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府逐瘀汤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3-06-09 11:34: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究血府逐瘀汤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Lp-PLA2 )、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 C 反 应蛋白(hs-CRP )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2 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 45 例症 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为对照组( 22 例)和观察组( 23 例)。予以两组双抗及强化他汀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口服。两组均治疗 1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 )评 分、中医证候积分、Barthel 指数,血清 Lp-PLA2 、Hcy 、hs-CRP 水平及治疗期间的并发症。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 Barthel 指数评分均升高;观察组 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 照组(均P<0.05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 Lp-PLA2 、Hcy 、hs-CRP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 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 13.05% )较对照组( 18. 19% )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血府逐瘀汤治疗可以 降低血清 Lp-PLA2 、Hcy 、hs-CRP 水平,缓解患者症状,减轻神经损伤程度,利于患者预后。

  关键词: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血府逐瘀汤,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超敏 C 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预后

  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sICAS)是指由颅内动 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CAS)引起的缺血性事件, 包括急性脑梗死(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和短暂性脑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研究表明,sICAS 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原 因 [1-2] 。根据中国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研究(CICAS)所公 布的数据,在我国发生缺血性卒中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程度 ≥ 50% 的患者在所有缺血性卒中病例中占比高达 46.6% , 即使采取积极的西药治疗,狭窄程度为 50%~69% 的患者 1 年后脑卒中复发风险为 3.82%,狭窄程度为 70%~99% 的 患者 1 年后脑卒中复发风险为 5. 16%,2 年内本次发病责任 血管复发率为 14%,而其他血管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 生率为 19%[3]。目前,临床上在对于发病时间处于时间窗 内的 sICAS 患者多采用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的方法, 但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多数患者并不符合上述治疗条件而选 择保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为临床常用抗血小 板聚集药物,具有价格低、服用方便等优点,但有消化道 出血、药物基因抵抗等局限性,且远期卒中复发率较高。 中医药在脑梗死防治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虽然传统的中药 作用比较平和,且服用时间较长,但是具有作用靶点多、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服用方便、价格低 廉、可预防给药等优点,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对脑 梗死的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府逐瘀汤对ICAS 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 (Lp-PLA2)、同型半胱氨 酸(Hcy) 、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预后的影 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2 月至 2022 年 2 月安徽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介入科收治的 45 例症 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 进行分为对照组(22 例)和观察组( 23 例)。对照组患 者中男性 13 例,女性 9 例;年龄 55~80 岁,平均年龄 ( 67.21±2.44)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12 例,女性 11 例; 年龄 55~80 岁,平均年龄( 65.32±2.41)岁。两组患者一 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具有可 比性。本研究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 委员会审核批准。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辨证 诊断标准》[4] 血瘀证诊断标准,由 2 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的医生共同认可,方可作出相关证候的诊断;西医诊断 符合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 [5] 标准,经头颈部 CTA 、或全脑血管造影示明确血管狭窄,血管狭窄率大于 70%,狭窄原因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所 致。纳入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 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 ②中医诊断符合《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中的中风病诊 断,且证型为血瘀证;③年龄 55~80 岁,无严重心、肝、 肾等器质性病变者。排除标准:①合并患有颅内占位性病 变、动脉炎、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及放射治疗导致的血管 病的患者;②有凝血功能异常及出血倾向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在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一般的基础治 疗,根据病情需要予以对症处理:①保持呼吸道通畅,进 行吸氧,必要时吸痰;②防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 乱;③脑保护治疗:颅内压高者酌情给予脱水剂;④合并 糖尿病的患者,积极调控血糖;⑤对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 者予以保护心肌、调控心率、预防心室重构等对症处理; ⑥积极防治相关并发症,对合并感染者在行相关体液培养 后予以敏感抗生素治疗;⑦及早进行康复治疗。

  予以观察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稳定粥 样硬化斑块、清除自由基、降同型半胱氨酸等常规治疗:口 服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J20171021 规格: 100 mg ) 100 mg ,1 次 /d;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石 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93160 规格: 75 mg ) 75 mg,1 次 /d;瑞舒伐他汀钙片(南京正大天晴制 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80670 规格: 75 mg ) 20 mg , 1 次/ 晚;丁苯酞软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20050299 规格: 0.1 g ) 0.2 g ,3 次 /d;叶酸片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12020215 规格: 5 mg ) 5 mg,3 次 /d;依达拉奉注射液(南京先声东元制药 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0280 规格: 20 mL ∶ 30 mg ) 30 mg 加至 250 mL 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注, 2 次 /d。在此 基础上加血府逐瘀汤(桃仁 15 g,红花 12 g、当归 12 g 、 生地黄 12 g、牛膝 12 g,川芎 9 g、桔梗 9 g,赤芍 6 g 、 枳壳 6 g、甘草 6 g、柴胡 6 g) ,煎煮至 100 mL (分为 2 剂), 2 次 /d,于早晚温服;对照组除不予以血府逐瘀汤 口服外其他同观察组,两组疗程均为 1 个月,在治疗期间 不用此方剂外其他中药。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评分。采 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6] 评分评估两 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 总分范围为 0~42 分,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中医证候 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风病》[7] 。对 肢体偏瘫、言语不利、头晕目眩、头痛、心烦易怒、肢 体强直、颈项强直、肢体麻木、痰多、气短、自汗、便 秘、口干、舌质红、舌质黯、舌苔黄腻等 16 项症状体 征按照无、轻、中、重,分别记 0、1、2、3 分。总分 0~16 分为轻型,17~32 分为中型,33~48 分为重型。Barthel 指数 ( MBI )[8] 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LD ):MBI 量表评定内容 包括大便、小便、梳妆、上厕所、进食、转移、行走、穿 衣、上下楼及洗澡等 10 个项目,总分为 0~100 分。分值 越高,则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越好,分值越低,则患者 更依赖他人生活。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Lp-PLA2、 Hcy、hs-CRP。分别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静脉血约10 mL,取新鲜血液,在 25 ℃条件下静置 30 min 使血液 凝结。4 ℃,2 000×g 离心 15 min ,取上层淡黄色澄清液体。 连续检测法(Lp-PLA2)使用上海德赛配套试剂盒、校准 品及质控品。Hcy(循环酶法)使用宁波美康配套试剂盒、 校准品及质控品。散射比浊法(hs-CRP)使用深圳国赛特 种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校准品及质控品。③比较两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 上消化道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梗死后出血转化等并发 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满足正态分布数值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使用 ( x ±s),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分类变量资料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行 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 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Barthel 指数评分均升 高;观察组 NIHSS 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 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Lp-PLA2、Hcy、hs-CRP 水平比 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 Lp-PLA2、Hcy、 hs-CRP 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 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 13.05%)较对照组( 18. 19%)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



 
  3 讨论

  目前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现状是颅内动脉狭窄占比例 高,而其发病后预后较差,并有可能出现复发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在临床中经标准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后,ADP (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功能未达到有效抑制,有部 分患者经正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后仍发生了复发缺血 性脑血管事件 [9]。传统的“双抗”已逐渐不能满足对于颅内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防治作用。中医学认为本病属 内伤病所致的“中风”,气血逆乱及脑脉痹阻是其根本病 机。活血通络是中风病病程中的主要治疗原则 [10]。桃红四 物汤养血活血,四逆散行气通络,此两方合用体现了活血 与行气相伍,去瘀与养血同施;以上两方再加桔梗、牛膝 后组为血府逐瘀汤, 使得升降兼顾, 气血并调 [11]。现代药 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含有红花黄色素、红花醇、川芎 嗪等多种有机成分。方中含有的红花黄色素及红花醇具有 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降低全血黏 度, 改善脑循环的作用 [12];川芎嗪能明显增加脑血流量, 降低血管阻力 [13]。全方对脑梗死的治疗是通过多环节起作 用的, 有调节自由基代谢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14]、改善凝 血和纤溶系统功能 [15] 、保护血管功能和促血管新生 [16] 、 减轻缺血再灌注后局部过度的炎症反应等诸多作用 [17]。为 了进一步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本研究采用血府逐瘀汤探讨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清 Lp- PLA2、Hcy、hs-CRP 水平的影响。

\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脑梗死重要的病理基础,而炎症反 应贯穿于其始终, CRP 是反映机体炎症水平的重要指标, 也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一种, 而hs-CRP 对低水平炎性反 应十分敏感,其在血清中的水平与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和预 后存在紧密联系, 炎症水平越高则预后越差 [18]。本研究发 现,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 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 汤治疗可明显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并抑制炎症反应。研 究发现 Lp-PLA2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 作用,参与不稳定斑块病理变化过程:它能水解并氧化低 密度脂蛋白中的氧化磷脂,生成溶血磷脂酰胆碱和氧化型 游离脂肪酸,这 2 种递质能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多糖 合成及增加肌细胞有丝分裂活性,促进细胞因子及黏附因 子生成和释放,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细胞内物质代谢紊乱后 逐渐死亡, 促进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及斑块内破裂出血 [19] 。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 两组 Lp-PLA2 低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 Lp-PLA2 显著低于对照组, 提示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治疗 可抑制不稳定斑块的形成。Hcy 是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的 中间产物,在体内分解代谢后维持较低水平。Hcy 代谢障 碍会导致体内 Hcy 堆积, 血清 Hcy 浓度异常升高并产生多 种细胞毒性作用,明显增强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目前 普遍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进展 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清 Hcy 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 定性和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20-21] 。本研究发现,治 疗后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 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血府逐瘀汤可降低 Hcy 的细胞 毒性及降低血小板黏度。

  综上所述, 血府逐瘀汤联合常规治疗 ICAS,充分发挥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减少疾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及改善疾病预后的优势,且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具 有较高安全性。在临床中可为 ICAS 的防治提供有效的新 的思路。但本研究仍有未能进行长期随访及样本量较少等 不足之处,后期应扩大研究进一步探究其机制。

  参考文献

  [1] WHITE H, BODEN ALBALA B, WANG C, et al. Ischemic stroke subtype incidenceamong whites, blacks, and Hispanics: The Northern ManhattanStudy [J]. Circulation, 2005. 111: 1327- 1331.

  [2] WONG K S, LI H, CHAN YL, et al. Use of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to predict outcome in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large artery occlusive disease [J]. Stroke, 2000. 31: 2641-2647.

  [3] WANG Y, ZHAO X, LIU L, et al. CICAS Study Group. Prevalence and outcomes of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large artery stenoses and occlusions inChina: The Chinese 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sis(CICAS) study [J]. Stroke, 2014. 45: 663-669.

  [4]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4(3): 64-66.

  [5] 董强 , 黄家星 , 黄一宁 , 等 .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中国专家共识 [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 2012. 38(3): 129-145.

  [6] 张磊 , 刘建民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2014. 30(1): 7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ISBN7-5067-2586-X)[S].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2002: 99- 104.

  [8] 蔡业峰 , 贾真 , 李伟峰 , 等 . 中文版 Barthel 指数对多中心测评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研究 [J]. 中国脑血管病志 , 2007(11): 486-490.

  [9] 尹书会 , 曹清禹 , 张倩 , 等 . 细胞色素 P4502C19 快代谢基因型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2022. 19(2): 109- 115.

  [10] 高长玉 , 吴成翰 , 赵建国 , 等 . 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8. 38(2): 136- 144.

  [11] 王清任 , 医林改错 [M]. 北京 : 人民卫生版社 , 1963: 45.

  [12] 杨蓉 , 赵焕新 , 翟晓艳 , 等 . 羟基红花黄色素 A 舒张大鼠大脑中动脉作用机制的研究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2021. 37(21):2891-2895.

  [13] SHAO Z. Tetramethylpyrazine protects neurons from 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induced death [J]. Med Sci Monit, 2017(23): 5277-5282.

  [14] 孙寒静 , 黎同明 , 王桂香 .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 [J]. 中医学报 , 2013. 28(7): 981-983.

  [15] 高冬 , 张静思 , 胡雅琼 , 等 . 非缺氧条件下血府逐瘀汤促内皮细胞血管成中 bFGF 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5): 623-626.

  [16] 贾世杰 , 王辉 , 张新广 , 等 . 血府逐瘀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NE 活性 IL- 1β 及 TNF-α 表达的影响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4): 64-65.

  [17] SUNDT T J, SMITH H C, CAMPBELL J K, et al.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for basilar artery stenosis[J]. Mayo Clin Proc, 1980.55(11): 673-680.

  [18] 江雪 , 江海燕 . 吡拉西坦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 Hcy 和 hs-CRP 水平的影响 [J]. 河北医学 ,2022. 28(02): 331-336.

  [19] 王春雨 , 董爱勤 , 刘辉 , 等 . 血浆 Lp-PLA2 与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估的大脑中动脉斑块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1. 29(02): 76-80.

  [20] ZHANG B, LIU W, LI J, et al.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butylphthalide derivatives and their neuroprotective and antiplatelet aggregation activities[ J].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20. 55(3): 144- 149.

  [21] WILLIAMS R H, MAGGIORE J A, REYNOLDS R D, et al. Novel approach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dox status of homocysteine and other aminothiols in plasma from healthy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 Clin Chem, 2001. 47(6): 1031- 10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74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