 障,抑制轮状病毒繁殖,促进肠道黏膜修复,降低 胃肠激素水平,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肠道菌 群恢复平衡,控制腹泻 [11-12]。

  已知 MOT 可刺激肠黏膜分泌电解质和水分而 清洁肠道;GAS 可通过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而促进胃肠蠕动,并具有促进胃肠黏膜快速生长和 自我修复的功效,但胃肠内 GAS 水平过高会引起 胃肠蠕动过度,造成消化道溃疡和腹泻;VIP 可抑 制胃肠运动的胃肠神经肽,通过松弛胃肠道平滑肌 而引起腹泻;IL-6、IL-7、CRP 均为炎症反应的重 要指标 [13]。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止呕时间、止痛时间、止 泻时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MOT、 GAS、VIP、IL-6、IL-7、CR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为干扰素为多肽低分子糖蛋白,是人体在 各种干扰素诱导剂下产生的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 可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刺激细胞加速形成抗 病毒蛋白,对病毒复制产生抑制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以降低病毒感染发生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 菌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14-15]。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干扰素 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用药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干扰素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 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临床 症状消失时间, 降低胃肠激素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 其效果优于单纯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

  参考文献

  [1] Azagra-Boronat I ,Massot-Cladera M ,Knipping K ,et al.Strain-Specific probiotic properties of bifidobacteria and lactobacilli for the prevention of diarrhea caused by rotavirus in a preclinical model[J]. Nutrients,2020.12 (2): 498.

  [2] 段新亮 . 布拉酵母菌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疗效比较 [J].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 ( 11 ): 2003-2004.

  [3] 李晓鹏 . 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疗效及预后分析 [J]. 医药论坛杂志, 2018.39 (7): 133-134.

  [4] 王宽锋,屈晖,钟红平,等 . 布拉酵母菌对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清 IL-10、CD8+ 的影响 [J]. 贵州医药, 2019.43 (6): 932-933.

  [5] 吴立强,陈建平,何念海 . 布拉酵母菌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疗效比较 [J]. 重庆医学,2015 ( 31 ): 4349-4351.

  [6] 蔡露良,林涛,钟广会,等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对肠功能的保护作用 [J]. 临床和实验医 学杂志, 2020.19 (18): 1994-1998.

  [7] 沈晓明, 桂永浩. 临床儿科学[M].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54-157.

  [8] 周雄飞,郑君 . 补锌对儿童轮状病毒性胃肠炎血锌、免疫球蛋白、补体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 26 (12): 1387-1390.

  [9] 王横溢 . 益生菌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20 (9): 43-44.

  [10] 夏利平 .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观察 [J]. 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 (10): 1487-1491.

  [11] 姜红,王翔 . 布拉酵母菌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对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J].中国妇幼保健, 2019.34 ( 1 ): 73-76.

  [12] 李燕,邵利红 .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重组人干扰素 α1b 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肠道菌群和心肌酶谱的影响 [J]. 中国妇幼保 健, 2021.36 (8): 1793-1796.

  [13] 陈蓉,倪瑞芹,窦晓宁,等 . 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应用干扰素的临床观察 [J].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15.22(增刊 1 ): 97-98.

  [14] 康娟 . 四联双歧杆菌活菌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J]. 中国校医,2021.35 (5): 379-380.

  [15] 肖洪亮,林思峰,游晓燕,等 . 重组人干扰素 α1b 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J]. 基层医学 论坛, 2020.24 (25): 3553-355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79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