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小板计数( PLT )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该 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诊治的 74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 床资料,根据疾病分期将其分成缓解期( 40 例) 和活动期( 34 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 35 例)、中度( 20 例)、重度( 19 例) ,另回顾性分析同期 70 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 将其纳入健康组。比较缓解期、活动期及健康组 3 组研究对象 PLT 、MPV 、D- 二 聚体( D-D )水平, 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PLT、MPV、D-D 水平, 并采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PLT、 MPV 、D-D 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组比,缓解期、活动期患者 PLT 、D-D 水平均升高,而 MPV 水平均降低,随 着病情加重, 轻度、中度、重度患者 PLT 、D-D 水平呈升高趋势, MPV 水平呈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 程度与 PLT 、D-D 水平均呈正相关(r = 0.658 、0.602 ), MPV 水平与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 = -0.749 )(均P<0.05 )。 结 论 PLT、MPV、D-D 水平可区分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分期及严重程度, 与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可作为临床鉴别溃疡性结肠炎病情 程度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血小板计数; 平均血小板体积; 相关性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病变主要累及结肠 黏膜与黏膜下层,其首先侵犯直肠、乙状结肠,而后渐向 近端蔓延,可波及左半结肠、全结肠,乃至回肠末端。溃 疡性结肠炎的病情评估与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下表现与病 理检查,但是患者的临床症状易受自身因素影响,而反 复内镜操作会增加肠黏膜损伤风险,还会增加患者的疼 痛 [1-2]。因此, 临床可通过寻找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病情 评估的指标,判断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对治疗溃疡性结肠 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有相关研究报道,血小板除了 参与机体止血过程,还在机体的免疫应答、肿瘤转移、炎 症反应中发挥直接作用 [3-4]。D- 二聚体(D-D)是机体纤维 蛋白降解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产物,也是检测血栓形成的敏 感指标,而溃疡性结肠炎疾病发生后,机体血液处于高凝 状态,引发肠道微血栓形成与微循环障碍,而 D-D 水平 随疾病严重程度变化 [5-6]。因此, 本研究旨在分析溃疡性 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 小板体积(MPV )、D-D 水平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该疾 病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相城区第二人民医院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诊治的 74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 Mayo 评分 [7] 将患者分成缓 解期(40 例)和活动期(34例);根据 Sutherland 疾病活 动指数评分 [8] 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 ( 35 例)、中度(20 例)、重度( 19 例)。另回顾性分析同 期健康体检者 70 例的体检资料,将其纳入健康组。健康 组研究对象中男性 42 例,女性 28例;年龄 20~64 岁,平 均(42.15±6.87)岁。缓解期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8、12 例;年龄 21~67 岁,平均(42.69±6.16 )岁;病程 1~10 年,平均(3.55±0.52)年。活动期中男、女患者分别为 27、7 例;年龄 20~70 岁,平均( 42.69±6.13 )岁;病程 1~9 年,平均(3.48±0.67)年。比较 3 组研究对象一般资 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纳 入标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符合《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 的共识意见(2012 年,广州)》[9] 中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 诊断标准,经结肠镜检查有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有黏膜 充血、水肿、糜烂症状;健康体检者经结肠镜检查未见明 显异常;临床有反复发作腹泻、腹痛症状者;进行结肠造 影检查,发现黏膜存在颗粒样改变或毛刺样改变者等。排 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女 性;大肠癌、结直肠癌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等。本研 究已通过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 3 组研究对象 空腹静脉血 5 mL,一部分血样以 3 000 r/min 的转速离 心 10 min,分离血清,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海 光电医用电子仪器有限公司,型号:MEK-7300P)检测患 者血清 PLT、MPV 水平;另一部分血样经抗凝处理,以 3 000 r/min 的转速离心 10 min,取血浆,采用免疫比浊法 检测血浆 D-D 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①对缓解期、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 者及健康组 3 组研究对象血清 PLT、MPV 及血浆 D-D 水 平比较。②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 PLT、MPV 及血浆 D-D 水平比较。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血清 PLT、MPV 及血浆 D -D 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 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经 S-W 法检验计量资料(PLT、MPV、D-D 水平)均符合 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 t检验,多组间 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 以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PLT、 MPV、D-D 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 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研究对象 PLT、MPV、D-D 水平比较 与健康组 比,缓解期、活动期患者 PLT、D-D 水平均升高,而 MPV 水平均降低,且 3 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05),见表 1.
2.2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PLT、MPV、 D-D 水平比较 随着病情加重,轻度、中度、重度 PLT、 D-D 水平呈升高趋势,MPV 水平呈降低趋势,且 3 组间两 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2.
2.3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PLT、MPV、D-D 水平与病情严重 程度的相关性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发现,溃疡性结肠 炎病情严重程度与 PLT、D-D 水平均呈正相关(r = 0.658、 0.602 ),MPV 水平与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 关( r = -0.7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 表 3.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除了会导致 患者出现黏液便、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感等症状外, 还可引发骨质疏松、虹膜炎、关节损伤等肠外表现,严重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多数学者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与 患者自身免疫、变态反应、遗传、感染有关,而常规检查 方法如肠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虽然直观,但检查复杂,有 创伤性,因此寻找非侵入性的生物标志物对于溃疡性结肠 炎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有效鉴别是非常必要的 [10- 11]。
因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炎症刺激,可损伤血管内 皮功能,激活血小板功能,促进中性粒细胞聚集,使血液 呈高凝状态,进而引起组织粘连,甚至血栓形成,故溃疡 性结肠炎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功能、纤溶系统异常,临床可 通过监测患者凝血指标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 度 [12- 13] 。活化的血小板具备增强炎症反应的效能,PLT 水 平升高,导致机体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加重其他种类炎症 细胞趋化、聚集,加重肠黏膜损伤;另外,血小板激活后 可通过抑制淋巴管生成,促进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参与 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发展 [14- 15]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代谢 活跃的大血小板在炎症过程中参与血小板聚集物和不同细 胞复合物的生成而被消耗殆尽,而余下的多为体积较小的 血小板, 因而导致 MPV降低;当机体发生感染时, 炎症细 胞释放的炎症递质将激活凝血系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纤溶系统被激活,D-D 水平相应升高 [16- 17] 。此研究结果显 示,与健康组比,缓解期、活动期患者 PLT、D-D 水平均 升高, 而 MPV 水平均降低, 随着病情加重, 轻度、中度、 重度 PLT、D-D 水平呈升高趋势, MPV 水平呈降低趋势, 且 3 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 表明 PLT、MPV、D-D 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可有效区分溃疡性 结肠炎的不同分型及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评估溃疡性 结肠炎病情的重要指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系膜血管内 皮细胞损伤明显,极易引发内毒素血症,间接激活血小板 产生血栓素 A,并作用于肠系膜血液循环,进而造成血小 板持续活化, 形成恶性循环, 造成 PLT升高;相关研究显 示, MPV 是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程度的标志物之 一,因 MPV 代表血液中平均血小板体积, 其水平降低说明 患者血小板生成状况不好,故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可以起到 辅助作用 [18]。D-D 是具有特异性的纤溶标记物, 是人体交 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正常人体 D-D 浓度很低, 高 D-D 水 平说明血液处于高凝、继发性纤溶亢进状态, 因此 D-D 水 平升高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组织局部有微血栓形成, 不利于患者康复 [19-20]。此研究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发 现, PLT、D-D 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 相关,MPV 水平与溃疡性结肠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表明 PLT、MPV、D-D 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进 行临床该项数据的检测分析有助于医师及时制定及调整患 者的临床治疗方案。
综上, PLT、MPV、D-D 水平可区分溃疡性结肠炎病 情严重程度,且 PLT、D-D 表达水平与疾病病情严重程度 呈正相关,而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未选取其他凝血功能指 标分析其与疾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因此仍需后期继 续开展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辉 , 曲娜 . 窄带成像内镜及色素内镜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J]. 空军医学杂志 , 2018. 34(5): 358-359.
[2] YANG D H, PARK S J, KIM H S, et al . High - definition chromoendoscopy versus high-definition white light colonoscopy for neoplasia surveillance in ulcerative coliti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Am J Gastroenterol, 2019. 114(10): 1642- 1648.
[3] 高成超 , 程永波 . 血小板异常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山东医药 , 2020. 60(35): 109- 111.
[4] SAKEMI R, MIYAKAWA M, TANAKA H, et al. Predicting a rapid response to adalimumab treatment and favorable short-term outcomes through the high platelet count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Medicine, 2020. 99(47):e23344.
[5] 褚杨芳 . 血清 C- 反应蛋白和 D- 二聚体联合检测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活动性判断中的价值 [J].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 11(22):87-88.
[6] ROBERTO D S, FABIANA C, MARCO P, et al. Chemotherapy-Induced remission of steroid-dependent 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ed with rectal hodgkin lymphoma[J]. Mol Hum Reprod, 2021. 27(7):81-82.
[7] 杨晓燕 , 周丽莎 , 董帜 , 等 .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 MSCT 表现与 Mayo 评分的相关性 [J]. 临床放射学杂志 , 2015. 34(10): 1594- 1597.
[8] 韩莹 , 张岩 , 杨德芳 , 等 . 真人养脏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 [J]. 临床 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19. 18(9): 936-939.
[9]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 年, 广州)[J]. 胃肠病学, 2012. 17(12): 763- 781.
[10] 常泰 , 王浩源 , 李民 , 等 . 评价溃疡性结肠炎的 CECT 表现与临床、肠镜之间的相关性 [J]. 医学影像学杂志 , 2017. 27(7): 1311-1313. 1317.
[11] DICAPRIO D, LEE-KONG S, STOFFELS G, et al. Management of iatrogenic perforation during colonoscopy in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A survey of gastroenterologists and colorectal surgeons[J]. Int J Colorectal Dis, 2018. 33(11): 1607- 1616.
[12] 刘博伟 , 肖伟 , 贾航 , 等 . 35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J].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2019. 28(1): 92-95.
[13] BAI X S, BAI G, TANG L D, et al. Changes in MMP-2. MMP-9. inflammation, blood coagulation and intestinal mucosal perme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ctive ulcerative colitis[J]. Exp Ther Med, 2020. 20(1): 269-274.
[14] 阮水良 , 王伟国 , 周雪峰 , 等 . 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活化在缺血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J]. 江苏医药 , 2020. 46(1): 40-42.
[15] FURUKAWA S, YAGI S, SHIRAISHI K,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platelet count and mucosal healing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 cross-sectional study[J]. BMC Gastroenterol,2020. 20(1): 384.
[16] NOMURA M, MIZOBE F, KATO T, et al. Evaluating continuous blood coagulopathy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acute colitis in Thoroughbred racehorses[J]. J Equine Sci, 2018. 29(3): 79-85.
[17] JIN Y J, PRIDGEN T A, BLIKSLAGER A T. Pharmaceutical activation or genetic absence of ClC-2 alters tight junctions during experimental colitis[J]. Inflamm Bowel Dis, 2015. 21(12): 2747-2757.
[18] 周翔 , 陈志涛 , 吴杰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其部分形 态学参数的临床意义 [J]. 临床内科杂志 , 2021. 38(4): 256-258.
[19] 赵尚飞 , 姜娜 , 宋明全 . 粪钙卫蛋白、血小板、 D- 二聚体及降钙 素原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分析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 志 , 2021. 29(6): 431-435.
[20] 杨剑 , 陈学清 . 同型半胱氨酸、 D- 二聚体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早 期诊断价值 [J]. 热带医学杂志 , 2016. 16(4): 448-4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5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