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糖类抗原 153、神经元特异性 烯醇化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和预后的 相关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3-04-15 13:41: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探究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 ) 、糖类抗原 153 ( CA153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 与新生血管和预后的相关性,为后期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市肿瘤医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 治的 176 例乳腺癌患者和 92 例良性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别将其作为恶性组与良性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 120 例健康体检者的体 检资料,将其作为健康组。比较 3 组研究对象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 )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 )、 CA153 、NSE 水 平, 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 水平与生存曲线;分析血清 PSA 、CA153、NSE 表达水平与 VEGF、生存率的相关 性。 结果 与健康组比,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的血清中 TPSA 、FPSA 、CA153 及 NSE 表达水平均升高,且恶性组高于良性组;恶性组 患者 VEGF 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组;随访 2 年内恶性组患者总生存率低于良性组;经 Pearson 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 TPSA 、FPSA 、 CA153 、NSE 表达水平与 VEGF 均呈正相关(r = 0.663 、0.617 、0.652 、0.587 ,均 P<0.05 ) ,与生存率呈负相关(r = -0.514 、-0.493 、 -0.501 、-0.472 ,均 P<0.05 )。 结论 肿瘤标志物血清 TPSA 、FPSA 、CA153 、NSE 与 VEGF 均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表明可 通过检测 PSA 、CA153 、NSE 表达水平来反映血管新生速度,对乳腺癌的发展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乳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糖类抗原 15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乳腺癌是源于乳腺腺体、血管、淋巴及乳头等乳腺 相关的组织病变,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患者很 难及时就医,从而使得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导致死亡。 目前,对乳腺癌的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影像学检查与肿 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方式简单,但容易造成漏诊,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简便无创、测定结果定量客观、 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且患者接受高,在临床上应用广 泛。糖类抗原 153 ( CA153 )是肿瘤细胞产生的特异性糖 蛋白抗原,具有抗原性,可以用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判 断疗效和检测预后 [1]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一种具 有组织特异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性抗 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有研究表 明 PSA 可作为乳腺癌患病风险的评估指标 [2] 。神经元特 异性烯醇化酶(NSE)是神经组织和神经内分泌组织中特有的酸性蛋白酶,参与神经内分泌组织相关的肿瘤的发 展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诱导血管生成和 淋巴管生成来促进乳腺癌的进展。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 PSA、CA153、NSE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和预 后的相关性,为后期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南通市肿瘤医院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176 例乳腺癌患者和 92 例良性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将其作为恶性组与 良性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 120 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 资料,将其作为健康组。健康组研究对象年龄 31~59 岁,平均( 46.29 ± 10.79 )岁;体质量指数( BMI ) 20~25 kg/m2 ,平均(22.09±1.21 )kg/m2 。良性组患者年龄29~59 岁,平均(47.36±10.28 )岁;BMI 20~26 kg/m2.平 均(22.26±1.27 )kg/m2 。恶性组患者年龄 31~62 岁,平 均(49.29±11.62 )岁;BMI 20~26 kg/m2 ,平均( 21.96± 1.19 )kg/m2;TNM 分期 [4]:Ⅰ ~ Ⅱ期 84 例,Ⅲ期 51 例, Ⅳ期 41 例。对比 3 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年龄、BMI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恶 性组患者符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 2015 版)》[5]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良性组患者符合《乳腺 疾病防治指南》 [6] 中的诊断标准者;良性组与恶性组患者 均经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活检等确诊;入院前未接受乳 腺癌相关治疗者等。排除标准: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合 并心脑血管疾病;合并全身性重度感染性疾病、其他良恶 性肿瘤者;合并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自身免疫系统重 度病变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血清 PSA、CA153、NSE 水平检测方法 采集 3 组研 究对象空腹静脉血 5 mL,经 3 000 r/min 转速离心 10 min 后取血清,利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Roche Diagnostics GmbH ,型号:cobas 6000 e 601 )检测血 清 TPSA、FPSA、CA153 及 NSE 水平。各指标参考值: TPSA ( 0~0 .36 ng/mL),FPSA ( 0~0 .02 ng/mL),CA153 ( 0~25 U/mL ),NSE ( 0~17.0 ng/mL),高于参考值上限为 阳性 [7-8]。

  1.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恶 性组和良性组患者病理组织 VEGF 阳性表达情况。以乳 腺癌患者癌组织和乳腺结节患者结节组织作石蜡包埋标 本。将标本制成 3~4 µm 厚的切片,经脱蜡、水化、煮 沸、修复后,利用抗 VEGF 单克隆抗体进行 SP 染色, DAB 显色,最后进行复染,出现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内的 棕黄色颗粒为阳性表达标准。根据阳性细胞百分比计分, 无阳性细胞为 0分;阳性细胞占比≤10% 为 1 分; 10%< 阳性细胞占比≤50% 为 2分; 50%< 阳性细胞占比≤75% 为 3分;阳性细胞占比 >75% 为 4分;根据着色强度由浅 到深分别记为 0、1、2、3 分。将上述 2 项评分相乘,最终得 分 0~2 分为( - ),3~5 分为(+),6~9 分为(++),10~12 分 为(+++), ≤ 2 分为阴性,>2 分为阳性 [9]。

  1.4 随访 通过电话和门诊对恶性组和良性组患者定期 进行为期 2 年的随访,计算 1、2 年生存率。

  1.5 观察指标 ①比较 3 组研究对象血清 PSA、CA153、 NSE 水平。②比较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血清 VEGF 表达 水平。③比较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生存情况。④分析血清 PSA、CA153、NSE 表达水平与 VEGF 表达情况、生存率的 相关性。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 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使用 S-W 法检验计量资料数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 ±s)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SNK-q 检验;计数资料 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应用 K-M 法绘制患者随 访 2 年内的生存曲线,并采用 log-rank 检验进行比较;采 用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血清 PSA、CA153、NSE 表达水 平与 VEGF 表达情况、生存率的相关性。以P<0.05 为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 组研究对象血清 PSA、CA153、NSE 水平比较 与 健康组比,良性组和恶性组患者血清 TPSA、FPSA、CA153 及 NSE 水平均升高,且恶性组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见表 1.

\

 
  2.2 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 VEGF 水平比较 恶性组患 者 VEGF 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见表 2.

\

 
  2.3 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 随访第 1 年内, 恶性组患者出现 21 例死亡病例( 11.93%),良性组患者出 现 2 例死亡病例(2. 17% );随访第 2 年内,恶性组患者 出现 13 例死亡病例(7.39% ),良性组未出现死亡病例; 随访 2 年内恶性组患者总生存率 80.68% ( 142/176)低于 良性组 97.83% ( 9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2. P<0.05),见图 1.

\

 
  2.4 血清 PSA、CA153、NSE 表达水平与 VEGF 阳性表达 水平、生存率的相关性 Pearson 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 示,血清 TPSA、FPSA、CA153、NSE 表达水平与 VEGF 均 呈正相关(r= 0.663、0.617、0.652、0.587),与生存率呈负相 关(r = -0.514、-0.493、-0.501、-0.472),差异均有统计学 意义(均 P<0.05),见表 3.

\

 
  3 讨论

  乳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疾病的致病因素 多而杂,包括内分泌激素的分泌水平、生活方式、遗传因 素以及基因突变等,早期乳腺癌可以在乳腺上摸到肿块, 大多不伴有疼痛,有些患者同时伴有乳腺胀痛,甚至双侧 乳腺胀痛,部分乳腺癌病灶可远端转移至肺、肝、脑等位 置, 造成治疗难度进一步增大 [10]。因此, 要提高乳腺癌治 愈率,恢复患者健康, 需要尽早对疾病进行确诊。目前, 肿 瘤标志物诊断乳腺癌相对便捷,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PSA 为激肽释放酶(KLK)基因家族中 KLK3 的一 种表达物,能够对细胞生长进行有效的刺激,促进血管形 成,对细胞基层进行降解,在恶性肿瘤特别是前列腺癌、 卵巢癌、乳腺癌等性激素相关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均会产 生显著作用 [11];PSA 具有两种分子形式, 分别为 TPSA 和 FPSA ,有研究表明,在乳腺恶性肿瘤切除术后,FPSA 表 达水平低,提示了游离状态的 PSA 的产生与肿瘤密切相 关 [12] 。CA153 是黏蛋白 1 ( MUC- 1 ) 分泌到血液中一种可 溶性片段,在细胞癌变后,细胞膜表面的唾液酸酶和蛋白 酶活性会增强,从而破坏细胞骨架,导致 CA153 从细胞 脱落进入血清中;相关研究显示, CA153 对于早期乳腺癌 的诊断虽特异性高但灵敏度较低,临床常用于浸润性和转 移性乳腺癌的监测 [13];NSE 主要特异性地存在于神经内 分泌细胞的胞质中,其在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恶性肿月的术后随访,结果发现,发生术后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血 清 F-PSA、TPSA 及 CA153 水平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提 示血清 FPSA、PSA 及 CA153 均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 重要标志物。裴生新等 [17] 研究中,将 86 例乳腺癌患者分 为良性组与恶性组,并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PSA、CA153 等指标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PSA、CA153 在恶性组患 者体内显著高于良性组, 说明 PSA、CA153 的升高能够提 示乳腺癌的疾病进展和预后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随访 2 年内恶性组患者总生存率 80.68% 低于良性组 97.83%, 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质量明显低于良性乳腺结节患者。通 过相关性分析得出, 血清 TPSA、FPSA、CA153、NSE 表 达水平与 VEGF 呈正相关, 与生存率呈负相关, 提示血清 TPSA、FPSA、CA153、NSE 水平越高,VEGF 水平也越 高,进而促进肿瘤血管的生长,导致预后质量下降。

  综上,肿瘤标志物血清 TPSA、FPSA、CA153、NSE 与 VEGF 均呈正相关,与生存率呈负相关,表明可通 过检测 PSA、CA153、NSE 表达水平来反映血管新生速 度,对乳腺癌的发展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文蔚 , 王志恒 , 岳朝艳 . 乳腺癌患者血清CA153、CEA、铁蛋白和降钙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J]. 检验医学 , 2017. 32(4): 308- 310.

  [2] 谢小梅 , 苏荣 , 吴英 , 等 . 乳腺癌患者血清 PSA、CYFRA21- 1、CA153、CEA 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J]. 黑龙江医药 ,2017. 30(6): 1216- 1218.

  [3] 郑智坤 , 张红梅 , 斯晓明 , 等 . 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J]. 现代肿瘤医学 , 2012. 20(9): 1854- 1858.

  [4] 陈志明 , 周纯华 , 李植锋 , 等 . 中医体质类型与乳腺癌 TNM 分期及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J/CD].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 2015. 2(12): 4-6.

  [5]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2015 版 )[J]. 中国癌症杂志 , 2015. 25(9): 692-754.

  [6] 高春晖 , 王晔兴 , 林向阳 . 乳腺疾病防治指南 [M]. 西安 :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2011: 28-31.

  [7] 殷运菊 , 徐威 , 张青云 , 等 . 肺癌和乳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 2015. 12(20): 3023- 3025.

  [8] 李林 , 熊有毅 , 秦威 , 等 . 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细胞角蛋白 19 片段抗原 21- 1 联合检测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J]. 中华实验外 科杂志 , 2017. 34(8): 1388- 1390.

  [9] 李晓锋 , 刘希 , 汪园园 , 等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不同 BMI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J]. 河北医学 , 2019.25(9): 1493- 1496.

  [10] 刘一雄 , 郝跃文 . 血浆 ER、PR、VEGF、CA15-3、CA125 及 CEA 联合检测在乳腺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J]. 山东医药 , 2018.58(25): 60-62.

  [11] GUAN F, WANG X, HE F. Promotion of cell migration by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NCAM) is enhanced by PSA in a polysialyltransferase specific manner[J]. Plos One, 2015. 10(4):e0124237.

  [12] 姜斌 , 徐浩 , 张宇聪 , 等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乳腺癌中表 达水平的变化及诊断价值的 Meta 分析 [J].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0. 37(7): 1212- 1214.

  [13] SONG X Q, LIANG B, WANG C H, et al. Clinical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serum CA153. CEA and TSGF dete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J]. Exp ther med, 2020. 20(2): 1822- 1828.

  [14] 曾繁晟 , 雷心莉 , 廖林虹 . 神经内分泌标志物诊断乳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特征的临床病理价值 [J]. 当代医学 , 2020. 26(31): 147- 148.

  [15] 袁静萍 , 陈创 , 袁修学 , 等 . 乳腺癌中 VEGF 和 MMP9 的免疫组 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复发的关系 [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 胞化学杂志 , 2016. 25(5): 431-436.

  [16] 雷巧 , 陈俊杰 , 田建 . 血清 F-PSA、PSA、HGH、CA15-3 水平与乳腺癌术后转移的相关性 [J]. 现代医学 , 2019. 47(1): 42-44.

  [17] 裴生新, 张中 . UE 技术联合血清CA15-3、CYFRA21- 1、PSA 水平 检测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中国医师杂志 , 2019. 21(7): 1062- 10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546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