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与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5 月该院收治的 150 例 NSCLC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75 例及观察组 75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TP 方案(紫 杉醇与卡铂)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生长因子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 水平、肿瘤标志物 [ 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抗原(CYFRA21-1)、癌胚抗原(CEA) 及糖类抗原 125(CA125)] 水平, 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 73.33%(55/75), 高于对照组的 57.33%(43/75),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05);治疗 4个周期后, 观察组血清bFGF、VEGF、CYFRA21-1、CEA及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皮肤过敏、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 紫杉醇、卡铂治疗晚期 NSCLC 患者可提高客观缓解率,显著降低血清 bFGF、VEGF 水平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未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Effects of Bevacizumab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in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ING Shangfu, LIN Caihua, LUO Mingguang, XIAO Xiaogao, YANG Yong (Department of Oncology of Wuchuan People’s Hospital, Zhanjiang 524500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bevacizumab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Methods: A total of 150 NSCLC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y 2020 were selected for prospective study,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75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75 case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TP regimen (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chemotherap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vacizumab on the basis of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he serum growth factor levels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the tumor marker levels [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CYFRA21- 1),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and carbohydrate antigen 125 (CA125)],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The objective remiss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73.33% (55/75), which was higher than 57.33% (43/75)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4 cycles of treatment, the levels of serum bFGF, VEGF, CYFRA21- 1. CEA and CA12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However,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skin allergy,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liver and kidney dysfunct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Bevacizumab combined with Paclitaxel and Carboplatin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SCLC can improve the objective remission rate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levels of serum bFGF, VEGF and tumor markers without in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words】 Bevacizumab;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rboplatin; Paclitaxel;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肺癌中占 85% 以上,其早期无特异性表现,确诊时常已至中晚期,错过手术时机,多采用化疗 [1] 。TP 方案(紫杉醇 + 卡铂) 是 NSCLC常用的化疗方案,这两种药物均具有细胞毒作用,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损伤正常细胞 [2] 。贝伐珠单抗属靶向药物,能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对正常细胞损伤小 [3]。基于此,本文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 TP 方案治疗晚期 NSCLC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8 年 3 月至 2020 年 5 月本院收治的 150 例 NSCLC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CSCO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 2016》 中 NSCLC 诊断标准 [4] ;临床分期为Ⅲ ~ Ⅳ期;既 往未采用手术治疗。排除标准:肝、肾功能异常; 对本研究化疗药物存在禁忌证;肿瘤出现脑部转移 或侵及大血管。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 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批准文号:LS2018-01-01)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75 例。对照组男 40 例, 女 35 例;年龄 43~68 岁, 平均(58.33±6.45) 岁;临床分期:Ⅲ a 期 10 例,Ⅲ b 期 32 例,Ⅳ期 33 例;病理类型:腺癌 36 例,鳞癌 24 例,腺鳞 癌 15 例。观察组男 43 例, 女 32 例;年龄 43~68 岁, 平均(58.90±7.08) 岁; 临床分期: Ⅲ a 期 8 例, Ⅲ b 期 30 例,Ⅳ期 37 例;病理类型:腺癌 41 例, 鳞癌 21 例,腺鳞癌 1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 TP 方案化疗。紫杉醇 注射液(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6878. 30 mg)135~175 mg/m2.以5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间隔 1 h 后给 予卡铂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180. 100 mg) 300~400 mg/m2.加入 300 mL 5% 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均在第 1 天用药, 21 d 为 1 个化疗周期,连续治疗 4 个周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注射 液 [RochePharma(Schweiz)AG, 国药准字 SJ20170035. 100 mg] 治疗, 7.5 mg/kg, 以 100 mL 0.9% 氯化钠注 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 3 周给药 1 次,连续治疗 4 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根据 WHO 实体瘤疗效标准评价。完全缓解(CR) :所 有病灶消失,持续 4 周以上;部分缓解(PR) :病 灶最长径总和缩小 30%, 且维持 4 周; 进展(PD): 病灶增大 20% 以上或出现了新的病灶;稳定(SD): 介于 PR 与 PD 之间。客观缓解率 =(CR+PR)例 数 / 总例数 ×100%。(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 清生长因子水平。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4 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碱性成 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 物水平。取患者空腹静脉血 4 mL,离心后取血清,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抗原 (CYFRA21-1)、癌胚抗原(CEA) 及糖类抗原 125(CA125)水平。(4)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 统计学软件处理 数据,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 73.33%(55/75), 高于对照组的 57.33%(43/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长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 前,两组血清 bFGF、VEGF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血清 bFGF、 VEGF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治 疗前, 两组血清 CYFRA21-1、CEA 及 CA125 水平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血清 CYFRA21-1、CEA 及 CA125 水平均低于 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见表 3.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皮肤过敏、 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 表 4.
3 讨论
晚期 NSCLC 患者易出现远处器官、淋巴转移, 难以手术治疗,病死率极高。紫杉醇联合卡铂是晚 期 NSCLC 患者常用的化疗方案,能抑制肿瘤细胞 DNA 复制,发挥抗肿瘤生长作用,上述两种药物 对所有活跃增殖的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可导致恶心、 呕吐、脱发、骨髓移植等不良反应,部分患者甚至因不良反应无法继续治疗 [5] 。因此,探寻更安全、 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显得意义重大。贝伐珠单抗属人 源化单克隆抗体,能选择性抑制 VEGF 受体,从而 抑制肿瘤周围血管生成,由于恶性肿瘤的血管生成 较正常细胞活跃,该药具有一定靶向作用,安全性 较理想 [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 组,但两组皮肤过敏、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异常、 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提示贝伐珠单抗辅助 TP 方案化疗用于晚 期NSCLC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分析原因为贝伐珠单抗是抗 VEGF 的单克隆抗体, 能阻断 VEGF 与其受体结合,减少血管新生,抑制 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还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 少血管内蛋白及液体的渗出, 减轻肺部炎症反应[7-8]。 同时,该药能选择性进入癌组织发挥药效,有效改 善肺部微血管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 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9] 。而且该药对机体 正常组织无毒性作用,安全性较高,与常规化疗联 合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10]。
已知肿瘤细胞的扩散、迁移与多种细胞生长因 子有关。其中,bFGF 是一种多功能细胞生长因子,对肿瘤细胞有促分裂和增殖作用;VEGF 可促进血 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组织的血管生长,两 者可产生协同作用 [11] 。另外,肿瘤的分期、大小、 严重程度均与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关。CYFRA21-1 是癌细胞骨架中的可溶性片段,对诊断肺癌具有重 要意义;CEA 主要存在于癌细胞表面,是癌细胞 的结构蛋白;CA125 由胸腔、腹腔、盆腔器官的内 壁细胞产生,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 [12-13] 。本研 究结果显示,治疗 4 个周期后,观察组血清 bFGF、 VEGF、 CYFRA21-1、CEA 及 CA125 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分析原因为贝伐珠单抗能有效阻碍 VEGF 对 肿瘤周围微血管的刺激,阻碍肿瘤细胞的成长与转 移,并降低 bFGF 水平。贝伐珠单抗与 TP 方案联 合用药能起到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减小 肿瘤体积,从而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14]。
综上所述,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 晚期 NSCLC 患者可提高客观缓解率,显著降低血 清 bFGF、VEGF 水平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未增 高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宋琳,韩芸,魏丽群,等 .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 / 卡铂方案对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相关细胞生长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0.23 (6): 510-513.
[2]梅雪,王豪勋,马军 . VEGFR2 基因多态性与贝伐珠单抗联 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的关系 [J]. 肿瘤, 2018.309 ( 11 ): 61-69.
[3]陶虹,郭丽丽,吴洪波,等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复治晚 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J]. 中国肿瘤临 床,2018.45(10):503-507.
[4]陈炎, 陈亚蓓, 陶荣芳 . 《CSCO 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 2016》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内容介绍 [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 37 (增刊 1 ): 35-37.
[5]裘琳,刘异,侯黎伟,等 . 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肿瘤相关不 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9.28 (2): 118-121.
[6]储天晴,陈姬华,韩宝惠 . 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 癌的研究进展 [J]. 中华肿瘤杂志, 2018.40 (10): 793-800.
[7]艾斌,杨轶璠 . 贝伐珠单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 的研究进展 [J]. 中国肺癌杂志,2020.23(7):626-630.
[8]卢瑞琦,郭昌,孙燕川,等 . 贝伐珠单抗联合胸腺法新治 疗 NSCLC 合并 MPE 的疗效及其机制 [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0.48 (5): 484-486.
[9]宋慧琴,张君娜 . 消癌平口服液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中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0.35(5): 877-880.
[10]石磊,蒋继宗,刘青旭,等 . 贝伐珠单抗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0.35(5):877-880.
[11]王岩 . 贝伐珠单抗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效果分析 [J].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 29 (5): 41-45.
[12]王永,解华,李凌云 . 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血清 CYFRA21-1 水平及 KPS 评分的影 响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20(8):827-830.
[13]李金燕,吕伯乐,吕姗,等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癌症进展, 2021.19 (18): 1896-1899.
[14]戴丽,王小华,杨万春,等 . 贝伐珠单抗联合 TP 化疗方案对晚期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和血清 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1.21 ( 11 ):2174-21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